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索销售过程中不同时间紫外处理对冷鲜猪肉保鲜的最佳条件。方法 以新鲜猪里脊肉为对象,通过紫外照射0、4、9、24 h/d处理冷鲜猪肉,试验周期为4 d,考察处理前后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及感官评定变化规律。同时检测冷鲜猪肉pH、质构分析(textureprofile analysis, TPA)、色差、汁液流失及菌落总数变化,并比较不同紫外处理的保鲜效果。结果 紫外照射9 h的处理组保鲜效果最佳。处理期内前3 d,该组菌落总数最低,冷鲜肉的贮藏pH也是增长最慢的,在色差指标中肉色的亮度明显高于其他组,维持了冷鲜肉原有的色泽,根据TPA结果发现紫外照射后也并未对冷鲜肉的质地产生较大影响。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结果显示改组不仅提高了生鲜肉醇类、酯类化合物的含量,更促进了庚醛、甲酸辛酯等风味物质的产生。结论 模拟市售情况并添加紫外照射处理冷鲜肉,发现紫外照射处理9 h/d对市售冷鲜猪肉保鲜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不同贮藏温度托盘包装冷鲜猪肉的品质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微生物的生长和猪肉品质以及温度的关系,以提高冷鲜肉的品质,保障肉品的安全性。采用3个温度梯度,模拟超市温度变化,对冷鲜猪肉进行感官、理化、微生物等指标的测定。冷鲜猪肉购入的第1、2、3、4、5、6、7天分别对3个温度梯度的冷鲜猪肉进行测定,分别测定肉的pH值、肉色、水分含量、嫩度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的数量等。结果表明:在1~3℃条件冷鲜猪肉的贮藏时间不超过6d;在4~6℃贮藏条件下冷鲜猪肉的贮藏时间不超过4d;在7~9℃贮藏条件下冷鲜猪肉的贮藏时间不超过2d。  相似文献   

3.
以宰杀12 h内的新鲜鸡肉为供试样品,采用5% O2+40% CO2+55% N2(处理组1)、10% O2+40% CO2+50% N2(处理组2)、40% CO2+60% N2(处理组3)3 种不同组分气体进行气调包装,以托盘包装为对照组,通过测定鸡肉贮藏过程中包装内的O2含量、CO2含量、样品的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红度值(a*)、菌落总数、pH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等指标的变化,分析3 种不同气体组分气调包装对0~4 ℃条件下贮藏14 d鸡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组1、3可显著延缓冷鲜鸡肉贮藏过程中pH值、TVB-N含量、菌落总数的增加(P<0.05);处理组1、2均可显著延缓冷鲜鸡肉贮藏过程中TBARs值的增加(P<0.05),且处理组1效果更好;处理组1、2均可显著抑制冷鲜鸡肉贮藏过程中a*的下降;总体来讲,保鲜效果最好的为处理组1(5% O2+40% CO2+55% N2)。  相似文献   

4.
吴艺鸣 《现代食品科技》2020,36(3):127.136-132
为了使生鲜肉类能够在冷链运输中保持良好的品质,分别研究了在冷链运输中三种不同包装方式下对生鲜猪肉品质的影响。本实验选取生鲜猪肉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方法分别测定了不同包装方式下生鲜猪肉TVB-N含量、不同包装方式下生鲜猪肉p H值、不同包装环境下菌群数量的变化以及不同包装方式下生鲜猪肉的脂肪氧化程度(TAB)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分析,得到不同包装方式冷链运输中生鲜猪肉品质的具体数据。通过实验分析可知,气调包装方式下生鲜猪肉TVB-N含量均在15mg/100g以下,三种不同包装方式下生鲜猪肉的PH值均在5~7之间,均在合理范围内,气调包装在生鲜猪肉冷链运输中可有效抑制菌群数量变化,菌群数量控制在10~3 CFU/g^10~4 CFU/g之间,而且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生鲜猪肉颜色等保持较好;真空包装方式下TBA的最高值为0.45mg/kg,能够效抑制肉类的脂肪氧化。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冷鲜牛肉加工时较优的减菌液涂布方法,分别将25℃、0.1%(w/w)的乳酸链球菌素(Nisin)、植酸、壳聚糖、溶菌酶和乳酸等天然减菌剂以喷涂法和浸渍法处理牛肉,考察4℃下贮藏10d后牛肉的p H值、蒸煮损失率、TBAS值、剪切力等理化指标和细菌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浸渍法比喷涂法更能保持冷鲜牛肉的嫩度,降低蒸煮损失率,减轻脂肪氧化和抑制细菌的生长,从而更适合做冷鲜牛肉保鲜剂的涂布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冷鲜猪肉贮藏品质,延长冷鲜猪肉的货架期,制备了葡萄皮渣提取物-壳聚糖复合涂膜,研究壳聚糖与不同浓度(60%、80%和100%)葡萄皮渣提取物复合涂膜对冷鲜猪肉贮藏品质的影响。在4℃的冷藏环境下,选择未经涂膜处理、壳聚糖涂膜和复合涂膜3种方法处理猪肉样品,并贮藏10 d,测定其pH值、肉样汁流失率、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挥发性盐基氮值以及感官品质。结果表明,葡萄皮渣提取物的添加可产生一定的浓度效应,浓度为80%和100%的葡萄皮渣提取物-壳聚糖复合涂膜显著延缓了冷鲜猪肉的pH值上升和脂质过氧化,降低汁液流失率,维持良好的感官品质,同时作用效果优于单一壳聚糖涂膜,可有效保证冷鲜猪肉的贮藏期达10 d以上,为冷鲜猪肉贮藏、远距离运输和销售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运输过程中莲藕品质的变化,在3种不同严酷水平的振动环境下模拟钢簧减振卡车运输莲藕,4℃贮藏,测定贮藏期间莲藕的失重率、色泽、呼吸强度、硬度、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与对照组相比,振动组莲藕的品质下降更快,硬度、白度、维生素C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而呼吸强度、失重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及多酚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因此,在运输过程中,运输振动加快了莲藕品质下降,且振动强度越大,生理活动加速,莲藕品质下降越快。  相似文献   

