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3种十字花科叶菜烹调后硬度与总硫苷、总黄酮、类胡萝卜素及3种矿物质保存率的关系。方法:对娃娃菜、芥蓝、芥菜进行多时间点焯煮、微波、蒸制处理,检测其叶子和叶柄的硬度变化,与营养素保存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焯煮后3种蔬菜叶子和叶柄的硬度均呈阶梯性下降,且与营养素保存率显著相关;蒸制或微波处理后,娃娃菜和芥菜的硬度变化趋势为先小幅升高后降低,其中蒸制处理与营养素保存率关联度很小。对同样硬度时的营养素保存率进行比较,结果蒸制微波焯煮。结论:无论硬度如何,蒸制均表现出最佳的营养素保存率,而焯煮处理的营养素保存率随硬度的下降而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烹调方法对3种十字花科叶菜中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的影响。方法:对娃娃菜、芥蓝、芥菜进行不同时间的焯煮、微波、蒸制,检测其中的总黄酮和3种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总黄酮含量在焯煮后剧烈下降至53.1%,微波处理后升高。β-胡萝卜素蒸后损失可忽略,蒸5 min后叶黄素保存率在84%~97%之间;煮5 min后β-胡萝卜素保存率为78%~100%,叶黄素为84%~87%,而微波处理5 min后β-胡萝卜素保存率为60%~64%,叶黄素为77%~89%。结论:蒸制处理的保存效果最好,而微波处理后虽类胡萝卜素损失较大,但对保存类黄酮成分有益。  相似文献   

3.
蔬菜在烹饪过程中其营养物质均会有所变化。主要研究了不同烹饪方式对蔬菜中维生素类以及总黄酮、总酚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烹饪过程中,蔬菜中的维生素类物质含量均会有所降低。总黄酮和总酚在煮制过程中含量逐渐降低,在蒸制和炒制过程中,其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煮制后蔬菜中VC、VB2保留率较低,炒制后蔬菜中总黄酮、总酚保留率较高。其中150℃~180℃下炒制1~2 min时,蔬菜中营养物质总体保留率较高,是较好地烹饪方式。  相似文献   

4.
研究马齿苋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以水、70%甲醇、70%乙醇和70%丙酮为提取溶剂,通过清除DPPH·、ABTS^+、·OH及FRAP法评价马齿苋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并测定提取物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马齿苋不同溶剂提取物在4种抗氧化评价体系中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70%丙酮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最强,总多酚含量最高。70%丙酮可作为马齿苋抗氧化活性成分提取的优选溶剂,而总多酚含量可作为马齿苋抗氧化提取物的质量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花椰菜不同品种类型间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差异及烹饪对其影响,采集白花菜、松花菜、青花菜以及罗马花椰菜四种花椰菜样品,检测其维生素C、总胡萝卜素、总黄酮、总酚等营养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并研究水煮、蒸制、微波及清炒烹饪过程对其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椰菜不同品种类型间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具有较大差异,其中罗马花椰菜中维生素C、总胡萝卜素及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75.67 mg/100 g、39.24 μg/100 g以及4.34 mg RE/100 g。青花菜总酚含量最高,为38.04 mg GAE/100 g,总胡萝卜素及总黄酮含量仅次于罗马花椰菜,松花菜除总酚含量低于白花菜外,其它均高于白花菜;青花菜的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为最高,分别为68.40%和28.00%,罗马花椰菜次之,而白花菜和松花菜的FRAP还原能力较高,且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烹饪处理花椰菜对其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具有不同影响,维生素C含量不同程度损失,总胡萝卜素既有损失又有提升,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整体为提升,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提升,FRAP还原能力下降。不同烹饪处理中蒸制方式对于花椰菜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保持或提升作用较好,其次为微波、水煮及清炒。本实验获得的花椰菜不同品种类型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特点可为特定人群花椰菜消费以及烹饪方式选择提供依据,同时亦可为居民通过花椰菜饮食营养物质摄入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家庭烹调方法对紫薯、西兰花和青辣椒中的花色苷、硫苷、辣椒素和V C的影响。方法:三种蔬菜经过微波、蒸制、焯制和油炒等烹调后,以pH示差法测定花色苷,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苷和辣椒素,以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V C。结果:保存V C效果:蒸制>微波蒸制,焯制>油炒>微波煮制;保存花色苷效果:蒸制>微波蒸制,且蒸制使花色苷增加;保存总硫苷效果:油炒>焯制>微波煮制;保存辣椒素效果:微波煮制>焯制>油炒。结论:若控制烹调时间不过长,蒸制是最适宜保存蔬菜植物化学物及维生素的烹调方法。  相似文献   

