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紫外光谱法研究熊果酸与β-环糊精(β-CD)在不同配比、不同pH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包合作用,并进行了红外光谱鉴定.结果表明:随着熊果酸与β-CD配比的增加,吸光值随之增强,增色效应明显,当n(熊果酸):n(β-CD)达到1:1时,吸光值趋于稳定;弱酸环境有利于熊果酸与β-环糊精的包合,温度升高对包含作用有利,红外光谱证明了包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β-环糊精(β-CD)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纳他霉素的增溶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测定纳他霉素含量,相溶解度法研究β-环糊精(β-CD)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纳他霉素的包合作用、增溶作用及包合过程中热力学参数变化。结果:纳他霉素的溶解度随着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相溶解度图呈AL型;纳他霉素的溶解度与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但随着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呈负向偏离型,相溶解度图呈AN型。纳他霉素与2种环糊精在包合过程中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焓变(ΔH)均为负值,纳他霉素与β-CD在包合过程中的熵变(ΔS)为负值,而与HP-β-CD包合过程中的熵变(ΔS)为正值。结论:纳他霉素与2种环糊精增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花椒籽油不饱和脂肪酸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增加花椒籽油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稳定性,采用β-环糊精对花椒籽油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包合研究.结果表明: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的最适反应条件为β-CD:PUFA=6:1、水:β-CD=4.4:1,此条件下包合28 min,包合率达47.3%.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干燥的包合物色泽、流散性最好,芯材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程度最低,用β-环糊精包合后,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将β-环糊精与间苯二胺(MPD)混合作为水相与均苯三甲酰氯(TMC)反应,通过原位界面聚合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β-环糊精(β-CD)/聚酰胺薄膜反渗透膜,研究了β-CD质量浓度对反渗透膜形态和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β-CD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复合膜的纯水通量,并使膜的截留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当水溶液中β-CD的质量浓度为0.015g/mL时,改性复合膜对NaCl的截留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而水通量几乎是未改性复合膜的1.52倍.将β-CD/聚酰胺复合膜用于处理沼液,水通量高于未添加β-CD的聚酰胺膜,且截留率基本保持不变,长期运行过程中膜性能更稳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β-环糊精(β-CD)为模板剂,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_2、Pr-TiO_2纳米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N_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优化了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并分别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下以降解含罗丹明B(Rh B)的印染废水评价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以β-CD为模板剂制备的纳米复合催化剂粒径更小,Pr-TiO_2在紫外、可见光下的脱色率分别达92%和97%以上,较TiO_2催化剂的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β-环糊精化学法接枝棉织物的工艺条件及β-环糊精浓度、戊二醛浓度、焙烘温度对接枝棉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增重率、接枝率、白度、拉伸强力和折皱恢复性等.得出了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优化工艺为:β-CD 60g/L,戊二醛90g/L,六水氯化镁20g/L,160℃焙烘4min....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β-环糊精化学法接枝棉织物的工艺条件及β-环糊精浓度、戊二醛浓度、焙烘温度对接枝棉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增重率、接枝率、白度、拉伸强力和折皱恢复性等。得出了β-环糊精接枝棉织物的优化工艺为:β-CD60g/L,戊二醛90g/L,六水氯化镁20g/L,160℃焙烘4min。测试结果表明,接枝棉织物的增重率、接枝率和折皱回复角均增加,可赋予棉织物较好的免烫性能,但白度和断裂强力下降,物理机械性能基本满足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β-环糊精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采用原位交联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了海藻酸钠/β-环糊精改性氧化石墨烯(SA/GO-β-CD)复合气凝胶,以Cu~(2+)、Cd~(2+)为代表性重金属离子,研究了所制备的复合气凝胶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探讨了不同GO-β-CD浓度制备的复合气凝胶的吸附性能和力学性能,以及不同初始离子浓度下气凝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GO-β-CD浓度的增加,气凝胶的机械强度及弹性均有增大,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随着改性氧化石墨烯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再逐渐降低。SA/GO-β-CD复合气凝胶对Cu~(2+)和Cd~(2+)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34.67和160.66 mg/g。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果胶交联β-环糊精(pectin crosslinked β-cyclodextri, PT@β-CD)负载岩藻黄质(fucoxanthin, FC)在体外的降脂活性研究。方法 实验室前期制备的PT@β-CD负载FC (FC-PT@β-CD)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粒径分析(particle size analysis, PSA)、红外光谱检测(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热重分析(thermo-gravity, TGA)进行表征, 并研究FC-PT@β-CD在体外对甘胆酸钠和牛磺胆酸钠的吸附以及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结果 负载实验结果表明PT@β-CD/C的包封率和装载量为86.00±0.71%和9.82±0.12%。SEM结果显示FC-PT@β-CD呈球状, FC-PT@β-CD/A、FC-PT@β-CD/B和FC-PT@β-CD/C的平均粒径分别约为248.4 nm、199.0 nm和157.0 nm, FT-IR结果证明FC成功负载在PT@β-CD, TGA结果表明FC-PT@β-CD/C在259.4℃下明显减重, 热稳定良好且体外释放稳定。FC-PT@β-CD对甘胆酸钠吸附率为25.25%±0.82%, 对牛磺胆酸钠吸附率为56.21%±1.04%。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率随着FC-PT@β-CD浓度增加而增加, 最后趋于平稳, 且为混合型抑制, 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为28.45 mg/mL。结论 FC-PT@β-CD在体外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 为岩藻黄质在食品中的应用和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采用柠檬酸(CA)作为交联剂,次磷酸钠(SHP)为催化剂,将β-环糊精(β-CD)接枝到真丝织物上.探讨了β-CD质量浓度、CA质量浓度、SHP质量浓度、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对增重率和织物上香兰素含量的影响.确定的最佳整理工艺为:β-CD 80 g/L,CA 80 g/L、SHP 40g/L、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2 min.结果表明:加入β-CD后,整理织物的增重率和吸香性能明显提高,折皱回复角、白度和强力略有改善.  相似文献   

