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二氧化氯催化氧化用催化剂的制备条件与催化剂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工业催化剂载体上负载Cu2+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制备优化条件为:w(Cu2+)=6%,焙烧温度500 ℃,焙烧时间4 h。用此催化剂进行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COD为2 700 mg·L-1的活性艳红染料配制废水时,COD去除率达75%;催化剂寿命与再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技术与经济上都具有较强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相反应制备了NiO-LaCoO3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以及Ni含量对催化剂的CO和丙烷氧化活性的影响。用X射线粉末衍射、H2-程序升温还原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700~1000℃时,焙烧温度越高,催化剂的丙烷和CO氧化性能越差,其中700℃焙烧后的10NiO-LaCoO3催化剂的效果最好。助剂Ni能有效提高LaCoO3催化剂的丙烷和CO氧化性能,其中Ni含量为7.5%的7.5NiO-LaCoO3催化剂氧化性能最佳。研究发现催化剂的CO和丙烷氧化活性与催化剂中氧活动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以FeCrAl合金薄片为基体,Pt-Sn-Li/γ-Al2O3为活性涂层,制备了Pt-Sn-Li/Al2O3/FeCrAl金属基复合载体负载型催化剂。采用XRD、SEM、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液时空速和氢/烃摩尔比下对长链烷烃脱氢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将活性浆料直接涂覆于焙烧后的金属薄片上制得的催化剂有良好的结合性能,经超声波振荡后涂层脱落率小于2%。当Pt-Sn-Li/γ-Al2O3活性涂层涂覆到FeCrAl金属基体后复合载体Al2O3/FeCrAl与活性成分的相互作用明显增强。催化反应性能评价表明,较高的反应温度有利于长链烷烃脱氢过程,但温度过高时将加速催化剂积炭失活。较低的空速有利于十二烷的转化,但进一步减小空速将造成十二烯的选择性明显降低。减小氢/烃摩尔比虽然有利于提高十二烷的转化率,但进一步减小氢/烃摩尔比也将加速催化剂积炭失活。  相似文献   

4.
姜洪泉  王鹏  卢丹丹  吴兰英 《化工学报》2006,57(9):2194-2200
利用酸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的和不同Gd3+掺杂量的TiO2纳米粉体,并用XRD、BET、XPS、SP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Gd3+掺杂量和焙烧温度对样品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相结构、晶粒尺寸和表面织构特性的影响,并结合表面光电特性和表面组成等探讨了Gd3+掺杂对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与纯TiO2相比,适量掺杂Gd3+可以显著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当Gd3+掺杂量为0.5%(质量),焙烧温度为500 ℃时,TiO2复合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最佳,其锐钛矿含量为100%,平均晶粒粒径为15.55 nm,比表面积为12.81 m2·g-1.Gd3+掺杂强烈地抑制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减小晶粒尺寸,提高光响应阈值,这三方面均有利于提高光催化活性.XPS分析表明,Gd3+掺杂导致TiO2纳米粉体的表面羟基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负载在钛片上掺杂W6+的TiO2薄膜光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520 ℃,TiO2薄膜光催化剂活性最好;W6+的掺杂提高了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当W6+掺杂浓度为6.04×1016个·cm-3时,W6+-TiO2薄膜光催化剂光催化活性最高,XRD结果表明,掺杂W6+前后TiO2均为锐钛矿相,并未检测出任何钨的氧化物。  相似文献   

6.
高亚娜 《工业催化》2014,22(5):369-373
甲烷部分氧化制备合成气反应过程具有反应速率快、能耗低和H2与CO物质的量比适用于合成甲醇及F-T合成等优点,是一种有希望替代传统水蒸汽重整的方法。研究在NiO/MgO蜂窝陶瓷整体式催化剂上的甲烷部分氧化过程,主要考察涂层载体、活性组分Ni含量、涂层载体前驱体、焙烧温度和还原温度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XRD、H2-TPR和N2吸附等表征前驱体及其负载活性组分NiO后的晶相、还原特性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浸渍法制备催化剂时,Mg(NO3)2为涂层载体MgO前驱体,在NiO负载质量分数20%、焙烧温度(500~600) ℃和还原温度750 ℃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NiO/MgO-N性能较好,活性较稳定;以NiO/MgO-N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800 ℃、n(O2)∶n(CH4)=0.5和空速9 723 h-1条件下,CH4转化率94.4%,H2选择性99.9%,CO选择性92.9%。  相似文献   

