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梳棉机加装固定盖板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档次细号纱线品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其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高档次的棉纱对千米棉结、条干CV值、单纱强力等指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其中成纱棉结是重要指标之一。为增强企业竞争力 ,我公司对 2 5台A1 86F型梳棉机进行了技术改造 ,全部加装了固定盖板 ,现将纺纱试验效果介绍如下。1 加装固定盖板的目的( 1 )降低成纱条干CV ,提高单纱强力。加装固定盖板后增加了梳棉机分梳面积 ,增强了分梳能力 ,可以提高纤维的分离度和伸直平行度。( 2 )降低成纱棉结 ,稳定成纱质量。我公司纺制的CJ 7.2tex纱 ,客户…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施棉纺高效工艺,前纺生产效能大幅提高,达到了技改减少投资,生产减少用工、用电的经济效果,同时成纱质量仍然稳定在较好水平。为分析高效工艺与成纱质量的关系,我公司在CJ9.7tex、CJ7.3tex品种上进行了一系列加大半成品定量,提高细纱总牵伸的工艺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在成纱质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对CJ9.7tex、CJ7.3tex半成品定量适当加大,并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梳棉机产量,满足客户指标要求,介绍弹性盖板针布的发展方向;对比不同梳棉机产量时弹性盖板针布由TB52型更换为TB55型前、后纺集聚纺CJ 11.7 tex纱以及普梳、集聚纺C 14.6 tex纱时生条AFIS和成纱质量指标。试纺数据表明:在FA203B型梳棉机工艺条件和其他梳理针布配置不变时,更换弹性盖板针布后生条AFIS总棉结下降24%,短绒率增加10%,成纱+200%棉结下降59%;梳棉机台时产量由18 kg/h提高到30 kg/h,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台产量达35 kg/h时成纱指标恶化不严重,能满足梳理质量要求;该针布对精梳品种棉结改善较大,纺普梳品种应结合梳理原理选配新型器材专件,以提高梳理效果和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4.
研究梳棉机和精梳机梳理元件的改进效果。在A186F型梳棉机上加装固定分梳盖板后,C 14.6tex纱线质量有所提高,与改造前比,成纱条干CV下降0.54个百分点,千米粗节减少了30个,千米棉结减少了71个。在FA251C型精梳机上使用加密锡林和密型顶梳,并对CJ 14.6 tex纱进行了正交试验。表明:A186F型梳棉机和FA251C型精梳机的分梳元件经改造后,CJ 14.6 tex成纱各项数据指标较好。分梳元件改造前后对成纱强力影响不大,对提高精梳成纱质量水平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JWF1216型梳棉机纺细旦莫代尔纤维纱的产质量,详细介绍调整JWF1216型梳棉机上机工艺、优选刺辊转速及齿型、调整配置针布型号,用长度为38 mm、线密度为0.9 dtex、回潮率为11.5%的细旦Modal纤维,纺细旦莫代尔11.7 tex纱和10.6 tex纱的试验过程;对比减小盖板—锡林隔距,增大压碎辊与剥棉罗拉间牵伸倍数,增大锡林和刺辊转速,选用梳针型刺辊、调整锡刺速比以及配套针布型号前后的成纱质量指标。指出:合适的上机工艺是梳棉机高质高产的基础保障,莫代尔纤维杂质较少,上机工艺调整和梳理器材配置应增强分梳能力、减少纤维损伤、降低短绒含量;调整后,JWF1216型梳棉机纺细旦莫代尔11.7 tex纱产量为47.5 kg/h,纺细旦莫代尔10.6 tex纱产量为59.4 kg/h,满足客户质量要求和生产需求,达到与国外先进设备同线、同质、同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CJ 7.3 tex纱成纱质量,结合老型号梳棉机的局限性,采用优化锡林针布参数,特别是优化锡林、盖板齿密比和锡林针布横、纵向齿密比进行试纺;分析试纺结果表明,锡林、盖板齿密比大对成纱质量提高有利,锡林横、纵向齿密比小(3.3∶1)比大(4.5∶1)对成纱质量提高有利.  相似文献   

7.
我公司在A186型梳棉机上纺27.8 tex纱时,根据原棉性状及配棉工艺的调整及时调快了盖板速度,增强了盖板的分梳效果.但由于斩刀臂固定在盖板传动轴上,致使剥棉斩刀速度骤增,造成斩刀刀片、斩刀臂轴承与斩刀轴磨损大,降低斩刀剥棉效果,且使盖板花不易被剥除掉,容易在分梳工作区损伤盖板、锡林针布,增加生条棉结杂质粒数.为此,我们对A186型梳棉机斩刀传动部分进行了革新.  相似文献   