8.
研究运输振动对枸杞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为其采后物流运输减损提供理论指导。实验选取‘宁杞7号’枸杞为试材,采用模拟运输的方法,将瓦楞纸箱固定于振动平台上,在3 Hz的振动频率下进行0(对照)、4、8、12和16 h的振动处理,于4±1 ℃,93%±3%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的保鲜冰箱中贮藏20 d,测定不同贮藏期内枸杞果实硬度、色泽、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机械振动加速了硬度和色泽值的下降;超氧阴离子含量、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其中,16 h振动处理对枸杞果实贮藏期品质变化影响较大。机械振动对枸杞品质的影响是逐渐累积的,振动时间越久对品质的损伤越大,同时加速枸杞果实营养物质降解和品质劣变的速度。因此,在运输过程中避免振动或缩短振动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超快速冷却(冷却速度14.43℃/h)结合不同包装方式对贮藏猪肉品质的影响,对超快速冷却处理的猪背最长肌分别进行有氧托盘包装、气调包装(50%O2+50%CO2)、真空包装和真空收缩包装,分析猪背最长肌在(-1.0±0.5)℃贮藏过程中pH、肉色、蒸煮损失、质构特性、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和脂肪氧化的变化,以期明确超快速冷却结合4种包装的猪肉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贮藏30 d时,超快速冷却结合气调包装猪肉红度值a*(3.62)高于超快速冷却结合有氧托盘包装(3.35)、真空包装(3.20)和真空收缩包装(1.66)的猪肉;超快速冷却结合真空包装和真空收缩包装的猪肉蒸煮损失分别为20.82%和21.83%,显著低于有氧托盘包装和气调包装的猪肉(P <0.05);真空收缩包装猪肉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和脂肪氧化程度分别为4.92 lg(CFU/g),9.69 mg/100 g和0.77 mg MDA/kg,显著低于其它3种包装猪肉(P <0.05)。与有氧托盘包装相比,真空包装、真空收缩包...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冷鲜猪肉在贮藏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的演替规律.将新鲜猪肉使用非密封包装进行低温贮藏,每天取样1次(共10 d),测定每日样品的pH值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并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细菌的多样性、群落组成和演替规律,探究细菌群落变化与腐败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通过Alpha多样性分析可知,猪肉在冷藏过程中细菌...  相似文献   

11.
选取6种不同来源的猪肉,均采用保鲜剂处理并使用PE/PA塑料袋真空包装,研究其在0~4℃冷却保存条件下的保鲜效果。对各组肉样进行感官评定、测定其TVB-N值、菌落总数、并进行球蛋白沉淀试验,从而判定样品的新鲜度的变化。前15d每隔2d评定一次,15天后每天评定一次。结果表明:肉的质量越好其贮藏性越好。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冷链贮运条件对冷鲜鸭肉品质变化的影响,通过模拟产品冷链贮运过程中的环境,以感官评定、菌落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nitrogen,TVB-N)值为评定标准,研究了不同包装方式、运输时长、运输温度及运输途中的振动强度对冷鲜鸭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气调包装(53%O2+47%CO2)在贮运末期的TVB-N值仅为12.78 mg/100 g,仍处于二级鲜度,比真空包装和气调包装更能维持冷鲜鸭肉原有品质;运输1 h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感官评分值下降较慢,在实验末期其感官评分仍在8分以上;运输温度对产品贮运后期的菌落总数有显著影响(p<0.05),低温(4℃)运输能够有效地保持产品品质,比高温运输延长1~2 d贮藏期;振动强度对产品菌落总数有显著影响(p<0.05),3 Hz振幅对鸭肉品质影响较小,在贮藏末期菌落总数为5.04 lg CFU/g,TVB-N值为11.01 mg/100 g。本研究为冷鲜鸭肉冷链运输条件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冷却猪肉贮藏过程中腐败品质指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把不同来源的冷却猪肉分别托盘包装,4℃贮藏1、3、5、7、9、11天,研究各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品质变化的各指标中,微生物数量与pH、挥发性氨基氮(TVBN)值、尸胺、酪胺和亚精胺显著相关。其中与尸胺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996;尸胺与微生物数量、pH值和TVBN值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在第7天都有明显的增加。因此,冷却猪肉腐败变质的指标中除了常用的微生物数量、pH值和TVBN值之外,尸胺也是判断冷却猪肉腐败品质变化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可以由尸胺的数量推知微生物的数量来判断冷却猪肉的腐败程度。  相似文献   

