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重庆地区毛细管网辐射供暖系统进行测试,分析在35℃供水工况下毛细管网顶棚、墙面、地面3种敷设方式的室内空气温度、围护结构壁面温度等参数。结果表明:在重庆地区35℃供水工况下,毛细管网顶棚、墙面、地面3种敷设方式供暖稳定时,室内人员活动区平均温度分别为16.53、16.4、16.94℃、辐射表面平均温度分别为29.21、28.17、22.98℃,纵向最大温差分别为1.76、3.16、0.3℃,水平最大温差分别为-0.26、0.59、-0.34℃,在实验条件下,该地区3种敷设方式供暖时室内温度均≥16℃,毛细管网构造层厚度与敷设位置直接影响室内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供水温度16℃和18℃时侧墙和顶板毛细管辐射供冷室内热环境响应特性及舒适性等。结果表明:2种末端供冷室内平均辐射温度和操作温度均在4h内达到稳定,且稳定阶段温度低于28℃;毛细管间距2cm与4cm情况下侧墙辐射单位面积热流量稳定值差20.62 W/m~2。稳定阶段2种辐射末端室内温度分布均匀,顶板辐射室内满足I级热环境标准(PMV≤0.5),侧墙辐射满足II级热环境标准(0.5PMV≤1)。2种形式辐射末端都能营造舒适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3.
地板辐射与置换通风空调系统运行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基于EnergyPlus的地板辐射供冷加置换通风空调系统模型,模拟得到的室内温度和辐射地板所承担冷量与实验结果的误差小于±7%。在此模型基础上,改变送风参数和供水参数,得到置换通风供冷量、辐射地板供冷量、地板表面温度、室内空气平均温度、AUST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合热舒适性模型,得到满足室内热舒适性(-0.5≤PMV≤0.5)条件下,置换通风的送风参数和辐射地板的供水参数范围,为复合系统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Airpak软件,对北京地区农村住宅低温散热器供暖系统的室内温度场、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预期不满意百分率(PPD)进行模拟,热水由空气源热泵制取,供、回水温度为42、37℃。供暖室外计算温度(-7.6℃)条件下,人静坐高度水平面(1.2 m高度水平面)上平均温度为13.4℃,PMV的平均值为-0.29,PPD的平均值为5.47。实际室外温度(0.8℃)条件下,人静坐高度水平面上平均温度为16℃,PMV的平均值为0.08,PPD的平均值为5.68。低温散热器供暖系统的供暖期能效比为2.76。对于农村住宅,低温散热器供暖系统可满足热舒适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辐射供冷地面对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及室内热舒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室内平均辐射温度对人体舒适性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围护结构的传热模型,分析计算了辐射供冷地面对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及室内热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空调相比,地板辐射供冷一置换通风系统中的辐射供冷地面能使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降低约0.4~1.3℃,可进一步降低室内的平均辐射温度.在相同室内温度条件下,室内舒适性指标PMV值比传统空调要小,因此在同等舒适条件下可提高室内设计温度约2.5~3℃.  相似文献   

6.
以武汉某办公房间为模拟对象,采用模拟方法,研究夏热冬冷地区地埋管换热器直接供冷系统(末端采用毛细管辐射供冷系统)的供冷期工作时段适用时间(预期平均评价值大于-1.5且小于1.5的时间)。采用相同模拟方法,确定合肥、南昌、上海、南京、杭州等夏热冬冷城市的供冷期工作时段适用时间。对于武汉:供冷期工作时段室内平均温度为28.2℃。供冷期工作时段有350 h室内温度低于27℃,均分布在供冷初末期:供冷初期有208 h,供冷末期有142 h。供冷期工作时段毛细管平均进水温度为22.2℃,平均出水温度为23.7℃,平均进出水温差为1.5℃。以PMV值为评价指标,供冷期工作时段适用时间有359 h,绝大多数分布在供冷初末期:供冷初期有279 h,供冷末期有79 h。对于合肥、南昌、上海、南京、杭州:以PMV值为评价指标,供冷期工作时段适用时间绝大多数分布在供冷初末期,供冷初末期工作时段适用时间分别为358、281、495、436、429 h。  相似文献   

7.
毛细管网系统供冷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毛细管网供冷方式的特点及分类,通过实验模拟了地面和吊顶辐射供冷方式的供冷能力.结果表明,最大冷负荷(室外温度26~36℃)情况下,两种辐射供冷方式的供冷能力均不足,辐射板表面发生结露;非最大负荷(室外温度21~32℃)情况下,启动露点控制系统时,两种供冷方式均能维持室内设计温度,辐射板表面不结露.  相似文献   

8.
根据寒冷地区人类居住特点,利用VB语言编程,以ISO7730为理论依据,通过PMV和PPD模拟计算了寒冷地区室内热环境,给出了寒冷地区人体不同代谢率条件下常规采暖和地板辐射采暖的舒适性温度。结果表明,在PPD≤20%的前提下,寒冷地区满足人体热舒适的室内常规采暖设计温度推荐值为20℃,地板辐射采暖设计温度推荐值为19℃,明显高于我国现行的设计温度。  相似文献   

9.
王宏伟  靳悦  徐志凯 《建筑技术》2023,(21):2674-2678
为分析毛细管网不同铺设位置时室内热环境变化情况,以沈阳市某幼儿园为例,运用CFD软件AIRPAK3.0模拟了冬季幼儿园某间寝室毛细管网分别在侧墙、地板、顶棚、地板加顶棚、地板加侧墙、顶棚加侧墙时的6种铺设方式,得出室内气流组织、PMV参数分布图。结果表明:毛细管网作为末端时温度分布十分均匀,房间垂直高度温差不大。选取地板加顶棚这种铺设方式最为合适,不会出现头冷脚热的现象,人体感觉十分舒适。  相似文献   

10.
《门窗》2012,(11):19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准新行业标准《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编号为JGJ142—2012)。新标准定于2013年6月1日起实施,原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同时废止。据业内权威人士介绍,近年来辐射供暖供冷技术发展很快,已不再局限于地面辐射供暖形式。顶棚、墙面辐射供暖供冷系统及新型的辐射供暖供冷方式在国内都已得到应用。因此发布新行业标准《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势在必行。据介绍,本次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为:增加了辐射供冷的有关规定;增加了绝热层采用发泡水泥、预制沟槽保温板、预制轻薄供暖板和毛细管网供暖供冷以及电热膜供暖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Brücke Wolken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