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对乳酸菌的分类、应用以及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方法进行详述,为今后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进一步纯化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自然发酵辣椒酱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自然发酵的辣椒酱中分离出产酸量高、生长良好的菌株,经过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特性及发酵性能试验,最终选定Lact.1和Lact.2两株适用于发酵辣椒试验的乳酸菌。鉴定结果表明Lact.1为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planetarium),Lact.2为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mesenteroides)。试验结果表明两株乳酸菌产酸速度快,最适生长温度在30℃到40℃之间,最适生长pH 6.0,当食盐浓度在7%以下能生长。  相似文献   

3.
发酵肉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对发酵肉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纯化以及鉴定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从发酵香肠、腊肠、火腿中分离筛选得到2株德氏乳杆菌,并建立了一套发酵肉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发酵肉制品中乳酸菌分离鉴定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发酵肉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纯化以及鉴定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从发酵香肠、腊肠、火腿中分离筛选得到2株德氏乳杆菌,并建立了一套发酵肉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发酵肉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菌种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自然发酵肉制品中分离乳酸菌并对其进行生化试验鉴定,对得到的乳酸菌进行了耐盐、耐亚硝酸盐、产酸能力、生长曲线及抑菌试验。通过分离和鉴定得到5株乳酸菌,3株为乳酸杆菌,2株为乳酸球菌;它们对食盐、亚硝酸盐均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在6%的NaCl、80kg/mg-150kg/mgNaNO2溶液中能生长;对蛋白质,脂肪无分解作用。乳酸杆菌和乳酸球菌对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杆菌的抑制作用大于球菌;乳酸杆菌与乳酸球菌的生长曲线和产酸特性不同,杆菌比球菌生长快,pH值下降快,所需的发酵时间比球菌短。5株乳酸菌都可作为肉制品的发酵剂。  相似文献   

6.
泡菜中优良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从多种泡菜中分离出92株菌,对其在低温下发酵能力进行测试,筛选出了四株产酸较快、发酵风味较好的菌株Leu.1、Leu.2、Lact.1和Lact.2。经API系统鉴定,Leu.1和Leu.2为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ubsp.mesenteroides),Lact.1为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casei),Lact.2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在10℃发酵白菜中,接种发酵的产酸速度和风味明显优于自然发酵,其中Leu.1和Leu.2发酵前期产酸较快,发酵11d白菜汁pH值达3.67,而Lact.1和Lact.2发酵11d pH值达3.30左右。另外还对四株菌的相关发酵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和保护黑龙江传统发酵豆酱中丰富的乳酸菌资源,以采自黑龙江农家12份传统发酵豆酱样品为试材,从中选择性培养分离出豆酱中的优势乳酸菌疑似菌株,再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保藏。结果表明,从黑龙江3个地区采集到的12份样品中共分离出了24株乳酸菌,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后共鉴定出5个乳酸菌种,分别是嗜盐四联球菌(T.halopHilus)10株,占总数的41.67%;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6株,占总数的25%;清酒乳杆菌(L.sakei)4株,占总数的16.67%;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2株,占总数8.33%;短乳杆菌(L.brevi)2株,占总数8.33%。其中,在这3个地区采集的样品中均分离到了嗜盐四联球菌、植物乳杆菌和清酒乳杆菌,嗜盐四联球菌在其中的9份样品中分离到,占总样品数的75%。植物乳杆菌在其中的6份样品中分离到,占总样品数的50%。可以初步推断嗜盐四联球菌和植物乳杆菌是黑龙江传统发酵豆酱中优势乳酸菌菌群。  相似文献   

8.
发酵肉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发酵肉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纯化以及鉴定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从发酵香肠、腊肠、火腿中分离筛选得到2株德氏乳杆菌,并建立了一套发酵肉制品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泡菜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对从自制泡菜中分离出的3株发酵风味和生长较好的乳酸杆菌进行鉴定和生长特性测试.方法用API系统对菌种进行鉴定,测定不同时间、盐度、pH、温度条件下菌种的生长情况及不同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并通过感官评价测定泡菜的风味.结果Lab-1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Lab-2为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casei),Lab-3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这3株菌株的生长特性的测试结果表明它们的生长温度范围较宽,在最适生长温度32℃,最适生长pH 6.0,NaCl含量小于4.5%的条件下菌株能够正常生长.发酵实验表明,人工接入混合菌种可以有效降低亚硝酸盐含量,并且泡菜的风味接近于自然发酵,其稳定性比自然发酵的好.结论本实验结果可为人工接种泡菜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自然发酵风干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细菌总数和乳酸菌菌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乳酸菌为风干肠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群。通过对风干肠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共分离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和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5株乳酸菌。24h产酸速率测定结果表明,弯曲乳杆菌>短乳杆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戊糖片球菌>发酵乳杆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离和鉴定引起小米乳酸菌发酵饮料胀罐的微生物,并对所分离菌株的产气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使用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和改良MRS琼脂培养基对引起小米乳酸菌发酵饮料胀罐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菌落形态观察、菌体形态观察、16S rRNA序列分析并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trix-a...  相似文献   

