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有机锡和金属皂类热稳定剂并用对软质PVC脱HCl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丁元 《聚氯乙烯》2007,(9):26-29
采用刚果红法研究了有机锡和金属皂类热稳定剂的并用对软质PVC脱HCl反应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硬脂酸钡(BaSt2)、硬脂酸钙(CaSt2)、硬脂酸锌(ZnSt2)分别单独、两两和三者混合后与双丁基硫醇锡并用。重点讨论了金属皂用量对软质PVC刚果红初始变色时间和完全变色时间以及初始变色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时,BaSt2与有机锡的并用效果最好,能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在两两混合与有机锡并用的过程中,BaSt2/CaSt2的并用效果最好,它们与有机锡也能产生较明显的协同作用;而在3种金属皂与有机锡并用后,软质PVC的脱HCl过程不但没有被抑制,反而被加速。  相似文献   

2.
大分子、高含锌(MHZn)热稳定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利用自行新研制的大分子、高含锌(MHZn)热稳定剂,与ZnSt进行了静态热稳定实验对比,同CaSt进行了复配研究,将该组分用于PVC制品,进行了力学性能、融合性能的测试。研究认为,作为热稳定剂可以用于PVC系列产品的加工。  相似文献   

3.
吴茂英 《聚氯乙烯》2007,(10):30-33
为有助于加深对稀土热稳定剂的认识,尝试以CaSt2为参照,并以LaSt3为代表,比较研究了硬脂酸稀土对PVC的热稳定特性,并探讨了有关的原理。结果表明:(1)硬脂酸稀土的热稳定特性与CaSt2相似;(2)LaSt3/ZnSt2和环氧大豆油(ESO)的并用效果与CaSt2/ZnSt2相当,但与季戊四醇(PET)和二苯甲酰甲烷(DBM)的并用效果与CaSt2/ZnSt2相比略有逊色;(3)LaSt3/ZnSt2和PET、DBM的并用效果不如CaSt2/ZnSt2的原因可能在于,与Ca2 相比,La3 能更强烈地与Zn2 竞争和PET和DBM形成配合物,从而使后两者的作用更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赵磊 《化工文摘》2009,(3):48-51
探讨了CaSt2和ZnSt2的协同作用,试验证明当CaSt2与ZnSt2复合使用时对PVC的稳定性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通过红外光谱和XRD分析推测CaSt2/ZnSt2复合物形成机理,同时考察了自主研发的含硫锌盐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新型锌盐稳定剂对PVC的稳定效果要优于传统锌盐。  相似文献   

5.
以蓖麻油酸与丁二酸酐、马来酸酐等酸酐合成了五种蓖麻油基二元酸.通过电导率法、热老化烘箱法和刚果红法等方法研究了蓖麻油基二元酸对聚氯乙烯(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蓖麻油基二元酸单独使用时可改善PVC初期着色,且热稳定效果随其取代基的不同而不同.以β-二酮为对比,考察了蓖麻油基二元酸对异辛酸钙/马来酸蓖麻醇酯锌(IA-Ca/RAM-Zn)和硬脂酸钙/硬脂酸锌(CaSt2/ZnSt2)体系的热稳定效果的影响,发现其与钙锌盐之间具有协同效应.且当添加0.3份的马来酸蓖麻醇酯和β-二酮于CaSt2/ZnSt2体系时,静态热稳定时间分别为26.9 min和26.3 min.  相似文献   

6.
用刚果红法和烘箱变色法比较研究以干混料和塑化料为试样时苯基脲(PU)、硫醇辛基锡(OTM)、硬脂酸钙( CaSt2)和硬脂酸锌(ZnSt2)时PVC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以干混料和塑化料为试样的测试结果存在明显差别,也就是说,以干混料为试样得到的热稳定性能测试结果不能反映实际应用条件下的表现,要获得对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的热稳定性能结果,应以塑化料作为试样进行测试.根据以塑化料为试样的测试结果,PU具有类似于ZnSt2的热稳定特性,属于初效型主热稳定剂,与CaSt2环氧大豆油(ESBO)并用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苯基脲的热稳定性能与1,3-二甲基-6-氨基尿嘧啶(DMAU)相比还存在较明显的差距,但透明性能和电绝缘性能则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7.
新型塑料热稳定剂马来海松酸盐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红军  周永红  宋兴 《热固性树脂》2010,25(2):35-37,42
通过枞酸与顺酐的加成反应得到马来海松酸酐(MPA),MPA与ZnO成盐反应得到马来海松酸锌(MPAZn),通过静态热稳定性测试和动态融合流变分析研究了MPAZn在PVC材料中的热稳定作用。结果表明:MPAZn的热稳定时间为23min,是ZnSt的2.9倍,其与脂肪酸盐有较好的协同效应,与CaSt复配时,热稳定时间可达59min,动态融合流变性能也达到使用要求,是PVC材料良好的环保型热稳定剂。  相似文献   

