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新的巨大同气储量可能产生在埋于薄皮逆冲断层带中的前缘带之下次级逆冲断层的原生和准原生岩系。世界上几个造山带中已检验了次级逆断层有利构造,喀尔巴阡山脉是最好的例子之一。喀尔巴阡弧形薄皮造山带,在中生代和新生代时期演化,逆冲数十公里于其晚第三纪前渊和下伏的欧洲板块之上。在被埋藏的欧洲板块边缘内,已经发现了各种各样的构造和地层背景,以及具有油气潜力的有利构造,包括晚古生代海西期的挤压体系,特提斯海中生代 相似文献
4.
最近在德克萨斯州中部,综合地球物理调查及勘探潜和已揭示出强有力的证据,其表明圣马科斯(SanMarcos)地台的构造史与传统上已承认的构造史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近地表结构复杂条件下低幅度和岩性,地层圈闭的勘探(为庆祝《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准噶尔盆地腹部近地表地质结构复杂,横向、纵向变化很大,地下勘探目的层系--侏罗系总体表现为自北向南的大单斜,圈闭类型主要为低幅度的背斜、断块和岩性、地层圈闭,勘探难度较大。文章提出了盆地腹部侏罗勘探必须运用层序地层学的方法,充分运用地震资料和井下资料,从查清沉积格架入手;并指出了在综合运用对勘探起决定性的作用地震处理技术--静校正、速度、精度分辨率、反演、偏移归位、地质建模和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及正确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7.
漫谈前陆逆掩断层带油气勘探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甘克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25(2):149-155
前陆盆地是在克拉通之上由被动边缘地台型沉积区转变为造山前渊的陆源碎屑沉积区。伴随挤压变形,在造山带及其前渊产生由厚皮到薄皮的复杂变形构造。因受原始和后期从构造背景、沉积体系到运动条件的控制而具有多样性。虽然前陆盆地是世界上最重要和高产的含油气盆地类型,但油气田只保存于盆地有同造山期沉积盖层的范围内。由于邻造山带一侧,冲断褶皱构造明显,加以地面油气显示,是早期油气勘探的目标。1975年开始的逆掩断层带找油热只是因为三维地震和钻井技术的进步,能识别冲断层下伏的构造面貌和圈闭条件,但当把逆掩断层带的构造现象当作主要因素去找油气聚集时就受到了挫折。实践证明,只有在保持同造山期沉积的现存盆地内,而且下伏有前造山期沉积层序的条件下,才具有找到油气储集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新墨西哥州卡拉巴塞拉斯(Calabacillas)断层是一条剥露的生长断层。该断层反映了地层粘土的滑抹作用。研究粘土的滑抹作用对于有效预测这种样式的断层封堵性具有重要意义。粘土滑抹露头有的呈连续、逐渐变细的锥形,有的则被次级断层分割成不连续的块状。一些情况下,泥岩层被断层断开而不形成粘土滑抹层。断层带的详细图解显示,涂抹在断层面上的断层泥被多条裂隙断开,从而降低了断层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有效封堵能力。下盘泥岩层内释放倾斜中继带的存在(releasing dip relays)和断层带生长过程中倾斜中继带(dip relays)的演变对粘土滑抹样式和连续性起主要控制作用。而泥岩层的塑性、成分和厚度则起次要作用。随着断层带的生长,倾斜中继带(dipr relay)断开,粘土滑抹层逐渐被正断层切断:粘土滑抹层先是沿断层移动,最终与其泥岩层分离。滑抹型算法(例如CSP)高估了泥岩层底部断层的封堵性,因为粘土滑抹层常与其泥岩层滑脱。断层封堵预测有一个关键门限值,即断层生长期。在此期间,粘土滑抹锥与泥岩层分开。门限值以下,使用滑抹型算法预测效果最好;门限值以上,磨蚀型算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冷湖七号构造成藏分析及勘探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成藏系统论的的研究思路,从成藏条件、成藏过程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对冷湖七号构造的油气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索。深层不可能形成规模岩性油气藏,是因为油气在大量生成及运移时,砂体上倾方向没有遮挡,不具备储集功能;深层不可能形成构造圈闭油气藏,是因为油气在大量生成及运移时构造圈闭还未发育而成;浅层形成次生规模天然气藏的可能性不大,是因为在浅层圈闭形成后烃源岩的供烃能力衰竭,而且油气再次分配时缺乏深层来源。圈闭的有效性是该区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有利构造圈闭在马海大红沟隆起区和昆北斜坡带,有利岩性圈闭在赛什腾凹陷,潜伏地区是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10.
