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沛吉 《水力发电》2005,31(9):81-81
据《四川电业》刊登方行明等“论中国能源结构的战略转型”的文章中介绍,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已使我国的资源环境与交通运输承载能力接近极限。实行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而要实现循环经济,最根本的是能源循环。而能源循环的最佳方式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使用,它是一种天然、干净、闭路的循环。加快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石油、煤炭等—编者)的替代,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一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清洁可再生能源的资源总量丰富,开发利用率却很低。如果从“十一五”始,能进一步加快水电、风电、核电、生物质能发电及其他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中国电源的组成,至少在装机容量上有可能调整到以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多种电源优化配置的更为科学合理的电源结构。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电发展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电是可再生、环境友好型的电力,开发利用好水能资源是增加能源供给,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优先发展水电,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针。对近年来我国水电开发状况从水能资源、水电工程规模、水电发展规划等几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水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在十届人大通过且已正式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中已得到确认。在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水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水电在我国整个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也将显著提高。我国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储藏量,但未来水电的发展必须是健康、有序、与自然协调的,才可能真正得以可持续的发展,成为我国能源基本发展战略目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何璟 《水力发电》2007,33(1):1-3,6
从资源条件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通过结构调整,电源在装机容量上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是有可能的。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加强宏观调控,加快水电和其他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推动我国绿色电力的崛起。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缺电严重,而用电量与日俱增。在以煤电为主的我国能源结构中,由于煤炭生产与运输都比较紧张,加快开发我国丰富的水能资源已势在必行,而且水电还具有一、二次能源综合开发的特点以及无环境污染、年运行费用低等优点。这些已被愈来愈多  相似文献   

7.
用好水能资源为人类提供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国宝 《水力发电》2004,30(12):3-5
为实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能源建设和能源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目前我国能源供应以煤炭为主,考虑到资源限制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约束,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利用好丰富的、具有无温室气体排放、可再生的水能资源是我国能源政策的必然选择。因此,制定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实施流域综合开发;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深入研究移民安置和移民发展问题,抓好库区移民工作和后期扶持发展;发挥水能资源优势,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水电建设健康发展等,是我们今后要做好的五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8.
西部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大开发是实现西部经济振兴,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我国水能资源居世界之首。西部地区可开发量占全国的82%,但已开发量不足10%,开发程度较低。水电是无污染、可再生能源,西部大开发必须优先发展水电,实施“西电东送”,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作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兑现我国将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减排承诺,我国需要开发建设大量的可再生能源。然而,最近我国开始实施的国土规划生态红线制度却与我们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着严重的冲突;如果这一矛盾不能得到解决,我国兑现碳减排承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建议按照国际社会公认的、当前人类最大的生态难题就是碳排放这一现实,将我国的各种可再生能源资源所在的重要区域划定为碳中和生态保护区和相应的生态红线。而且,我们还需要将碳中和生态红线视为最重要的生态红线,以保证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碳减排承诺的如期兑现。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我国水能资源丰富,经济可开发量达4亿kw,居世界第一,但开发率仅为25%.水能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加快水电建设是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保护生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还很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增加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可再生能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步伐,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还很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增加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可再生能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步伐,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水电开发速度很快,较好的电源站点在20年内将开发殆尽,会影响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因此水利水电要与其他资源一道和谐相处、共谋发展。水利水电的蓄能运行是在电网中利用非峰荷剩余电能抽水蓄能,以供峰荷时再次发电或供水灌溉,形成水资源、能源和其他资源的相互转换、相互支持、以丰补歉、循环再生利用,必将在促进和发展循环经济中发挥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任启兴呼吁,我国应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以抢占未来能源竞争先机。应整合科研力量,对风能、地热和生物质能等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制定中长期开发规划,并尽快制定和颁布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细则,促进能源产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同时结合我国正在全面实施的新能源工程,大力推进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做到能源资源综合应用,更好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建议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和使用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5.
建设部日前确定了今明两年资源节约工作重点,即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为重点,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规模化应用,着力解决资源节约与城乡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努力建设节约型城镇。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背景下清洁能源发展的研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全球化石能源资源日趋短缺,难以逆转这两大前提背景下提出的。它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能源革命。要实现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目标,除了大力发展核能、非水可再生能源外,还必须坚持水电、核电和非水可再生能源并举发展。要实现我国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就需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以确保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运行目标。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水电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必然趋势,而国民经济的增长必然伴随着对电力需求的增长。煤炭是我国电力的主要能源,但大量燃烧煤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难以克服。我国水能资源相对丰富,水能既是清洁的能源又是可再生的优质能源,但我国水电开发水平远低于世界上水能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应尽量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科学地评估每一个水电站的利弊得失;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政府应该对小水电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对具有防洪功能的水电站应实行低税率。通过这些措施,使水能资源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从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和能源工业结构的现状看,能源开发要以电力为中心,煤炭为基础,大力加快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积极开发石油和天然气。我国水能资源丰富,蕴藏量居世界首位,可开发量约占我国一次能源资源的35%。水能是可再生的一次清洁能源,加快水电开发,不仅可以改善能源结构,节约矿物资源,而且可以推动江河治理,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是缓解缺煤、缺电、交通运输紧张,减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的环境下,能源"双控"目标的实现需要寻找市场决定性作用与行政控制的平衡点。配额制作为行政手段和经济杠杆,其核心是以市场分配为手段,以实现更有效率地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和能源结构优化。深入剖析了能源双控的内涵,预测能源的结构与供给现状与问题,总结了配额制对促进能源结构优化的作用,提出可再生配额制建设与电力管理体制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0.
加快发展水电是增加可再生能源比重,调整能源结构、满足我国能源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无论从技术、资金,还是从市场需求看,都具备了加快开发水电的条件。以创新思路做好移民工作,正确处理水电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