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稳 《上海包装》2023,(7):82-84
徽州古村落是安徽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目前徽州古村落保护、开发工作中,还存在保护与传承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从物质要素(自然环境、建筑肌理)和非物质要素(文化资源、传统工艺)两个层面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徽州地区古村保护与传承方法,以期为古村落保护与更新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与经验。  相似文献   

2.
方兴  刘恋  郭绮涵  董江月 《包装工程》2024,45(14):26-35
目的 对地铁导视系统设计现状进行梳理,旨在从信息加工视角出发,探究地铁导视系统设计策略,以提升乘客的寻路体验。方法 通过文献和现状调研分析现阶段地铁导视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论述信息加工模型切入的可行性,构建地铁导视信息加工模型。以武汉地铁为例,通过定性和定量对当前导视系统效力进行评估并确定痛点,基于模型从感知处理、记忆储存、决策执行三个层面对地铁导视系统痛点进行分类分析。结论 构建了地铁导视信息加工模型,提出了以感知为基础的表现层设计、以记忆为依托的结构层设计、以决策为主线的行为层设计三条策略。从信息加工视角审视地铁导视系统设计,不仅可以提升乘客的寻路体验,还能有效提高地铁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3.
文化导向下的常州主题公园导视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何玉莲 《包装工程》2014,35(18):100-103,119
目的基于常州主题公园的发展优势,分析文化导向下的常州主题公园导视系统设计对于常州城市特色文化营造的积极意义。方法通过对多个常州主题公园导视系统设计案例的分析,探讨了主题公园导视系统设计过程中主题文化元素的提炼和主题文化的视觉表达要素。结论充分借助设计创意来实现导视系统文化语意的传达,以加强常州主题公园的文化气质,从而提升常州整体的城市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4.
沈琼  王淑敏  陈庆军  廖为 《包装工程》2022,43(16):385-391, 441
目的 以石库门地域文化为研究对象,探索地域文化特征应用于导视系统设计的创新方法。方法 收集石库门样本图片,用R语言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典型样本。运用语义差异法获取石库门风格意象,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石库门设计因子的层次模型构建,从造型、色彩、材质3个方面进行设计因子的提取,搭建层次分析矩阵,计算设计因子的重要性,从而指导导视系统的设计。通过风格意象评价进行导视系统方案的筛选。结果 根据语义差异法和层次分析法,获取石库门地域文化的风格意象和设计因子,并将其应用于老码头创意园导视系统设计。结论 通过石库门风格意象和设计因子的提取方法,提升导视系统和地域文化的融合性,既能为导视系统的创新设计提供动力,又能提升场所的文化气氛,为文化传承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儿童群体特征需求的导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洁  倪春洪 《包装工程》2018,39(24):65-69
目的 研究儿童公共空间内满足儿童生活需求的导视交互设计。方法 通过对城市儿童公共空间的观察、访谈和实际生存体验,分析儿童的生理特征、认知特征和行为特征,探索儿童生活需求,对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物之间的交互设计进行有效分析。结论 儿童是不可忽视的行动主体,通过对公共空间内儿童导视系统设计的深入研究与分析,用体验设计、交互设计等方式体现社会生活的人本关怀,让儿童通过导视系统设计关注自我、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6.
