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传统高层建筑施工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推行了高层建筑施工课程与品茗软件融合教学模式,以实现二者在知识内容、培养目标上的高度契合,使高层建筑施工课程教学能够适应行业和技术的发展,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层建筑施工教学体系和以能力测评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BIM技术的应用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挖掘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形成课程与思政同向同行协同效应。高层建筑施工课程与品茗软件融合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与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也提供了进行多种能力锻炼的机会,构建了激发创新的课堂情境。  相似文献   

2.
陈越 《砖瓦》2024,(2):165-167
《建筑设备BIM》课程不仅是机电BIM模型教学,更重要的是在模型教学过程中融入设计、施工和运维等项目全过程的数字化应用。同时,BIM证书考核的能力与模型的综合应用相匹配,因此,《建筑设备BIM》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课证通融和产教融合视为主要目标,尤其需要注重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BIM综合能力。以课证通融教学改革指导学生技术理论和专业技术基础,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以产教融合教学改革开展实际工程的BIM技术综合应用,提高工程协同能力和BIM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从互动式体验、实践化感知及信息化应用方面开展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通过线上、线下师生互动和校企联动,以学生为主体,企业积极参与,达到了互动式教学效果;通过开展案例分析、现场教学,把课堂从教室搬到工地、回归工程,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学以致用;基于VR和BIM技术的场景沉浸式教学,使抽象知识形象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通过改革,提高了课程实践教学质量和理论学习效果,提升了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桥梁施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从教学拓展、采用案例教学法、增强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对BIM技术在桥梁设计应用中的具体表现进行简述,从景观设计、结构设计等角度对BIM技术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际工程应用实例说明BIM技术的应用,使桥梁的设计更形象化,可有效提高桥梁设计的效率,有效增强桥梁设计和施工间的关联,阐明了BIM技术在桥梁设计中具有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
采用国内先进的空间结构分析软件———广厦建筑结构CAD (GSCAD)为平台进行课程教学 ,以一定规模的工程实例作为教学背景 ,实现了从单个命令教学到实际工程设计、全面操作综合训练的过渡 ,从专业理论的学习到实际工程设计的跳跃 ,从课内练习向课外工程实践的延伸 ;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 ;缩短了专业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的距离 ;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成就感和就业信心  相似文献   

7.
BIM技术从最初的概念普及,现已逐步进入实际应用研究阶段。目前,BIM技术应用较多也较为成熟的是在建筑领域,而在桥梁领域BIM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此,以某立交桥项目为工程背景,主要研究BIM技术在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的施工应用技术:采用Revit软件作为BIM核心建模软件,基于BIM桥梁核心模型的建立,利用参数化模型生成钢箱梁各构件参数化大样图指导车间下料。在建模过程中对图纸进行校核,查找冲突。对施工方案进行预演,论证可行性。分项工程施工前利用BIM模型进行三维可视化交底。将RFID技术与物联网系统融入BIM理念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为桥梁工程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国内工程管理和土木工程专业的BIM教育体系已日趋完善,但是给排水等机电类专业的BIM教育起步较晚,用人企业急需BIM机电人才。通过借鉴国内高校BIM教育经验,建立了给排水专业分级BIM课程体系。在原有培养计划中设置BIM应用技术、BIM案例分析等课程,并将BIM技术融入原有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同时在实践课程体系中加入BIM软件操作部分;针对BIM高级人才,在基础课程学习之后,对学生进行提高培训,使学生掌握主流BIM应用管理软件,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BIM竞赛,为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3+1”校外合作企业实践机会。分级BIM课程体系的实施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大量BIM机电综合应用型人才,可供给排水专业BIM人才培养借鉴。  相似文献   

9.
将BIM纳入施工管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工管理教学需要把握由BIM带来的机会与挑战,以保持与时俱进。虽然越来越多的大学建筑,工程和施工(AEC)项目已经开始提供涉及BIM内容的课程,但是几乎没有项目适当地将BIM贯穿于整个课程中。本文阐述了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SU)施工管理系为促进使用和学习BIM所采取的方法。为达到这种目的所做的努力,其根本在于在利用行业支持和指导的同时,在学生、行业需求和教师的专业知识之间取得平衡。本文阐述了作者为更好地理解和评估BIM对学生的教育经历所做的贡献,而发展探索性教学单元的过程,以及所获得的初步研究发现。BIM作为工具与方法的作用在教育界和工业界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行业领导者认为BIM需要新型的工作程序他们渴望将BIM应用到对其未来员工的教育中。我们计划在试点项目中加入一门将BIM作为一种软件、以其建模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目前我们着重开发"BIM教学单元",以展示BIM程序在施工管理实践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这些正在与行业合作开发的单元,强调了在不改变施工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如何使BIM的应用达到最佳并提高核心竞争力。经过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试验性实施,作者试图理解并适应施工管理教育迫在眉睫的转变,从而改进课程,通过应用BIM促进更好的理解和学习。  相似文献   