12.
采用平板分离法,从浓酱兼香型不同轮次酒醅中分离乳酸菌,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同时测定不同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共分离到30株乳酸菌,归属于3个属共5个种,其中布氏乳杆菌最多(21株),占总分离菌株数的70%,是第三和第四轮出池酒醅的优势乳酸菌。所检测的19株布氏乳杆菌(L. buchneri)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 ℃,最适生长pH值大多在4.5左右,对乙醇的耐受能力在2%~10%之间。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相比,所检测的6株布氏乳杆菌表现出了较强的发酵产柠檬酸和乙酸的能力,其平均柠檬酸产量为3.76 g/L,平均乙酸产量为4.22 g/L,分别是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ZR1的11.13倍和1.80倍。  相似文献   

13.
以江西省赣州客家常见传统发酵食品酸芋荷为样品,采用MRS-碳酸钙培养基筛选出具有明显溶钙圈、产酸量较大的15株细菌。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为8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5株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2株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对15株乳酸菌进行耐酸、耐胆盐、耐盐能力测定,筛选得到性能优良的乳酸菌菌株A03c4、A03d1。人工接种乳酸菌A03c4、A03d1发酵泡菜,缩短了发酵时间,改善了传统发酵泡菜的品质。本研究为乳酸菌泡菜发酵剂开发的菌种选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啤酒生产所用的酵母菌中分离得到2株乳酸菌,经鉴定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brevis)和有害片球菌(Pediococcusdamnosus)。对这2株乳酸菌在麦汁中进行72h发酵产酸性能的实验,结果表明,该2株菌均使麦汁酸度上升0.6°T,因而会导致接种后的麦汁酸败。  相似文献   

15.
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优良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市售发酵乳中分离鉴定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对其进行凝乳情况的考察和产酸能力、后酸化能力、产香能力、产黏能力、分解蛋白质能力及保健功能的测试,各筛出一株优良菌株,拟定在后续试验中按一定比例作进一步的应用研究,以期制备高效复合菌株发酵剂。本试验可为实际生产中发酵乳优良菌株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泡菜中分离得到5株乳酸杆菌,经16S rDNA种属分析,其中4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编号分别为E-6-1、E-1-2、E-6-3、D-2-3,1株为消化乳杆菌(Lactobacillus alimentarius),编号为C-2-1。通过人工胃液和胆盐试验来确定5株菌的体外抗性。结果表明,D-2-3乳酸菌具有较好的抗人工胃液能力,其在pH 3.0的人工胃液处理3h后的存活率高达95.38%,且在1,2,3g/L胆盐中均能较好的生长。说明该菌株具有益生菌潜质。  相似文献   

17.
从发酵酸菜汁中分离乳酸茵菌株并进行鉴定,同时研究其发酵性能和降胆固醇的能力.通过对乳酸菌的菌落特征、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鉴定,初步确定分离得到的L1、L2和L3等3株乳酸菌申L1为植物乳杆菌,L2为发酵乳杆菌,L3为短乳杆菌;L1和L2在培养15 h后进入生长稳定期,产酸速度快,L3在21 h后进入生长稳定期,产酸速度相对较慢,菌株产酸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L1> L3> L2;L1,L2和L3三株菌的降胆固醇降解率分别为34.28%,22.86%和54.29%,L3的降胆固醇的能力最高.  相似文献   

18.
从东北、山东、贵州、四川等地6个泡菜样品中共分离出8株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乳酸菌定性试验、胃酸模拟试验,得到了2株在pH 2.5条件下存活率较高的乳酸菌,经16 S rDNA测序鉴定,确定2株耐酸性乳酸菌分别为:从山东糖蒜泡菜中分离得到编号为山东SRB的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  相似文献   

19.
从采自青海省海西地区牧民家庭的11份以山羊奶为主要原料的传统发酵乳中分离得到33株乳酸菌,经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糖发酵试验和乳酸旋光性的测定,将这33株乳酸茵初步鉴定为7株Lldelbrueckiisubsp.Lactis,4株L.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3株L.acidophilus,1株L,coryniformis subsp,corynformis,12株S.thermophilus,Ped.日cidilaaici 3株,Ped.Unnaeequi 2株,Leu.mesenteriodes subsp.mesentemiodes 1株,其中,杆菌占所分离菌株的45.45%,球菌占所分离菌株的54.55%。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芬兰传统发酵乳制品viili中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从中分离出1株乳酸菌并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糖发酵实验、API 50 CHL试纸条及16S rRNA序列测定对所分离的菌种进行鉴定,采用牛津杯的方法对分离的菌种及其胞外多糖的抑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分离得到的乳酸菌为副干酪乳杆菌,且该菌种的发酵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直径达到29.02mm,为进一步开发viili的保健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