陈晨俣  申雨弦  张丽君 《包装工程》2022,43(4):314-321, 347
目的 探讨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导视系统如何能够更好地为旅游导向型乡村社区进行服务。方法 结合具体案例成都幸福公社,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社区现有导视系统存在的问题,探讨基于用户体验设计的导视系统如何满足新形态社区的需求,然后根据杰西·詹姆斯·加勒特关于用户体验设计的五个层面进行思考,提出升级优化的策略方案。结论 针对成都市幸福公社导视系统的优化策略方案包括区域的分割、节点布局的优化、导视系统具体的设计等探索。以求完善用户体验,更好地展现社区文化,丰富空间的用户体验从而保证社区的旅游热度;对其他旅游导向型乡村社区的导视系统设计研究或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莫敷建 《包装工程》2024,(10):315-324, 338
目的 改善村寨导视系统的用户体验,探寻用户评价导视系统满意度的标准体系,提供客观、以用户为导向的设计流程。方法 使用文本挖掘技术对用户评价原始数据进行采集,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结果进行降维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5个成分,将其设置为潜在变量,并将相关指标作为观测变量,再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潜在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层次结构,并对其结果进行拟合度分析,最后将结果用于导视系统设计实践。结果 根据结构模型结果,分析潜在变量和观测变量的影响权重,得出并验证了“明确的指向性”是影响用户满意度最重要的指标,其次分别为“民族造型美感”“文化功能性”“场景交互合理”,并通过具体的观测变量因子载荷数值排序来指导设计实践。结论 导视系统在实现指向性功能的情况下,还应提升民族文化附加值,通过文化符号来扩大民族影响力,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村寨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雪皎 《包装工程》2021,42(12):197-201, 231
目的 以认知地图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墨西哥城地铁导视系统设计个案研究,提出地铁空间导视系统设计方法.方法 分别从墨西哥城地铁路线图设计、导视系统节点与道路设计、地面景观标志物引入站点标志3个方面,分析地铁寻路者的认知识别心理规律.结论 地铁路线图设计应当与认知地图相契合,呈现出高度简化与概括的地铁路线方位信息的可视化特点.地铁导视系统设计的关键是节点选择及其信息分级设计,节点"由点及线"串连起了各个地铁通道,与标志物一起形成了完整的认知地图.墨西哥城地铁导视系统的显著特色是将地面景观标志物引入地下站点标志,变成了认知地图的记忆节点、判断方向和距离的参照点,创造性地解决了地铁空间寻路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导视系统为载体赋予川西林盘农耕文化新意境,是展现农耕文化的一种有效形式。以成都市郫都区林盘农耕文化导视系统设计为模型,以乡村发展复兴为契机推进农耕文化与乡村产业革新相融合,打造突显川西林盘特色的导视系统。方法 结合设计符号学理论,从元素符号的语义、语用、语境、语构四个维度,剖析川西林盘导视系统设计方法,以造型元素、色彩、材质肌理等客体对象解构导视系统符号化体系;同时与“境-景-人-物”四维体系相结合构建川西林盘导视系统。结果 表达林盘农耕文化外延造型及内涵意识,借助导视系统唤起川西农耕文化审美范式记忆,建立具有农耕文化特征符号的导视系统设计方法。结论 保护与传承川西农耕文化特色,提升川西林盘整体文化形象,拓展现代乡村导视系统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11.
从设计学角度探索乡村振兴政策下乡镇本土文化对塑造古乡镇视觉形象设计的重要作用,探究古乡镇文化提取方法,以及其在古乡镇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应用。以农安镇视觉形象设计实践为研究对象,从辽代黄龙府文化入手,通过图形、色彩、文字提取方法,对农安镇辽代文化进行提炼归纳并应用于农安镇视觉形象设计中,尝试在辽代文化传承与农安镇视觉形象创新之间探索一条融合发展的可行之路。辽代文化为塑造农安镇视觉形象提供了独特的视觉要素,对于提升乡镇形象识别度,展现乡镇历史文化、内在精神、民俗风情,以及提高乡镇知名度具有重要作用。依托本土文化塑造古乡镇视觉形象是古乡镇在当前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对于实现古乡镇发展及本土文化的传承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婉姗  季铁  卢世主  赵云彦 《包装工程》2021,42(20):210-217
目的 以设计整合的优势作用带领竞赛参与者深入农村地区,全面介入乡村特色产业,探寻竞赛介入下的乡村振兴,实践农村业态内生性发展路径.方法 从乡村传统、文化、社会、产业4个方向明确设计竞赛在乡村振兴中的路径特征,依据农村地区特征,通过精准农业、文旅融合、非遗文创、生态科技4个主题,将设计创造美好生活,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理念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挖掘农村地区未来发展方向,促进乡村非遗传承、农村文化旅游融合、农村产业升级转化和农村生态和谐发展.结论 设计竞赛是建立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的有效手段,通过首届中国(怀化)乡村设计创新大赛实践,验证设计竞赛介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以地域文化为出发点,重新审视乡村景观设计的新时代意义。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域文化特色如何结合乡村景观设计进行更新与维护。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的方法,记录并归纳乡村景观设计现状,以西井峪村作为落脚点,发现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更新策略,探索在新时代下更贴合地域文化、宜居宜观宜游的乡村景观。结合地域文化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有效实现乡村景观优质发展,增强游客旅行体验,活化特色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振兴背景之下,以生态发展为主要突破口,将乡村的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融合发展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促进乡村整体协调发展。以奔牛老街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历史和生态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发掘奔牛老街生态空间与地域人文的内在联系。同时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和原则出发,以自然生态维度、经济生态维度、社会生态维度、文化生态维度和精神生态维度的五个维度进行生态空间更新;五个维度形成相互交融、相辅相成的五大子系统,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村镇生态系统。对传统生态进行系统地探索,从而更好地开发传统生态文化,实现奔牛老街传统生态资源价值的转化,提升乡村多元价值。以期为乡村建设提供另一种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建筑设计的发展也近20年,现已面临着同质化危机。文中基于CNKI和WOS对中国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溯源近20年中国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研究的进程。对国内同质化严重的现实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借助上海金山区花儿会青创中心的设计方案,提出新乡村公共建筑设计不仅需要在地性文化表征,也需要合时宜的新形式,才可为乡村设计出持续的、活态的、具有吸引力的大好“风景”。  相似文献   

16.
