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IC产业起步不算晚,1965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块IC,起步比美国晚了7年,与日本同步,比韩国早10年左右。但由于“文革”的影响,拉大了我国IC产业与美国、日本的差距,又由于我国IC产业长期处于投资不足和IC厂点分散等原因,进一步拉大了我国IC产业与美国、日本的差距,据笔者分析,我国IC产业约比国外先进国家落后15~20年。自1978年我国提出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IC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IC产业已初具规模。我国IC产量达1亿片的时间为1988年,1989~1991年我国IC产量徘徊在1亿片左右,1992年以后有所提高,1992年为1.42亿片,1993年为1.7亿片,1994年为2.21亿片,1995年为4.7亿片。据电子部有关部门统计,1996年我国IC产量为6亿片,比上年增长27.7%。又 相似文献
2.
3.
4.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但我们也该清醒地认识到整个产业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并不断加以解决.相信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必将迎来更为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5.
7.
从“八五”开始,我国IC产业的发展战略是:以设计与封装为突破口,重点工程和吸引外资也要做。对于IC产业来说,设计是从前端进入市场,封装是后端。相对来说,设计和封装与市场都较近。而芯片制造离市场最远,且投资最大,风险最大,难度也最高。对于封装厂来说,只要芯片生产出来就要封装,至于芯片是从哪条线上下来的都行。而巨封装相对来说投资少,技术相对简单,劳动力用得较多,经营也相对简单,比较适合国情。而芯片生产线则不同,虽然都叫MOS、双极,但每投产一种产品都要调整生产线,一调整就会影响芯片的成品率。所以最理…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IC设计行业,美国以创新和先进技术领先;台湾地区则在信息产业拖动下形成了兼具成本和技术优势的设计产业群;欧洲和以色列等新兴地域则集中在通讯和网络技术开发;而我国内地的IC设计产业处在逢勃发展的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9.
10.
当今,IC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性的基础产业,其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认识和研究世界IC产业的发展规律,对加速和推动我国IC产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IC产业是电子产业中的重要一环,随着IC产品集成度的提高及功能的多元化,IC产业在电子系统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尽管IC产业发展已达到一定规模,但是由于IC产品更新很快,需要很强的技术支持及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因此具备良好IC发展基础的国家为数并不多,美、日、韩、中国台湾及欧洲的法、德、意、荷的IC产业已达到一定 相似文献
13.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IC制造技术,IC设计和产品开发以及IC微细加工专用设备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八五”IC科技进展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九五”IC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对今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集成电路产业和产品发展的特点 (一)更广、更快、更深、更强的集成电路产业 1.更广 集成电路可以在不同的地方进行设计、制造(如Foundry加工方式)、封装和应用,其产、用地域更加扩大;在生产由集中转向分散处理、由纵向转向横向模式的过程中,各国的集成电路市场更加开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集成电路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2.更快 在过去三十年中,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成本下降了约10万倍,而单位面积芯片上所容纳的晶体管数增加了100万倍。PC机中的CPU在十年中已有五次产品更新换代;而作为集成电路的代表产品DRAM,则集成度每18个月就翻一番(摩尔定律),亦即每隔三年,就有新一代产品诞生(表1)。 相似文献
15.
16.
导线架(Lead Frame),作为产品封装的基本结构,其功能是实现芯片与外电路的连接和信号传输。导线架按其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半导体元件导线架和集成电路(IC)导线架,IC导线架;依制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冲压型(Stamping)和蚀刻型(Etching)两类。IC导线架是目前被普遍看好的产品,市场需求和供应及其 相似文献
17.
突围:关于IC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围──关于IC的再思考李兆吉原电子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集成电路是信息产业的“命根子”,又是我国电子工业当前的“病根子”,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复杂的问题。三十多年的努力,仍未能妥善解决,已成为当前领导和有志之士十分关注的大事。我虽然不... 相似文献
18.
我国IC产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国家人事部、信息产业部共同兴办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级研修班”,俞忠钰理事长是主要讲演人之一。本刊将报告内容整理后,拟分为“我国IC产业现状分析”和“我国IC产业发展展望”两部分陆续刊出。由于研究修班举办期间,2005年的生产统计数据尚未公布,所以文中未包括2005年的数据.待公布后,编者将及时补充。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