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调查分析三峡库区典型紫色土坡耕地小流域的氮收支情况,对氮流失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旱地单位面积肥料氮输入量1 372.12 kg/(hm2.年),损失量504.29 kg/(hm2.年),盈余量724.94kg/(hm2.年),盈余率49.55%;果林单位面积肥料氮输入量565.56 kg/(hm2.年),损失量182.96kg/(hm2.年),盈余量405.42 kg/(hm2.年),盈余率64.77%;水田单位面积肥料氮输入量234.71kg/(hm2.年),损失量159.86 kg/(hm2.年),盈余量47.78 kg/(hm2.年),盈余率15.40%.紫色土坡耕地的旱地和果林呈现氮流失风险,过量施肥和肥料配比不合理是造成旱地和果林氮流失风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竹炭包膜尿素和常用氮肥的氮素淋失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土壤淋溶试验,探讨了竹炭包膜尿素和常用氮肥的氮素淋失特点以及施用不同氮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施入土壤后其氮素淋失率有很大的差异,其中硝酸钾的淋失率最高,其次为尿素,碳铵的淋失率最低。竹炭包膜尿素因具有养分缓慢释放的特点,其氮素淋失率较尿素低9.93%~16.27%。施用竹炭包膜尿素所引起土壤盐基离子的淋失量远低于施用速溶性氮肥;不同氮肥淋洗后对土壤pH值变化的影响差异较大,竹炭包膜尿素对土壤pH值变化的影响较小。施肥淋洗后,除了硝酸钾处理外,其余处理土壤的速效氮含量均比淋洗前高,两种竹炭包膜尿素处理土壤的速效氮含量均高于尿素处理;土壤介质对氮素的淋失率有较大的影响,供试氮肥在砂土中的氮素淋失率远高于其在石灰岩风化土中的淋失率。  相似文献   

3.
竹炭包膜尿素在土壤中的氨挥发损失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态吸收法"研究了自制竹炭包膜尿素(BCCU)在土壤中的氨挥发损失情况,以及施肥量、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和土壤类型等因素对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的竹炭包膜尿素氨挥发损失量显著减少。在每千克土壤中,施氮600 mg时,两种包膜氮肥氨挥发损失量分别比尿素减少31.8%和19.3%;施氮1 000 mg时,两种包膜氮肥氨挥发损失量分别比尿素减少21.82%和16.66%。在两个施肥水平下,供试氮肥的氨挥发损失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均可用Elovich动力学方程Yt=a blnt来描述。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等对氮肥氨挥发有较大的影响,氨挥发量随着含水量和温度的上升而递增。  相似文献   

