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产品形态的视觉认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魏丽芳 《包装工程》2016,37(12):134-138
目的对产品形态的视觉认知进行分析。方法以典型产品的形态语言解析形态相关要素之间的互动,并结合人的认知习惯反馈到形态设计的方法中,梳理产品形态构成之间的张力以及视觉认知的动力。结论产品形态要素之间需要张力的表达以获得视觉互动体验,使设计形态转换为连续的视觉认知,构成视觉意象的美感。从视觉认知的角度研究产品形态构成关系与视觉动力规律,为产品形态的构建提供基于视觉层面的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2.
产品细节形态设计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尧  杨随先  许安航  王瑞雪 《包装工程》2017,38(24):216-222
目的探究产品细节形态设计中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方法结合现有产品的调研汇总、基本模型的建立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的结果,对影响产品外观细节形态的两个基本要素——圆角和分割线的属性对产品视觉美感的影响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关实例验证。结论分析了产品细节形态中圆角和分割线两个视觉元素对产品视觉感受的影响,提出了在产品细节形态设计中合理设计圆角和分割线的原则和方法,给出了从圆角和分割线两个方面提升整体产品视觉美感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3.
日本家纹的意与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小红  钱磊 《包装工程》2017,38(24):286-290
目的旨在通过对家纹形意表达的研究,管窥日本设计传统。方法通过对日本家纹作品从符号学和图形设计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其造型方法与内涵语义,呈现出日本家纹是如何透过视觉符号从题材、意义再到基本形态的创作,来完成塑造美感、传达意义、识别差异的任务。结论作为具日本代表性的典型符号系统,其形与意的设计表达,对今天的视觉图形设计特别是标志创作,实有启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产品形态审美基因网络,对台灯外轮廓曲线的相关性进行综合分析,析出产品优化与创新设计的关键要素。方法 以三次贝塞尔曲线对台灯的外轮廓曲线进行基因编码,规律性调整控制点的坐标生成新曲线形态,进行曲线视觉力感知识别,挖掘曲线间的相关性;以曲线基因为节点,相关性为边构建产品形态审美基因网络,并对网络进行拓扑分析,析出关键设计节点辅助设计者进行产品设计。结果 运用产品形态基因网络的理论找到原型设计的关键性节点,并进行设计优化,使产品造型设计更符合消费者的审美习惯和偏好。结论 通过对台灯外轮廓线的案例实践,证实了产品形态基因网络在产品细节优化和造型创新设计方面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能够辅助设计者找到关键设计节点并协调设计的基因集团。  相似文献   

5.
邓亚林  刘宝乾  尹欢 《包装工程》2018,39(10):199-203
目的基于电动汽车发展的3个设计研究平台,通过对不同发展平台上现有电动汽车的造型进行分析,来总结未来电动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方向,为以后设计师进行电动汽车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首先通过对不同造型设计平台电动汽车形态特征线的提取实验,来提取出电动汽车造型设计中关键的造型特征线并对其进行认知分类。其次还要对电动汽车造型设计进行横向的分析和总结。结论不同造型设计平台电动汽车的造型拥有不同的发展趋势,但未来电动汽车的造型都应通过形态特征线这一最简洁直接的设计语言,来对其进行不同意象造型的设计表达,通过形态特征线的不同变化来追求其环保、和谐、高效的设计理念,并通过对一些细节进行重要的造型表达来体现电动汽车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儿童玩具中产品语意学的解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试图通过产品语意学,解析儿童玩具产品中形态设计、材料设计、色彩设计的体现方式.以求通过使用不同的造型元素,以及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对这些造型元素进行不同组合、排列,加之对色彩和材料的准确把握与使用,创造出大量的形态语意,丰富玩具的造型形态以及文化内涵,带给使用者以不同的视觉感受,并且向使用者准确地传递出玩具所包含的功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卷草纹在当代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何淼淼 《包装工程》2016,37(10):163-166
目的探索卷草纹在当代家居产品设计中的运用规则。方法论述卷草纹的发展历程,从审美学观点和设计学原理入手,研究传统卷草纹在当代家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细节,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卷草纹在家居产品的图案装饰、造型表达、功能构件和解构重塑过程中的表现形态。结论卷草纹在当代家居产品设计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传达出浓浓的人文情怀和"儒释道"精神,有利于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审美意识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刘杨  宋厚鹏 《包装工程》2017,38(4):188-191
目的探析现代招贴艺术中汉字主体化设计的表现与意义,对汉字的形态创意在招贴中以独立的主体形式增强信息的传播效应进行探讨。方法从现代招贴艺术与汉字主体化设计的关系、现代招贴艺术中汉字主体化的应用形式、汉字主体化设计对现代招贴艺术的发展意义方面,以应用研究的视角来探讨汉字美学形态在现代宣传艺术中的体现和影响。结论汉字是语言化图形和象形符号的代表性元素,因而以主体化的形式对其进行设计,一方面,可以使汉字的艺术形态在独特的审美造型下透射出现代感的东方韵味;另一方面,也可使汉字在发挥其自身信息功能的同时,以非凡的视觉感染力来触动人们的感性认知。  相似文献   

