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实用的差分GPS即DGPS、无线数据通信与现场智能仪表相结合的基本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DGPS计算方法和计算机实现.文中还以河海航道管理应用为例,根据其特殊环境,提出了差分定位的软件编程基本思路、系统的设计方法、数据通信协议等.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目前正在油田、河海航道部门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航道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道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是现代航道管理的发展方向。文中设计一个基于GIS的组件Mapx,采用C/S架构,用Ⅶ和Microsoft SQL Serverr数据库相结合的航道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航道地理信息和属性信息的查询与管理,描述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并给出了部分功能的实现方法。系统具有可视化、集成化和可扩展性强等特点,已成功用于闽江航道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杨品福  杜清运  颜昌平 《计算机工程》2006,32(7):245-246,249
分析了长江航道的作用,提出了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航道维护管理的目标与系统开发的任务。介绍了电子地图的特点,说明了航道维护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以及系统的功能设计和数据组织。在应用部分介绍了系统开发的环境,说明了地图数据的制作流程,给出了系统的应用实例。最后说明了系统的应用效果与未来需完善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航道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习景  徐造林 《微机发展》2006,16(1):173-175
航道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是现代航道管理的发展方向。文中设计一个基于GIS的组件MapX,采用C/S架构,用VB和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相结合的航道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航道地理信息和属性信息的查询与管理,描述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并给出了部分功能的实现方法。系统具有可视化、集成化和可扩展性强等特点,已成功用于闽江航道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对内河航道航政管理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系统设计目标,给出采用J2EE技术规范构建内河航道航政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将内河航道航政电子政务系统分解为航标管理、巡航管理、行政执法、网上审批、报表查询、航政信息和航道收费等多个子系统,对各子系统功能进行了描述.最后给出了系统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航道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传统航道站的人工记录、控制方式,本系统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加入工业控制设备,以线上互动式UPS保证系统供电.通过研华PCL输入输出板卡输出控制指令并采集反馈信息,以实现对航道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着重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实现方法。以该航道监控系统为基础,可进一步开发基于现场总线的数据采集系统和计算机通信模块,为建立远程航道监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研究长江航道基础信息的基础上,将GIS技术应用于长江航道基础信息系统,分别设计系统功能架构及数据库结构。其中,系统功能架构包括信息浏览、查询和地图分析等模块;在系统数据库方面,设计了数据库结构,研究了数据组织方式以及多媒体数据融合方式。为用户提供了内涵丰富的航道基础信息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对浙江省航道信息化发展现状出发,详细分析了数字化航道的业务需求和发展趋势,对浙江省数字化航道系统发展和系统构架做系统性的叙述,并对未来发展做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航道应运而生。航道的水文、水深、岸线等要素数据是实时监测获取的,其具有大数据 4V 的特征。同时,航道行业中没有标准统一的通讯协议,智能采集设备和业务系统高度耦合,各业务系统存在信息孤岛的状况,无法满足大数据量的要求。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航道采集系统的架构设计,构建了高通量、高可靠、高保密的航道数据的采集通道。该系统架构包含四个中心模块:采集处理中心、指令下发中心、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中心和配置管理中心。各中心模块采用大数据技术分布式/集群架构,能够高效、可靠的处理大规模的实时数据,且能根据数据的规模动态调整集群的大小。本系统通过配置管理中心动态配置协议、设备,实现了对智能设备的可插拔式的管理。所有的智能设备监测的数据均通过采集系统处理后,由业务系统从分发模块订阅,降低设备与业务系统耦合度,且实现所有数据的汇聚整合,有利于后期航道大数据的分析挖掘,进而发现更多有重要价值的航道知识。  相似文献   

10.
