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西蜀园林以历史名人纪念园林为代表,呈现出浓郁的纪念性特征.竹子作为西蜀地域的特色植物,与该类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园林造景中不可或缺的植物.通过探寻竹文化产生发展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分析了历史名人与竹之缘,梳理出在竹文化关照之下竹景造园的创作手法,不仅从形式美上发现植物的美学价值,更重在通过植物合理配置营造出的诗情画意和良好的人文精神氛围,从中揭示出竹在纪念性景观营造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试图为今后的地区园林创作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陈永生 《中国园林》2005,21(6):72-74
针对中国现代园林创作中"泛西化"的表现主义倾向,以寻求园林艺术发展创新的趋势为议题,通过研究中西传统园林文化在现代条件下的传承与借鉴,探讨现代中国园林的创作策略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易博文 《中外建筑》2015,(1):122-123
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国的很多传统艺术都有着相通之处,园林亦然。道教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以及"无为"等思想都与园林的精华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文章从道教的精华思想出发,着眼于中国园林这个特殊的艺术形式,以文化为基点,试图找出道家思想对园林精神、元素、空间处理上的相通之处,对现代城市园林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探究文化与园林间的内在渊源。  相似文献   

4.
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乡土是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的体现。乡土景观元素来源于乡村生活、来源于自然,与地域特征密切相关,并蕴含一定的文化意义和地方精神。依据不同的表现形态,将乡土景观元素归纳为:乡土的“物”、乡土的“事”和乡土的“意”3类,并探讨了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创作中的运用,分别提炼出不同类型乡土景观元素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5.
居阅时 《中国园林》2007,23(2):74-76
铺地是园林建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达到建筑功能外,还要完成其文化功能,即所用图案蕴涵一定的文化涵义,与其他建筑元素一起构建园林主题。苏州古典园林铺地纹样内涵深刻,其中关键在于以象征的形式表达,将其概括为迎祥、祈福、信仰和文人精神四方面,借助象征视角,分别对其进行实例分析,力图还原其文化涵义,找到正确的解释答案,为理解、借鉴和传承园林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园林是一种艺术作品,是设计者感情、意愿、理想的表达。园林意境是文化素养的流露,是对山水景观欣赏美感的升华。本文从园林意境的含义、园林意境的创作手法和园林植物季相设计中意境的营造三方面来论述园林植物的季相设计在营造意境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2)
扬州园林作为典型江南风格的园林代表,历史源远流长,风格经久不衰。其传统装饰元素不仅有丰富的文化韵味,而且对扬州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意义。该文作者以何园为例,从园林的装饰元素、风格特点等方面着手,通过实地考察,阐述园林中的装饰符号及其文化内涵,尝试为观园者提供鉴赏参考,助其发现何园装饰元素独特的美。  相似文献   

8.
园林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假山置石是园林遗产中蕴含"意境美"的典型要素,具有其特殊性.从遗产活化的角度,以江南园林中的赏石为切入点,探究赏石文化同园林文化发展的历史,并通过对"江南四大名石"的历史、形态特征和评价总结,探究赏石蕴含的美学和人文价值.探究理论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3D打印...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寻“留白”这一艺术理念对于传统园林以及传统空间建构形态的影响,分别从传统哲学、认知方式以及审美观等角度,对留白在传统园林空间的创作以及接受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揭示了留白的创作思想表现在园林空间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以及时空互渗等方面,留白的空间处理手法是形成传统园林空间意境的重要设计策略.传统园林空间中的留白与传统文化、哲学思想表现出内在的一致性和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0.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植物景观景题创作是对中国优秀园林文化的传承.通过对古典园林植物景观四字景题的分析,探索植物景观景题造词方法及规律,提出了四字景题创作"画面感、意境美、重植物、合尺度"的基本评价标准及景题创作方式.认为在景题创作时可以借鉴诗词、楹联和古典园林景名,收集与归纳景题常用字词等,运用诗性思维,使植物景观具有...  相似文献   

