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空气、气调和真空3种不同包装方式对存在温度变化的冷链物流过程中金枪鱼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大目金枪鱼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冷链物流贮藏(-55℃)、运输(-18℃)、销售(2℃)以及消费者家用冰箱贮藏(4℃)等过程中感官指标、菌落总数以及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空气、气调(60%CO2,15%O2,25%N2)和真空包装对金枪鱼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调和真空包装对冷链物流中温度变化导致的金枪鱼品质的劣化均具有缓冲作用,其中气调包装的效果较好。气调包装能使鱼肉保持良好肉色、维持较低的TVB-N值,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组胺生成,保证金枪鱼肉在贮藏末期仍处于可生食的安全范围。因此,在我国超低温冷链物流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采用气调包装能够有效减缓鱼肉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原料鱼油品质对乙酯化过程以及对乙酯型鱼油理化特性的影响,该研究使用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分别为12.16 meq/kg、21.87的黄鳍金枪鱼油及其精制油作为原料制备乙酯型鱼油,对其理化指标、重金属含量、脂肪酸组成、氧化稳定性以及主体风味成分进行测定,并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鱼油加以表征。结果表明,原油酯化油和精制油酯化油得率分别为84.60%、92.69%;乙酯转化率为93.99%、94.84%,理化指标和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多烯鱼油行业标准(SC/T 3503—2000)。精炼、酯化过程并未改变脂肪酸含量及组成,且提高了其氧化稳定性,使用Rancimat法预测室温25℃下2种酯化油的货架期分别为180.50、176.50 h,说明使用粗鱼油直接制备脂肪酸乙酯具有一定可行性。另外,酯化过程中所产生的(E)-2-己烯醛、庚酸乙酯给予酯化油独特青草香味、果香味,可有效同甘油酯型鱼油挥发性风味进行区分。红外光谱图中1 036 cm-1处出现的乙氧基C—O特征峰,可作为快速检测油脂类型的指标;该研究可为乙酯型鱼油的生产和功能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冻结方式对黄鳍金枪鱼品质变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冻结保鲜方式对金枪鱼肉的保鲜效果,本文通过测定冻藏期间金枪鱼背肌的K值、TBA值、TVB-N值、高铁肌红蛋白含量与色差,并结合感官评定,分析了液氮冻结、自制冷冻液冻结、-80℃超低温冻结和-18℃低温冻结等四种不同冻结方式对黄鳍金枪鱼背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液氮冻结的金枪鱼背肌的K值、TBA值、TVB-N值、高铁肌红蛋白含量较其他三组低,可以较长时间保持金枪鱼肉的新鲜度,从这一角度来说,液氮冻结为最佳冻结方式。但由于冻结速度极快,样品表面出现轻微裂缝,色差和感官评分指标比冷冻液浸渍冻结方式差。 相似文献
4.
黄鳍金枪鱼食用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取斐济岛黄鳍金枪鱼背部肌肉,分别测定其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和游离氨基酸,对其进行营养价值与食用价值评价。结果显示,黄鳍金枪鱼背肉粗蛋白含量高达24.88%,脂肪含量仅为0.0387%,灰分含量为1.71%。根据1973年FAO/WHO推荐的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对黄鳍金枪鱼背肉进行评价,氨基酸评分为95,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赖氨酸含量为81.02mg/g,甲硫氨酸含量为54.81mg/g。游离的呈味氨基酸如组氨酸(肉香味)、甘氨酸(甜味)、谷氨酸(鲜味),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75.94%、1.25%和1.7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60.95%,其中EPA和DHA分别占6.90%和36.38%。此外,还检测到奇数碳脂肪酸,如十五碳脂肪酸和十七碳脂肪酸。可见新鲜黄鳍金枪鱼背肉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上等原料。 相似文献
5.
6.
7.
对黄鳍金枪鱼头酶解蛋白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并研制了黄鳍金枪鱼头酶解蛋白粉营养片。结果显示,黄鳍金枪鱼头酶解蛋白粉粗蛋白含量(干基)为92.1%,脂肪含量0.44%,灰分7.2%,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矿物元素含量丰富的特点;18种氨基酸含量为85.1%,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7.2%。以黄鳍金枪鱼头酶解蛋白粉为主要原料,添加大豆蛋白粉等辅料研制的营养片必需氨基酸之间比例适宜,符合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模式。 相似文献
8.
