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分析了闭环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的温度误差影响因素,设计了FOCT系统的温度补偿方案,完成了样机研制及全温范围(-40℃~70℃)内不同长度1/4波片和不同圈数传感环的系统性能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当1/4波片的相位延迟角在101°~103°范围内时,1/4波片和Verdet常数对FOCT的温度误差影响可相互抵消。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当1/4波片长度在2.4mm,即1/4波片的相位延迟角为102.86°时,FOCT的温度性能最好,和仿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从测量误差的理论角度,分析了影响微波辐射计系统测量精度的各种因素,提出了研制和应用微波辐射计系统所要依据的4个温度概念,并从应用条件角度讨论了提高陆基、机载、星载微波辐射计系统测量精度的一些具体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基于单片机的自适应温度控制系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人体生物知性检测要求较高的温度准确度和稳定度,针对该应用设计了一个温度控制器;用现代控制理论分析了该系统;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其状态空间方程。从而提出了先使温度快速稳定在目标温度附近,然后通过自调整参数达到目标温度的自适应温度控制方案。仿真计算的结果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和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最后以PIC1672A单片机为核心,具体实现了一个使用该控制方案的温度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取得满意的准确度和稳定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MAX6675的温度采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探讨了温度采集系统是由MAX6675将热电偶测温应用时复杂的线性化、冷端补偿及数字化输出等问题集中在一个芯片上解决,简化了将热电偶测温方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领域时复杂的软硬件设计,克服了用传统手工方法和测量手段测量温度精度低,速度慢,可靠性差的缺点,因而该器件是将热电偶测温方案应用于温度采集系统领域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工作中,传统的温度显示和设备控制中心都是在PC机上.但是由于PC机是固定终端,有一定的局限性,更好的方案则是把显示和监测中心转移到移动终端上.因此,为了更有效地监测目标,基于移动终端的温度监测系统应运而生.本系统在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和温度传感芯DS18B20来进行温度测量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无线通信模块MC8630与智能手机进行数据传输,并利用手机进行环境监测的方案.实验表明,该方案是可行的,软件最终在手机端上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存在选择性差的问题,通过温度调制检测方法实现可燃性气体良好检测性能,提高传感器在复杂环境下的选择性。设计了一种参数可调的气体传感器温度调制系统,实现了正弦波和矩形波输出模式,输出频率0~1000 Hz,幅值0~5 V可调,矩形波占空比可调,并给出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和硬件设计电路。通过自制旁热式SnO2传感器对CO和CH4两种可燃性气体进行了矩形波温度调制检测分析,得到了优化的温度调制参数。提出以传感器在空气和被测气体响应中温度调制幅值比作为灵敏度系数。测试结果表明,CO和CH4气体在周期10 s的方波温度调制下呈良好的近似线性规律变化,且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差异,表明两种气体具有选择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续文浩  宿筱 《自动化应用》2014,(1):24-25,42
设计以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轴承温度监测系统,介绍系统架构、硬件方案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燃气壁挂炉在大面积采暖时出现的供暖温度差异,从安全可靠的角度出发,提出模组壁挂炉温度协同控制方案。通过增设2个逻辑开关,由公共显示面板以轮询的方式每隔4s 依次与多个壁挂炉的控制主板完成数据交互,实现模组壁挂炉的协同控制。经实验测试,4台壁挂炉同时在线时,能按照供暖需求富裕和最长工作时间优先停机原则完成协同控制,系统基本完成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压开关柜的高压、强磁场工作环境,提出了基于CC1101的无线温度在线监测方案,实现了高压开关柜的触头温度监测。该方案是采用供能CT进行供电、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实现的点对多点的无线组网的测温系统,该系统还具有温度越限报警和显示的功能,通过485总线,系统能与综合控制显示模块相连接,最终将数据上传以太网,实现对高压开关柜内接头温度的远程实时在线监测。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具体实现,并对整个系统在软硬件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抗干扰的措施,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电子技术应用》2017,(3):88-91
配网系统中带电设备关键点的测温,尤其是全封闭设备的测温一直是电力设备运行检查中的难点。针对传统温度监测方式的弊端,采用射频技术,提出了一种无源无线温度监测系统方案。主要阐述了监测系统研究中的各项关键技术与开关柜实施方案,并通过实验探讨了系统方案的可行性。该系统不仅能够远程在线实时监测设备各关键点不同运行时刻的温度,还能组成测温网络,实现统一监控、管理,很好地解决带电设备各关键点测温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oposes a speed control of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supplied by photovoltaic system. The proposed design of the speed controller is formulated as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 algorithm is employed to search for the optimal proportional integral (PI) parameter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by minimizing the time domain objective function. The behavior of the proposed ACO has been estimated with the behavior of genetic algorithm (GA) in order to prove the superior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ACO in tuning PI controller over GA. Also, the behavior of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has been estimated with respect to the change of load torque, variable reference speed,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radi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confirm the better behavior of the optimized PI controller based on ACO compared with optimized PI controller based on GA over a wide range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2.