7.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TiO2/Ce4+,用于催化苯甲醛与乙二醇的缩合反应。考察了硫酸的浓度、Ce(SO4)2的浓度和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IR、DSC、XRD和Hammett指示剂法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SO42-/TiO2/Ce4+是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的良好催化剂,在硫酸浓度1 mol·L-1、Ce(SO4)2的浓度012 mol·L-1和焙烧温度550 ℃的制备条件下,产率可达88.2%。催化剂晶体结构为锐钛矿型。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TiO2为基体的VxTi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该催化剂用于乙苯二氧化碳低温氧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考察了活性组分含量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金属钒的添加有助于提高脱氢反应性能,但存在一适量值,摩尔分数超过5%,催化脱氢活性下降。通过XRD分析发现,不同焙烧温度制备的VxTi催化剂中TiO2的晶相不同,随着温度的升高,TiO2的晶相将由锐钛矿型转变为金红石晶相。TiO2锐钛矿型晶相有利于苯乙烯选择性的提高,而金红石晶相则不利于催化剂的脱氢反应。  相似文献   

9.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复合二元金属氧化物固体超强酸SO42-/ZrO2-Fe2O3、SO42-/ZrO2-SnO、SO42-/ZrO2-SnO2和SO42-/ZrO2-NiO,运用XRD和IR等分析技术对所合成的固体超强酸进行表征。并对其催化氧化正丁醇合成正丁酸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NiO的加入明显提高了ZrO2由四方相向单斜相转化的温度,焙烧温度923 K时,ZrO2仍然保持四方相。并且发现,4种复合固体超强酸对正丁醇的催化氧化合成正丁酸均有一定的催化活性,且SO42-/ZrO2-NiO的催化活性最好。正丁醇催化氧化合成正丁酸的最佳反应温度为343 K,在此温度下,以NiO质量分数为10%经923 K焙烧的SO42-/ZrO2-NiO为催化剂时,产物中正丁酸质量分数最高可达85.5%,选择性99.1%。  相似文献   

10.
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纳米TiO2的相变与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Mo6+、Cr3+、Fe3+的改性纳米TiO2光催化剂,并分别在550℃和580℃下对其进行了热处理,考察了热处理温度对掺杂纳米TiO2相变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通过光催化降解染料罗丹明B实验,对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Mo6+、Cr3+、Fe3+改性以及不同Mo6+掺杂量的TiO2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发现掺杂离子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与其对TiO2相转变的作用是一致的,即抑制相转变的同时也提高了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也进一步表明,Mo6+掺杂量为0.05%(摩尔分数)时的TiO2具有最佳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FeCrAl合金表面高温抗氧化陶瓷涂层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粘结料与Cr2O3制成料浆,用喷涂涂覆于FeCrAl合金表面,在空气中1 300℃熔烧制备了耐高温(1 200℃)抗氧化陶瓷涂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热膨胀仪等测试手段对涂层以及涂层与基体界面处进行表征.探讨了陶瓷涂层样品高温抗氧化性能的机理,获得了具有良好高温抗氧化性能的陶瓷涂层配方,其粘结料与Cr2O3的质量比为1;0.5.结果表明:在空气中1 200℃,360 h抗氧化实验后,这种涂层样品的氧化质量增加约为基体合金的1/22.揭示了涂层高温抗氧化性能与涂层的组成、显微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利用浸涂法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了高温防氧化玻璃-陶瓷涂层。采用金相观察(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分析(EPMA)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该涂料是以硅酸盐玻璃为主体,硅酸钠为粘结剂制备而成的料浆悬浮体。在500~1 000℃的温度范围内,与没有涂层保护的基体相比,在涂层保护下基体的氧化程度至少可减轻85%。研究表明:随温度升高,涂层逐渐熔融,得到一层致密的保护层,涂层中依次出现Al2O3、TiO2、硅酸盐、钛铝、硅铝化合物等物相,使得涂层具有很好的高温流动性和稳定性,有效阻挡了氧气对基体的侵蚀,且涂层对基体的沾污甚微。涂层与基体的热膨胀系数(CTE)失配达到87%,涂层在使用后可以实现完全自剥落。  相似文献   