变结构控制在船舶操纵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船舶操纵系统的具体特点,为限制水域中的船舶操纵提供了一种变结构控制方案,同时考虑了航向纠编和航迹调整。根据一种特定航道设计的变结构控制系统可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的其他航道内的船舶操纵,且控制精度高,无抖振发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内河航道管理信息化的现状,结合工作流的理念,讨论了工作流在内河航道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方式,同时给出了系统的技术路线及系统架构,最后结合目前应用工作流进行内河航道管理信息化中出现的问题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闽江航道模拟与预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造林  陈一梅 《计算机工程》2003,29(12):146-148
针对闽江航道规则、设计、管理与可行性研究的需要,设计了模拟了预测系统的总体结构,探讨了系统的功能和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引入Mplnfo为地理信息系统平台,通过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Visual Basic 6.0开发前台可执行应用程序,用对象链接嵌入自动化方式启动后台地理信息软件,实现应用程序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湖北省航道管理处工程项目部多项目管理现状,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B/S的工程项目群管理系统。目前系统已投入使用,系统在稳定性、可靠性、实时性等方面都符合公司多项目管理要求。系统的使用,给公司的多项目管理带来了极大方便,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效率,为公司创造了效益。系统在安全性及功能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与电脑》2019,(24):164-166
目前,无人机凭借可靠、灵活、方便、高效的优势,可作为内河航道管理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空中监管方式。笔者首先分析了无人机在我国内河航道巡航工作的现状,并对几种常见的无人机展开叙述,系统分析了无人机的组成及其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相关系统,阐明了无人机在内河航道巡航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通航能力和通航需求的准确分析,对于区域航运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航道船舶交通流量及相关货运信息的精确采集,是统计分析的基础。本文研究基于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的航道交通流量智能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论述该智能系统的设计原理及主要算法、主要结构,重点说明该系统中的智能航道通过船舶AIS信息跟踪记录控制模块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系统普遍存在的数据共享和跨区域信息服务难、船流量检测对航道可见度和视频算法的要求高等问题,介绍一种基于船联网调度平台的航道船流量分析系统和智能体联动机制。调度平台采用基于任务的软件架构,可以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融合。航道船流量分析系统通过图像采集与声音检测有机结合,船舶噪声集合的差分向量运算精确,船流量统计精确度高;阐明信息智能体的概念,分析联盟智能体之间的实时交互和联动机制。结果表明,系统建立了一种船联网系统的智能体联动和服务机制,可以实现跨区调度数据共享,并满足管理部门对内河航道航行船舶的精确流量分析和全方位智能联动的动态监控需求。  相似文献   

17.
生物识别技术,尤其是人脸识别技术,在安防系统中的应用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本文在技术上详细介绍了生物识别技术特别是人脸识别技术的特点,并结合某机场国际航道安防系统的实际案例,与您作一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航标遥测终端系统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峡库区的航道条件、地理环境等实际情况航标测控系统提出的低功耗、高可靠性及定位精度的要求,采用双MCU架构设计了终端系统,并采用莱以特判别法处理GPS异常数据,应用软件对多个任务进行任务限时处理,实现了系统的设计要求。终端功耗仅30mA/4V。已在长江三峡库区使用近3年,经历寒暑变化,仍然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道路数据获取方法成本高、更新慢等无法适用于海洋航道的获取,从众源轨迹数据中提取道路或航道信息具有成本低、更新快等特性,然而,由于船舶轨迹数据噪声多、数据量大、不同区域分布不均使得航道边界提取面临较大挑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大规模船舶轨迹数据进行航道边界提取的方法。首先对大规模的船舶轨迹数据进行并行化去噪、插值、轨迹分段;然后,基于并行化及基于Geohash编码的空间聚类,将轨迹数据化简为多个方形区域的点集数据;其次,对其进行窗口划分,对传统的NiBlack方法进行扩展,提出SpatialNiBlack算法,对方形区域进行航道识别;最后,提出一种新的提取算法del-alpha-shape,基于航道识别结果获得航道边界。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最大密度值是200,最小密度值是10,窗口长和宽分别为5和5时,可同时达到86.7%的准确率和79.4%的召回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从大规模的轨迹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航道边界,是一种有效的航道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信息化》2011,(12):11-11
中国海事局日前公布,中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网络已基本覆盖我国所有的沿海水域和内河四级以上的高等级航道,这意味着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水上物联网”基础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