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近几年来在高水头、大流量和低佛氏数工程中难以用常规消能工解决消能工建成并投入运用。蟒塘溪水电站正是采用的这种宽尾墩-挑流联合消能,目前已投入运行,消能效果良好。水工模型试验表明:宽尾墩使下泄水流通掺气分散,增加了纵向扩散,减少入水单宽流量,因而提高了消能效果,减轻了坝下冲刷,保证了大坝安全。 相似文献
3.
4.
5.
酉酬水电站坝址河谷狭窄、岸坡陡峻,河道平直,洪水峰高量大,下游消能防冲问题较为突出.通过水力学计算和模型试验对比分析,证明该工程采用的宽尾墩+底流消能方案具有消能率高、尾水稳的特点,很好的解决了酉酬水电站"大单宽流量、低弗劳德数"水流消能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7.
宽尾墩联合消能工在百色水利枢纽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宽尾墩联合消能工在百色水利枢纽的研究和应用(1)采用宽尾墩-中孔-消池联合消能工的试验研究和水力计算;(2)采用宽尾墩一阶梯式坝面-消力池联合消能工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9.
宽尾墩联合消能工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宽尾墩联合消能工是我国首创的一项新技术。20年来在我国已得到蓬勃的发展。本文回顾了宽尾墩消能工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宽尾墩-堰顶收缩射流新技术和各种传统的消能方式单独或联合消能工的流动特征、消能机理及消能能效果。讨论了有关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宽尾墩联合消能工今后发展的方向及展望。 相似文献
10.
宽尾墩联合消能工是我国首创的一项高坝消能新技术。从70年代开始,我国的科研人员就开始研究工作,并在潘家口、安康、五强溪等大型水电工程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消能效果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在进行满台城水电站水工模型试验中,通过对其消能型式的研究,提出运用宽尾墩与卑式消力池联合消能这一新型消能技术,成功地解决了消力库尾水不足的问题,并比原设计节省了大量的。程量。宽尾墩与库式消力池联合消能这种新型消能工在吉林省尚属首次应用。本文主要介绍模型试验成果。 相似文献
11.
12.
结合班多水电站整体水工模型试验,提出了利用宽尾墩能够收缩水流、抬高闸室内水面的特点,改善了泄洪闸堰面上出现的负压;针对下游河床冲刷偏深的问题,通过在混凝土护坦上设置消力墩,极大地减轻了下游冲刷.试验推荐的修改体型已经被工程采用.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官地水电站进行了有、无宽尾墩的局部模型试验研究,从堰面及消力池内流态、消力池内水面线、堰面和消力池底板时均压强和脉动压强的沿程分布、消力池内临底流速沿程分布等方面详细地分析了宽尾墩对底流消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宽尾墩改善了官地水电站底流消力池内的水流流态,能降低消力池底板上的时均压强和脉动压强,改善了跌坎下的流速分布和流速梯度,有利于解决官地水电站大落差、高流速、大单宽流量的泄洪消能问题。 相似文献
15.
岩滩水电站宽尾墩新型消能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岩滩水电站宽尾墩戽式消力池的试验研究成果,原型运行表明,消能效果良好,该消能工型式较好的解决了大单宽流量、低佛氏数的消能问题 相似文献
16.
根据已有工程经验,初拟了阿海工程表孔X型宽尾墩+台阶面+消力池的泄洪建筑物消能布置形式,通过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发现,宽尾墩对泄流能力影响很小,泄流量不但满足设计要求,而且还有小幅度的超泄能力。宽尾墩水舌分流合理,也能适应不同泄洪流量与消能要求。堰面及消力池底板压强分布基本满足工程结构要求。下游河道冲淤变化量很小,个别工况无任何冲淤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7.
余子丹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9,29(2):36-39
通过几个工程实例,证明宽尾墩联合消能工应用于中低水头能够得到与高坝相同的消能防冲效果。这些实例包括了消能工的常规形式,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析比较表明,从选择闸墩收缩比ε入手,借助经验公式Fr=6.56ε2-3.71ε+2.98初选收缩起始断面位置的方法有助于宽尾墩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岩滩水电站宽尾墩戽式消力池联合消能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宽尾墩戽式消力池联合消能工,是我国首创。解决高坝大单跨流量、低佛氏数的泄洪消能难题,经岩滩水电站溢流坝泄水建筑物使用后、效果显著、戽内虽有较高流速,但到戽尾流速下降二分之一以上,戽坎出流较平衡;出流后河槽段波浪高明显降低,岸坡冲刷减弱,雾化范围减少;河槽部份,除厂坝导墙顶端基础四周有冲刷坑外、其余部位无冲刷现象。 相似文献
20.
结合宽尾墩的水力特性,与传统的三大消能工(挑流、底流及戽(面)流)联合组成新型消能工,是我国在消能工中的创新,适用于狭谷、大流量、大功率和地质条件差的水利水电工程,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消能效果。本文对其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