4.
竹炭包膜氮肥的利用率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土壤溶出和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尿素、塑料包膜肥、矿物包膜肥和自制的竹炭包膜肥对氮素溶出率和玉米盆栽的生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施加到土壤中后淋失比较严重,矿物包膜肥、竹炭包膜肥、塑料包膜肥的氮溶出率均低于尿素(p均低于0.1),其中塑料包膜肥、竹炭包膜肥的溶出率显著低于尿素对照(p<0.01).尿素经过竹炭等包膜材料包膜处理后,在盆栽情况下,其氮素利用率可提高10%~25%,减少氮素溶出损失,有助于减轻对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桐油控释复合肥配比性质及对烟草吸钾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桐油为控释材料,对氮、磷、钾复合肥三种配比形式进行控释,采用盆栽试验,对控释复合肥养分释放动态和对烟草叶片吸钾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红壤中,桐油控释复合肥初期溶出率为0,比普通复合肥初期溶出率下降12.6%,以[(硝铵 尿素各50%) 磷酸钙 硫酸钾,m(N)∶m(P2O5)∶m(K2O)=1∶1.13∶2.61]配比组合最佳,该控释复合肥使烟草叶片含钾量提高率比普通复合肥提高12.4%.施桐油控释复合肥是提高烟草叶片含钾量和品质的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水稻间歇灌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开展田间对比试验,对不同灌溉模式下的水稻产量、稻田土壤肥力、不同土层土壤溶液氮素浓度以及氨挥发过程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与淹灌相比,间歇灌溉能够适当增加水稻产量,有利于土壤对总氮、有机质的保持,减轻耕层土壤磷素淋溶损失.在拔节孕穗期以前间歇灌溉的田面水总氮浓度高于淹灌,氨挥发速率也高,穗肥施用后间歇灌溉模式下的稻田氮素在随水分向根系的运动过程中更多地被土壤胶体所吸附,使耕层土壤水总氮浓度高于淹灌、田面水总氮浓度低于淹灌、氨挥发速率低于淹灌.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膜孔灌灌施条件下氮素运移转化分布规律,利用研制的膜孔点源入渗装置,在室内进行灌施条件下的氮素入渗试验,测试不同尿素肥液浓度下膜孔累积入渗量及土壤中氮素含量。结果表明:累积入渗量随灌施肥液浓度增大而增大;尿素肥液浓度对土壤中铵态氮及硝态氮含量在剖面分布影响较小,对其含量影响较大;转化生成的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及土壤硝态氮分布范围随灌施肥液浓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土壤中氮素空间分异与储量特征对流域土地资源管理利用与环境风险评估的影响,以丹江口库区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采集野外土壤样品,利用传统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丹江口库区旱地、菜地、针阔混交林、柏木林、居民地和灌草丛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氮素的质量分数空间分异与储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全氮(0.94~1.20 g/kg)、硝氮(3.36~32.08 mg/kg)、氨氮(3.22~12.54 mg/kg)质量分数差异显著,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全氮、氨氮和硝氮质量分数均不断降低,呈现明显的“表聚性”特征;(2)在结构性因子与随机性因子综合作用下,流域土壤全氮空间分布呈中等相关性(块金值/基台值为48.69%),而在随机性因素作用下,流域土壤氨氮和硝氮的空间相关性较弱,其块金值/基台值分别为77.66%和77.85%;(3)库区流域土壤全氮储量总体较低,为1.11~7.03 Mg/ha,为提升丹江口库区土壤氮储量水平,提高流域土壤生产力,应重视库区林地和灌草丛植被保护与恢复,不断优化耕作措施,降低水土流失强度。同时,较高的耕地土壤硝氮储量表明库...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丹江口水库消落带不同时期氮素的分布情况,于丹江口水库淹水期(2018年9月),对库区消落带沉积物各形态氮素的含量分布及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内,沉积物总氮含量在198 mg/kg至1 108 mg/kg范围内变化,平均值为562 mg/kg。②沉积物总氮主要由有机氮和无机氮组成,分别占总氮含量的88%、12%。③无机氮由氨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组成,其中氨态氮、硝态氮分别占无机氮含量的37.3%、51.2%。④各形态氮素对沉积物总氮的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表现为有机氮、硝态氮、氨态氮、亚硝态氮,沉积物总氮含量主要受有机氮影响,且有机氮的含量分布与含水率(P0.01)、OM(P0.01)和pH值(P0.05)有关;无机氮之间相关性极高(P0.01),表明三氮可能互相转化关系密切或存在相似的来源。根据分析,丹江口南阳主体库区消落带的各类氮素含量最高,是影响库区水体中氮素含量的主要区域,应作为重点防治区域,加强库区周边消落带的环境监测,并重点对有机污染物采取控制措施,以保障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质量。  相似文献   

10.
氨分解率与氮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钢箔称重法在温度为495、500和515℃时对氨分解率与氮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一定时,随着氨分解率的降低气氛的氮势反应升高;当氨分解率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气氛的氮势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1.
随着非点源污染逐步成为三峡库区流域污染的重要控制对象,将SWAT模型应用于三峡库区流域非点源模拟研究,以识别库区非点源污染来源关键区域.模型建立后采用2002—2008年水文、水质实测数据进行率定与验证,径流、泥沙、营养盐的评价指标ENS均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表明SWAT模型应用于三峡库区流域是可行的.通过对三峡水库污染物的来源分析可知:三峡库区上游汇入为库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平均为71.74%,库区流域非点源污染贡献率最高为33.03%,而库区点源污染贡献率较小,最高仅为4.17%.对库区单位面积污染负荷的模拟研究表明:三峡库区流域非点源污染物产生的关键区域主要集中在库区腹部,即小江、大宁河、汤溪河等支流流域.  相似文献   