10.
数值模拟技术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开展学术研究的基本技能,通过开设数值模拟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提出"软件超市"的教学模式,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及个性化需求。以结构设计竞赛题目和工程案例为训练任务,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土木工程分析软件与应用课程的三年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良好,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1.
如何以新工科理念和BIM为中心再建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将分散在不同课程、不同章节中的被碎片化的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等知识进行整合,培养企业与市场急需的数智化工程管理人才,成为国内外工程管理专业发展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财经类高校缺乏工程技术专业背景支撑、实践教学环节不扎实,迫切需要将BIM技术融入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关于BIM课程开设情况、财经类高校专业教学优缺点等研究表明,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BIM课程体系应以有效提高工程技术理论课程教学效果、与工程经济管理核心课程充分融合、用课赛实训夯实实践教学环节为主要目标。据此,以OBE、CDIO理念为导向,提出了将理论教学、课程设计、BIM大赛实训和毕业设计融为一体的“1+3”BIM课程体系,精准构建了BIM基础理论与软件操作课程群、工程技术理论辅助课程群、工程经济管理融合课程群、综合实践应用提高课程群四大课程群,以期补齐财经类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技术类课程短板,发挥经济管理学科优势,有效改善课程目标不明确、工程技术理论支撑不足、实践能力亟待加强、各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系统性等问题,为财经类乃至师范、农林类...  相似文献   

12.
在建筑业信息化时代下,为培养高校工程造价专业的BIM应用型人才,将“大创”与工程实践教学相融合。以某高校国家级“大创”项目为例,研究其融合的具体实施流程并分析效果。在“大创”项目中以实际工程为任务,驱动学生应用BIM技术进行工程造价创新实践,提升学生BIM应用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大创”项目的完成质量。  相似文献   

13.
BIM技术是现阶段建筑施工中的常见技术,其数据可模拟性强,还可利用三维效果优势实现多部门间的协同工作。然而,在桥梁工程的新建阶段BIM的参与研究甚少。文章以高速公路琴湖大道高架桥为背景,以30 m单跨高速跨线桥预制箱梁吊装工程为实例,简述了BIM技术在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施工工艺。研究探讨了BIM技术在吊装阶段工程实践和基于BIM模型的施工管理平台,分别对墩柱、盖梁、箱梁的安全性进行施工现场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区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BIM可有效实现"拆后还建"桥梁的施工管理,提高桥梁施工精确度,有利于制订合理可行的桥梁拆除、架设方案。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现阶段工程估价及其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将建筑信息模型(BIM)引入工程估价课程教学,从教学目标改革、BIM与估价课程教学的融合、新的教学指标评估体系和BIM教学资源投入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工程估价BIM教学整体改革思路。从估价理论课程教学、课程案例教学、综合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基于BIM的教学改革方法、教学方案和主要措施。最后,通过对常见BIM造价软件平台的概述,并结合工程估价课程特点和工程界对估价能力实际需求,提出了在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与决算等工程估价全过程全面应用BIM技术,全面系统估价能力训练的设想,并探讨了每个阶段的教学方法及技巧。  相似文献   

15.
桥梁美学课程建设对培养桥梁技术创造力和美学创新素养兼备的综合型人才至关重要。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参与感,积极探索创新时代下桥梁美学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BOPPPS教学设计方法,建立了以改革为导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了以工程实践为指导的项目式教学,增加了以新技术为牵引的直播教学,整个教学中贯穿了“浸入式”课程思政。通过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获得感,培养学生对桥梁技术与艺术结合的综合思维创新能力,促进作品设计的丰富性和表现力。此外,从桥梁美学专业课衍生出桥梁文化与美学通识课,让更多的学生掌握桥梁文化和美学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创新时代下,通过探索和实践桥梁美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为我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培养具备技术创新能力和美学素养的综合型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我院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为依托,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打造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从工程训练中心实训项目的设立、实训资源的整合到实训设备的选择与利用等方面,探讨了工程训练中心实践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为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桥梁。  相似文献   

17.
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21世纪我国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迫切要求。工程管理作为交叉学科,更应与时俱进,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BIM作为工程管理教学内容的新课程,现阶段教学存在教学形式单一、考核方式局限、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不强、联系行业实际不足等问题。文章将大学生创新项目与其他BIM教改方案进行对比,通过揭示大学生创新项目实践的实际意义与动力因素,分析了大学生创新项目解决BIM技术教学问题的适用性和作用机理,指出大学生BIM创新项目的实践模式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即前期准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将其应用于建筑设计方案可视化交互的相关教学中,使BIM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作为土木工程领域的关键课程之一,随着抗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需对《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该课程内容多而复杂,存在大量理论概念、公式,但学时少且抗震模型较为抽象,传统教学方法无法真正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抗震设计,教学效果无法充分达到预期目标。对此,提出采用基于案例教学和实施小组团队项目,结合雨课堂软件和BIM技术的方法,进行《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引入真实的工程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地震作用对工程结构的影响,掌握概念设计和抗震设计的工程应用;采用BIM技术,实现抗震经典案例模型的三维化展示,巩固学生对于抗震构造措施的掌握;利用雨课堂教学软件,了解学生各个环节中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韩智凡  卢国华 《砖瓦》2021,(4):185-186
教学中运用OBE模式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进行改革,组建实践型教学团队,改革后的课程围绕着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为产出结果,以结果为导向、学生为中心重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课程改革的实践,促进了学生运用施工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20.
良好绪论部分的教学是课程教学的良好开始。在桥梁工程课程绪论部分的课堂教学中,通过优化整合绪论部分的内容,如桥梁的定义与功能、桥梁分类、桥梁跨径发展、桥梁美学与造型、技术创新、灾害与应对措施以及全球交通网络等知识点,让学生对该门课程有个整体的认识,了解桥梁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历史,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密切联系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素质高和创新能力强的桥梁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