7.
烹调对常见蔬菜抗氧化活性与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常见的21种蔬菜,以爆炒、炖煮、微波3种烹调方法处理,采用相关方法测定比较其烹调前后的抗氧化活性,以及VC、总多酚及总类黄酮含量,比较不同烹调方法对蔬菜抗氧化活性及相关物质含量的影响,为评价人群实际抗氧化物质摄入量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炖煮导致蔬菜抗氧化活性及相关物质损失较多,微波及爆炒损失较少,且有部分指标出现了增加现象.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淮山的合理烹饪方式,提高淮山菜肴的品质,以新鲜淮山为对照,研究微波、清蒸、水煮、热炒4种烹饪方式对淮山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和功能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烹饪时间的淮山感官品质差异显著(P<0.05),水煮、清蒸、热炒和微波4种烹饪方式的最佳烹饪时间分别为11、12、9 min和6.5 min。经烹饪处理后,蛋白质、尿囊素、黄酮、多酚和多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淮山活性成分的损失程度由低至高依次为清蒸、水煮、微波和热炒。不同烹饪方式对淮山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不同,其中清蒸烹饪处理样品的抗氧化活性最高。清蒸烹饪方式能降低淮山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烹饪方式(高压蒸、煮及常压蒸、煮)对红枣枣皮、枣肉中多酚粗提物及4种存在形式酚酸部分的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其总酚含量、DPPH法和FRAP法分别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高压蒸煮较常压处理红枣中的总酚含量较高,尤其是枣肉;常压煮制红枣的枣皮和枣肉中酚酸类化合物的总酚含量均最高。常压蒸制处理的红枣枣皮的DPPH·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较强,而高压蒸制处理的红枣枣肉的DPPH·清除能力较强,常压煮制的红枣枣肉总抗氧化能力较强。红枣中总酚尤其是酚酸类化合物对其抗氧化活性起了很大的作用。红枣若采用高压烹饪方式,蒸制处理能较好地保存红枣中的酚类化合物及抗氧化活性;若采用常压烹饪方式,则煮制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不同烹饪方式对干腌火腿理化、感官及风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熟肉制品的理化、感官和风味品质与烹饪方式密切相关,通过比较高压、微波、蒸制和煮制4 种烹饪方式对盘县火腿理化和营养特性、风味品质及感官评价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宜盘县火腿的烹饪方法。结果表明:蒸制和煮制火腿色泽更好,pH值较高,分别为6.10和8.16,水分含量较高,分别为35.70%和35.20%,盐含量和烹饪损失率更低,分别为28.01%、5.15%和28.06%、4.99%;微波处理火腿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6.48%和55.14%;4 种烹饪方式均导致火腿中风味物质种类减少,但微波、蒸制和煮制可增加风味物质含量,特别是蒸制;聚类分析和Biplot分析同样显示出蒸制对原料火腿风味的改善作用;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5 种特征香气成分中有7 种与蒸制火腿相关,包括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醛、己醛、壬醛、庚醛、辛醛和(E)-2-癸烯醛;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蒸制火腿的肉香属性得分最高,偏最小二乘回归相关性分析显示,这可能与其高含量的3-甲基丁醛、己醛和壬醛有关。盘县火腿最佳烹饪方式为蒸制,有助于改善其理化特性和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不同烹饪处理对芹菜感官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本芹、西芹为原料,研究4种烹饪方法(漂烫、蒸、微波、炒)对芹菜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烹饪加热方式对两种芹菜的硬度、色泽、叶绿素、抗坏血酸、多酚类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烹饪处理后,西芹的硬度和色泽得以较好地维持,感官品质优于本芹,但其功能成分、营养价值均低于本芹。漂烫处理有明显的护色作用,但营养成分损失较大。相比于漂烫、微波和炒,蒸能够更好地保持芹菜的脆性和绿色色泽等感官品质,且抗坏血酸保留率最高,本芹、西芹分别为84.95%、73.90%。微波和油炒使芹菜中总酚含量增加,抗氧化能力升高。烹饪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显著降低(P<0.05)。人们在日常食用芹菜时,应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理的烹饪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分析微波和炒制烹饪的宫保鸡丁菜肴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差异,开发微波宫保鸡丁调理食品。方法 选取醋添加量、水淀粉添加量、微波功率、微波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以感官评分、蒸煮损失、色差为指标,利用正交试验和综合评价优化宫保鸡丁微波烹饪工艺,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分析微波和炒制烹饪宫保鸡丁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结果 当醋添加量12 g、水淀粉添加量10 g、微波功率700 W、微波时间为5 min时,综合评分为0.70±0.05,产品色香味俱佳。两种烹饪方法中, GC-IMS共鉴定出60种挥发性物质,从指纹图谱和峰强度来看,炒制的宫保鸡丁风味物质更丰富,除了萜烯类,醛类、醇类、酮类、酯类、含硫化合物、杂环类、酚类总峰强度皆高于微波烹饪的宫保鸡丁,炒制和微波宫保鸡丁的关键风味物质相似,其共有的关键风味化合物包括3-甲基丁醛、甲硫基丙醛、乙酸乙酯、莰烯、己醛、壬醛、二甲基二硫醚、2-乙基-3,5-二甲基吡嗪、3-羟基-2-丁酮、1,8-桉叶素等18种,但贡献度差别明显。结论 炒制和微波...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法和微波法提取马齿苋中总黄酮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硕莉 《中国酿造》2012,31(8):120-122
采用超声波法和微波法分别对马齿苋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萃取马齿苋黄酮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为1∶30,乙醇浓度为80%vol,作用温度为70℃,时间为30min,总黄酮萃取率为6.58%.微波辅助萃取马齿苋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0%vol,微波功率为600W,作用时间为20min,料液比为1∶30,总黄酮萃取率7.65%.综合分析,在提取马齿苋中总黄酮的试验中,微波法萃取优于超声波法.  相似文献   

