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英晶体微天平传感的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M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酶联免疫分析技术与石英晶体微天平检测技术,发展了一种基于石英晶体微天平传感的免疫传感器用于测定血液中免疫球蛋白IgM的量.羊抗人IgM抗血清通过氨基硅烷化共键固定在石英晶体表面上,采用竞争吸附免疫分析法,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IgM作标记物,N-四甲联苯胺(TMB)和H2O2作酶的底物.结合在石英晶体微天平上的酶标记物催化TMB氧化形成沉淀,使石英晶体微天平的振荡频率发生改变,据此测定标记物HRP-IgM和IgM的量.实验优化了分析条件下,对IgM的检测范围为0.03μg/mL to 7μg/mL,它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用蛋白质修饰的金纳米颗粒作为探针,采用树枝状放大途径,结合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技术对人免疫球蛋白G(IgG)进行检测.通过在QCM的金电极表面组装一层蛋白A将羊抗人IgG抗体固定于传感界面用以捕获分析物IgG.利用纳米金标记的抗体和由金标抗体及金标蛋白A构成的免疫复合物分别作为一级放大标记物和二级放大标记物,可以显著放大抗原-抗体的识别信号.用QCM对金标抗体和胶体金免疫复合物的放大过程进行了连续监测.对金标抗体的稀释倍数和复合物的组成进行了优化.一级放大和二级放大的频率信号与人IgG浓度在10.9μg/L~10.9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经过二级放大后,用QCM可检测低至3.5 μg/L的IgG.  相似文献   

3.
应用吸附法将IgG抗原固定于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用于IgG抗体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以辣根过氧化物酶为标记物,对苯二酚为底物,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IgG抗体与待测IgG抗体竞争电极表面固定的IgG抗原,建立了免疫竞争法检测IgG抗体的高灵敏度电化学分析方法。碳纳米管的大比表面积和电化学催化作用,提高了分子识别物质的固定量和电化学检测的灵敏度。工作电位为 0.030 V(vs.SCE)时,响应电流与IgG抗体浓度在0.30~1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1μg/mL。  相似文献   

4.
基于纳米金标记和银增强放大的血吸虫抗体的免疫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高灵敏的基于银增强放大和免疫胶体金技术的血吸虫抗体的免疫分析方法.免疫反应在聚苯乙烯微孔板中以间接分析模式(血吸虫抗原-兔抗血吸虫抗体-纳米金标记的羊抗兔IgG二抗)进行,通过反应上去的纳米金催化银离子的还原,使大量的银沉积在纳米金的周围,用酸将银溶解后,通过阳极溶出伏安法(ASV)对银离子进行检测,溶出峰电量的大小与待分析物血吸虫抗体(一抗)的浓度成正比.对免疫分析的一些实验条件如抗原与待测抗体的反应时间、纳米金标记二抗与待测抗体的反应时间、纳米金标记抗体稀释度以及银增强时间进行了优化.阳极溶出峰电量与日本血吸虫抗体的浓度在6.4μg/L~10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3.0 μg/L.将该方法应用于兔血清中日本血吸虫抗体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研制了一种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FBAR)的生物免疫球蛋白传感器,该FBAR采用AlN作为压电层,3对Ti/W金属层作为布拉格声学反射层,工作频率为2.047 GHz,回波损耗为-32 dB。利用自组装膜法修饰顶部金电极敏感区域。测试了免疫球蛋白G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前后传感器的指标变化。结果得到传感器的Q值和灵敏度分别达到846,3.38 kHz·cm2/ng,远高于广泛使用的石英晶体微天平( QCM),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1972年 Shons 等提出首先用抗原作为石英晶体微天平(QCM)的涂层。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表了许多有关这一课题的论文。传统的方法用于抗体固相化在压电石英晶体的金表面,包括涂以蛋白质 A、硅烷化反应、通常用氨基丙基乙氧基硅烷以及戊二醛活化反应。不同的聚合物包括乙烯亚胺或聚合膜亦曾被应用。其他的方法包括脂类、血浆聚合膜等。新的固相化技术主要的有: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系统固相化法(immobilization viaavidin-biotin system)及基于自组装单层固相化法(immobilization based on self-assemblemonolayers)。1997年 Caruso 等提出了基于单层或多层 DNA 膜的方法用于 DNA 探针的固相化反应。此单层膜由生物素-DNA 与连接抗生物素蛋白质结合(通过水溶性盐碳化二亚胺,简称EDC)及 N-羟基琥珀酸亚胺(NHS)至预先经3,3’二硫代二丙酸修饰的晶体金表面(图1,  相似文献   