强烈挤压断褶区油气勘探对象主要以背斜圈闭为主。通过天山北缘和南缘、龙门山南段和北段逆冲断带及川东高陡背斜的油气勘探现状对比分析,认为在构造特征和石油地质条件相似的区域,油气勘探重大发现与良好的背斜圈闭、优质的保存条件密切相关,而潜伏背斜具有"圈闭类型良好和保存条件优良"的双重条件。国内数十年油气勘探实践证明,强烈挤压断褶区油气田(藏)数量、储量及产量中,潜伏背斜所占比重远大于地面背斜,目前还具有良好的上升趋势。因此,潜伏背斜在强烈挤压断褶区油气勘探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应引起勘探家们的关注。强烈挤压断褶区油气勘探思路,应遵循"地面复杂背斜中寻找地下相对简单的潜伏背斜"这一原则,油气勘探可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勘探节奏进入良性循环的周期。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阿南二背斜AN2F0断层封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勘探结果表明,合油气盆地内多数构造油气藏形成、分布与断裂有关。断裂构造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盆地内烃源岩、储集层、圈闭发育特征和油气的运移、聚集及油气藏的分布。目前,有关控油断裂封闭性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逐渐由定性走向定量,在理论上和研究技术方法上取得了许多新进展。但总体来说,该项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在现有断层封闭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断层活动性、断层两盘的对置关系、断移地层的砂泥比、断层的涂抹系数及断层的压力和砂泥比的关系等参数的研究,认为阿南二背斜AN2F0断层的封闭性比较好,可形成有效的油气圈闭。 相似文献
12.
江陵凹陷断裂系统复杂,断层封闭性评价难度极大,断裂封闭性能及其组合特征、影响因素为江陵凹陷后期勘探部署带来挑战。利用江陵凹陷现有资料和前期研究成果,运用地质学原理,系统分析了江陵凹陷的构造特征和断层的演化历史,划分了主要断层系统,并在江陵凹陷断层侧向封闭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断层封闭机理,建立了江陵凹陷断层封闭模式。结果表明:低渗透带断层能够形成封闭,断层封闭机理为断裂带与围岩之间存在差异性的渗透能力;影响断层封闭性的因素包括储层岩性对接和泥岩涂抹率、岩石性质、断层附近渗透率等。在对江陵凹陷断层的封闭性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在江陵凹陷陵72井以南部署1口探井,打开了江陵凹陷勘探新局面。研究成果对断裂在油气成藏的作用及其封闭特征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同类油田的勘探部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断层垂向封闭性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深入研究断层垂向封闭性机理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达西定律,在假设外力作用下通过断层在目的层段油气渗滤速度的计算,建立了断层垂向封闭性综合评价指标v0.将其应用于松辽盆地北部汪家屯气田W1、W5断层和南山湾-大赉地区①至⑦号断层在青山口组的垂向封闭性评价,得到汪家屯气田W1、W5断层v0分别为7.0%和8.6%,表明其均具较好的垂向封闭能力。南山湾-大赉地区①至⑤号断层垂向封闭性好,⑥和⑦号断层垂向封闭性中等。该方法可以综合定量评价断层垂向封闭性,是一种有效的断层垂向封闭性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东辛油田营32断层岩性配置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油田开发阶段断层封闭性研究对于剩余油的挖潜具有重要意义。断层两侧不同砂层组岩性配置的差异导致了断层封闭程度的不同,运用断层两侧岩性配置关系研究方法揭示营32断层的封闭性。沿断层走向岩性配置有很大不同,断距从北向南逐渐变小,增加了同一储层在断层两侧相配置的概率,岩性配置变差。营32断层南段封闭性不好,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导致油气穿越断层,发生了油气再运移;而断层北段是封闭的,表明同一条断层具有封闭差异性及动态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对和田断裂的构造特征的研究来探究其对柯克亚地区第三系地层厚度、沉积范围的控制,以便进一步探讨它对油气藏的形成、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笔者认为:和田断裂的柯克亚段构造特征是明显的,具有继承性和多期性的特征,对柯克亚油气构造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X型共轭断裂是正断裂的一种典型组合样式,琼东南盆地发育2套典型的X型共轭正断裂:主要分布在凹陷内和凸起的边缘。从剖面特征解析和空间组合样式归纳入手,结合前人研究实例及模拟实验结果,对其形成机制、演化模式进行了探讨。该盆地所发育的X型共轭正断裂是在北西向纯剪切作用下形成的,每组共轭断裂体系的形成具有同步性,其组合样式与最大张应力方向、古地貌及其边界条件有关。它们的存在表明了琼东南盆地发生过2次北西向纯剪切作用。X型正断层不仅可以作为油气运移通道,还可以改善岩石的储集条件,通过蚂蚁自动追踪(Anttracking)技术发现,基岩潜山内部发育X共轭断裂,可见琼东南盆地潜山基岩油气藏是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7.
断层紧闭指数的计算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断面紧闭程度是决定断层封闭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对断面正压力及泥岩涂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断层紧闭指数的概念,将断层紧闭指数(IFT)定义为断面正压力σF与断裂带物质抗压强度σC之比。当IFT大于1时,断面紧闭,封闭性较好;反之,封闭性较差。对北三台北断裂封闭性的研究表明,IFT值沿断层的分布具非均一性,只要油层或紧邻其上地层处的IFT值大于1,就可垂向封闭油气,不要求油层之上各处的封闭性都好;同一时期内IFT的大小与深度没有必然的关系,深度大,并不表明IFT大和封闭性好,油气仍可能通过断层向上运移。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