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卓怀智 《合成纤维》2019,48(11):10-12,15
生产细旦及超细旦涤纶FDY一般选择油嘴上油方式。以22 dtex/48 f、33 dtex/72 f、55 dtex/96 f等品种为例,就涤纶超细旦FDY上油工艺进行了探讨。选择可降低纺丝张力、提高上油均匀性的JTC油嘴,上油集束位置在40~60 cm之间,以及将HL100型号油剂配制成质量分数为13%的乳液,可使以上细旦及超细旦FDY均匀上油,保证良好的可纺性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聚酯工业》2017,(6):53-56
讨论原油上油代替乳液上油在FDY纺丝生产中的应用,摸索优化原油上油工艺条件及影响因素,以改善FDY纺丝生产状况及染色均匀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原油直接上油,热辊温度可以适当降低,GR1温度由92℃降低至80℃,所制成FDY染色均匀性、丝饼外观成形均有所改善,且生产过程中卷绕用电量节省20%,节约纯水30 t/d,车间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常规生产涤纶全拉伸丝(FDY)的能耗和减轻环保压力,在i-Box 32头纺FDY装置上,对以原油上油方式生产50 dtex/24 f涤纶FDY的工艺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当纺丝温度为286-290℃,采用90 mm板径的DIO组件、60-80目的金属砂、组件初始压力为14 MPa,冷却风压力为30 MPa,并采用合适的拉伸工艺和原油上油,增加可移动式超声波雾化加湿器,可生产出品质优良的50 dtex/24 f涤纶FDY。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油嘴选型、上油角度、油剂浓度等对多孔涤纶全拉伸丝(FDY)上油均匀性和染色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167 dtex/96 f涤纶FDY时,配制油剂质量分数15%~18%,采用出油孔直径0.6 mm的油嘴上油,调整油架倾斜角度使出油孔与丝束接触,保持一定的汇入角度和丝道接触距离,可提高上油均匀性和丝路稳定性,改善产品的染色条纹和纺丝生产状况。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55dtex/24f有光三叶形涤纶FDY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选择适宜的纺丝温度、侧吹风风速、上油位置、上油率和卷绕工艺有助于稳定生产及提高纤维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测试了原油上油和乳液上油制得的锦纶6的断裂强度、密度和双折射率,分析了两种上油方式对锦纶6大分子结构的影响,并解释了原油上油比乳液上油所得到纤维强度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采用特性黏度为0.645 dL/g的半消光聚酯熔体,以油嘴上油方式生产167 dtex/96 f涤纶全拉伸丝(FDY),探索得到的较佳的生产工艺条件为:喷丝板孔径0.21 mm,长径比3;纺丝温度289℃;侧吹风风速0.55 m/s;第一热辊速度2 150 m/min,温度93℃,第二热辊速度5 080 m/min,温度132℃;拉伸倍数2.30~2.45;卷绕速度5 000 m/min。采用油槽宽度为4 mm的油嘴上油,生产的涤纶FDY条干不匀率为1.29%,沸水收缩率为7.1%,产品染色均匀度≥4级,各项指标达到了预定的要求,产量可提升7.6%。  相似文献   

8.
张明成 《合成纤维》2015,(10):10-12
为了找出影响锦纶6 FDY分纤母丝上染率和均染性的因素,通过在其它纺丝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改变纺程湿度和上油方式,用原油上油、乳液上油和在乳液上油的同时进行纺丝甬道加湿3种方法生产锦纶6 FDY分纤母丝,并对所生产的样品进行染色。结果表明:纺丝甬道喷雾加湿的乳液上油锦纶6 FDY纺程吸水均匀,上染率高,均染性好;甬道无喷雾加湿的乳液上油锦纶6 FDY的均染性差;原油上油锦纶6 FDY的上染率低,均染性好。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碳纤维原丝油辊上油和油槽上油两种上油方式,分析了两种上油方式的工艺特点及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结果表明:改为油槽油剂罐上油工艺,控制油剂配比,减少了油剂对碳纤维原丝的不利影响,解决了碳纤维原丝的上油缺陷,上油率为1.11%~1.23%,油剂循环使用量为原来的1/2,油剂清洗时间为1~2 h,可及时控制上油浓度,保证了碳纤维原丝生产中各项指标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及均一性。  相似文献   

10.
任冲 《合成纤维》2014,(8):21-23
针对德国Barmag公司最新研制的32头纺Wings FDY设备,利用熔体直纺,采用Wings 55T—1600/32"双胞胎"卷绕设备,结合自身实际生产情况,从喷丝板排列结构、卷绕拉伸定形、高速上油等方面对32头纺设备和工艺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设备的摸索和生产工艺的控制,生产出高产能、低成本的涤纶全拉伸丝(FDY)。  相似文献   

