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微波制备淀粉-油酸复合物,降低大米淀粉消化速率,调控其消化特性。方法在微波作用下,将油酸引入淀粉体系使其与直链淀粉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分析比较复合物的短程有序度、结晶结构、晶粒大小、热稳定性与消化特性的关系。结果相比于原淀粉,油酸的引入提高了淀粉的抗消化性,淀粉与油酸形成的复合物呈典型的V型结晶结构,并显示出比原淀粉更好的热稳定性。淀粉油酸复合物的短程有序度、相对结晶度、晶粒尺寸与微波处理温度呈负相关,且较低温度下制备的复合物具有更好的抗消化性。结论淀粉和油酸复合后消化速率降低,较低微波处理温度下制备的淀粉油酸复合物结晶结构更好,因而赋予其更好的抗消化性。  相似文献   

2.
淀粉-多酚复合物理化及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利用食品成分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食物的感官与功能特性已成为食品学科的研究热点。多酚与淀 粉的相互作用在食品中普遍存在,多数情况下可赋予食品优良特性并产生一定的功能效应。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 多酚与淀粉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淀粉-多酚复合物的形成机理和模型,并对复合物中淀粉的理化特性、 消化特性以及多酚的包埋特性进行了探讨。淀粉与多酚类化合物的相互作用不但可以提高淀粉的抗消化性,而且能 够提高多酚的生物利用率,为开发能够预防、控制高血糖症等的功能性食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驰  姚佳  韩乔  白泽慧 《食品科技》2022,(12):221-227
马铃薯淀粉是人类膳食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被人体消化吸收后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由于马铃薯淀粉的品种、加工方式和自身结构的不同,以及受到外源添加物的影响,马铃薯淀粉的消化吸收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马铃薯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多酚对马铃薯淀粉消化特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多酚影响马铃薯淀粉消化性的机制,并提出了今后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马铃薯淀粉相关功能性食品和预防人体代谢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高粱中内源性多酚对高粱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分别对高粱淀粉-多酚复合物与高粱淀粉进行理化性质(溶解度、膨润力、凝沉性、冻融稳定性、黏度特性和热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高粱淀粉-多酚复合物溶解度较高粱淀粉溶解度高0.37%~5.25%,而膨润力、析水率和凝沉性均低于高粱淀粉,分别下降0.14%~1.63%、1.18%和13%~27%;与高粱淀粉的糊化相比,高粱淀粉-多酚复合物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和回生值分别下降128 、73 、97 和24 cP,高粱淀粉-多酚复合物成糊温度较低。高粱淀粉-多酚复合物与高粱淀粉理化性质存在差异,说明高粱中内源性多酚对高粱淀粉的理化性质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多酚对莲藕淀粉和玉米淀粉性质的影响,将莲藕淀粉、玉米淀粉分别与藕节汁、儿茶素以及没食子儿茶素混合制备了淀粉多酚复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快速黏度分析仪(RVA)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使用体外消化模型评估了消化率。结果显示,莲藕淀粉和玉米淀粉对儿茶素的吸附量为4.22 mg/g和3.79 mg/g。多酚降低了淀粉的整体黏度,其中,儿茶素对玉米淀粉的峰值黏度影响最为显著,降低了14.61 %,且显著提高玉米淀粉颗粒的稳定性。FT-IR、XRD结果表明,在两种淀粉的老化过程中,藕节汁多酚可以显著降低其结晶度,并抑制两种淀粉的回生。莲藕淀粉和玉米淀粉的水解率均低于其淀粉-多酚复合物的水解率,其中儿茶素使莲藕淀粉的抗性淀粉含量增加了5.6%,藕节汁多酚使玉米淀粉的抗性淀粉含量增加了7.7%。  相似文献   

6.
