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炭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炭纤维表面改性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炭纤维经过适当的电化学氧化处理后,表面粗糙度和比表面积增大.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C/C复合材料,与未处理的炭纤维相比,用处理过的炭纤维制备的C/C复合材料抗弯强度提高了近一倍;氧化时间对C/C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影响最显著,其次是电解质浓度,电流密度的影响最小;不同处理条件对C/C复合材料的密度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
C5石油树脂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C5石油树脂的主要特性及分类,并介绍了C5石油树脂的改性和改性后的应用情况,指出了C5石油树脂综合利用的途径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C5石油树脂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C5石油树脂结构和主要特性以及生产C5石油树脂的制备技术,综述了C5石油树脂的改性和改性后的应用情况,指出了C5石油树脂综合利用的途径及发展方向,对我国C5石油树脂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C/C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曾志安  崔红  李瑞珍 《炭素》2006,(1):12-16
综述了国内外C/C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氧化研究进展。阐述了C/C复合材料的氧化机理,具体介绍了内部改性和表面涂层抗氧化研究现状,并对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唐凤  孙雪艳  侯卫权  薛宁娟  赵大明  李睿 《炭素》2023,(1):20-23+19
作为C/C复合材料浸渍剂之一的沥青,因具备价格便宜、流动性好、易石墨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但其低残炭率及炭化、卸压时的反渗问题严重阻碍了低成本C/C复合材料制备的进程。因此,通过改性浸渍剂沥青来制备低成本C/C复合材料是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综述了浸渍剂沥青中喹啉不溶物和甲苯不溶物的含量对其浸渍效果的影响,并总结了物理调配、热处理、化学改性和沥青树脂共混等方法对C/C复合材料用浸渍剂沥青的改性。  相似文献   

6.
C5石油树脂的聚合物链中存在大量不饱和双键,且具有黏结性低、稳定性差、颜色深等缺点,为解决以上问题,研究者先后做了大量研究.通过加氢改性技术改善石油树脂的品质,应用广泛且效果较好.针对近年来国内外C5加氢石油树脂的改性、加氢工艺以及C5石油树脂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C/C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采用含锆有机溶剂实现了对C/C复合材料的ZrC改性,通过粉末包埋法在其表面制备了SiC过渡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外部的复合陶瓷氧阻挡层。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ZrC改性增重、过渡层厚度和氧阻挡层厚度三个主要因素对C/C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9个样品在1600℃马弗炉中进行了30 min的静态氧化测试,结果表明,ZrC改性增重5%、过渡层厚度为60μm和氧阻挡层厚度为80μm的样品抗氧化性能最好,质量损失率仅约5.51%。  相似文献   

8.
C5石油树脂的改性及其在路标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 C5石油树脂进行了马来酸酐改性和聚乙烯物理共混改性研究.对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试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 200 ℃,反应时间 2. 5 h,马来酸酐的用量为 1. 3% (质量分数 )时进行改性,并用聚乙烯蜡用量为 1. 0% (质量分数 )进行共混改性.得到了性能优良的改性石油树脂,并应用于路标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C5石油树脂改性研究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C5石油树脂国内外发展概况,C5石油树脂的分类、特点及应用;叙述了C5石油树脂的物理、极性基团、单烯烃、C5-C9共聚以及氢化等改性的方法、原理,改性产品在柴油降凝剂、热熔胶、道路标线漆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我国C5石油树脂的生产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采用C5分离装置得到的C5单烯烃馏分对精C5石油树脂进行改性。在实验室试验获得成功的基础上,进行放大工业试验,同时对改性前后的能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业试验与实验室小试所得产品品质相当,经济效益显著。利润比改性前增长6.2%。  相似文献   

11.
以三种致密化工艺对2D炭布针刺预制体进行致密,得到三组C/C复合材料,对其进行力学、热学性能检测及微观结构分析,并用C/C复合材料抗热震指标对三种致密化工艺所制备试样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考察并比较了不同致密化工艺对C/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沥青高压浸渍炭化及树脂常压炭化工艺所制备的RLS试样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针刺全炭纤维网胎无纬布整体结构预制体为骨架,经化学气相沉积(CVD)、树脂浸溃(RD固化致密及炭化、石墨化制得C/C复合材料。研究了粗糙层(RL)和树脂炭(RC)对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L结构的C/C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较好,稳定性较高,是用作飞机刹车材料的前提;采用CVD+RI制备且石墨化后的C/C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摩擦磨损特性;CVD试样的密度较低时,摩擦系数较高,但磨损较大,较难形成完整的摩擦膜。  相似文献   

