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宁 《饮食科学》2007,(10):9-9
从《好奇害死猫》里的“洗头妹”到《爱情呼叫转移》里的“未婚妈妈”,性感火辣的表现让很多人记住了小宋佳,这个豪爽而又漂亮的哈尔滨姑娘。见过小宋佳的人都说她很漂亮,但她的这种漂亮不是那种咄咄逼人的美,而是那种耀眼却舒服的感觉,就像冬日里的阳光让人觉得温暖,也像夏日里一杯冰凉的花茶让人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2.
竺培强 《四川烹饪》2009,(11):41-41
在那个“瓜菜半年粮”的知青岁月里.我却吃过不少大山深处的野味.像果子狸、斑鸠、松鼠等,而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团鱼和娃娃鱼了。  相似文献   

3.
可以讲每一种方言都会有具有地方色彩的像声词,吴方言或上海方言也不例外。如认真分析和研究,上海方言中的一些像声词不仅有来历,还有不少有趣的故事呢。 上海方言中琐呐声的像声词为“咪里吗啦”,于是“咪里吗啦”也作为琐呐的代词。如“小堂名手里拿仔咪里吗啦咪里吗啦吹得响来,伊拉是来迎亲格。”这句话中前一个“咪里吗啦”指琐呐,后一个“咪里吗啦”  相似文献   

4.
向宁 《新食品》2010,(17):51-51
境界决定无人能及。河北衡水正悄悄迈开“水上酒都”的维步,每个弧度里都充斥着“无人能及”的玄妙。就像一位哲人所言:这是一个不乏横向延伸宽度的时代,很少有人在纵向攀爬中超越“高度”的极限。作为“老白干”香型的领袖企业,衡水老白干却一直致力于“高度”的突破与辩证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晓杜 《美食》2008,(2):33-33
随着“鸡尾酒饮法”在全球的流行,茶饮混搭也成了一种新时尚。这股潮流就像时装界里的“快时尚”,有人叫好,有人却认为是品位的退步。而实际上,也正如时装界里的“快时尚”和“高级定制”的各自繁华,细品一杯好茶与茶饮混搭的喝法并不互相矛盾——当你拥有一个美好的午后,悠然坐下细品好茶便是慢调生活的一个绝美音符,而当你在Office里忙里偷闲为自己调杯混搭美颜茶时,“快”的背后依然展现着对品质、情趣、健康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在古老的中国,酒是一种文化,在这个文化里造就了不少诗人,以及有趣的故事和独特的语言,比如像“借酒消愁”,“开怀畅饮”和“酒逢知己千杯少”等等。可见一个酒字并不简单,酒与人类的感情世界是如此关系密切,如此源远流长,然而,过量饮酒却会直接威胁你的眼睛,甚至危及你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因为影片《天浴》,李小璐成了“金马奖”最年轻的影后,那一年她18岁。“墙外开花”的她却在一段时间里,常被错认成周迅,因为这两个同样青春靓丽、演技出众的女孩子无论怎样看都像一对同胞姐妹花,直到小璐主演了热播电视剧《都是天使惹  相似文献   

8.
陈舒 《食品与药品》2005,7(3B):46-47
初见蔡依林,感觉她还算漂亮,但是并不惊艳十足的小家碧玉:她的特别处在于她的自信和自主。就算在她细数自己不足的时候,眼神里的自信丝毫不见锐减。“女生美丽的首要秘诀就是自信就像外界喜欢拿我的嘴唇开玩笑但我却最喜欢自己的“香肠嘴”。  相似文献   

9.
杭州大光明眼镜有限公司品牌店的开业,在业界里如一石击起千层浪。人们的谈论中,一个亮点却燃烧着人们的激情,那就是开业中首次实物展出的“中国古今眼镜文化展”。 我国著名眼镜收藏家赵孟江先生,四十余年像一个淘金  相似文献   

10.
电视剧《莲花楼》里,当角丽谯(以下简称“角姐”)身穿一身红衣亮相的时候,所有人都眼前一亮。不疯魔,不成活。角姐的爱而不得和10年的执念,像一个牢笼,困住了她,也让她痴狂。这个恣意潇洒、心狠手辣、美艳却又疯魔的反派角色也被观众称为“疯批美人”。  相似文献   