9.
三维产品形态的创新设计在产品造型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基于球面调和映射,提出一种新算法,在两个产品之间实现形态的变形,进而产生多种产品形态。首先对两个三维产品形态划分三角网格;然后将网格化的产品形态嵌入到一单位球面上,生成嵌入体模型,该嵌入体与其三维产品形态有着相同的拓扑结构;最后将这两个嵌入体融合,在两个形态之间建立一种对应关系,通过线性插值生成一系列的中间形态。以两个不同形态的鼠标基体模型为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产品形态的融合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在计算机辅助产品形态造型设计中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仿生设计在汽车造型设计中应用的内容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形态仿生设计为启示,分析了汽车造型设计中的美学规律和汽车造型设计中的色彩仿生设计,论述了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功能仿生设计特点和汽车造型设计中的结构仿生设计特点,提出了仿生设计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我国汽车造型设计领域里导入仿生设计这一设计手段的可行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视觉力在汽车前脸造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郭若宇  尹欢  彭婧 《包装工程》2017,38(16):152-157
目的基于图形心理学的视觉动力学理论,分析汽车前脸造型视觉力的表现,探究汽车前脸造型设计的创新方法。方法运用视觉动力学理论中塑造视觉张力的方法,以现有知名品牌汽车为例,分析其视觉力的不同表现类型,并采用问卷调研、数理分析等方法验证普通观者对于视觉力强弱的感知。通过汽车前脸造型的对比分析及分层分析,探究不同车型所带来的视知觉感受。结论在汽车前脸造型设计中,可以采用形变、倾斜等塑造视觉力的方法展开。基于不同的车型定位,汽车前脸通过造型形变或塑造集聚对抗力,或塑造单一方向同向力来传达特定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谐波减速器在工作过程中的振动情况,避免共振,首先根据计算得到的主要零部件参数,在Pro/E中建立谐波减速器的刚体三维模型;然后利用ANSYS对谐波减速器的柔轮进行模态分析;最后在ADAMS中建立谐波减速器刚-柔混合虚拟样机,并进行整机模态分析.分析得知,该谐波减速器设计合理,不会产生共振现象,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羌绣纹样在现代设计活动中的视觉表现形式单一,其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向受众传播有效的文化信息。针对现有研究局限,提出基于图像学理论探讨其在动态海报设计中的设计思路。方法 在分析羌绣纹样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羌绣纹样的视觉传播应借助动态海报的发展优势,以图像学理论为指导归纳出动态海报的设计原则并建立设计流程。结果 从图像学理论的研究框架出发,构建羌绣纹样的图像学解读、提取及转化模型来指导设计应用,将提取出的图形元素按主题分类,结合现代设计手法和形状文法的演变规则,应用于海报图形元素的动态演变过程中,以进行羌绣纹样主题动态海报设计。结论 基于图像学理论的三个层面,提炼出羌绣纹样的“形”和“意”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性,创新性地提出依托动态海报这个载体,使得羌绣纹样向受众传达的设计内涵更加丰富,在传播和传承羌绣非遗、建设民族文化自信方面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在当前新媒体时代,有利于羌绣纹样借助动态海报的技术手段以更加形象的、生动的、多元化的形式呈现给大众。  相似文献   