13.
采用轴棒法4D预制体、煤沥青为前驱体,经过常压、高压相结合的液相浸渍一炭化的致密工艺,制备出高密度轴棒法C/C复合材料。研究了轴棒法C/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其对轴向室温、高温(2800℃)拉伸破坏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轴棒法C/C复合材料轴向增强体采用炭棒,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界面,即炭棒与基体的“间隙”,主要原因是炭棒内部结合较强和纤维、基体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而引起的;间隙的存在,使得轴棒法C/C复合材料的轴向室温、高温拉伸破坏形式出现较大差异,室温拉伸由于界面结合强度弱而引起的炭棒完整的拔出,未起到纤维应有的增强作用;高温拉伸却由于受热膨胀,间隙愈合,界面结合变强,试样从有效部位断裂,纤维增强作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基体炭对无粘结剂C/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在相同的工作制度下,基体炭(生石油焦)的热物理性质,机械 化学处理后的主要特征(粒径、比表面、含氧官能团),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基体炭源中,荆门生焦更适合作为无粘结剂C/C复合材料的基体炭。  相似文献   

15.
炭前驱体形态对C/C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塑性中间相沥青为黏结剂,短炭纤维.增强体,一步热压成型制备C/C导热复合材料.采用SEM和偏光显微镜观察等分析手段,研究了2∶1,2.5∶1和3∶1三种不同管径比对C/C复合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热压模具空腔结构的改变可以引起炭前驱体挤出形态的变化,使得轴向基体炭有序生长与短炭纤维增强体呈现有序排列,其中间相液晶分子垂直和平行于模压压力方向均排列成纤维状长程有序结构,短切纤维呈现出与压力平行方向排布.当空腔管径比为3:1,轴向导热系数由86.2 W/(m·K)增大至115.5 W/(m· K),各向异性比由1.6减小为1.2.由此所得块体C/C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二维取向结构,轴径向导热系数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16.
涂层工艺对C/C复合材料结构和弯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处理和包埋工艺制备了C/C复合材料的MoSi2/SiC抗氧化涂层,对组织结构、界面、弯曲断口进行了显微观察,分析了氧化保护涂层及其工艺对其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工艺在C/C复合材料表面生成涂层的同时,使基材内部的界面也被硅化;并且发现,热解炭基体比炭纤维更易与Si反应生成SiC。C/C复合材料经涂层工艺处理后,弯曲强度降低;热处理过程中发生的材料氧化是弯曲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纤维含量对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炭纤维含量对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对材料的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炭纤维的体积分数小于8.3%时,随着炭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逐渐升高;之后,随着炭纤维的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逐渐下降,短纤维增强C/C复合材料的断口特征为大量纤维拔出,其断裂过程为界面破坏所控制。  相似文献   

18.
选择整体针刺毡为预制体,致密化工艺采用气相沉积(CVD),以天然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为原料,制备C/C刹车盘。其热解炭以粗糙体为主,摩擦曲线平稳,没有湿态衰减,沉积时间短。  相似文献   

19.
研究通过浸渍—炭化法制备二维C/C复合材料层叠板的工艺参数,分析了不同基体前驱体和增密次数对材料的密度、厚度和收缩率、体积电阻率和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断口分析。结果表明:选用残炭率较高的基体前驱体和适当的增密次数是制备低成本二维C/C复合材料层叠板的关键;相同纤维体积的层叠板基体炭含量越高,电阻率越小,导电性能越好;单位体积含有炭纤维越多,纤维受损几率就越大,产生结构缺陷几率越高,导致电阻率增加,导电性能下降;本实验中二维C/C复合材料层叠板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层叠板的密度达到1.40g/cm^3以上,剪切强度为1.5MPa,断口呈脆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