8.
在设计硬质聚氯乙烯(RPVC)配方中,需要考虑各种添加剂在体系中的影响,利用Brabender转矩流变仪,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法,以丙烯酸酯类抗冲改性剂(KM355P)、丙烯酸酯类加工助剂(K125P)、硬脂酸钡(BaSt2)、硬脂酸铅(PbSt2)、硬脂酸(SA)、碳酸钙(CaCO3)和聚乙烯蜡(P1)等7个因素,每一种添加剂以3种不同的用量选用L18(3^7)正交表,确定了各种添加剂对RPVC的影响,并找出优化的方案。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聚乙烯蜡P1是RPVC体系中影响最大的因素.它对塑化时间、凝胶速度、最大扭矩、平衡扭矩和平衡温度都有极大的影响,而丙烯酸酯类加工助剂K125P是影响最小的因素,它对凝胶速度、最小扭矩、最大扭矩、平衡扭矩和平衡温度的影响都很小。  相似文献   

9.
采用静态热老化法、刚果红法、电导率法考察了1,3-二甲基-6-氨基脲嘧啶(DMAU)与硬脂酸钙/锌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研究了DMAU掺杂在硬脂酸钙/锌体系中对PVC制品的热稳定作用与影响。结果表明:硬脂酸钙/锌质量比为1.5/0.5,添加0.5%DMAU时,PVC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热稳定时间可达63.6min。热重结果显示,CaSt2/ZnSt2/DMAU体系的第一阶段失重率较CaSt2/ZnSt2体系下降了1.5%,并且CaSt2/ZnSt2/DMAU体系的表观动力学参数E/lnA值比CaSt2/ZnSt2体系增大了0.04,从热降解动力学层面证明了掺杂DMAU可以有效的提高PVC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李荣勋  梁坤  杨有财  刘光烨 《聚氯乙烯》2010,38(1):28-30,33
采用刚果红法和热烘箱法研究了CaSt2和ZnSt2及其按不同比例混合的混合物对PVC热稳定性能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技术考察了PVC在180℃条件下恒温1 h的热损失变化情况和在20℃/min等速升温速率下30~500℃范围内的热损失情况。热稳定实验结果表明:CaSt2有利于延长PVC的长期热稳定时间,但不利于其初期着色性;ZnSt2有利于PVC的初期着色性,但不利于其长期热稳定性。热重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CaSt2有效降低了PVC脱HCl的速率,而ZnSt2加速了PVC脱HCl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林莅蒙  吴茂英  王锋 《塑料》2012,41(2):70-74
用刚果红法和烘箱变色法比较研究了以干混料和塑化料为试样时氰基胍(CG)、硫醇辛基锡(OTM)、硬脂酸钙(CaSt2)和硬脂酸锌(ZnSt2)对PVC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以干混料和塑化料为试样的测试结果存在明显差别,也就是说,以干混料为试样得到的热稳定性能测试结果不能反映实际应用条件下的表现,要获得对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的热稳定性能结果,应以塑化料作为试样进行测试。根据以塑化料为试样的测试结果,CG单独使用时效果不明显,与CaSt2、环氧大豆油(ESBO)并用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CG的热稳定性能与1,3-二甲基-6-氨基尿嘧啶(DMAU)相比还存在较明显的差距,电绝缘性能相当,但透明性能则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可控光降解聚乙烯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硬脂酸铈(CeSt4)光敏剂。采用自制的CeSt4与硬脂酸锌(ZnSt2)、硬脂酸钙(CaSt2)、纳米二氧化钛(TiO2)等配合剂,制备出一种添加型的可控光降解聚乙烯(LDPE)薄膜。用红外光谱、粘均法测分子量和DSC等方法,对老化后的LDPE薄膜样品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CeSt4是一种很好的光敏剂;ZnSt2和CaSt2是有效的光降解促进剂,可缩短LDPE薄膜的光降解诱导期;改性纳米TiO2可延长LDPE薄膜光降解诱导期。  相似文献   

13.
采用静态热老化、脱氯化氢实验研究了自制的TS-5、TS-7辅助稳定剂在高锌钙比(质量比为1.25/0.25)的热稳定体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180℃条件下,以TS-7作为辅助稳定剂制备的PVC试片具有良好的初期白度和较长的锌烧时间;TS-5和TS-7分别与季戊四(醇PER)复配能够综合改善所制PVC试片的热稳定性能,获得了良好的初期和中期(热老化20~30 min)白度和较长的锌烧时间(90 min)。改善了以PER辅助热稳定剂制备的PVC试片锌烧时间短(40 min),以D-山梨醇辅助热稳定剂制备的PVC试片白度不理想的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