11.
真理其实总是简单,而且像万能胶一样,适用于各种看似八杆子打不着的事物上。缠绵感性的爱情,决断冷静的投资,这两者之间可能有交集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爱情是如此需要坚持,投资理财难道不也是这样?信誓旦旦的爱人总会说:“让时间来证明一切。”理财时同样要记住这一点,否则“见异思迁”必然会“因小失大”。  相似文献   

12.
它是个特殊的小家伙。有人说,它很独立,但它最喜欢的却是钻到你的袖子里打盹儿;有人说,它像个缠人的孩子,但有时候,它却不喜欢你打扰它的活动。如此“貂”钻的宠爱,你能给它吗?  相似文献   

13.
作为演员,奇道演过各种角色,而最让人“刻骨铭心”的还是《可可西里》里的刘栋,还有《王的盛宴》里的张良。他两次与陆川合作电影,却三次在拍戏时遭遇生命危险,因此被人称为“搏命哥”。他就像一名战士,每一次面对危险从不退缩,而是愿意以命相搏。他说自己之所以乐于拼命,是因为他是如此的热爱表演,不仅仅把它看成事业,而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时尚,永远像吹出来的肥皂泡泡,闪着变幻莫测的光泽,绚丽而引人注目,却又轻飘飘的在时代的气象中,此起彼伏的碎掉,又一个接着一个的诞生。没有哪一家高档的时装品牌会让“时尚”在自己的风格里泛滥,也没有哪个成功的设计师会让一种“时尚”在设计中坚持到底,因为“时尚”仅仅是一时的风尚,对于品牌而言风格与品质原比时尚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新婚之际,到商场买一套现成的高档家具曾是杭城年轻人最普遍的作法,而现在却开始有了一个新的流行时尚:许多人转而自己设计、打制一套“搬不走”的家具。 “搬不走”家具,即是自行设计、成本低廉、搬家可弃家具的别称。这些家具没有亚光磨砂、贴面聚酯,不像买来的高档家具那样考究,但却与整个新房格调一致,蛮有情趣。 更关键的是经济实用,现在商场里上一点档次的四件  相似文献   

16.
《中外食品工业》2007,(2):74-78,80
食物也像人一样,也有“最佳拍档”之说,两个原本“相貌平平”的食材,被营养师按“功效互补”的原则放到同一款菜肴里,竟然展现出“超凡脱俗”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千寻 《中国烹饪》2009,(1):24-24
川办餐厅——贡院蜀楼,是驻京办餐厅中的一个异数。它的位置并不好找,虽然身处建国门这个黄金地段,但因为藏在七拐八扭的胡同里,初次上门的顾客要好一番找,但却并不妨碍他们的第二次第三次的陆续“回头”。没有哪个驻京办会像它一样,成为食客众品相传的一个名字。大部分驻京办餐厅,都不脱离这个“办”的附庸,成为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18.
丝瓜丽人     
有一则谜语:青藤挂满棚,结果像青龙,嫩时当菜吃,老了也有用一一猜一种瓜类。答案就是“丝瓜”。看到丝瓜,总会想起《诗经》里“青青子衿”的诗句,想到乌镇诗中的青衣女子。一根碧绿的丝瓜,还未摘去她黄色的花饰,躺在我的手中,像稚嫩的生命,像楚楚的美人,像生动的艺术品,让我爱不释手。丝瓜是瓜果世界里的江南丽人,她不仅身材曼妙、气质优雅,而且心  相似文献   

19.
成艳  陈艳 《食品与药品》2007,9(12B):18-20
骨刺是很多中老年人,甚至是一些青年人难以摆脱的“紧箍咒”。痛,虽然没有痛心彻骨,但却总是“去了又来”。 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骨刺其实像发热一样,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就像物体受到的压力大了,受力的面积就会相应增大一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和创伤二科主任温建民教授娓娓道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幼时的盛夏,家家户户都在弄堂里和家门口吃晚饭,一碟咸菜炒毛豆是餐桌上的主角,翠绿色的豆米配上黄澄澄的咸菜,外相就招人馋。还有一种咸菜豆瓣汤,也是饭桌上的常见物,其主料是雪里蕻,配料则是红油豆瓣,它像一位布衣素面的娟秀女子,不显山不露水,仔细一看却美得使人眩目,人们尊称它为“咸鸡汤”。在贫困的岁月里,赋予咸菜美好的联想,这是人们在贫困中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看来,咸菜也可以说是一种中国文化。但咸菜起始于何时,却一直没人弄清楚。不过国人倒一向认为,咸菜是美味佳肴中的灵魂。在古书里,我们常见到这样一个字:“菹”,过去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