多酚可与淀粉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淀粉的消化性。为探究淀粉与多酚相互作用对淀粉消化性的影响,作者以金雀异黄酮、槲皮素、柚皮苷、没食子酸、阿魏酸和咖啡酸等6种多酚以及大米淀粉为原料制备淀粉-多酚复合物,并测定复合物的消化性。大米淀粉-多酚复合物的X射线衍射图在13.0°、20.0°出现衍射峰,表明大米淀粉与上述6种多酚均形成了V型包合物。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复合物在104~113 ℃出现吸热峰,进一步证明淀粉-多酚V型包合物的形成。淀粉-多酚复合物为球形颗粒结构、颗粒松散聚集。大米淀粉-金雀异黄酮复合物、大米淀粉-槲皮素复合物、大米淀粉-柚皮苷复合物、大米淀粉-没食子酸复合物、大米淀粉-阿魏酸复合物和大米淀粉-咖啡酸复合物中多酚浓度分别为5.59、1.72、5.40、5.57、2.77、6.52 mmol/g,这表明咖啡酸是最易与淀粉形成复合物的多酚。然而,6种大米淀粉-多酚复合物中抗性淀粉质量分数约为32%,无显著性差异。上述结果表明,淀粉-多酚复合物的抗性不仅仅取决于复合物中多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的制备通常采用直链淀粉作为基质,但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较少、且价格高昂,限制了淀粉-脂肪酸复合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以蜡质玉米淀粉为考察对象,通过利用生物酶法(淀粉蔗糖酶和普鲁兰酶)定向修饰其分子结构,随后与油酸复合构建淀粉-油酸复合物,探究支链淀粉分子结构对淀粉-油酸复合物的构建及其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蜡质玉米淀粉经过淀粉蔗糖酶改性修饰后,其分支链得到显著延长,而普鲁兰酶的改性修饰则特异性地水解淀粉的分支点。晶体衍射和热特性分析显示,淀粉支链延长修饰或分支点水解均促进了V型淀粉-油酸复合物的形成,V型结晶度最高可达33.1%,且复合物的峰值糊化温度达到91.1℃。体外消化表明,淀粉-油酸复合物中的抗性淀粉含量可达49.6%,证明V型结晶结构具有抗酶解特性。  相似文献   

8.
微波法制备莲子淀粉-绿原酸复合物及其流变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微波处理对莲子淀粉-绿原酸双元体系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机制,利用不同微波功率(200、250、300 W,8 min)处理淀粉-绿原酸复合物,测定并分析复合物糊化特性、流变特性以及分子质量等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淀粉体系的糊化参数(除糊化温度外)、表观黏度、滞后环面积、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相较于单一淀粉体系,复合体系的下降趋势更明显,这表明加入绿原酸后,淀粉糊的交联结构被弱化。结合直链淀粉溶出情况及分子质量分析结果可知,绿原酸能有效干预体系中直链淀粉分子的相互作用,弱化凝胶网络中永久缠结区的形成,使淀粉糊体系具有更强的恢复性。综上,莲子淀粉-绿原酸复合物的形成能够增强淀粉糊体系的热稳定性以及剪切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通过添加外源亲水胶体、多酚类物质、蛋白质等改变淀粉理化性质及消化特性成为研究热点。亲水胶体、多酚类物质、蛋白质等物质与淀粉相互作用能改变淀粉的理化性质、改善淀粉基食品品质及降低淀粉消化速率,降低快速消化淀粉含量(RDS)、增加抗性淀粉(RS)含量。本文综述了外源添加物的种类、外源添加物对淀粉主要理化性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外源添加物对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以期为扩宽淀粉应用范围、改善淀粉基食品品质及开发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功能性食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淀粉与酚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改善天然淀粉的功能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物理、化学和酶催化法已广泛应用于淀粉-酚酸复合物的制备,如淀粉的预糊化处理、超声技术、高压剪切技术、球磨技术等。二者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改变淀粉的空间结构来抑制淀粉的水解,提高抗性淀粉在正常淀粉中的比例,酚酸能在体内外抑制淀粉消化酶的生物催化作用,这对控制餐后血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酚酸还能改善淀粉基薄膜的机械性能和功能特性,增强薄膜的抑菌效果,为未来开发食品储存包装活性材料提供了解决思路。本文综述了淀粉-酚酸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揭示了淀粉-酚酸复合物具有抗消化性和抑菌活性,以期推动淀粉-酚酸复合物能够广泛应用于调节血糖、预防代谢疾病以及充当活性包装的潜在材料。  相似文献   

11.