何烛明 《包装工程》2023,44(14):316-319, 400
目的 为了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提升我国广大农村的发展速度,党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有效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各方面重点关注的问题。方法 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部分依赖于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产生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充分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应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种植与销售。结果 在此过程中,独具匠心的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不仅能够吸引广大消费者的注意力,还能够增强消费者的情感体验。结论 因此在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进行思维创新,构建特色农产品品牌意识,还应当充分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元素,从而形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产品包装设计,提升特色农产品市场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乡村振兴政策背景扶持下,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桃源木雕进行品牌构建研究与产品实践设计。方法 运用文献综述及实地调查法,对桃源县进行调研,分析桃源现存木雕品牌传播现状及不足。通过SPSS因子分析、AHP层次分析法,求出影响桃源木雕传承发展的各项因素,提出文化归属价值、区域经济价值、运营传播价值三大层面的品牌构建概念,建立品牌价值体系,实现木雕品牌化推广。结果 研究发现木雕题材、纹样、工艺与品牌购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木雕色彩、材质、价格与品牌购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基于此构建“品牌使命(商业理念)+品牌艺术(视觉可视)+品牌增权(用户参与)”的新型模式,进行品牌化应用设计与推广。结论 木雕品牌化构建与推广,能树立桃源木雕品牌形象,驱动省内地区特色非遗传播,为湖南省非遗传承打下坚实基础,并以此促进农村经济与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宏 《包装工程》2022,43(14):272-278
目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优先考虑生态文明,以绿色发展引领美丽乡村的振兴。农村废弃秸秆焚烧产生的大量烟雾会对大气造成污染,从绿色模块化设计角度出发,分析秸秆材料的特点以及设计的多种可能性,对废弃秸秆进行有效利用以减少焚烧污染,将乡土材料转换为可利用的资源。方法 运用绿色模块化设计理念以功能与结构的相关性进行聚类划分,在此基础上对划分的模块进行零件变型设计,形成产品族的扩展设计,以增加产品的绿色属性及个性化需求。结论 明确了模块划分在秸秆材料家具设计中的实现方法,使其符合现代家具产品的使用功能、绿色属性及美学特征,拓展了自然材料在现代家具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范围,优化了秸秆材料设计在家具领域的方法,传达了乡村振兴下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9.
李雪琴 《包装工程》2024,(8):450-455
目的 提升地方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农产品包装现状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包装需求,结合地方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案例,提出优化地方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的建议。结果 从打造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增强环保意识、确保包装可持续性、提升包装智能化水平、培养农产品包装设计专业人才等5个方面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优化地方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的建议。结论 包装设计对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提升地方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水平,是乡村振兴进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从设计学角度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创产品助农模式,深入挖掘、继承和创新优秀的传统乡土文化,将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为中华农耕文明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并应用于平谷区设计实践,助力乡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方法 依托情感化设计理论,构建文创助农模型,依托北京互联农业果蔬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借助“以花为媒,营销平谷”的东风,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结果 在文创助农模型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平谷区地方特色文化,结合中国古代哲学系统观“五行”思想,开发五行桃花运势皂,对产品、外观包装及购买交互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设计研究,探索了地方特色文创产品设计创新的思路、方法和路径,突出了情感价值提升地方特色文创产品设计的重要作用。结论 文创助农模型能够促进乡村地区农副产品资源的二次利用,提高乡村区域知名度,拉动当地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