14.
挡土墙-土动力相互作用是影响挡土墙地震响应的关键因素.基于连续介质模型分析挡土墙-土动力相互作用是当前主要的研究手段.但当前的连续介质模型无法获得挡土墙-土动力相互作用中各物理量的精确表达式,这对揭示挡土墙地震响应机理产生了阻碍.通过引入最小二乘响应面法改进了一种连续介质模型,并与现有方法进行对比,对地震作用下挡土墙动...  相似文献   

15.
刘雁  徐德敏 《包装工程》2016,37(14):43-46
目的研究数字化时代视觉形态的表现形式、传达手段和实现过程,分析新的视觉艺术语言的特点。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近年来出现的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图形创意、数字视像和基于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性设计作品特点,归纳视觉形态的多样性、视觉形态的参数化、视觉形态的动态化。结论视觉形式由以往纸媒的静态化、平面化、单一化,逐渐发展演变为数字媒介的动态化、多维化、跨界化和综合化的态势。在有效运用数字化视觉形式表现手段的同时,需要提升人们的审美趣味、创新思维和设计内涵。  相似文献   

16.
驱动桥由主减速器、差速器、驱动车轮的传动装置及桥壳等部件组成。分析了CA1040P90L2轻型货车驱动桥中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型式、基本参数选择与设计计算,并对各主要零部件进行了三维建模,给出了CA1040P90L2轻型货车驱动桥的三维设计,实现了三维装配仿真与运动仿真。通过驱动桥的设计实现了零部件的全参数建模。  相似文献   

17.
王萌  柯小刚 《工程力学》2019,36(8):149-160
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广使用带有震后可更换构件的结构体系,对钢框架体系中带低屈服点LYP160钢材盖板连接组件的节点进行梁柱连接部位扩大梁翼缘截面的改进,提高节点承载能力及“保险丝”作用效果。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全螺栓连接节点数值模型,结合国内外典型试验结果,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通过建立不同扩翼程度、不同削弱程度的盖板连接节点模型,对比其承载性能、滞回性能、断裂性能以及耗能能力等,深入探讨不同扩翼程度对不同削弱程度的扩翼型盖板连接节点抗震行为的影响,并给出此类节点的设计流程,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扩大梁端翼缘截面可增加盖板连接组件耗能,减少主体结构进入塑性程度及耗能比例,有效转移塑性铰位置,提高节点“保险丝”作用效果及作用时间;随着扩翼程度的增大,节点所需的承载力系数设计值提高,使节点避免过度削弱,兼顾正常使用承载能力及可更换“保险丝”作用,但当扩翼达到一定程度后,对盖板连接组件耗能比例的提高作用有限;基于计算结果拟合得到节点承载力系数限值与扩翼系数的关系曲线,为保证“保险丝”作用充分发挥,应保证承载力系数设计值小于承载力系数限值,扩翼型节点的承载力系数限值比未扩翼型节点提高22%,实现对节点进行较小削弱就能充分发挥“保险丝”作用效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提高燃油喷射系统泵体的综合性能和制造效率,采用精密挤压来实现变量泵泵体的高效绿色制造。方法通过工艺设计,初步确定了锻件形状、分模形式和模具结构,采用有限元法对泵体精密挤压工艺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挤压成形时金属在型腔的流动规律,模具结构对挤压时的影响,以及锻件边角的充型情况。结果通过模拟仿真,对设计的挤压工艺进行了理论验证,坯料流动主要以充填法兰和外侧飞边的方向为主,外六角根部、法兰底部均充填完全,最终多余的金属流向模具间隙,没有出现紊流和涡流的现象。结论通过最终的工艺试制试验,验证了设计的工艺方案,精密挤压的变量泵泵体充型饱满,法兰顶部及根部六角形均充型完全,经机加工后成品尺寸稳定,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西气东输管道裂纹的韧性减速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动态断裂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止裂判据与壳体动力学的有限元方法相结合,形成了求解输气管道裂纹扩展问题的数值分析方法。对于高韧性钢,塑性功卸载引起的热耗散不可忽略。为此根据瞬态裂纹扩展条件下的整体能量平衡方程,在有限元中构造了求解瞬时速度的迭代算法。其中以材料的热耗散比率为主要构成的动态断裂韧性由实验测得,在计算中作为裂纹扩展速度的函数代入,形成韧性减速机理。为了给出计算需要的参数,推导了双试件DWTT法测定热耗散比率的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