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7.
8.
9.
10.
活性氧化铝载体的孔结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阐述了载体活性氧化铝孔的产生及类型,提出了孔结构的网络模型,讨论了影响氧化铝孔结构的几种因素,介绍了几种控制孔结构的方法,并综合考虑了氧化铝孔结构与其它物性间的关系而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不同载体、不同金属助剂及不同贵金属Pt含量的蜂窝催化氧化催化剂,并评价了催化剂催化氧化含丙烷有机废气的活性:通过表面结构表征和活性评价实验,发现r-氧化铝作为载体时催化剂活性比分子筛和二氧化钛好;随着Pt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Pt质量分数为0.2%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分别制备Pt/MO_x/Al_2O_3(M为铜、锰、钨、铈、锆、镧中的一种),在催化剂表面发现Pt聚集的颗粒,CeO_x的加入可改善贵金属的分布,Pt/CeO_x/Al_2O_3活性最佳,在400℃条件下,丙烷转化率达到95%以上,此时CeO_x的质量分数为1.0%。 相似文献
12.
添加剂聚乙二醇对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γ-Al_2O_3涂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拟薄水铝石为原料,硝酸为胶溶剂,添加聚乙二醇(PEG)制备铝溶胶,并对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进行γ-Al2O3涂层。考察了不同分子量(400,6000和20000)聚乙二醇的添加对溶胶黏度,粒径分布以及涂覆涂层负载量和重现性的影响;利用BET法测定了溶胶中添加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后,涂层比表面积的变化;超声波振荡检测了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涂层的结合牢固性;由SEM照片观察涂层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聚乙二醇的添加,增大了溶胶的黏度,提高了载体涂层的负载量、比表面积和结合牢固度。添加剂聚乙二醇分子量的不同对溶胶和载体涂层性能的影响也不同,聚乙二醇20000的添加使溶胶黏度和涂层负载量的增加程度更明显,而添加聚乙二醇400制备溶胶的粒径小,分布范围窄,涂覆涂层均匀、牢固且比表面积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催化燃烧净化器中影响蜂窝陶瓷载体催化剂活性及寿命的诸种因素;对影响甲苯、二甲苯催化燃烧净化率的条件进行了实验分析,为应用单位合理选择最佳工作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大比表面积高牢固度堇青石蜂窝涂层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拟薄水铝石粉为原料,分别采用铝溶胶法、活性Al_2O_3浆料法和混合浆液法,对堇青石蜂窝基体进行涂层处理。通过黏度、SEM、BET和超声振荡等分析测试手段,着重考察了涂层浆液固含量和黏度对蜂窝涂层量、比表面积和牢固度的影响,比较了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涂层的效果。结果表明,铝溶胶的涂层具有牢固度高的特点,缺点是比表面积小;Al_2O_3浆料的涂层比表面积较大,但牢固度较差。而混合浆液法利用铝溶胶作为Al_2O_3浆料的胶联剂,结合上述两种涂层方法的优势,涂层后的蜂窝既具备大的比表面积(达59m~2·g~(-1)),又保持了较高的涂层牢固度,而且涂层工艺简单可控,有利于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浸渍提拉法(dip-coating),分别采用铝溶胶与氧化铝浆液在FeCrAl金属载体上制备了两种γ-Al2O3活性涂层,考察了涂覆液种类对涂层性质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氮气物理吸附和超声波振动方法考察了两种涂层的表观形貌、晶型结构、织构性质及涂层与金属载体之间的结合力。研究结果表明,当涂层负载量小于3%(质量分数,下同)时,溶胶涂层可以避免开裂,而浆液涂层无法避免开裂发生;当负载量大于8%时,溶胶涂层在干燥后会开裂翘起甚至直接脱落,而浆液涂层虽然开裂加剧但是不会直接脱落。对于涂层厚度需求较低的体系(涂层负载量小于8%),溶胶涂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比浆液涂层更大,更适合作为催化剂活性载体;而对于涂层厚度需求较高的体系(涂层负载量大于8%),则应选择浆液涂层。 相似文献
17.
18.
利用卤化物还原原理,以Ti粉和I2粉为反应原料,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在Al2O3陶瓷基体上制备了金属Ti涂层。考察了原料配比、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涂层沉积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涂层的物相组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对涂层的微观组织形貌及成分进行了分析。采用座滴法考察铜与沉积了涂层的氧化铝陶瓷间的润湿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氧化铝陶瓷表面制备Ti涂层的适宜工艺参数为:Ti与I2的质量比=1∶3,沉积温度为1 100℃,沉积时间为60min。所获得的Ti涂层纯度较高,具有明显的(110)晶面择优取向性,涂层与陶瓷结合良好。铜与涂层间的润湿角在1 113℃时为57°。 相似文献
19.
汽车尾气净化器用催化剂载体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载体与蜂窝陶瓷载体是目前汽车尾气净化器中应用最广的两类载体。笔者对这两类载体的研究及生产现状作了概括,提出开发高孔隙率、壁薄的载体材料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