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桑椹果醋是以桑椹或桑椹产品加工下脚料为主要原料,采用全液态生物发酵技术,经酒精发酵、醋酸发酵酿制而成的酸性饮品或调味品,它兼具桑椹和一般果醋的营养生理功能,又有果汁饮料酸甜爽口的特点,极好地改善了醋的口感,是一种时兴新型保健饮品。本文分析桑椹果醋中含有的各种功能营养成分,就桑椹果醋安神促睡眠、减肥抗疲劳、解酒毒、抗氧化等功效进行解读,从现代科学解释及验证并结合中医中药理论来进行阐述,全面深入地阐述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为证实乳酸杆菌L-5对于金蛇桑桑椹发酵的适用性,实验通过高相液相色谱法检测发酵前后桑椹汁中花青素含量变化,通过对发酵前后的桑椹汁DPPH清除率及Fe2+螯合率的变化反映桑椹发酵前后抗氧化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乳酸菌的生长曲线呈明显S型,约在接种200~500 min内乳酸菌处于对数生长区。高相液相色谱法检测桑椹汁发酵前后桑椹汁中花青素含量结果表明,发酵前后花青素含量分别为0.075、0.063381 mg/m L。发酵后桑椹汁较发酵前花青素含量有所下降。不同浓度发酵前后桑椹汁对DPPH清除率及Fe2+螯合率结果表明,DPPH清除率及Fe2+螯合率与发酵前后桑椹汁浓度呈依赖型变化,发酵后桑椹汁的DPPH清除率及Fe2+螯合率相对于发酵前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实验研究表明乳酸菌发酵会影响桑椹汁的抗氧化性,但影响不大,可用来作为发酵桑椹汁的备选菌种。  相似文献   

3.
食用桑椹酵素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利用自然发酵方式,以桑椹为原料制备桑椹酵素,通过错流过滤系统分离出混合菌群。利用得到的混合菌群制备桑椹酵素,研究桑椹酵素发酵工艺,获得的合适发酵参数为:pH为4-4.5,温度35-40℃,时间120-168h,,自然发酵制备桑椹酵素相比较,该工艺获得的桑椹酵素酶活性高,酒精含量低,残糖量低,研究结果为工业化应用制备桑葚酵素提供理论和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
桑椹果酒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祖满 《酿酒》2005,32(2):73-75
以桑椹为原料 ,经酵母发酵生成桑椹果酒 ,通过对发酵菌种、原料处理方式、SO2 添加量、发酵温度、接种量、下胶用量等因素对产品质量影响的研究 ,确定了桑椹果酒的最佳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桑椹保健食品的加工技术董雅君桑椹系桑树之浆果,形椭圆,汁甜酸清香,成熟后为红色或紫红色,主要成分有葡萄糖、果糖、有机酸、胡萝卜素及丰富的维生素等。桑椹不仅是美味酸甜的水果,也是一味性平良药。近代中医学认为:桑椹具有养血润燥、止渴生津、滋补健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酵素是一种具有特定功效的发酵型产品,其原料来源于动物、植物或菌类。浆果酵素是以浆果类果品为原料,经益生菌等微生物发酵而成的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的酵素食品。作为功能食品的浆果酵素符合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方向,被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可。本文从自然发酵、接种发酵和酶解发酵方面阐述了当前浆果酵素食品的发酵工艺与各自优势,探讨了浆果酵素中黄酮类、酚类、生物酶、多肽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变化,重点介绍了浆果酵素在抗肥胖、降血糖、改善肠道功能、抗癌等方面的功能特性,分析并总结了浆果酵素食品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和功能机制的揭示,以期为浆果酵素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为后期新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我国浆果酵素食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绿色食品的质量保证——“宝桑园”桑果汁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桑椹是桑树Morus alba L.的果实,自古以来就作为水果和中药材被应用。中医认为,桑椹具有生津止渴、补肝益肾、滋阴补血、明日安神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椹有增强免疫、促进造血、防止动脉硬化、促进新陈代谢和延年益寿等作用。桑椹属浆果,果肉多汁,滋味甘美,色泽鲜艳,是开发果汁、果酱、果酒等产品极好的资源。  相似文献   

8.
以新鲜毛酸浆为原料,采用液态发酵法对毛酸浆果醋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初始酒精度、发酵温度、摇床转速对毛酸浆果醋发酵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毛酸浆果醋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初始酒精度7%时接入10%的醋酸菌,摇床转速为180r/min,在32℃发酵5天,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毛酸浆果醋的总酸度为54.69g/L,澄清透明,酸味柔和,具有毛酸浆果香和食醋清香。  相似文献   

9.
以桑椹为原料,添加S-8酵母进行恒温发酵,发酵过程中每隔12 h取样测定桑椹果酒的酵母数量、酒精含量、还原糖含量、总酚、黄酮和花色苷含量、抗氧化能力,运用发酵动力学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研究活性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其目的是为了探究符合发酵动力学模型的桑椹果酒发酵过程中活性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情况,以期找到桑椹果酒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和最佳的发酵时间。结果表明,通过所选的发酵动力学模型对桑椹果酒发酵过程的拟合情况来看,桑椹果酒发酵正常;通过观察桑椹果酒发酵过程中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得出,缩短桑椹果酒发酵周期可增加果酒中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通过活性物质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酚及黄酮类物质对于抗氧化活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储炎  范涛  胡庆国  许晨晨  陈晨 《食品科学》2015,36(23):233-240
果醋加工中最关键的环节是通过发酵酒精产生醋酸。现有资料表明醋酸菌菌种、发酵环境和初始酒精体积分数影响着醋酸产量。本研究以桑椹果酒作为发酵原料,从江苏恒顺醋厂醋醅中分离出的巴氏醋杆菌W6作为发酵菌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桑椹果醋的发酵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桑椹果醋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2.5 ℃,初始乙醇体积分数7.5%,接种量10%(V/V),转速160 r/min。在此优化条件下,桑椹果醋酸度可达到5.85 g/100 mL。实验证实W6菌株具有很强的产醋酸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