8.
我公司从2003年以来先后购进了40台FA224型高产梳棉机,分别用于纺制CJ 9.7 tex、CJ 14.5 tex、C 14.5 tex、OE 36.4 tex等纯棉产品.由于不同产品配棉中原棉短绒、杂质含量差异较大,当纺制细号纱时,飞花积聚严重,为此我们在FA224型梳棉机上加装了车肚吸落杂装置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改善CJ 5.8 tex成纱质量的工艺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改善CJ 5.8 tex成纱质量的工艺措施.为提高CJ 5.8 tex成纱质量,配棉中通过小样试纺确定较好的配棉方案,梳棉机工序选择合适的针布,精梳落棉率控制在15%~16%,控制落棉含短绒率≥70%,精梳条短绒率≤8%.粗纱采用TJFA458A型悬锭D型牵伸粗纱机.在工艺参数、工序质量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最终使CJ 5.8 tex成纱质量达到了Uster 2007公报5%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异形曲面压力棒隔距块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公司在细纱机上使用异形曲面压力棒隔距块较大幅度地降低了成纱条干CV值和常发性纱疵.CJ 5.8 tex、CJ 7.3 tex、CJ 11.7 tex、CJ 9.7 tex等4个品种纺纱对比试验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梳棉机的梳理效果,介绍梳棉机用固定盖板金属针布齿条工作角的设计原理,通过改变固定盖板金属针布齿条工作角的设计值,上机验证工作角变化对梳理指标的影响;详述使用同批原料,在TC5型梳棉机纺C 14.6tex纱的试验条件、准备和要求,以及对生条和成纱的取样要求;在基本工艺设置和其他梳理元件配置不变的条件下,对比后固定盖板金属针布齿条在不同工作角时的生条和成纱质量。结果表明:后固定盖板金属针布齿条的工作角在梳理效能中发挥显著作用;在小于理论设计临界值的情况下,工作角越大,梳理效果越好;随着后固定盖板金属针布齿密的增加,可适当增大工作角以增强梳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明 《棉纺织技术》2004,32(7):62-64
并条工序在棉纺工艺流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成纱重量CV值影响更为显著。并条设备的使用稳定性和上机工艺参数的准确性也很重要,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后工序大面积的质量问题。我公司经过广泛论证,在技术改造时选购了德国特吕茨勒公司生产的HSR1000型并条机与纯棉精梳生产线相配套,主要生产CJ7.3tex~CJ 18.2tex梭织与针织用纱。自设备投产运行以来,运转正常,质量稳定,达到了预期的技改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FA227A型梳棉机普梳条子出现粗细条、前清洁辊对剥棉罗拉清洁效果不佳以及回转盖板针布清洁不良等问题,通过对梳棉机机后给棉罗拉固定托座进行打孔改造,防止给棉板—刺辊隔距的走动,提高刺辊针布的梳理质量;通过将机前高速清洁辊改造为杜邦丝清洁辊,保证高速清洁辊的安全性和剥棉罗拉的转移效果;通过对机前回转盖板针布进行大毛刷改造,保证回转盖板针布的清洁效果及梳理效果。结果表明:改造后,环锭纺普梳14.6 tex纱棉结控制为不大于22个/km,集聚赛络纺CJ 14.6 tex纱棉结控制为15个/km~16个/km,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强捻纱捻接工艺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公司生产的CJ 1 1 .7tex强捻纱捻度为1 80捻 /1 0cm ,在村田自动络筒机上生产时 ,捻接质量达不到工艺要求 ,结头易脱开 ,大部分纱头根本捻接不上 ,络筒机无法正常生产。分析原因 ,主要是由于CJ 1 1 .7tex强捻纱捻度太大 ,络筒机捻接动作不到位 ,退捻气压调整又受条件限制 ,造成纱头退捻不充分 ,捻接成功率极低。为此 ,我们对设备运转状况进行了检查 ,对工艺参数进行了调整。( 1 )设备运转状况要求①气压 :在车后调整气阀 ,使退捻气压P1 达到 0 .65MPa以上 ,加捻气压P2 达到 0 .6MPa。②上下退捻瓷管完好无损 ,内壁光洁 ,无松动、位移…  相似文献   

15.
我公司在纺制细号纱时一般都选配一定数量的长绒棉,但对用途广泛的CJ 14.5 tex尚未混用.为了纺制出符合市场要求,又能为公司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优质产品,在纺制CJ 14.5 tex纱时,混入了一定比例的长绒棉,为此,对不同比例含量长绒棉与成纱质量的关系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6.
根据需要,我们公司将两台正在纺Z捻CJ18.2 tex纱的机台直接翻改为纺S捻纱。由于原在机钢丝圈使用时间仅一天(我公司规定CJ18.2 tex纱的钢丝圈使用周期为一周),于是决定  相似文献   

17.
高压上浆工艺在细号高密织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我公司在生产CJ 9.7/1 4.5 681 /4882 4 9高密缎条织物时 ,浆纱工序遇到很大困难 ,由于纱号细、密度高 ,纱线排列紧密 ,不易上浆且上浆不均匀 ,造成表面上浆严重 ,落物率高 ,毛羽长而多 ,织造时开口不清 ,经向断头高 ,经过调整浆料配方 ,改进浆纱工艺参数 ,在祖克浆纱机上采用“两高一低”上浆工艺 ,提高了上浆质量 ,取得较好效果 ,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1 原纱条件CJ 9.7tex原纱质量指标见表 1。从表 1看出 ,原纱质量较好 ,现以原纱质量为基础 ,谈谈该品种的上浆工艺表 1 CJ 9.7tex原纱质量指标项  目标准值实测值单强CV/%条干CV/…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JWF1415型粗纱机的性能特点以及在该机上纺制CJ5.83tex纱时的粗纱工艺。参数在进行优选后,使得工艺配置更加合理,适时地改善和提高了CJ5.83tex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SXF1568C型细纱机的的技术特点,主要纺专器材的选配,提高安装质量所采取的措施以及纺制CJ14.6tex、CJ9.7tex品种工艺参数的配置及成纱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20.
我公司开发CJ 9.7 tex普通纱与CJ 10.4 tex竹节纱均选用43%长绒棉与57%细绒棉条混进行生产.用户试织后反映辫子纱、飞花附入和粗节疵点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