11.
环糊精侧基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在KOH作用下,以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β-环糊精为原料合成带有α烯基的环糊精衍生物--4-(3-烯丙氧-2-羟基)丙氧基-β-环糊精(PCD);然后在铂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PCD与含氢硅油(PHMS)在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中的硅氢化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侧链带有β-环糊精基团的亲水性聚硅氧烷--PDMS-g-β-CD.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分别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PDMS-g-β-CD进行乳化及复配,并用其对纯棉针织双面布进行整理,测试了样品性能.整理后织物柔软度提高,且随着环糊精侧基含量从0.05%增大至0.14%.弯曲刚度经纬总和从727 mN增加至808 mN;工作浴液的固含量从0.3%增至1.2%,织物的弯曲刚度经纬总和从808 mN下降到748 mN:将ASO-1和环糊精侧基聚硅氧烷复配后柔软性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以柠檬酸(CA)作为交联剂,将β-环糊精(β-CD)接枝到棉织物上。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β-CD接枝量与CA浓度、β-CD浓度、焙烘时间、焙烘温度、催化剂浓度有关,CA、β-CD和催化剂浓度越大,焙烘条件越剧烈,β-CD接枝在棉织物上的量越多;β-环糊精接枝的棉织物通过薄荷醇熏香,放置10天,薄荷醇含量剩余27.04%,且具有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羟丙基化改性的β-环糊精(β-CD)对茴香醛和柠檬醛进行了包结研究,考察了包合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水用量为15mL/g改性β-CD的水溶液中,改性β-CD与茴香醛或柠檬醛的摩尔比为1:1、包合反应时间为90min时,茴香醛和柠檬醛的包合率均大于98%。所得产品经紫外光谱、薄层色谱和红外光谱法鉴定为改性β-CD与茴香醛或柠檬醛的包合物。与β-CD比较,改性β-CD对柠檬醛、茴香醛的包合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王则臻  周平  陈朝晖 《印染》2023,(12):49-53
以降解壳聚糖(JCH)、3-氯-2-环氧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GTMAG)、环氧氯丙烷和β-环糊精(β-CD)为原料,制备了长链降解壳聚糖季铵盐固载β-环糊精(HDCC-β-CD)。采用FT-IR、XRD和XPS对产物进行表征,并将其作为抗菌剂用于亚麻装饰布的抗菌整理,对比了HDCC-β-CD与短链降解壳聚糖季铵盐固载β-环糊精(HTCC-β-CD)处理的亚麻织物抗菌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与HTCC-β-CD相比,HDCC-β-CD整理的亚麻装饰布抗菌性强,耐水洗性高;固载量为19.48μmol/g的HDCC-β-CD亚麻装饰布对金黄葡萄球菌(S. aureus)和大肠埃希菌(E. coli)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10 g/L。  相似文献   

