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电改政策对电力市场售电侧竞争格局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Agent仿真建模方法,在理清售电市场呈现的市场环境特点后,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理论基础,探究售电市场参与主体即用户个体、运营商以及政府三者的行为规则,在虚拟世界中构建符合新电改政策发展规律的售电市场,探索新电改政策售电侧放开,社会资本涌入导致售电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售电侧放开后,政府相关支持政策的刺激将会促进当地售电市场竞争活力,保证售电市场的合理分配,维护用电个体与运营商双方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双赢。因此,基于以上结论,建议政府部门引导建立一个规范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结合当地地域特色,制订科学合理且具有操作价值的激励措施。以期通过相关措施进一步提高社会相关资源的利用率,造福售电市场的消费者,并依托市场消费者的活跃使得市场规模更快地发展和壮大,形成售电市场良性的价值循环。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正进行新的电力市场化改革,购售电双方将通过售电公司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新改初期售电公司交易模式的合理性将对购售双方的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从售电公司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价差返回策略的集中竞价方法,通过引进返回系数,将竞价交易过程中购售方成交电量价差费按比例返回给双方,以减少双方交易成本。文中总结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目前新电改实际情况,建议售电公司采用在基于价差返回策略的集中竞价方法基础上,采取80%稳定电量采取中长期双边协商交易,20%电量实时电量采取价差返回策略集中竞价交易。 相似文献
3.
4.
需求侧响应能够有效增加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但是我国电力需求市场仍然处于发展阶段,目前还没有将需求侧响应与电力市场建设相融合,导致需求侧响应的发展十分缓慢。针对上述情况,首先描述了电力市场需求侧的发展现状,然后分别介绍了不同类型需求侧响应项目的潜在价值,选取典型算例,仿真分析可响应需求侧不同占比对电力系统灵敏性的影响,最后分析不同阶段新电改条件下电力市场需求侧响应项目的交易模式,并且给出具体的运营计划,实现新电改条件下电力市场需求侧响应交易机制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为多主体参与市场交易提供了契机。微电网作为聚合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的有效途径,转变了DG产能的波动、随机和不可控特点,特别是在新电改背景下为微电网参与市场交易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撑。以新电改为基本背景,研究微电网的经营模式,并重点考虑由风电机组、太阳能机组、燃料电池和储能装置及电力负荷构成的微电网模型,为实现微电网内部最优运营策略构造最低边际成本模型。在确保内部网络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微电网的最优控制,为微电网在复杂的竞争中节约开支、赚取利润提供了良好的方法,提升了微电网在新电改环境市场下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售电市场放开是我国售电侧改革的发展方向,竞争性售电市场中用户选择权放开,用户选择结果影响售电公司的售电策略,售电公司售电策略又会直接影响用户选择。构建售电公司与电力用户间双层博弈模型,下层模型为用户层演化博弈,上层模型为售电公司间非合作博弈。首先分析影响用户选择售电公司的因素,建立用户效用模型,采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不同类型用户群体选择售电公司的多群体动态演化模型。在构建用户选择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售电公司的购售电策略,计及售电公司面临的风险因素,建立售电公司和电力用户的双层博弈模型并给出了博弈均衡的求解算法。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和算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电力销售行业是新电改的重要部分,也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关键环节。随着新电改的深入推进,电力销售行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多重挑战,如市场竞争压力大、政策法规不完善、服务品牌不突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电力销售行业需要采取有效的发展对策。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探究了电力销售行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新电改背景下电力销售行业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电力销售行业的规范化、效率化、服务化和创新化。 相似文献
8.
9.
提出发电公司竞标价格函数,并构建了在不健全市场下发电公司的竞标模型,在这种竞标模型和竞标价格函数的基础上对市场力加以评估。市场力的评估主要针对供不应求而且具有价格限制的市场。当市场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时,具有装机容量非常大或市场中主要的市场垄断者或所在地理位置可容易地造成输电阻塞等特性的发电公司,可利用其对市场需求的准确预测,来行使市场力,控制市场价格,从而获取高额的利润。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在市场供不应求和市场供求均衡等2种情况下发电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竞标策略完全不相同,从另一方面看也证实了市场力的存在和表现。 相似文献
10.
11.
12.
水电参与电力市场竞争若干问题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结合水电特点,从充分利用水电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探讨了市场化环境下水电参与竞价上网的几个核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为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电参与电力市场竞争若干问题研究(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结合水电的特点,从充分利用水电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探讨了市场化环境下水电参与竞价上网的几个核心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弃水、梯级水电站参与竞争的协调机制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Joseph T. Kelliher 《中国能源》2010,(2)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美国的电力工业政策是引入竞争而不是放松管制,依靠竞争和监管来确保电力批发市场的公平和合理的价格。充裕的能源基础设施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力供给并且支持竞争性的电力市场。竞争与有效监管并行,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公众带来最大的利益。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通过利用国会赋予的更为广泛的监管手段确保电力批发市场运转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科学合理的电价机制能够有效反映电力供需关系并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3个环节的电价为研究对象,从电价水平、电价形成机制和电价管理体制等方面探讨了现行电价机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最后对今后的电价改革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出力及负荷需求的不确定性造成源荷协调困难,导致难以制定合理的分时电价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分时电价动态修正机制。首先,根据可再生能源出力的波动性以及不确定性,建立新能源并网功率与并网电量偏差量化模型;其次,根据需求侧负荷的变化特征,结合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通过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条件的误差计算方法,建立电价概率密度模型。然后,根据负荷上报的用电量以及预报电价,建立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电力市场分时电价动态修正与优化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模型求解。最后,通过实际运行数据仿真验证该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不仅要进行电价改革的理论研究,更要结合中国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和国民经济社会实际,开展电价机制和方案制定的实体调查和分析研究,制订相对长效的电价形成、调整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电价分类和比价关系。指出,居民阶梯电价作为一种制度选择,可先在不同地区试点之后,不断扩大范围,择机在全国推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