14.
15.
冷却猪肉贮存中的品质变化及货架期预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下冷却猪肉的品质变化,运用因子分析法,结合Q10模型,建立货架期预测模型。在0、5、10、15、20 ℃贮藏环境中,以感官品质、菌落总数、TVB-N、TBARS、pH值、色值(L*、a*、b*)为品质评价指标,找出反应多种理化指标的主成分因子。且进行理化因子与感官品质皮尔逊积聚相关性分析,通过感官品质货架终点获得理化因子的限值,建立冷却猪肉货架期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贮藏温度下冷却猪肉的菌落总数、TVB-N值、pH值、TBA、色值(b*)呈上升趋势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感官品质、色值(a*)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且贮藏温度越高各项指标变化越快。在4、12℃贮藏条件下对冷却猪肉品质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相对误差均在±10%之内。验证试验表明,所建模型适用于冷却猪肉货架期预测。  相似文献   

16.
真空包装冷却猪肉冷藏过程中菌相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传统微生物培养和PCR-DGGE方法研究真空包装冷却猪肉4℃贮藏过程中的菌相变化。细菌培养计数结果表明,乳酸菌生长迅速,在贮藏后期即超过了细菌总数值。DGGE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贮藏初期肉中初始菌相较复杂,贮藏末期主要是漫游球菌、肉食杆菌、乳杆菌、乳球菌和热死环丝菌成为优势腐败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冷却猪里脊肉经电子束辐照处理后感官特性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剂量不超过3 kGy时,在(3±1)℃下经21 d贮存后,TVB-N值、过氧化物值和汁液流失率分别15.02×10-2mg/g、24.7 meq/kg、0.30 mg/kg和9.91%,肉品色泽鲜红,没有或仅有轻微的辐照味,并在贮藏14 d后逐渐消失;当剂量在3 kGy以上时,TVB-N值、过氧化物值和汁液流失率最高分别为20.08×10-2mg/g、27.2 meq/kg、0.52 mg/kg和12%,超过了规定的限量值,虽色泽呈良好的鲜红色,但产生了不良的辐照味,影响风味;上述结果表明:在不影响脊肉品质的前提下,低剂量的电子束辐照(本实验不超过3 kGy),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压二氧化碳对冷却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二氧化碳(high pressure carbon dioxide,HPCD)在肉制品中的杀菌效果显著,应用潜力巨大。但是,目前关于HPCD对肉类食品品质影响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研究针对HPCD处理对冷却猪肉色度、嫩度、水分损失和储藏期TBA值的影响展开研究,这对HPCD处理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贾娜  张风雪  王乐田  孙嘉  刘登勇 《食品科学》2019,40(21):196-202
为探究槲皮素对冷藏猪肉糜氧化及品质特性的影响,将不同添加量(0、0.05、0.10 g/kg和0.20 g/kg)的槲皮素添加到肉糜中,对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hiobarbituric acids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蛋白总巯基含量、蛋白羰基含量、表面疏水性以及肉糜的色泽、蒸煮损失和质构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个添加量的槲皮素均能显著降低肉糜的TBARS值(P<0.05);在贮藏第9天,槲皮素添加量为0.10 g/kg和0.20 g/kg时,蛋白质巯基损失和表面疏水性增加均受到了明显抑制;在贮藏第1~6天,槲皮素添加量为0.20 g/kg时,显著抑制了羰基化合物的生成(P<0.05);槲皮素添加量为0.10 g/kg时,能有效提高肉糜的红度;在贮藏第6天和第9天,槲皮素添加量为0.05 g/kg和0.10 g/kg时,蒸煮损失率显著降低(P<0.05);槲皮素能显著提高肉糜在贮藏过程中的弹性、硬度和咀嚼度(P<0.05)。因此,以槲皮素为抗氧化剂抑制肉及肉制品氧化时,应考虑添加量对肉品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