王罡  孙枫  陈广 《微计算机信息》2010,(1):88-89,127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半导体制冷的温控箱,能在较宽的工作温度下给光纤陀螺提供一个稳定的温度环境。在测试过程中,文中所设计的温控箱效果良好,成功地满足了设计使用要求。温控箱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无转动部件等优点,为提高光纤陀螺惯导系统温度稳定性、迅速达到稳定工作状态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也为类似的温控箱结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A feedforward control scheme is designed to improve performance of conductive heating systems used for lithography in microelectronics processing. It minimizes the loading effects induced by the common processing condition of placement of a quartz photomask at ambient temperature on a bake plate at processing temperature. The feedforward control strategy is a model-based method using linear programming to minimize the worst-case deviation from a nominal temperature set-point during the load disturbance condition. This results in a predictive controller that performs a pre-determined heating sequence prior to the arrival of the substrate as part of the resulting feedforward/feedback strategy to eliminate the load disturbance. This procedure is based on an empirical model generated from data obtained during closed-loop operation. It is easy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for conventional thermal processing equipment.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performed for two commercial bake plates and depict an order-of-magnitude improvement in the settling time and the integral-square temperature error between the optimal predictive controller and a feedback controller for a typical load disturbance.  相似文献   

14.
针对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电堆系统过于复杂,难以建模以及已建立的模型过于复杂,难以满足工程上对MCFC系统控制设计特别是实时控制的需要,该文试图绕开MCFC的内部复杂性,提出利用神经网络具有逼近任意复杂非线性函数的能力,将神经网络辨识方法应用到MCFC这种高度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以燃料气和氧化剂气体的流速为输入量,MCFC电堆的温度响应为输出量,根据输入输出数据用神经网络辨识建立MCFC电堆系统的温度模型,给出了辨识系统的结构及改进BP算法。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建立的模型精度较高,它使得设计MCFC的实时控制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比例-周期控温算法。控制器能自动辨识跟加热器功率有关的升温常数,结合实时的环境温度变化,动态地修改升温时间和降温时间,使受控件温度在设定的范围内波动。比例-周期控温算法综合考虑了环境和加热器对受控件的热影响,环境温度发生短时间的突变后,能够做出快速响应,从而取得较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可扩展的嵌入式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法,整个系统由嵌入式分控器和主控器两大部分组成。嵌入式分控器部分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结合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820,进行温度监测及显示实时温度。文章还阐述了基于CAN总线传输温度信号的主控器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制药生产过程控制中间歇式反应釜温度控制非线性和大滞后的特点,提出了模糊前馈—反馈控制的方法,并对模糊控制器的一般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简化了模糊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实际控制结果表明本设计方案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测试系统由微控制器(STM32F103ZET6)、测温系统、超声波发射电路、超声波接收电路、显示系统等部分组成。先产生40KHZ的方波信号,再通过信号调整电路送到超声波发射探头。再通过对超声波接收探头采集到的回波信号进行整形并送入MCU控制器进行处理得到所需数据,并通过显示模块显示。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并通过STM32F103ZET6控制器对采集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得到环境温度,并通过显示模块显示。并在不同温度下,实现了超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速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19.
基于质量流量控制器的多组分动态配气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在对气体浓度监测系统进行标定时需要多种不同浓度值标准气的需求,对基于质量流量控制器的多组分动态配气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并研制了配气系统样机.计算机通过USB接口与高精度的质量流量控制器通信,严格控制各组分气体流量,从而实现多组分动态配气.配制的标准气浓度可达10-9级,并且连续可调,稀释比达到1/2000,不确定度最小可达到0.8%.系统不受环境温度与压力变化影响,对配制高、低浓度的标准气都适合,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供热网控制系统的大时滞和非线性等特点,在以往Fuzzy-PID温度控制器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改进的设计方法。通过对现有模糊控制器的输入量的改进,提高了控制器的动态响应性能;同时利用组合遗传算法来优化PID的三个参数Kp,Ki,Kd,提高了控制器的控制精度;最后,通过一个供热网的温度控制系统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这种改进的Fuzzy-PID温度控制器有着较强的动态响应性能和良好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