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冲模电火花加工自从采用钢对钢工艺以来,无论生产率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但闸流管(包括电子管)式脉冲电源在生产过程中,当粗规准加工时,存在着电极损耗大的问题,特别是尖角位置,损耗严重,对于电机定转子复式模加工质量影响很大。据粗略统计,属于电极损耗大的模具约占15%左右。改用高低压脉冲加工后,电极损耗大的现象较好地解决了。  相似文献   

2.
广泛用于动力设备制造中的12Cr_1MoV 钢,其残铝量的增高(>0.01%)将导致持久强度的下降。此外,在12Cr_1MoV 钢中,随着残铝量的增高,还会在正火及750℃回火一小时后出现硬度升高的现象。随着铝含量的增加,持久强度下降的现象在铬钼钢中是早已发现了的.本文研究了12Cr_1 MoV 钢的微观组织的目的在于查明残存的铝量对持久强度的不利影响以及在750℃出现硬度峯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锌锰电池行业中,电池锌筒是由冲床冲压成型。加工锌筒的模具——底芯是生产锌筒的重要工具。我厂以往加工制造的底芯都是采用φ35W_(18)Cr_4V高速钢,按照热处理工艺规定:W_(18)Cr_4V高速钢回火次数多,钢的质量好,处理的工件韧性、硬度等就能达到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徐州电厂67吨/时锅炉安装工程中,对锅炉高温再热器的现场组合焊接首次使用了脉冲钨极氩弧自动焊(T I G自动焊)。高温再热器的材质是12Cr_1MoV钢管,规格为φ51×3.5毫米;共有58排,每排12只管口与两只联箱上相应的12只短管焊接。  相似文献   

5.
采用恒电位脉冲技术对转子钢的敏化进行检测,并与传统的动电位阳极极化法进行了比较。检测结果显示使用恒电位脉冲法实验后的电极未发现明显的孔蚀现象,从而保证了检测方法的准确性;而且恒电位脉冲法具有测定速度快、对试样损伤小,测定结果更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机械加工中,脉冲滚压工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能提高工件加工部位的光洁度、精度和强度。我厂采用此工艺加工电机端盖的轴承室,收到了良好效果。几年前自我厂自制了一台立式脉冲滚压机,经过使用和改进,使这台机床更加完善,更换不同的脉冲滚压头,就可以加工不同规格的工件。现介绍于后,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线切割加工是电火花切割加工的简称,它是用线状电极(钼丝或铜丝)靠火花放电对工件进行切割加工。线切割加工广泛应用于加工硬质合金和淬火钢的各种形状的工模具零件以及小批量产品金属零件的制造,线切割加工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及的特殊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102钢与12Cr1MoV钢小径管焊接热循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现场实际焊接的102钢与12Cr_1MoV钢小径管焊口热循环测定,由t8/5说明:102钢小管焊接时焊后不会出现冷裂纹,焊后不必进行焊后热处理。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聚合类绝缘材料老化实验及等离子体水处理高级氧化实验2项实验研究的应用要求,分别设计了双极性和单极性2种ns级高压脉冲发生器,且均主要由高压直流电源、两级脉冲储能电容器和气体开关等组成,结构紧凑,具有重复频率、脉冲宽度及电压幅值可调等优点。2种脉冲电源的主要区别在于各自的核心元件—多电极旋转火花隙开关(MER-SGS)的结构和尺寸设计,同时电源的重复工作频率也可由旋转火花隙驱动电机及电极数量调节控制。为验证火花隙开关的工作性能,采用ANSOFT/MAXWELL ELECTROSTATIC 2D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对2种开关不同开断关合角度下的电场强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火花隙的紧凑结构设计能够产生强烈电场畸变进而保证脉冲电源在具备良好输出特性基础上,开关可靠动作,从而达到降低绝缘要求、减少电极烧蚀、延长工作寿命等目的。通过对2种脉冲电源有载情况下实际输出波形的测量可得,脉冲上升时间(<10ns)、脉冲宽度(1~500μs)、重复工作频率(1~3kHz)、平均功率等电源参数均达到各自实验要求标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根据特种加工实验教学的要求,以电火花加工为例介绍了正交实验法的原理、特点及实施过程。采用L9(34)正交表研究了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峰值电流等电参数对电火花加工材料去除率和电极损耗率的影响,得到了相应的规律关系。实践表明,采用正交实验法来指导学生进行特种加工实验,既可加深学生对特种加工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助于提升他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重复脉冲电压参数对变频电机绝缘局部放电起始电压(PDIV)的影响规律,有利于低压散绕电机的绝缘性能评估。本文搭建了重复脉冲及正弦电压下的局部放电测试系统,通过对双绞线施加不同电压波形,研究了重复脉冲极性及占空比(0.01%~70%)对I型变频电机匝间绝缘PDIV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分析了正弦与脉冲电压下PDIV测试等效条件。结果表明:占空比为50%时,脉冲电压双极性下试样PDIV约低于单极性下PDIV的12%;随着脉冲占空比的增加,单极性下PDIV值逐渐升高,双极性下PDIV变化较小,但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单极性脉冲占空比为10%以下,双极性脉冲占空比为30%~70%时,与正弦电压下PDIV测试值最接近。对此,采用脉冲电压测试电机绝缘PDIV时,需考虑占空比的选取;且在一定电压参数下,正弦与脉冲电压PDIV测试基本等效。  相似文献   

