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乳腺组织的解剖学结构和生理学特征,提出乳腺组织多维热分布的分析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乳腺组织代谢产热、血液灌注和动静脉血管等与组织之间的热相互作用,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数值求解.结果表明,血液灌注和代谢产热对乳腺组织温度分布的影响明显.此外,讨论了乳腺肿瘤的大小及其位置等因素对乳腺组织体表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乳腺疾病的热图像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腺天然免疫防御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奶牛乳腺自身防御系统的物理屏障、乳腺组织中相关防御细胞、诱导性的天然免疫机制、乳腺组织内的可溶性抗菌成分,以及乳腺的营养免疫调节领域相关研究进展,对临床上奶牛乳腺炎的生物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本文利用一种新型的红外热成像技术,获得40例健康青年女性和4名患有乳腺疾病女性的乳腺红外热图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健康青年女性左、右乳腺组织的平均温度基本呈对称性分布,但右乳略高(0.11±0.16,P<0.01),乳腺4个象限左右两侧的温差约为0.50℃.患有疾病乳腺的温度分布左右明显不对称.此外,研究初步发现健康青年女性乳腺温度分布的统计直方图基本呈正态分布,而患疾乳腺则明显偏离正态分布,偏离程度与疾病的类型及发病程度有关.最后,初步给出左右乳腺的平均温差超过0.50℃提示乳腺组织潜在危险性,为乳腺疾病的热图解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对乳腺纤维瘤及脂肪瘤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44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乳腺纤维瘤128例,脂肪瘤16例。收集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高频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高频超声对乳腺纤维瘤及脂肪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超声检查显示,乳腺纤维瘤大部分位于腺体层且主要呈圆形或椭圆形,肿瘤边界清晰,多数可见包膜回声和侧壁声影以及均匀实质回声,部分患者显示血流分布;乳腺脂肪瘤大部分浅表皮下脂肪组织,少数位于腺体层,形态以呈圆形或椭圆形为主,肿瘤边界清晰,少数可见包膜回声和侧壁声影,部分可见均匀实质回声,少数显示血流分布。乳腺纤维瘤位于腺体层、包膜回声及侧壁声影、血流显示率均高于乳腺脂肪瘤(P0.05),位于浅表皮下脂肪组织占比低于乳腺脂肪瘤(P0.05),圆形或椭圆形、分叶状、边界清晰、均匀实质回声占比与乳腺脂肪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纤维瘤超声血流信号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血管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及血流分级与乳腺脂肪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结果为标准,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纤维瘤的准确率为89.84%,诊断脂肪瘤的准确率为93.7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对乳腺纤维瘤及脂肪瘤诊断效能佳,可以有效鉴别乳腺纤维瘤和脂肪瘤。  相似文献   

5.
西门子医疗于2012年1月在广州、北京、上海陆续举办了“畅享·无忧”西门子乳腺磁共振成像高端论坛,大力促进乳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磁共振应用。西门子邀请业内专家进行了专题讲座,分享乳腺磁共振成像的最新理念,致力于推动乳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以此响应西门子医疗的“粉红城市”行动,使更多女性受益。  相似文献   