13.
以SiC为载体、Pt为活性组分、过渡金属Fe、Co和Ni为助剂,采用浸渍法制备CO氧化催化剂。考察浸渍方法、助剂及其负载量、空速和催化剂焙烧温度等对Pt/SiC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的加入提高了活性组分Pt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度,并产生一定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催化剂活性,其中,铁助剂的助催化效果较好。共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优于分步浸渍法,Pt-Fe/SiC催化剂制备中焙烧温度500 ℃时,催化剂活性较佳,适量Fe助剂的添加能够显著提高Pt/SiC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以硅酸盐溶液为基料,添加金属Al粉、SiC、TiO2、玻璃料等陶瓷骨料,采用高温熔烧法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硅酸盐基陶瓷涂层,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X射线衍射仪(XRD)等研究了熔烧温度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在700~1 100 ℃熔烧过程中,陶瓷涂层与金属基体之间呈冶金结合,伴随有Al2O3和TiO2的晶相转变;涂层厚度为150 μm,并在800 ℃熔烧固化时,结合强度最高,为23.3 MPa;涂层经1 000 ℃高温熔烧后剩余固体含量为76.7%,表现出良好的耐高温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浸渍法制备钴基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其F-T合成反应性能和产物分布的影响。制备催化剂时,不对催化剂进行焙烧,Co物种容易还原,并可较好分散,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重质烃选择性。较高温度下焙烧,Co物种和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形成难还原的铝酸钴化合物,同时氧化钴晶粒聚集或烧结,Co物种的还原程度下降,催化剂CO加氢活性降低,重质烃选择性下降。在原料气n(H2)∶n(CO)=2.0、483 K、1.5 MPa和800 h-1条件下,未焙烧、673 K和923 K焙烧的催化剂上进行F-T合成反应,CO的转化率分别为80.27%、78.41%和61.14%,重质烃的选择性C5+分别为88.54%、88.57%和77.95%。较低焙烧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的提高和重质烃的合成,较高焙烧温度使CO加氢活性下降,有利于低碳烃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微波辅助多元醇方法以XC-72碳黑作为基体材料制备了Pd/C材料,对其进行惰性气氛下热活化处理,制备了热活化Pd/C催化剂,并对不同温度制备的Pd/C催化剂的电催化甲酸氧化反应的性能进行了探究。在电化学测试中,热活化后的Pd/C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和长时间运行稳定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在对热活化温度优化后,发现当热活化温度达到500℃时,所制备的Pd/C-500℃催化剂的甲酸电氧化活性和稳定性达到最佳水平。分析认为,催化性能的提升来源于Pd纳米颗粒的结晶性的提高,以及更强的金属载体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过渡金属Cu为主要活性组分,与过渡金属Mn复合,研制出催化湿式氧化法(CWO)处理含3-甲基吡啶农药废水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结果表明,新制备的复合催化剂氧化活性显著提高,并有效地抑制铜的溶出。通过对氧气分压、反应温度和废水pH 等工艺条件的考察,催化湿式氧化法处理含3-甲基吡啶农药废水的适宜工艺条件为:190 ℃,氧分压1.60 MPa,pH=8.28。在此条件下,用自制催化剂处理初始质量浓度为15 430 mg·L-1的废水,在120 min 内,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2%,说明可生化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8.
在氧化还原法制备α-MnO2的基础上,通过控制焙烧温度和气氛制备了Mn3O4催化剂,系统考察了其甲苯催化性能。结果显示,Mn3O4催化性能优于MnO2,并且在230℃下保持转化率90%以上稳定运行100 h。原位红外等表征结果表明,与MnO2相比,Mn3O4具有适当的氧化还原能力、更高的晶格氧活性、更多的表面吸附氧和更强的甲苯吸附能力,促使催化剂表面苯甲酸物种的快速转化,进而提高其甲苯催化性能。本研究可为锰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甲苯催化氧化性能提升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催化湿式氧化吡虫啉农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湿式氧化法在2 L反应釜中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研究温度、硝酸盐和Cu/Ce复合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对废水氧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湿式氧化技术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的适宜操作温度为190 ℃,硝酸铜对吡虫啉农药废水虽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但存在Cu2+ 和Ce4+的溶出;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Cu/Ce催化剂,用于催化湿式氧化吡虫啉农药废水。Cu/Ce催化剂对吡虫啉农药废水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优化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方法,不但可以提高COD的去除率,而且可有效降低Cu2+和Ce4+的溶出量,使该类催化剂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采用改进的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即前驱体先在N2气氛下高温预处理)制备了高比表面积纳米Ce0.9Cu0.1O2-δ固溶体。采用XRD、TEM和Raman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它们的低温CO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柠檬酸溶胶 凝胶法可以制得晶相比较完整的Ce0.9Cu0.1O2-δ 固溶体,晶粒小于10 nm,明显小于常规方法制得的样品。随着样品焙烧温度的提高,表征氧缺位的600 cm-1左右Raman峰的位置向高波数方向迁移。采用改进方法制得的Ce0.9Cu0.1O2-δ 固溶体具有更高的CO氧化活性,其原因归结为晶粒的减小,容易形成氧缺位和表面高分散CuO的增加,从而促进了CO的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