反复冻结-解冻对黄鳍金枪鱼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反复冻结-解冻对金枪鱼品质的影响,对金枪鱼(分别贮藏于-60℃和-18℃)做4次冻结-解冻处理后测定理化指标[解冻汁液流失,红度值a*,质构特性(包括硬度,咀嚼性,黏着性和弹性)],挥发性气味成分(电子鼻),菌落总数。结果表明:随着冻结-解冻次数增加,解冻汁液流失增加,-60℃下汁液流失更多;-18℃贮藏a*值显著降低,-60℃下降趋势不明显;硬度,咀嚼性和弹性都显著降低,然而黏着性变化不大;-60℃相对-18℃贮藏下反复冻结-解冻后挥发性气味差异较显著;菌落总数变化不明显,且在安全范围内。因此,金枪鱼贮藏加工、运输和贮藏过程中保持温度的稳定要避免温度反复波动,且-60℃是作为维持品质的较佳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9.
对黄鳍金枪鱼头酶解蛋白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并研制了黄鳍金枪鱼头酶解蛋白粉营养片。结果显示,黄鳍金枪鱼头酶解蛋白粉粗蛋白含量(干基)为92.1%,脂肪含量0.44%,灰分7.2%,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矿物元素含量丰富的特点;18种氨基酸含量为85.1%,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7.2%。以黄鳍金枪鱼头酶解蛋白粉为主要原料,添加大豆蛋白粉等辅料研制的营养片必需氨基酸之间比例适宜,符合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模式。 相似文献
10.
提取黄鳍金枪鱼眼窝肉鱼油的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es眼窝肉为研究对象,采用隔水蒸煮法、酶解法、碱水解法和超临界CO2(SC-CO2)萃取法提取鱼油,对所得鱼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SC-CO2萃取法和酶解法提取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高于隔水蒸煮法和碱水解法;SC-CO2萃取法获得的鱼油达到我国水产行业SC/T3502—2000精制鱼油一级标准,其他3种方法达到SC/T3502—2000粗鱼油二级标准;SC-CO2萃取法提取的鱼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74.29%),其中含EPA5.99%、DHA27.12%。因此,SC-CO2较其他3种方法提取金枪鱼眼窝肉中鱼油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黄鳍金枪鱼肉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酶解黄鳍金枪鱼肉制备免疫活性肽。以小鼠巨噬细胞相对增殖率为指标,筛选出最适蛋白酶为胰蛋白酶,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了黄鳍金枪鱼肉的酶解条件。结果表明,酶解时间5 h、酶解温度37.6℃、超声波时间为11 min,在此条件下,小鼠巨噬细胞的相对增殖率最佳,为43.04%±2.03%,与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值相近。对最佳酶解条件下的黄鳍金枪鱼免疫活性肽进行氨基酸组成与分子量分析,其必需氨基酸为41.42%±1.24%,疏水氨基酸含量为26.49%±0.79%,分子量集中分布在4.7~6.5 kDa。研究结果为黄鳍金枪鱼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13.
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黄鳍金枪鱼肉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索黄鳍金枪鱼肉挥发性成分与加工温度的关系。方法:利用电子鼻分别检测不同温度(70、80、90、100、120、150℃)加热条件下的黄鳍金枪鱼肉及其生肉样品,并对所获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新鲜和分别加热到95、150℃的黄鳍金枪鱼肉样品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条件下的样品电子鼻信号表现出很强的聚类特性。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3种样品,分别检出52、50、53种成分,主要为醛类、烃类、醇类、酮类、呋喃类,它们的协同作用构成了黄鳍金枪鱼肉特有的特征气味。结论:黄鳍金枪鱼生肉中含有较多的腥味成分--1-戊烯-3-醇、1,5-辛二烯-3-醇,通过加热处理后这两种成分的相对含量明显减少;加热处理后,具有特殊香气的长链醛以及呋喃类物质相对含量明显增多,2-乙基呋喃、2-戊基呋喃是烤制肉品重要的香味呈味物,是加热后黄鳍金枪鱼的特征气味。 相似文献
14.
