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确定促进酶解反应的适宜超声参数,测定在不同的超声条件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功率为90 W、超声频率36 kHz,超声时间与间歇时间比为1∶1,超声时间10 min的条件下,蛋白质的水解率在1 h内,从未加超声的9.8%提高到21.3%,提高了近1.5倍。表明超声处理能有效促进胰蛋白酶酶解米渣蛋白质。  相似文献   

2.
以淀粉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米渣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处理结合淀粉酶酶解的方法提高其蛋白质含量,研究了超声功率、超声温度、液固比、加酶量、酶解时间对大米蛋白纯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了米渣中蛋白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超声功率120 W,超声温度60℃,加酶量50 U/g,液固比12:1,酶解时间140 min。在此条件下大米蛋白质的纯度为82.4%,回收率达87.5%。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玉米胚芽脱脂粕的酶解效率,以玉米胚芽粕为原料,酶解前期对其进行超声波预处理,然后在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最适条件下分步酶解,并以其水解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为指标,通过选取不同的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并采取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比较酶解过程中的变化趋势,选择最优预处理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55℃下,以214 W的超声功率酶解玉米胚芽脱脂粕30min后,玉米胚芽脱脂粕水解物的水解度、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活性分别为36.58%、21.06mg/mL、514.67U/mL。  相似文献   

4.
以海参性腺蛋白为研究对象,通过紫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表面疏水性和粒径分布测定,以及微观结构观察,对比不同时间(0、5、15、25、35 min,200 W)超声预处理对海参性腺蛋白中性蛋白酶酶解物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海参性腺蛋白酶解物的紫外吸光度、β-折叠相对含量、荧光强度、表面疏水性和粒径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α-螺旋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其中,当超声时间为15 min时,酶解物的紫外吸光度、β-折叠相对含量、荧光强度和表面疏水性分别较未超声时增加了7.30%、50.72%、4.50%和13.42%,α-螺旋相对含量降低了9.98%(P<0.05)。超声预处理15 min的酶解物具有最小的粒径尺寸和分布范围,此现象可以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更直观地展现。综上,适当的超声预处理可以促进海参性腺蛋白结构的展开,减少蛋白质的聚集,15 min超声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麦胚分离蛋白酶解产物的降血压活性,采用超声波处理麦胚分离蛋白。研究了超声波功率对麦胚分离蛋白的溶解度、表面疏水性、荧光光谱、巯基含量变化、水解度和酶解产物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相对抑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超声波处理后,小麦胚芽球蛋白的荧光光谱和巯基含量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麦胚分离蛋白的溶解度和表面疏水残基含量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加而提高,但当超声功率达到800 W后,增幅趋于平缓。经超声波前处理后,ACE抑制活性明显提高,而麦胚分离蛋白的酶解产物水解度没有明显变化,因此ACE抑制活性的提高是由于蛋白结构的变化造成的。在超声功率800 W时,酶解产物的ACE相对抑制活性提高了41.09%。  相似文献   

6.
张然  严文慧  齐斌 《食品科学》2011,32(1):23-26
研究不同水解度下的核桃蛋白酶解产物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表面疏水性及氮回收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核桃酶解产物溶解度明显增高,均达85% 以上;水解度为9.29% 时乳化性和起泡能力最强;表面疏水性随着水解度的增大而降低;氮回收率随着水解度的增大而升高,水解度为11.76% 时氮回收率可达88.42%。  相似文献   