7.
<正> (一)免疫测定法与免疫传感器 在测量组成复杂的生物材料样品中的痕量物质时常常会遇到干扰,尤其干扰物浓度远大待测浓度时就更为困难。依据抗体抗原特异的免疫反应的免疫测定法是测定痕量物  相似文献   

8.
椭偏光学生物传感器是用来探测和研究特定生物分子及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椭偏成像技术实时显示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多元生物分子吸附层的厚度分布和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膜层的微小厚度变化。在一个固体表面上制备多种对待测生物分子具有亲和性的生物分子吸附层,当该表面浸入溶有待测的特定生物分子的溶液,其亲和性会使这种生物分子主动与表面上相应生物分子(和抗体对抗原的亲和性)相互作用,并结合成复合生物分子,使表面上该处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SiO2纳米颗粒免疫凝集反应的压电传感器对霍乱毒素的直接检测,研究发现待测物霍乱毒素会同时被晶振表面固定的霍乱毒素抗体和检测体系中SiO:标记的霍乱毒素抗体识别,引起检测体系中的SiO:在传感界面上特异性凝集,从而引起晶振表面的巨大质量变化和检测介质密度和粘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修饰的探针能够有效地...  相似文献   

10.
压电免疫传感器是利用压电石英晶体对表面电极区附着质量的敏感性,并依据生物功能分子(如抗原和抗体)之间的选择特异性,使压电晶体表面产生微小的压力变化,引起其振动频率改变。在此原理基础上可实现对多种抗原或抗体进行实肘、快速地定量测定,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响应快和小型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青宪  楚霞 《化学传感器》2008,28(3):21-27
该文提出了一种高灵敏的基于磁性纳米颗粒的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方法用于感染兔血清中日本血吸虫抗体的检测.日本血吸虫抗原通过N-(3-二甲基氨丙基)-N-乙基碳二亚胺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固定在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选择性地结合与富集血清中的日本血吸虫抗体,然后与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二抗夹心进行免疫分析.对免疫反应的实验条件如日本血吸虫抗原在磁性纳米颗粒表面的标记浓度,磁性纳米颗粒的用量,抗原与待测抗体的反应时间及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二抗的浓度进行了优化.发光强度与感染兔血清的稀释比在1:10000~1:100的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1:13442.  相似文献   

12.
采用石墨电极作为基础电极 ,将待测兔抗原用丝素蛋白溶液固定在基础电极表面 ,根据抗原抗体的单一性识别原理 ,选用山羊抗兔IgG HRP抗体与其选择性结合制作而成 .利用H2 O2 将该生物敏传感器的电位响应信号放大 ,采用直接电位法检测兔抗原的浓度 .结果符合奈斯特响应 ,兔抗原的最低检测浓度 1.0× 10 -10 mol/L ,线性范围 1.0× 10 -8~ 1.0× 10 -10 mol/L ,响应时间为 15s .这种以固定化抗原结合酶标抗体量的多少作为检测抗原浓度的新型酶免疫电极 ,在临床检测、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聚丙烯氯化铵(PAH)-纳米金固定抗体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界面的构建方法.先在压电石英晶振的金电极表面自组装一层半胱氨酸单层膜,通过戊二醛交联带大量NH2基的聚电解质PAH,随后在PAH膜表面自组装一层纳米金粒子,以静电吸附作用固定IgG抗体,研制成一种新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界面,用于对相应抗原的检测.研究了PAH浓度及抗体固定化等实验条件的影响,探讨了传感器的主要响应特性与再生性能,并与戊二醛直接固定的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固定的抗体的活性较高,响应频率较大,检测的线性范围较宽,非特异性吸附小,能有效地改善传感器的灵敏度和检测限,而且容易进行传感器的再生.  相似文献   