以黄鳍鲷(Acanthopagrus latus)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鱼肉菌落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2-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和剪切力等指标,结合感官评定,设立4℃冷藏为对照组,研究0℃和微冻(-4℃)贮藏对黄鳍鲷鱼肉鲜度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各贮藏组黄鳍鲷鱼肉的菌落总数、TVB-N和TBA值均呈现上升趋势,鱼肉pH值呈先稍下降后再上升的趋势,而鱼肉剪切力和感官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0℃和微冻两贮藏组黄鳍鲷鱼肉各项指标的变化速率均小于4℃冷藏对照组,0℃和微冻保鲜效果明显优于4℃冷藏保鲜;0℃和微冻贮藏组,黄鳍鲷贮藏7 d后鱼肉菌落总数分别为6.88 lg(CFU/g)和5.72 lg(CFU/g),TVB-N值分别为20.54 mg/100 g和11.40 mg/100 g,TBA值分别为0.88 mg/100 g和0.38 mg/100 g,剪切力分别为4.96 N和5.51 N,说明微冻贮藏能更好地抑制鱼肉微生物繁殖,有效地减缓鱼肉蛋白质分解和脂肪氧化,较好地保持鱼肉嫩度和品质;相比于4℃冷藏,0℃和微冻下贮藏的黄鳍鲷鱼肉货架期至少可延长2 d和8 d。 相似文献
15.
以娃娃菜(Brassica campestris)为包装对象,采用聚乙烯包装袋、聚氯乙烯包装袋、防雾包装袋、纳米包装袋这四种包装材料对新鲜的娃娃菜进行低温(4℃)和常温(20℃)下的保鲜贮藏。通过测定低温和常温贮藏期间娃娃菜的质量损失率、颜色(L*、a*、b*值)、叶绿素、VC、硬度等指标,研究其对娃娃菜贮藏期间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包装材料。结果表明:四种包装材料对娃娃菜均具有良好的保鲜作用,主要表现在降低质量损失率,保持色泽,维持硬度,有效抑制VC和叶绿素含量的降低,从而延缓衰老和褐变。其中,纳米包装的效果较优于其他三种包装材料,在(20±0.5)℃条件下,贮藏15 d时,纳米包装组的质量损失率为0.59%,而对照组达到55.8%,差异显著(P<0.05),L*值、a*值和b*值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硬度维持在20.0 N,而对照组硬度由贮藏初期的26 N下降至12.1 N,差异显著(P<0.05)。VC和叶绿素的含量至贮藏期结束分别为45.0 mg/g和0.025 mg/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娃娃菜在(4±0.5)℃、相对湿度85%~95%的贮藏环境下贮藏,和常温结果相似,纳米包装袋组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贮藏30 d后仍具有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在不同冻藏温度下黄鳍金枪鱼腹部肌肉的脂质氧化和肌红蛋白氧化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冻藏在-18、-25和-30℃,并贮藏310d的黄鳍金枪鱼腹部肌肉为研究对象,理化指标分析发现,脂质氧化值和肌红蛋白氧化值随贮藏温度的升高,贮藏时间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利用相应的反应函数,确立脂质氧化和肌红蛋白氧化反应级数为0级。化学品质动力学研究显示,脂质氧化值和肌红蛋白氧化值的增加随贮藏温度的变化对Arrhenius关系有很高的拟合精度,其拟合方程分别为:y=4.35×10-9exp(0.057t)、y=2.01×10-5exp(0.037t)。 相似文献
18.
19.
20.
研究真空解冻条件对大目金枪鱼块品质的影响,选择70、50、30、10kPa四种不同的真空度对大目金枪鱼进行解冻,通过测定金枪鱼块解冻后48h内的理化指标,确定金枪鱼块真空解冻的一般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真空解冻能提高解冻速率,减少解冻时间,重约100g,厚5cm的金枪鱼块在10kPa,20℃下解冻,中心温度由-40℃上升到-5℃需1750s,仅为自然空气解冻时间的一半左右;解冻后的鱼肉在贮藏期间能较好保持持水力,减少鱼肉蛋白的变性和质地的损坏,各方面品质均优于传统的自然空气解冻;真空度越大,解冻效果越好,10kPa真空解冻后的金枪鱼在0℃贮存48h后,盐溶蛋白、巯基、持水力分别为26.81mg/g、4.52×10-4mol·g-1、60.91%,硬度为142.83g,弹性为0.7769,咀嚼性为74.86,均优于其他实验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