7.
猪骨呈味物质提取的研究(I)——酶解猪骨最佳工艺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对猪骨酶解前的热处理和超声波预处理等前处理方法及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双酶水解猪骨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骨热处理的最佳条件为温度90℃,时间10min;猪骨超声波预处理最佳反应条件是:总超声时间为10min、超声波功率为400W。猪骨酶解前经热处理后,水解度和氮收率分别提高了30.84%、10.99%;经超声波预处理后,水解度和氮收率分别提高了84.57%、66.45%;因此,超声波预处理要明显比热水预处理好。试验确定最佳的双酶水解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15%、E/S6000U/g、酶解时间4h、酶解温度50℃、酶解pH值7.5、木瓜蛋白酶量:胰蛋白酶量1:1。在确定的最佳条件下对猪骨进行超声波预处理和双酶水解,水解度为25.99%、氮收率为66.35%。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对猪骨酶解前的热处理和超声波预处理等前处理方法及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双酶水解猪骨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骨热处理的最佳条件为温度90℃,时间10min;猪骨超声波预处理最佳反应条件是:总超声时间为10min、超声波功率为400W。猪骨酶解前经热处理后,水解度和氮收率分别提高了30.84%、10.99%;经超声波预处理后,水解度和氮收率分别提高了84.57%、66.45%;因此,超声波预处理要明显比热水预处理好。试验确定最佳的双酶水解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15%、E/S6000U/g、酶解时间4h、酶解温度50℃、酶解pH值7.5、木瓜蛋白酶量:胰蛋白酶量1:1。在确定的最佳条件下对猪骨进行超声波预处理和双酶水解,水解度为25.99%、氮收率为66.35%。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米渣脱糖去杂的最佳方法,分析了冻融预处理、酶处理、超声波及其协同作用对米渣蛋白纯度的影响,然后对液固体积质量比、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超声波功率等因素对米渣蛋白纯度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Central Composite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以米渣蛋白纯度为响应值,建立米渣脱糖去杂的二次回归模型,通过响应面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影响米渣脱糖效果的最优参数为:液固体积质量比6.1 m L/g、加酶量600μ/g、酶解温度62℃、酶解时间88 min、超声波功率140 W,此时所得米渣蛋白质的纯度为92.01%,与理论预测值(92.68%)一致。  相似文献   

10.
运用超声波协同双酶复合酶法水解米渣蛋白制备ACE抑制肽。超声波预处理后米渣蛋白水解物ACE抑制活性显著上升,碱性蛋白酶水解产物ACE抑制活性最强。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优水解条件为:超声功率1 000W,超声时间25min,酶解时间2.5h,料液比1∶8,加酶量3 000U/g。在此基础上复合中性蛋白酶水解,水解时间缩减至2.0h。水解产物通过超滤以及Sephadex G-25凝胶层析后,得到一分子量为338u,最强ACE抑制活性IC_(50)为116μg/ml组分P2。  相似文献   

11.
研究逆流超声预处理大米蛋白对其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I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的影响。首先从米渣中提取大米蛋白,以ACE抑制率为主要指标,水解度为辅助指标,运用单因素逐级优化法对酶解反应的底物浓度、时间、温度、加酶量和pH进行参数优化,在此基础上筛选逆流超声模式的最佳超声参数。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参数为底物浓度30 g/L、加酶量(E/S)7.5%、温度50 ℃、pH8.5和酶解时间60 min,此时酶解产物ACE抑制率为45.59%,水解度为21.49%。最佳超声参数为超声频率20 kHz、功率密度170 W/L、时间12.5 min。此时酶解液ACE抑制率达72.24%,水解度为21.64%,相较于未超声组ACE抑制率提高了57.42%,相较于传统超声组,ACE抑制率提高了11.36%。结果表明逆流超声波辅助酶解法能有效提高酶解效率、减少能耗、促进ACE抑制肽制备。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超声波处理对低嘌呤脱脂豆粉性质的影响,利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激光粒度分布仪、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样品的游离巯基含量、体积平均粒径、粒径分布宽度及蛋白质表面疏水性均显著高于未经超声波处理的样品(P<0.05)。超声波功率为405 W、超声波温度50 ℃、超声波时间30 min时,游离巯基含量达到最大值8.75 μmol/g;超声波功率为450 W、超声波温度40 ℃、超声波时间60 min时,相对表面疏水性达到3.86%。因此,超声波处理引起了低嘌呤脱脂豆粉蛋白质游离巯基含量、粒径分布和表面疏水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声辅助酶解制备大米多肽,并研究其对酵母细胞增殖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对超声辅助酶解制备大米多肽进行工艺优化,确定最优超声辅助酶解工艺:超声功率密度51.8 W/L、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15 min。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大米多肽得率为70.57%。对酵母细胞培养增殖显示随着多肽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多肽浓度达到25 g/L后,酵母细胞增殖效果不再增强;另外超声辅助酶解的大米蛋白多肽作为氮源对酵母细胞培养增殖效果要好于常规酶解。  相似文献   

