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油脂定量检测中的优势,并以日常生活产生生的污水为研究对象,结合化学计量学,验证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检测装置易构建等特点,可为生活污水的定量检测及制定生活污水处置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依据纺织品纤维含量标识标准的要求,分析了再生纤维素纤维种类未知试样、与单一纤维共混试样和与多种纤维共混试样如何通过结合回潮率方法进行定量标注。同时将此方法推广到部分"其他纤维"定量标注,从而确保准确实用地出具检测报告。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棉氨产品传统的化学溶解法与手工拆分法存在的弊端,提出用近红外光谱仪在预先建立好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对纺织品进行纤维含量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比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快速、节省人力、无试剂污染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材鉴定分析方面的应用,对于中药市场的监控监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中药成分复杂,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文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药材品质鉴定、产地鉴定、种类鉴定以及中药制剂中相关成分的定量检测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纺织面料成分的检测水平和分析速度,以134个毛涤混纺织物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采样装置,采集其近红外光谱;然后,经一阶导数等光谱预处理方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毛涤混纺织物中毛含量近红外的定量校正模型。为验证模型的实用性,对129个毛涤样品进行了预测,将预测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到该方法与标准SN/T 0464-2003方法的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结论,并据此制定了纺织品原料组分近红外快速检测初筛方法的标准操作规程,经实际应用证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工信部发布通知,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已完成《纺织品竹纤维和竹浆粘胶纤维定性鉴别试验方法近红外光谱法》《粘胶纤维色纺纱》《粘胶纤维原液着色用水性色浆》《高模量纤维单纤维拉伸性能试验方法》等30项纺  相似文献   

7.
棉、麻纤维均为天然植物纤维,其化学性质和物理结构相似,很难进行辨别。阐述了几种常见的棉麻混纺制品纤维含量定量检测方法,对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使用条件以及优缺点等进行了详细讨论和展望。认为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棉麻混纺制品纤维含量是一种高效的、最有前途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分析速度快、不破坏样品的绿色分析方法,在纺织品的成分检测方面具极大作用。本文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涤纶、腈纶、锦纶、羊绒、驼绒、兔绒、羊/涤样品进行定性判别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羊绒混涤纶光谱所呈递的主要信息,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剔除异常光谱。通过马氏距离判断分析类别,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世界范围内纺织纤维的需求发展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说明将来很有必要提高化纤生产和为进一步扩大化纤生产提供多种多样的可能性,这也涉及原料供应。化纤生产不仅要满足人们对纺织品不断增长的需要,而且也要考虑到纺织品生产中技术发展和为新的应用领域服务,为此要进行多种多样的市场导向研究工作和开发工作,使常规纤维供应扩大,同时也导致取决于市场需求的特种纤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超 《粘接》2022,49(1):69-73
针对纺织品中小分子溶剂残留的检测难的问题,提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纺织品中的DMFa、DMAc和NMP残留进行检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建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精密性、灵敏度高,对DMFa、DMAc和NMP定量限分别为3.7、9.3和8.7 mg/kg,说明可对不同纤维种类...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在全国纺织品标准审定会上,上海检验检疫局工业品中心主持制定的国家标准《纺织品山羊绒绵羊毛定量DNA检测荧光PCR法》顺利通过审定。该标准是首次将DNA技术运用到羊毛羊绒定量检测中,突破了羊毛羊绒检测只能依赖主观经验判断的传统检测模式,从而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检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山羊绒和绵羊毛由于外观、理化性质相似,常被不法商贩利用,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2.
具有快速、便捷特性的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日常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纺织品检测领域中,因其独特的检测手段、对样品的无损性及对结构分析的准确性,提高了红外光谱仪在日常检测中的应用。对红外光谱分析常用的溴化钾压片法、薄膜法、衰减全反射法等制样方式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合成纤维、天然纤维及涂层织物的红外光谱的特殊情况,认为实验室利用红外光谱对纤维进行鉴别时,需与其他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相结合。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将对红外光谱技术与其他检测技术的结合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使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纺织品检测领域里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代表性校正集样本的选择、统计学方法校正模型建立等近红外光谱的工作原理,以及利用近红外光谱进行材料鉴别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实例论述了近红外光谱在合成纤维原料制备、添加剂组成、产品性能及纤维鉴别、助剂检测等多方面的应用可能性。指出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提高化纤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将发挥较大作用,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逐步发展,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逐渐应用在药品检测中,不仅避免了对药品造成的伤害,还促使药品检测效率得到提高。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传统的药品检测技术相比,提高了药品检测的效率与质量,从而促进了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基于此,分析了光谱原理以及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特点,并且探究了近红外光谱分析在药品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FZ/T 01150─2019《纺织品竹纤维和竹浆黏胶纤维定性鉴别试验方法近红外光谱法》标准正式发布,并将于2020年4月1日正式实施。本标准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规定了如何收集建模样品,如何建立竹纤维和竹浆黏胶纤维近红外定性模型,以及怎样通过模型可对未知样品进行分析定性,从而实现竹纤维和竹浆黏胶纤维的快速、无损的定性鉴别。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近红外光谱检测属于无损、快速、绿色检测。近三年来,近红外光谱应用领域逐渐扩大,涉及林业、农业、食品、化工、医学、药学等。近红外光谱可以实现组分快速检测、品质鉴定、掺假分析、溯源、损伤检测、病害检测等。为了方便实际应用,食品、林业、农业领域设计/使用了便携设备,进一步促进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食品、化工、药物生产领域,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17.
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实行概述,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于油品分析现状加以研究,然后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油品分析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主要的目的:合理运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油品分析,确保检测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及完整性。  相似文献   

18.
最新专利     
<正>一种基于红外光谱曲线拟合分峰技术的聚酯纤维定性鉴别方法(申请号CN201710080995.0公开日2017.05.24申请人江阴市纤维检验所)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红外光谱曲线拟合分峰技术的聚酯纤维定性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样品前处理:对于含有聚酯纤维的纺织品,选择特定的GB/T 2910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将其他纤维去除,剩余准备定性鉴别的聚酯纤维;(2)应用带有衰减全  相似文献   

19.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荣  吴文娟 《化工时刊》2011,25(9):36-38
近红外光谱(NIR)分析技术具有简便、快捷、低成本、无污染以及不破坏样品等优点,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实用分析技术之一.从近红外光谱的原理、特点以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应用方面进行了论述,阐述光谱解析在近红外光谱定性和定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芦长椿 《合成纤维》2011,40(7):32-37
综述了合纤长丝、单丝、梳理型非织造布、纺粘与熔喷非织造布、中空纤维膜以及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在高端医用纺织品上的应用,指出了国内医用纺织品的发展现状。随着生物医用纺织品与聚合物纳米纤维进入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领域,将给医用纺织品技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