14.
探索蕨根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单因子试验表明,粉碎度、溶剂种类与浓度、浸提时间、温度、液料比等因素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明显。正交试验表明,浸提溶剂浓度、浸提时间、温度、液料比4个因素中,液料比对黄酮类化合物浸出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乙醇的浓度、浸提温度,提取时间对黄酮类化合物浸出率的影响最小。在70℃条件下,以70%(体积分数)乙醇作为提取剂,液料比为25∶1,回流浸提120min,蕨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量达到54.12mg/g。  相似文献   

15.
吴朝霞  陈薇  徐亚平  张琦  张旋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9):372-374,379
本实验目的在于了解我国辽宁省地区常见蔬菜的黄酮类物质含量及黄酮类物质在不同烹饪方式下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估算膳食中黄酮类物质的摄入水平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叶菜中黄酮类物质含量较高,花、果类和根、茎类次之。萝卜缨、韭菜、芹菜中黄酮类物质含量较高,分别达到39.18,36.26和32.20mg/100g。经过烹饪后,大部分蔬菜中黄酮类物质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中火炒制的烹饪方式使蔬菜中的黄酮含量增加得较为显著,增加幅度在12.11%~166.38%之间。增加绿叶蔬菜的摄入量,可获得充足的黄酮类物质,采用中火炒制的烹饪方式有利于黄酮类物质的释放。  相似文献   