11.
加弹机上油装置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目前国内所用的加弹机上油装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了油辊式上油装置和油针式上油装置的各自特点和适宜使用的场合。  相似文献   

12.
除油旋流器入口流量与基本性能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除油旋流器边壁的油滴粒径变化、旋流器的分离效率以及压力降与入口流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当入口流量达到一定程度时 ,旋流器边壁的平均粒径随入口流量的增加而降低 ,分离效率随入口流量的增加而增加。整个旋流器以及旋流器各段的压力降均与入口流量成指数关系 ,都随入口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旋流器的压力损失中 ,进口、旋流腔及大锥段所占比例最大 ,且基本不随入口流量的变化而变化 ;小锥段次之 ,并随入口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直管段的压力损失所占的比例最小 ,它随入口流量的增大而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13.
傅彦杰  刘润祺  龚怀耀 《橡胶工业》1994,41(12):713-720
介绍了进口钛系顺丁橡胶与国产镍系顺丁橡胶的基本特性和实用性能的对比试验结果,在基本特性方面,揭示了钛系与镍系顺丁橡胶的差异,以及催化体系相同而生产厂家不同的橡胶的差异;指出就综合性能而言,A国钛系胶明显优于B钛系胶,而我国乙厂镍系胶则显著优于甲厂镍系胶。在实用性能方面,揭示了钛系和镍系顺丁橡胶在与天然橡胶以适当比例并用时,工艺能相差无几,综合性能基本一致,因而可以等量代替,用于轮胎等橡胶制品中。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an expert system, called SIS (Separator Identification System), to generate near-optimal separation sequences for any multicomponent mixture. SIS was designed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heuristic and algorithmic approaches. Heuristics were used to select the location of the split. Algorithm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multicomponent mixture. A fuzzy approach was used for the propagation of the truth function and uncertainty management. SIS was tested using four sample problems involving gas, liquid, and solid components. The separation sequences suggested by SIS were the same or similar to those found in process synthesis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新型聚乳酸(PLA)阻燃体系的研究进展。以PLA阻燃机理为主线,对以凝聚相阻燃为机理的膨胀型阻燃体系、新型成炭阻燃体系、催化成炭阻燃体系、次磷酸盐阻燃体系、纳米材料阻燃体系和以气相阻燃为机理的缓释体系、气相催化体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以PLA高效环保阻燃为研究热点,对PLA阻燃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对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两大控制系统的特点、信号传输方式、结构、通信协议等多方面的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硫黄硫化体系和过氧化物体系对燕化中试产品三元乙丙橡胶(EPDM)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硫黄硫化体系中硫黄用量为1.5份时胶料物理机械性能最好;硫黄用量为2份时,胶料耐热老化性能最好。硫黄硫化体系中,二硫化四基秋兰姆(TMTDM)、2硫醇基苯并噻唑(M)和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酸胺(CZ)3种促进剂并用时协同作用较好,胶料硫化速度最快,力学性能最好;促进剂TMTD用量为1.5份时,胶料压缩永久变形最小,耐热性能最好。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中,当DCP用量由2份增加至5份时,胶料硫化速度提高,力学性能下降,压缩永久变形性能有一定改善。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用量为5份时,胶料压缩永久变形最小,耐热氧老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8.
在国内外储罐施工中,气升顶方法由于其施工速度快且成本低等特点而被广泛采用。但对于大型储罐拱顶,由于其质量大,提升高度高,影响因素多,施工安全风险大等特点,气升顶成为施工中的技术难点之一。平衡、供气及密封系统作为气升顶核心环节,是拱顶平稳上升的基本保障。结合1.6×105 m3LNG储罐项目,论述了气升顶的施工过程及原理,并对平衡校正系统、平衡配重系统及供气系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总结了气升顶过程的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的石灰投加系统扬尘污染严重、操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投加精度差、溶液浓度不均匀且不能实现自动控制等问题,结合酸洗废水处理工程,介绍了石灰自动投加系统的设计和控制实施过程,并详细描述了石灰自动投加系统设计的基本参数和运行效果.该系统设计简单、劳动强度小、运行维护方便,且出水水质优于GB 8978-1996《污水综...  相似文献   

20.
邴帅  王琳  赵萌  周铄 《净水技术》2011,30(2):76-80
雨污合流导致雨季大量的雨水涌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使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能耗增大。同时由于河流无清洁水补给,河流水位持续走低,因此雨污分流势在必行。该文介绍了昆明市的雨污分流工程现状及措施,就调研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