14.
研究高压处理热变性米蛋白在碱性蛋白酶酶解时其溶解性、水解度、-SH含量、分子特征和微观形态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米蛋白经100~700MPa处理后酶解所得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高于未高压处理者,其中500MPa时增加幅度最大,-SH含量也最高。当酶解120min时,高压处理米蛋白可溶性米蛋白的比例达73.0%,而未高压处理米蛋白的可溶性米蛋白只有53.6%,但二者水解度(分别为7.40%和7.05%)的差异并不明显;凝胶过滤色谱分析表明,高压处理后酶解时可溶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未高压处理的酶解物;SDS-PAGE分析表明,高压处理米蛋白不溶性酶解物中大分子组分的含量明显减少,小分子组分明显增加;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经高压处理的米蛋白形态相对蓬松。因此,适当高压处理有利于米蛋白的酶解,且酶解特性与米蛋白高压处理后的结构变化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参数中,超声频率是影响蛋白酶解的主要因素。因此,本实验以不同模式超声频率下得到的莲子蛋白酶解物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不同模式超声进行优化,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和水解度为指标,得出了不同模式下的最优频率参数:单频率超声20 kHz、双频率组合20/35 kHz、三频率超声组合20/35/50 kHz。然后采用表面疏水性、氨基酸分析及内源性荧光光谱等表征不同模式的超声预处理对莲子蛋白酶解物及结构特征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超声频率组合增多,表面疏水性越来越大,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增多,主要是由于超声预处理使蛋白结构展开,使最初被掩埋在蛋白分子内部的疏水基团暴露。通过荧光光谱发现,超声预处理提高了莲子蛋白的荧光强度,且荧光强度顺序为三频>双频>单频;同时,莲子蛋白酶解物λmax发生轻微的红移现象。上述结果对于莲子蛋白酶解及ACE抑制肽的制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扫频超声处理时间对β-乳球蛋白酶解制备多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研究不同的超声预处理时间(10,20,30,60,90 min)对β-乳球蛋白表观结构的影响,以及超声波处理对β-乳球蛋白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分布和疏水性的影响。结论:超声波处理可显著提高β-乳球蛋白酶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清除能力和Fe2+络合能力。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β-乳球蛋白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扫频超声波处理可以提高β-LG酶解产物的疏水性,并且显著增加多肽中的疏水性氨基酸的含量。扫频超声处理10~60 min有利于分子质量为200~2000 u多肽的生成,从而提高其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粒径分布表明短时间的超声处理(<30 min)引起β-LG粒径减小,大分子蛋白的结构疏松,分子间的疏水性作用力增加;长时间(60~90 min)的超声处理则引起大分子蛋白聚集,疏水性作用力降低,蛋白颗粒粒径增大。  相似文献   

17.
作为玉米加工的副产物,玉米醇溶蛋白可以在酶的作用下形成具备生物活性的多肽物质,应用于药物的生产加工过程.而常规的酶解工艺存在酶的利用率低下、产物转化率低、耗费时间长等缺陷,本文研究了超声波辅助酶解对玉米醇溶蛋白酶解产物抗氧化及ACE抑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功率为200W,超声时间为40min,料液比为1 ∶1...  相似文献   

18.
以草鱼鳞为原料,基于研究室原有工艺条件,在酶解过程中施加超声,研究超声功率(0?600 W)和超声时间(0?40 min)对胶原肽得率及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对产物得率影响显著。单酶酶解使用碱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超声条件增加,水解度和氮收率先升高后降低;在碱性蛋白酶酶解时施加300 W、20 min超声,水解度从5.37%升到7.27%;分步酶解使用碱性蛋白酶和风味酶,在每步酶解各施加300 W、10 min超声时,水解度从9.26%升到11.05%。超声对产物分子量和氨基酸含量有一定影响,产物分子量集中在500 u~1 ku,单酶酶解胶原肽在该段分布从24.26%升至33.99%,分步酶解胶原肽在该段分布从31.99%升至39.28%;单酶酶解氨基酸含量从66.30 g/100 g升至73.75 g/100 g;分步酶解从66.05 g/100 g升至70.70 g/100 g。超声对产物乳化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影响显著。综上,单酶酶解最佳工艺为碱性蛋白酶酶解中施加300 W、20 min超声;分步酶解最佳工艺为在每步酶解中各施加功率300 W、时间10 min的超声。  相似文献   

19.
Hydrolysis of the protein contained in the pig bone residue from ham produc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commercial enzymatic preparation Neutrase®. Enzymatic hydrolysis was carried out in a 2-litre bio-reactor at 55 °C and a pH of 7.0. The influence of the process variables on the degree of hydrolysis (DH), nitrogen recovery (NR) and the peptides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was studied. The highest DH (12.4%) was obtained after 120 min hydrolysis with a 2.5% enzyme/substrate relation. The hydrolysis reaction mechanism is developed in two stages, as the nitrogen recovery does. The existence of a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gree of hydrolysis and the nitrogen recovery was proved. The commercial enzymatic preparation Neutrase® showed good efficiency in the hydrolysis and extraction of the protein present in the pig b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