16.
夏道宗  陈佳  邹庄丹 《食品科学》2009,30(4):118-122
以马齿苋、车前草为主要原料,添加柠檬酸、蔗糖、蜂蜜等辅料,经过筛选配方和优化工艺,研制了马齿苋、车前草复合保健饮料;并采用化学模拟体系测定了该饮料抑制脂质体过氧化及清除·OH、O2·和DPPH·的能力。结果表明:主辅料用量均对该饮品的质量有较大影响,最佳配方为1000ml 饮料中含干马齿苋6.67g、干车前草 8.33g、白砂糖60g、蜂蜜12g、柠檬酸1.4g。马齿苋、车前草复合保健饮料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其清除·OH、O2·、DPPH·和抑制脂质体过氧化的IC50 分别为96.2、201、4.76 和15.34mg/L(以总黄酮计) 。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by single marker,QAMS)同时测定马齿苋中4种黄酮类(染料木苷、木犀草素、山奈酚、槲皮素)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木犀草素为内参物,建立该成分与染料木苷、山奈酚、槲皮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相对校正因子来计算各成分的含量,同时将一测多评法计算结果和外标法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使用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所测得的结果无明显的差异。结论一测多评法适用于马齿苋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同时测定,马齿苋需规范化种植以保证药材质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Broccoli and green asparagus were cooked using boiling water, steam, microwave oven and combi oven with overheated steam and combination of hot air with overheated steam (only broccoli). Vegetables were analysed for chlorophylls a and b, carotenoids, total polyphenols, antioxidant activity, colour parameters and sensory properties. Cooking in the combi oven with overheated steam wa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achieve the highest levels of polyphenol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but it negatively influenced the contents of chlorophylls in both vegetables and carotenoids in asparagus. Boiling and cooking in the combi oven with overheated steam or hot air and steam ensured the best and comparable sensory properties of broccoli. Asparagus showed a lower susceptibility to heat treatments than broccoli as none of the treatments applied caus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lour redness and yellowness, polyphenol content and sensory properties of this vegetable.  相似文献   

19.
沈月  高美须  杨丽  赵鑫  陈雪  王志东  李淑荣  王丽 《食品科学》2017,38(11):262-268
本实验通过测定同一烹调成熟度下我国主要烹调方式及模拟餐饮冷藏配送过程中青椒营养品质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确定青椒最佳冷藏配送时间以及准确评估我国居民营养素的摄入量。以青椒为原料,以硬度作为烹调成熟度的统一标准,以传统烹调方式炒制、蒸制、煮制、微波为烹调方法,研究青椒在烹调后及模拟4℃冷藏配送0、1、4、8、12、24 h复热青椒的营养品质及亚硝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烹调使VC含量显著降低,烹调后其真实保存率为76.3%~84.0%;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烹调后显著增加,总酚含量的真实保存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真实保存率、铁离子还原能力的真实保存率分别为97.7%~130.6%、156.76%~203.79%、156.94%~172.53%;除煮制使青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22.06%,其他几种烹调方式可以很好地保存可溶性固形物。烹调还会使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6%~18%,更利于人体健康。在统一烹调标准下,不同烹调方式对VC含量影响无显著差异,炒制较其他几种方式相比能更多地增加总酚含量,蒸制和煮制能更多地增加抗氧化活性,煮制可以更多地减少亚硝酸盐的含量。综合而言,蒸制处理的青椒能更好地保持青椒的营养品质,且显著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更利于人体健康,建议对青椒的食用以蒸制处理后食用为好。在24 h模拟配送过程中,烹调青椒的营养品质呈下降趋势,亚硝酸盐含量呈缓慢上升趋势;蒸制和微波处理的青椒品质变化相对缓慢,更适宜作为模拟冷配送的前处理过程;营养物质在前8 h内快速下降,亚硝酸盐含量在模拟配送24 h显著增加,建议以青椒为原料的餐饮冷藏配送时间不宜超过24 h,且应在前8 h内采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