12.
重庆三峡库区非点源污染来源分析及负荷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2000年统计资料,分析了重庆三峡库区农村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化肥流失、农药流失、畜禽养殖、水土流失、城市径流等污染源对非点源污染物COD、NH3-N、TN、TP的贡献。运用RUSLE模拟计算颗粒态污染负荷并结合溶解态污染负荷,估算入库非点源污染总负荷。得出库区颗粒态N负荷(占TN的50.1%)与溶解态N负荷(占TN的49.9%)相当;颗粒态P负荷(占TP的58.0%)略大于溶解态P负荷(占TP的42.0%)。该方法给湖泊、水库等水体底质再悬浮与释放溶解态N、P的迁移研究提供了计算颗粒态污染负荷和溶解态污染负荷的简洁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准确把握海河流域邯郸境内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采用输出系数法、等标污染负荷法、ArcGIS技术和系统聚类法对邯郸各县进行污染估算和系统解析。2019年邯郸市农业非点源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和氨氮(NH3-N)排放量分别为58 396、6 046、1 348和4 669 t,COD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等标污染负荷评价显示总氮和总磷是主要污染物,负荷比分别为29.67%和33.08%。畜禽养殖源和化肥流失源是主要污染来源,负荷比分别为41.97%和38.72%,化肥流失污染是TP主要贡献者,畜禽养殖污染是NH3-N主要贡献者,各污染源对COD和TN的贡献率较为平均。将邯郸市农业非点源污染划分为6种污染类型,确定严格监管区并提出相应治理措施,为未来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GIS的嘉陵江流域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基础,根据研究流域的特征和已有的研究成果确定方程中的因子算式,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估算了各单元的土壤流失量,应用吸附态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对嘉陵江流域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嘉陵江流域近年平均输沙模数为161.94 t/(km2.a),北碚出口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分别为29620.8 t/a和1391.96 t/a,吸附态氮磷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白龙江和西汉水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吸附态氮磷流失模数大小顺序依次为:荒地>灌木>草地>农田>城镇>林地。  相似文献   

15.
御临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调查、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方法进行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研究;采用GIS技术对重庆渝北区御临河流域地理要素进行分析,并提取地形参数;采用农业面源污染模型(AnnAGNPS)研究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标识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并提出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措施.经模拟计算,御临河流域2000年产生泥沙沉积污染物为264 803.09 t;产生总氮为5 041.82 t,其中,吸附态氮为256.945 t,溶解态氮为4 784.875 t;产生总磷为123.897 t,其中,吸附态磷为67.334 t,溶解态磷为56.563 t.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与降雨量密切相关;农业面源污染在同一年内不同季节的污染物负荷相差悬殊,汛期浓度高,负荷量大.运用AnnAGNPS模型对御临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物输出总量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在一定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在御临河流域的应用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污染负荷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点源和面源污染负荷特点 ,分别建立了模糊预测模型和降雨~输沙量~污染物相关模型 ,并对污染负荷进行了分析预测 .结果表明 ,所建预测模型较传统方法有所改进 ,在香溪河流域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在污染负荷预测基础上 ,根据三峡建库前后不同的边界条件 ,对其最大容许污染负荷量进行了初步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湖北段城镇生活源污染负荷现状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峡库区生活源污染负荷大,对库区水生态环境安全危害大等特点,以库区湖北段生活源污染负荷计算及预测为对象,分析了1995~2007年污水量和主要污染物COD、BOD5、氨氮、TN、TP的排放量,并采用灰色模型预测各区县人口数量,结合排污系数法估算2008~2020年生活源污染负荷量。结果表明,城镇生活污水量在2001年出现显著的增长,之后缓慢增长,截至2007年底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达到2 174.73万t,而其中主要污染物COD、BOD5、氨氮、TN和TP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预测结果为生活源污染负荷削减和库区水质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水库蓄水后,水库的水环境问题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三峡水库水污染控制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需要重点开展的研究领域。评述了正在实施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