胡玥  孙红男  张苗  木泰华 《食品科学》2023,44(9):163-169
食物源肽与淀粉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淀粉基食品的结构及特性具有重要影响。食物源肽能够通过氢键、静电和疏水相互作用附着在淀粉颗粒表面,形成物理屏障;还能够在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的共同作用下与淀粉分子形成凝胶结构,从而改变淀粉基食品的结构与特性。本文就食物源肽与淀粉相互作用方式,食物源肽对淀粉结构、理化(流变学、热力学和糊化性质)性质与消化特性的影响,以及食物源肽-淀粉体系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食物源肽与淀粉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微波处理枇杷核淀粉理化及其消化性能的影响,以X射线衍射仪(XRD)、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Englyst法为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微波时间和功率下枇杷核淀粉的晶体结构、糊化特性、颗粒形貌、溶解度、膨胀力、透明度和消化性能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时间(90、120、150 s)和功率(150、300、450 W)不同,对淀粉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微波处理对枇杷核淀粉的晶型没有影响,仍为C型;随着微波加热时间和功率的提高,枇杷核淀粉的糊化特性(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溶解度与膨润力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且枇杷核淀粉表面形貌发生一定变化。枇杷核原淀粉的快消化淀粉(RDS)、慢消化淀粉(SDS)、抗性淀粉(RS)的含量分别为9.45%、6.75%、83.8%,随着微波加热时间和功率的增加,RDS的含量增加至12.03%和13.45%,而SDS的含量下降至2.93%和2.03%,结果表明微波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枇杷核淀粉的消化性。微波处理能够有效改变枇杷核淀粉结构和理化性质,提高淀粉体外消化速率。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超声退火法制备糯米抗性淀粉的工艺条件,本研究以抗性淀粉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分析法探究水分含量、超声时间、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对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并对所制备的抗性淀粉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超声退火法制备糯米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分含量68%,超声时间23 min,退火温度55 ℃,退火时间25 h。在该条件下制得的抗性淀粉含量为45.61%±0.95%。与原淀粉相比,糯米抗性淀粉的透明度提高了38.19%,在90 ℃下的溶解度从6.03%增加到52.45%,而膨胀能力却从41.04 g/g降至6.38 g/g。在扫描电镜的观察下,抗性淀粉的表面形貌发生明显变化,表面呈粗糙多孔结构。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超声退火法促进了淀粉的短程有序结构生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经超声退火后的抗性淀粉焓值增加了5.05 J/g。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抗性淀粉晶型发生了改变并且结晶度得到了提升。本研究为糯米抗性淀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崔婷  林亲录  吴跃  杨涛  吴伟  梁盈  肖华西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4):385-387,391
结合国内外粟米淀粉的研究概况,主要介绍其分离工艺、重要的理化性质(包括颗粒特性、溶解度、膨胀度和糊化粘度特性)以及改性研究,可为粟米淀粉日后的广泛应用和深层次理论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臭氧化学性质及处理淀粉的方式,阐述了臭氧在改变淀粉分子结构、颗粒特性和加工特性中的作用以及影响臭氧改性淀粉的因素,同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6.
薏仁米是传统的药食兼用杂粮作物,除了直接作药或煮粥食用外,在食品、美容以及医药保健行业均有广泛应用。淀粉是薏仁米最主要的生化组分,约占其干重的50%~70%。薏仁米副产品,尤其与之相关食品的品质与其淀粉特性密切相关。本文从薏仁米淀粉的提取工艺、淀粉结构、理化特性(包含糊化、老化、透明度、冻融稳定性、膨胀和溶解、消化特性等)以及淀粉改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薏仁米淀粉相关的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湿热处理技术对淀粉理化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变性淀粉需求量的增加,湿热处理技术成为了变性淀粉研究的热点之一。湿热处理是用于生产变性淀粉的一种物理手段,不带来任何化学试剂残留,属于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湿热处理可以改变淀粉的形态、结晶性、热学性质、淀粉胶性质,增加缓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为了促进湿热处理技术的研究、应用以及使人们对该技术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综述了湿热处理对淀粉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影响,以及湿热处理淀粉在工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抗性淀粉制备及性质和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性淀粉是一种新型膳食纤维资源,具有良好食品加工特性和保健功能。该文就抗性淀粉分类、制备、测定方法、理化性质、结构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抗性淀粉研究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几种常见的物理场作用,包括微波、超声、挤压、湿热处理淀粉,对其消化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从物理场作用改变淀粉结构的角度,包括淀粉短程有序、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比例及晶体结构,论述了淀粉分子微观结构与其消化特性之间的关系,比较不同物理场改性淀粉消化特性之间的差异。以期为改进淀粉类食品加工工艺、提升淀粉类食品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陈南  陈龙  何强  孙群  曾维才 《食品科学》2021,42(21):8-16
目的:研究茶多酚对小麦淀粉理化特性和面包品质的影响及机理。方法:分析茶多酚对小麦淀粉透光率、糊化特性、老化特性及微观结构等理化特性的影响;分析茶多酚对面包的比容、质构和颜色等品质指标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探究茶多酚与小麦淀粉的分子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茶多酚可降低淀粉糊的透光率,促进淀粉的糊化,抑制淀粉的老化,改变淀粉凝胶的微观结构;不同添加量的茶多酚对面包的比容、质构及颜色影响差异明显;茶多酚通过影响分子内氢键与分子间氢键的形成而改变淀粉分子的空间构型,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淀粉分子的结合更稳定,氢键比例更高,结合自由能更低。结论:茶多酚具有改良小麦淀粉理化特性及面包品质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