15.
采用β-环糊精衍生物对涤纶织物进行预处理,考察其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涤纶织物喷墨印花K/S值、印制清晰度,以及对薰衣草香精缓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β-CD衍生物溶液处理后,涤纶织物喷墨印花的K/S值显著提高,且随其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大大提高喷墨印花的防渗化性能,进而增加印制图案的清晰度.当β-CD衍生物质量浓度为50-60g/L时,喷墨印花织物达到较高的K/S值和印制清晰度,并大大延长了香味的释放时间.  相似文献   

16.
董晓  姜子涛  李荣 《食品科学》2012,33(21):91-95
采用紫外光谱法从分子水平考察β-环糊精(β-CD)及其衍生物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与欧芹籽精油(PEO)的包埋条件、包埋比,测定25~55℃范围内的包埋常数和热力学参数G、H、S;以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固体包埋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及积分球进行包埋物鉴定,并评估其稳定性。结果表明:β-CD与PEO的包埋比为1:1,包埋能力的大小为:HP-β-CD>DM-β-CD>β-CD;包埋反应是以焓作为主要驱动力、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固体包埋物有很好的抗光解和抗热解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将β-环糊精(β-CD)固载在纤维素纤维上的方法,首先合成柠檬酸-β-环糊精(CA-β-CD)预聚体,研究了反应时间、柠檬酸用量、次磷酸钠浓度以及液固比对CA-β-CD预聚体中羧基含量的影响,确定了合成预聚体的最优化条件。将所合成的预聚体与纤维进行反应,对固载纤维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探讨了固载后纤维对纸张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CA-β-CD的最优化条件是n(SHP)∶n(CA)∶n(β-CD)=1∶2∶1,100℃下反应1.5h,液固比为2∶5,并且在此条件下合成的1g CA-β-CD与0.5g绝干纤维反应,纤维上CA-β-CD的固载率可达12.5%。随着固载纤维添加量的增加,纸张的抗张强度下降,撕裂度先升高后降低。当固载纤维的添加量为50%时,纸张的抗张指数下降了9.7%,撕裂指数上升了15.3%。  相似文献   

18.
环糊精空腔疏水性是促进主客体复合物形成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然而相关的研究报道非常少。作者以芘作为荧光探针,对β-环糊精及其3种不同衍生物(羟丙基-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磺丁基醚-β-环糊精)的空腔疏水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种环糊精的空腔疏水性强弱顺序为M-β-CDHP-β-CD≈S-β-CDβ-CD,经测定包合常数大小顺序M-β-CDHP-β-CDS-β-CDβ-CD,这与极性测定实验结果相符,进一步验证了衍生基团引入降低了环糊精空腔的疏水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声法对荆芥精油(SBO)/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00 W,m(SBO):m(β-CD)=1:6,超声时间18 min,温度45 ℃.在此条件下,包合率可达76.2%.  相似文献   

20.
磺酸基-β-环糊精(磺酸基-β-CD)与羊毛织物的接枝反应类似于酸性染料上染羊毛,即带负电的磺酸基与羊毛的氨基以离子键结合,使其接枝到织物上.实验研究了影响接枝率的因素,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最佳工艺:磺酸基-β-CD质量浓度100 g/L,水浴温度95℃,反应时间60 min,醋酸质量浓度5 g/L.此时,增重率为4.35%.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扫描及耐水洗牢度测试的综合分析,验证磺酸基-β-CD以化学交联接枝到织物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