12.
我厂电火花机床小组的工人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的教导,在上海等兄弟单位先进经验的启发下,自己动手,制造了一台D6140A型晶体管脉冲电源机床(即晶体管高频电火花机床)。经过使用,我们感到应用D6140A型晶体管脉冲电源机床加工各种工模具,与我厂现用的双闸流管式,单电子管式电火花机床相比,具有电源箱体积小、结构紧凑、生产率高、电极损耗低和加工范围大等优点。现将D6140A型晶体管脉冲电源机床的结构,调试方法及使用概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厂使用株州601厂生产的GT35钢结硬质合金制造电机铁芯片冲裁模具,比原来用Cr12高碳高铬模具钢制造模具提高寿命,降低成本。现把GT35钢结硬质合金制造模具应该注意的加工工艺作如下简介。一、锻造开始阶段由于对GT35钢结硬质合金自由锻造规律没有掌握,锻坏了不少材料,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由不会锻到多火锻成,由多火锻成到少火锻成。  相似文献   

14.
为防止102钢与12Cr_1MoV钢小径管焊接再热裂纹的产生,利用焊接热模拟试验,分析不同焊后热处理温度对102钢试样粗晶区的影响。证明不进行焊后热处理是防止再热裂纹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 12Cr_2MoWVB钢(简称102钢),是北京钢厂、冶金部钢铁研究院等单位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的低合金贝茵体热强钢。自一九六三年开始试制,一九七三年纳入YB 529—70锅炉用高压无缝钢管标准。一九七三年以来又开展了完善工作,现已用于我国高参数大型机组的锅炉过器管,再热器管及相应部件上。  相似文献   

16.
在自动控制装置或类似的系统中,信号部分与电机传动部分是二者不可缺一而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信号部分用一个晶体振荡器,通过不同的分频取得所需的频率信号,以供系统的各部分使用。电机传动部分通常采用脉冲同步电机(包括步进电机)通过不同的速比设计来实现。然而,电机旋转时,由于种种原因,如电机的加工、轴承、装配精度误差、动平衡不佳、供电电压或频率的波动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会使电机转速不均匀。特别在高精度的系统中会直接影响系统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同轴电极脉冲电晕放电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理论推导得到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的电子平均能量 (用电子温度表示 )与同轴电极系统中的击穿电压有成正比的关系。实验研究了同轴电极系统中脉冲电晕等离子体中脉冲波形参数 (脉宽和上升时间 )对电极击穿电压峰值 (电子平均能量 )的影响 ,结果表明 ,减短脉冲宽度和减少脉冲上升时间可提高反应器的击穿电压并增加激发电子的能量。  相似文献   

18.
小型电机定、转子冲模,一般是将刨加工后的冲头(凸模)毛坯和铸铁毛坯焊在一起,经成型磨削后作电极,在电火花机床上对下模(凹模)穿孔成型。一般为了加工时便于校模,仅在下模上钻几个冲油孔,这样加余量过多,影响加工效率。为此我们采用酸  相似文献   

19.
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被广泛研究用于生物灭菌、材料表面改性、污染物净化处理等,而DBD装置的电极结构影响等离子体生成特性及其应用效果。为此,研究了不同高压电极构型(阵列针电极、网电极、平板电极)对DBD装置的放电特性、臭氧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网孔尺寸影响网电极的电流脉冲幅值、丝状电流脉冲数目和放电功率,网孔尺寸为0.2 mm×0.2 mm的网电极放电时的丝状电流脉冲数目大、电流脉冲幅值高,而网孔尺寸为0.5 mm×0.5 mm的网电极放电时的放电功率大;平板电极放电时的电流脉冲幅值高于网电极(网孔尺寸为0.5 mm×0.5 mm)和阵列针电极放电时的电流脉冲幅值,而平板电极的放电功率与网电极的放电功率相差不大,但远大于阵列针电极的放电功率;不同网孔尺寸的网电极放电时,在相同电压下,网孔尺寸为0.5 mm×0.5 mm的网电极放电时生成的臭氧质量浓度最高,且其生成的臭氧质量浓度和生成臭氧的能量效率均高于平板电极和阵列针电极。  相似文献   

20.
对同轴电极处理腔和细管组-板电极处理腔内的牛初乳进行了动态脉冲电场灭菌(PEF)处理,研究了稍不均匀电场与极不均匀电场下的灭菌效果。分别比较了两种电极结构下试品流速相同和高于临界场强区域内脉冲个数相同时的灭菌率。试验结果表明:在脉冲个数相同情况下,细管组-板电极结构处理腔灭菌效果始终好于同轴电极处理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