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娄善良 《给水排水》2006,32(7):30-31
千岛湖水库平均水深34m,湖岸陡峭,丰、枯水位变化达20m,如果采用传统的固定式取水构筑物施工十分困难。2005年竣工投产的千岛湖自来水厂10万m3/d工程采用悬臂桥式取水构筑物,避免涉水施工,减少施工难度和风险,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2.
金沟河流域地貌可分南部山区,中部天山北坡前山带(低山丘陵区和冲积扇),北部冲积平原。为了满足独山子石化的用水需要,根据金沟河水源配置规划,独山子石化从红山头渠首引走水源3 000×104m3,通过计算分析得到水引走后每年泥沙的淤积量增加12.34×104t(已扣除粉细沙2.54×104t)。  相似文献   

3.
辐射井——渗渠复合式取水构筑物开采河滩潜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绥棱县努敏河上集段河心滩地上的辐射井-渗渠复合式取水构筑地为例,对第四系含水层厚度较薄的河谷,开采潜水的取水构筑物类型及反滤层的工艺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引水工程对于缺水地区的补水至关重要,同时如何保障引用工程稳定的设计输水量及良好的水质是工程设计中普遍需解决的问题。选择独石化金沟河供水工程,采用在室内建立水力学模型试验的方式,验证了该工程反滤层颗粒级配及设计的合理性,以及输水流量的稳定性,并对水质浊度进行了量化分析,为金沟河未来稳定安全输水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金桩堰供水工程坝池结构及技术适用条件,确定了工程规模和总体布置,对坝池的拦河坝、过滤池(透水井)进行了设计。运行结果表明:坝池方案设计合理,既可取泉水,又可取河床下的渗流水,从根本上解决了泥沙和污物的淤积、堵塞,提高了供水质量和数量。在有条件地区,利用坝池取水作为中、小型供水系统的水源是一种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婷婷 《陕西水利》2021,(2):192-193,199
对不同频率洪水工况下金沟河引水枢纽除险加固工程进行水工模型设计及试验研究,具体包括引水分流试验、泄洪试验、设计洪水流速试验和输沙试验.试验成果表明:在不同流量情况下,引水渠到符合设计流量泄流要求,且通过泄洪闸的合理调度,能防止泥沙进入引水渠,并快速排沙.结论可为金沟河引水枢纽除险加固工程以及同类型分洪建筑物多、泄流情况...  相似文献   

7.
金沟河引水枢纽是金沟河流域关键性综合利用枢纽工程,在金沟河流域防洪体系中作用十分重要,金沟河引水枢纽设计防洪库容12.1×108 m3,调节库容140.16×108 m3,随着流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流域防洪要求不断上升,为发挥水利枢纽防洪蓄泄的积极作用,减少洪水灾害,文章对金沟河引水枢纽防洪库容的扩大及防洪...  相似文献   

8.
金沟河引水防沙体系的改建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金沟河引水防沙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采取改造上游段,抬高进水闸底板高度,改固定式溢流堰为自溃坝,延长输沙道,调整进水闸前拦石栅角度,建立"费尔干式渠首-排沙涡管-排沙漏斗"三级防沙排沙集成体系及运行管理模式等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排沙效果,且对多泥沙河流的引水防沙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金钩河引水枢纽不同频率洪峰流量的基础上,分别采用面积比拟法、洪水流量叠加法、地区洪峰流量模比系数综合频率曲线法进行了金沟河引水枢纽设计洪水计算,并进行了三种方法计算结果准确度及适用性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上述3种方法设计洪水计算结果均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由于金沟河引水枢纽与红山头水文站距离仅300m,区间面积仅占...  相似文献   

10.
新疆金沟河排沙工程涡管排沙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训江 《人民黄河》2012,34(4):131-132
根据金沟河涡管排沙工程的布置形式及排沙要求,提出了排沙涡管开口宽度、涡管直径、涡管与渠道轴线夹角、涡管开口长度、涡管纵向坡度等技术指标的确定方法,计算并分析了排沙涡管截沙率及排沙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对排沙涡管进行改进,金沟河排沙平均耗水量占引进水量的4.51%,符合原设计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1.
以金沟河引水工程为例,进行了其引水工程渗管反滤料渗透特性试验研究,主要包括试验装置的设计,试验材料的选择,试验方案设计,试验内容及过程的分析,并分清水试验和浑水试验两种工况对渗管反滤料渗透试验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清水试验渗管反滤料渗水过滤效果较好,而浑水试验中随各反滤层泥膜厚度的增大,渗透系数减小,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