6.
借助三维电磁场分析和设计软件HFSS,建立了乳腺肿瘤的基本模型,验证了以射频微波进行乳腺肿瘤探测研究的可行性.并通过改变各微波参数,分析了乳腺肿瘤组织在不同位置、大小以及数量改变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此外,仿真的结果对快速、准确、方便的确定最佳射频乳腺肿瘤探测信号的频率范围,天线设计以及乳腺肿瘤微波近场检测方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肉芽肿性乳腺炎与6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磁共振成像(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资料均保存完整。将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分别纳入肉芽肿性乳腺炎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使用χ2检验对比两组常规MRI、增强MRI图像特点,使用t检验对比两组动态增强扫描参数以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总结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鉴别诊断思路。结果 :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象限分布、边缘、强化特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肉芽肿性乳腺炎病灶早期强化率(EER)、峰值强化率(Emax)及ADC值均高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与常规MRI表现存在一定相似之处,综合分析病灶象限分布、边缘、强化特点,以及动态增强扫描参数、ADC值,可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采用红外热成像系统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8例女性乳腺肿瘤患者进行扫描成像,获取乳腺肿瘤温度分布等红外热辐射特征及其乳腺肿瘤的大小、内部血流等超声影像特征,探讨乳腺肿瘤的红外热图像特征,同时将红外热图像分析结果与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影像技术的吻合度较好,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体部相控阵线圈(Body matrix Coil)在解决常规MRI乳腺检查中腋窝淋巴结成像问题的价值。方法:搜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来我院做MRI乳腺检查患者50例,在使用常规乳腺线圈做乳腺扫描的同时,加盖BODY matrix线圈扫描腋窝部位,观察腋窝淋巴结显示情况及对整个图像质量、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 :加盖BODY matrix线圈对常规乳腺扫描图像质量无明显影响,且可以根据需要加做冠状位或横轴位显示双侧腋窝淋巴结。经比较,加盖BODY matrix线圈扫描比常规线圈扫描对腋窝淋巴结的检出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乳腺线圈加BODY matrix线圈的方法既不影响常规乳腺成像,又可以不同切面显示双侧腋窝组织,对诊断是否有腋窝淋巴结浸润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节节攀高,而乳腺钼靶机是诊断和发现早期乳腺癌的最有效、最准确、最可靠的手段,并且有经济、方便、快速、病人不受痛苦等优点。介绍3代乳腺钼靶软X射线机(以下称乳腺钼靶机,钼靶机)的技术进展;提出可便携(主要为车载)数字化高频钼-铑双靶乳腺X光机的解决方案,对造福广大妇女,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惠及民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乳腺肿瘤边缘的提取是基于肿瘤超声图像特征进行良恶性诊断的基础.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动态规划从超声乳腺图像中提取肿瘤边缘的方法.先采用小波变换法提取乳腺肿瘤超声图像的初始边缘,再结合图像梯度的动态规划法对初始边缘进行修正,提取更为准确的乳腺肿瘤边缘.通过对临床采集的30例超声乳腺图像肿瘤边缘的提取和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超声乳腺图像肿瘤边缘的提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我院乳腺科2018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274例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乳腺增生患者(165例)和小乳腺癌(109例)患者,比较乳腺增生患者和小乳腺癌患者BI-R...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50例患者58个乳腺病灶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肿物血流分布类型,测定肿物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根据术后病理检查报告结果,分析良恶性肿瘤血流分布特点和指标变化。结果 :恶性肿瘤穿入型发生率远高于良性肿瘤,环绕型和少血流型发生率远低于良性肿瘤。恶性乳腺肿瘤患者的VI、FI、VFI值均高于良性乳腺肿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穿入型作为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的敏感性为70.3%,特异性为85.7%。结论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可显示乳腺肿瘤血流的三维分布,定量测定血管信息和血流信息,把穿入型血流分布作为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节节攀高,而乳腺钼靶机是诊断和发现早期乳腺癌的最有效、最准确、最可靠的手段,并且有经济、方便、快速、病人不受痛苦等优点.介绍3代乳腺钼靶软X射线机(以下称乳腺钼靶机,钼靶机)的技术进展;提出可便携(主要为车载)数字化高频钼.铑双靶乳腺X光机的解决方案,对造福广大妇女,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惠及民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急性乳房炎及乳腺脓肿是小尾寒羊的多发病,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是都不能在短期内收到较好的疗效。笔者用青霉素与0.5%普鲁卡因混合,作乳腺基底部一次性注射,治疗小尾寒羊急性乳房炎和乳腺脓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主要是指乳腺组织伴有物理、化学、微生物学的炎性变化.包括乳腺感染症、机械损伤,微循环不畅和免疫障碍等.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技术的数字X光乳腺图象自动分割方法。该方法由分割模块和学习模块组成:分割模块利用区域生长算法并结合平滑滤波和形态学滤波分割乳腺图象;学习模块将分割结果作为反馈,利用强化学习技术自动学习不同图象特征的最优分割参数。该方法通过训练可以适应于各种类型的数字X光乳腺图象,从而不必对不同类型乳腺图象进行繁琐易错的手工参数调整。定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几类数字X光乳腺图象有很好的分割精度。与以前提出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对不同类型乳腺图象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形态特征判别超声图像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腺肿瘤超声图像的形态特征对判别肿瘤的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价值。为提高乳腺肿瘤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判别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该系统首先采用灰度阈值分割和动态规划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超声图像中乳腺肿瘤的边缘,然后对所得边缘计算相应的三种形态参数,最后分别采用Fisher线性判据、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形态参数进行分类。该系统在157幅乳腺肿瘤(包括良性81例、恶性76例)超声图像上训练和测试,三种分类器均能取得较高的判别精度,其中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判别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高达94.95 %、95.74%和94.23%。结果表明,基于乳腺肿瘤超声图像的形态特征建立的神经网络系统对肿瘤的良恶性具有较好的判别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仪器仪表》2009,(8):26-26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节节攀升,而数字化乳腺钼靶X射线机被称为乳腺癌的克星。医学研究发现:波长范围0.06~0.09nm,X射线对乳腺软组织具有最佳影像效果,可以发现乳腺各层次组织的微小病变,实现早期、早早期治疗。钼靶X射线机使用数字化成像系统,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挽救了人的生命,为广大妇女造福。  相似文献   

20.
乳腺活检机器人在核磁环境下因为材料及驱动的兼容性一直难以同时获得高质量的扫描图像和精准的活检针介入。因此提出一种能够满足核磁兼容并应用于机器人上具有双折线螺纹的可以实现远距离、大行程的双腱鞘柔性传动系统。首先,针对具有双折线螺纹的双腱鞘远程传动系统,对其单关节进行了摩擦力分析。通过对单关节双腱鞘传动的非线性耦合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双腱鞘双向耦合传动模型。并搭建了单关节双向耦合传动实验平台,且对其进行了分析及补偿实验。其次,搭建了双腱鞘传动的多关节乳腺活检机器人实验平台,并对双腱鞘传动的多关节乳腺活检机器人进行了双向耦合运动误差分析以及补偿实验。补偿后针尖进入组织的X、Y、Z 3个方向平均误差分别为1.39、1.89和1.60 mm。实验结果表明,双腱鞘传动的多关节乳腺活检机器人可以满足核磁环境下乳腺活检的精度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