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非均匀预紧力对轴承-主轴系统回转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轴承-主轴试验台施加可控预紧力,检测主轴轴心回转轨迹,并采用最小二乘圆法评定轴心轨迹,研究不同的转速及工况下轴承的非均匀预紧力对主轴轴心轨迹半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空载情况下,轴承外圈不同施力点导致的非均匀预紧会对轴心轨迹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径向载荷下,合适的非均匀预紧会逐渐改善主轴的回转性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计算轴承预紧力需要考虑的因素,研究了轴承预紧力的计算方法及数控机床主轴轴承预紧的方法,详细阐述了以预紧力为依据的机床主轴预紧的方法。该方法用在机床主轴的安装及维修中,可以成功恢复高转速、高精度机床主轴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文中讨论了主轴轴承预紧力变化机理及预紧力的定量计算,分析了预紧力对主轴热特性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做了试验验证,在介绍国外预紧力控制和补偿的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作者研制的“测力轴承”和“预紧力控制环”,前者用于预紧力的在线监测,后者用于预紧力的调整,后者由于具有较大的阻尼值,能大大地提高主轴系统的动态刚度和抗振能力,减少主轴系统的热变形,从而提高了主轴系统精度,可有效地实现预紧力的最佳适应控制。本文分两期刊完。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提高曲轴磨床头架和尾架主轴轴承的刚度及主轴回转精度的方法。使用改进后的磨床进行加工,提高了产品的加工精度,满足了实际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主轴系统的工作性能,对工件的加工质量和机床生产率均有重要影响,对轴承实行预紧,可提高主轴刚度和主轴旋转精度.文章运用ANSYS软件并结合实测研究了轴承预紧与机床主轴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增加前端轴承预紧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主轴弯曲刚度,为设计主轴系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阐明了用有限元法分析计算机床主轴组件刚度的步骤和方法,并对主轴刚度进行计算,讨论不同预紧条件下,轴承刚度对主轴性能的影响;并探讨轴承预紧后,增大预紧量对主轴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支承轴承预紧的增大使主轴弯曲刚度增幅最大为22%,而对固有频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主轴-轴承系统的动态性能,以某型号精密卧式加工中心主轴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偏心质量激励法测得主轴支承轴承刚度,采用Timoshenko梁单元对主轴进行有限元建模,系统地分析了主轴离心效应、轴承预紧力对于主轴动态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提高预紧力可有效增加主轴轴承刚度,提高主轴动态性能。同时证明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主轴轴承的刚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春梅  田效伍 《机床与液压》2004,(9):195-196,209
从提高主轴轴承精度和刚度的角度浅淡提高主轴回转精度的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ITX系列铣削头主轴结构的特点,介绍轴向调整圆螺母的功能及使用方法,提出使用这种圆螺母可有效地提高主轴回转精度、减少轴承温升、降低主轴系统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10.
邵堃  孔国利 《机床与液压》2018,46(22):16-20
高速主轴在工作过程中易受热变形影响数控机床加工精度,而角接触球轴承作为高速主轴的支承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根据Hertz接触力理论,结合角接触球轴承受力平衡以及位移方程,建立角接触球轴承对主轴位移影响的分析模型,然后通过对比用模型计算的轴套位移值与用位移传感器测得的轴套位移值来进行验证;最后分析计算不同转速下轴承内外圈接触力和轴承刚度的影响,以及不同转速下对轴套和主轴位移产生的影响。利用该模型可以设置合理的预紧载荷以及主轴转速,提高轴系的运动定位精度,为轴承预紧量的施加、工作预紧载荷的调整及预紧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弱化轴承塑性变形导致的热变形,从而降低对高速主轴变形位移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文阐述了利用轴承振动信号可判断机床主轴轴承的工作状态,通过频谱分析可对轴承进行故障诊断及预紧力确定;应用B&K2148采集振动信号,MATLAB进行数据处理,对CKS6116型机床主轴前轴承进行了故障诊断与预紧力分析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台数控轧辊磨床的头架可回转主轴轴系的设计过程。重点分析了轴承的选择、支承跨距的合理布置、滚动轴承的消隙和轴承的润滑方式。根据数控轧辊磨床的特点,对主轴系统进行了结构设计。通过对数控轧辊磨床头架可回转主轴的有限元分析,优化了主轴系统。数控轧辊磨床的头架可回转主轴轴系的设计成功,对提高磨床头架主轴的回转精度、承载能力和刚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SFEZ120铣削头主轴结构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主轴前后轴承获得合理预紧的方法,并深入探讨了通过合理布置前后轴承在主轴圆周方向上的方位,使主轴定心直径相对其两轴承位置的径向跳动和两轴承(成套轴承)内圈的径向跳动三者作用尽可能抵消,以达到提高整个主轴系统装配精度的方法和预期效果。其次也介绍了装配过程中应注意的其他要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七十年代中期才发展起来的动静压轴承是解决超微米级的机械结构,对提高机床主轴的回转精度,切削效率,加工质量卓有成效。动静压轴承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因此要采用合理的加工工艺,本文介绍一种工艺设备,能保证动静压轴承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一种以直接控制主轴回转位置精度来补偿主轴回转误差的方法,以及为此而开发的一种新型的液体静压主轴系统。对这种直接补偿主轴回转误差的原理,文章作了具结的阐述,并讨论了可控液体静压轴承的设计问题.最后介绍了在线控制补偿主轴回转误差的试验。图6幅,表2个,参考文献5种。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轴承间隙对主轴回转精度的影响之后,提出轴承间隙调整原则和调整方法,以及常用的、合适的调整和锁紧结构。  相似文献   

17.
胡秋  赵鹏宁 《机床与液压》2012,40(16):18-19
精密轴承是高速精密主轴设计中的关键零件之一.对高速精密轴承的选型与配置、高速精密轴承轴向限位方式、高速精密主轴轴承的预紧方式及其实现、高速精密轴承的润滑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论述.对各种高速精密主轴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高速电主轴主轴支撑方案进行分析,提出在高转速、大负荷工况下,水润滑动静压滑动轴承是一种可行的主轴支撑解决方案;并从提高主轴刚度、阻尼和回转精度等角度出发,选择了两种可用于水润滑的轴承的匹配材质,为电主轴主轴支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小模数数控滚齿机去掉了传动用的齿轮副、蜗轮蜗杆副等传动元件,刀具轴和工件轴直接与电机轴相联。几何误差和热误差是小模数滚齿机的主要误差来源,为此,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电主轴。该电主轴采用了主轴电机置于主轴后轴承之后的形式,缩小了主轴轴承位置的径向尺寸,使轴承摩擦产生的热量的散发,减少了电机发热对轴承变形产生的影响;主轴轴承采用了静压轴承的形式,提高了主轴轴承的耐磨性和回转精度。该电主轴的设计能够提高小模数滚齿机的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20.
主轴回转误差严重制约着机床工作精度,本文对机床主轴产生回转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测量方法进行研究,在对现有的线位移三点法误差分离方法的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优化算法——矩阵算法,代替傅里叶变换实现圆度误差分离。采用最小二乘法和圆图像的误差值对分离出的主轴圆度误差和回转误差进行评定。基于仿真软件,开发主轴动态回转精度测试系统,该系统用于主轴回转误差测量,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较高精度的误差分离结果,对主轴回转误差的有效分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