11.
“村居”是中国历史上屡见于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意象,与之相对应的“村居园林”也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类型活跃于历代园林实践中。然而,囿于实物遗存的缺失,对其研究长期被忽视,缺乏对其概念的明晰和特征的总结。为此,结合史料文献的考析、典型案例分析,从时间维度阐述“村居”与“园林”之间的审美传统以及造园背后士人心境和以园林为外化表征的历时性特征。以期构建对“村居”园林的 历时性认识,拓展中国园林史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汤思琦  彭浪  毛华松 《中国园林》2022,38(10):139-144
作为“琴棋书画”之首,古琴与其相关的抚琴、听琴等活动,是中国古代山水与园林中的重要活动,塑造了以古琴为主题的园林空间与园林意境。基于古琴活动的图文史料和园林实存,通过图文互证的方法,归纳了古琴活动文化意象从神性到诗性的变迁历程,以及此历程推动下的活动方式雅化和活动场所范式化。最后从古琴声音审美的“和”“静”“清”“远”4个方面,总结了园林古琴声景空间组织的典型方式。探索了古琴活动文化内涵和空间场所的耦合关系,对理解中国园林的内在形成机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从解读中国古代文人园林出发,从文字对空间意境体验的作用引申开去,联系屈米的"空间结构"的理论模型工具来分析传统园林中的诗意与意境的建构。提出"读"文字是理解中国古代园林空间结构——"意境"的独特线索。从而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在强调地域性的全球背景之下,该如何重新诠释、延续中国传统空间的诗意或探索建筑空间意境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苏畅  周玄星 《中国园林》2005,21(4):43-45
中国古代文人由于其社会地位和处境,以及受到山水诗、画和儒、道、佛等思想的影响,在营造园林上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文人参与建园程度及园林类型方面,进一步说明文人在中国古典园林上的深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经“月岩望月”研究发现,南宋时期已出现符合天 文运行规律、“朝对东-南”的观月景观营建,构景手法表现 为月景与地景的同框因借,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景月同构” 的空间营造特征。在“景月同构”是否能作为中国古代园林月 景设计范式,以及其“朝对东-南”的设计具有哪些共性特征 2个问题的导向下,基于古代园林遗存和园记等材料进行统 计、筛选,针对观月空间布局与构景要素进行整理。总结出明 清园林中成功观月的景点普遍存在“朝对东-南”的方向性特 点,并归纳出“有水为宜”“丘壑应变”“景题点睛”“旱园 水作”4类中国古代园林观月空间的“景月同构”设计范式。 进一步探讨了中国传统园林在月景营建中对天文规律的应用, 以期为古代园林观月景点复原定位及现代月景设计在山水地形 营造、景观元素布局和观月氛围设计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园林中的榭     
文章通过对“榭”字起源与字意的考据,探索“榭”的内涵与形式的演替经历了从规模宏大的高台榭殿堂,以及由远观功能延伸的讲军习武之所,转变为古典园林中文人观景、游憩、观演以及会客之处。依据对诗词以及现存古典园林中榭的史料实例统计,发现水榭是园林中榭的主要形式。研究水榭的空间布局、尺度,是对榭在物质属性的探讨;对榭文化层面的探讨则体现在研究古人建造水榭时对传统文化及思想表达的方法和手段。古代园林水榭中体现的空间处理手法和利用建筑景观对文化内涵的表达手法都值得去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7.
程秀萍  裘鸿菲  周雯文 《山西建筑》2007,33(29):347-348
通过古诗词、园林实例与中国园林美学理论,分别对声景概念、审美特征、分类和运用进行了分析,试图以小见大,触类旁通,揭示声景在我国古典园林运用中的奥秘,扩展人们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欣赏视野。  相似文献   

18.
易学是中国哲学之源,与风景园林统一于象数范畴。象主要体现在易学的卦象爻象、风景园林的要素空间和地理的气形布局等方面;数主要体现在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数理逻辑方面。易学体用兼具,“体”指易学的理论经典,“用”指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体”“用”结合,首先表现为景点题名的易学典故,其次表现为象天法地和呼象喝形的要素形态,再次表现为四正四隅的八卦布局,从次表现为利害吉凶的评价标准,最后表现为易学的审美方法。由此可见,风景园林以易学为原理进行设计,可以顺应自然的象数本质,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白晨曦 《华中建筑》2004,22(B07):B0134-B0134,135
该文分析了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在总体布局、要素配置、时空意境等方面的影响,说明了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文化的浓缩。  相似文献   

20.
赵丽芳 《山西建筑》2008,34(2):348-349
阐述了风水美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深远影响,从自然美、曲线美、均衡美、象征美和阴阳美五方面探索了中国古典园林所体现的风水美学思想,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