14.
基于谐振调幅电压激励石英晶体微天平设计了一种分子键裂型生物传感系统.该传感系统通过Arduino控制数字信号发生器DDS 9854产生正弦波以激励9.98 MHz压电石英晶体.采用了自主振荡电路法和被动激励振荡法,在低振幅(2V)下以谐振电路法测定晶体谐振频率,通过高速继电器切换到被动调幅激励电路中,经数控放大器调节不同激励电压实现谐振调幅,增大石英晶体表面的剪切动量,从而实现分子键裂.随着调幅电压的升高,晶体表面物质的动量增加,导致分子键断裂,通过谐振电路频率和调幅电压值在数分钟内可得到晶体表面物质结合强度的信息.将传感系统应用于A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蛋白(蛋白质A)和免疫球蛋白IgG体系,在调幅电压激励下会抑制二者的结合.同时,在不同激励电压下可区分蛋白质A与IgG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酶催化阴极电致化学发光(ECL)构建灵敏的免疫传感器用于肿瘤标志物检测。利用过氧化氢酶(HRP)催化H2O2底物反应产生大量溶解氧,催化增强S2O82-的阴极ECL信号,构建非标记型免疫传感器。当抗原蛋白在电极表面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时,屏蔽了检测液中底物与电极表面固载酶之间的接触并阻碍了电子传递,使ECL信号强度随抗原浓度增加而减小,建立ECL信号与待测物浓度之间的线性依赖关系,实现对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EA的快速灵敏检测,检测限达1.04 ng/mL。  相似文献   

16.
该文报道了一种制作电流型白喉抗原免疫传感器的方法.用金纳米颗粒吸附白喉抗原,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为辅助固定抗原膜基质将其固定在铂金电极的表面,制成白喉抗原免疫传感器.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使电极敏感膜有效扩散面积减小,电流减少的特性,实现对白喉抗体的定量检测.该传感器对白喉抗体检测的线性范围是2...  相似文献   

17.
为实时定量评估网络安全态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危险理论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方法.通过研究免疫运行机制,定义了网络安全问题中的抗原、抗体和免疫细胞,描述了危险信号的判断规则,准确识别出了抗原.在分析免疫应答机制和免疫平衡机制中抗体浓度变化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抗体浓度的计算方法.最后,结合抗体浓度与危险程度的关系,建立了基于抗体浓度的危险感知模型以实时定量评估网络安全态势.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计算出的抗体浓度准确地反映了系统面临的危险程度,能够为网络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以压电传感器为检测装置,采用等离子体聚合膜沉积技术和纳米金亚单层自组装技术设计传感器的敏感界面,研制了一种新的日本血吸虫免疫传感器.先在石英晶振上沉积正丁胺等离子体聚合膜,利用膜上氨基与纳米金的共价键合作用组装一纳米金亚单层,得到可固定日本血吸虫抗原和易于传感器再生的界面,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封闭晶振上的非特异性吸附位点,用于直接响应感染兔血清中日本血吸虫抗体.探讨了纳米金的自组装和抗原包被等主要检测条件的影响;将传感器应用于不同感染程度兔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基于免疫算法的改进学习算法(IRBY)。该算法将输入数据作为抗原,网络的隐层中心点作为抗体,运用免疫算法得到多样性的抗体记忆集合即为隐层网络的中心点,避免网络隐层中心点难求的问题.然后采用梯度下降法确定权值,用训练好的网络进行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诊断。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高压断路器的机械振动信号的分析,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抗原和抗体的测定在临床化学,生理学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广泛应用的放免测定法(Radioimmunoassay)具有快速,灵敏度高,微量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所用的放射性同位素较昂贵而且需要特殊处理,其次是要求所测样品较多,这样就需累积至一定数量才作一次测定以符合经济的原则,近年来,国外开发了一种电免疫测定法,(Electroimmunoassay)主要有二种具体的测定法:(1)酶免疫测定法(Enzyme immunoassay)该法将抗原,半抗原,(或抗体)用酶标记,再与未标记的样品混合,通过与固定于膜上抗原(或抗体)进行竞争性的结合再与底物反应并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