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共中心点域折射静校正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提出一种可同时计算长波长和短波长折射静校正量的新方法。根据共中心点道集的折射初至旅行时方程,求取地震剖面的长波长静校正量和折射层速度,然后从原初至旅行时中减去长波长有关的剩余折射旅行时,再对剩余折射旅行时进行正交分解,求出各炮点和检波点和短波长静校正量。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本方法简便、收敛快、精度高。  相似文献   

2.
地震数据处理中静校正对动校正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传统静校正方法具有垂直时移的特征,经过静校正处理后各地震道的反射时间由浅至深产生了一个相同的时移。尽管各反射to时间在静校正处理后发生了变化。但在静校正过程中并没有改变反射波同相轴的形态,这就使得动校正速度(通常称之为叠加速度)发生了变化。动校正速度的变化量往住取决于静校正对反射1o时间的改变,而反射to时间的改变又往往与静校正基准面和地震数据处理基准面的选取有关。在表层结构相对简单地区,所求取的动校正速度与实际观测到的地震反射波视速度比较接近,但在表层结构复杂、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经过基准面静校正后,特别是经过区域静校正后,静校正对动校正速度的影响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其动校正速度用于构造解释和地质解释会产生很大误差。通过理论模型的研究,定量分析了静校正对速度场的影响。为以后基准面的确定、基准面静校正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地震测量,野外静校正数据的采集与整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用小折射法及实测炮点高程等方法求出风化层速度、厚度及降速层速度,然后计算出各炮点、检波点的基准面静校正值。上述运算可在 TI-59小型计算机上进行。  相似文献   

4.
波动方程共方位角三维叠前偏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针对双平方根(DSR)单程波动方程全三维偏移方法在地震波成像实际应用中面临的计算量大,对覆盖次数很低的窄方位三维地震资料会产生很强的相干噪声,影响成像效果等难题,结合Crossline共炮检距偏移理论,首先推导出了基于双域传播算子的共方位角叠前深度偏移公式,然后通过坐标变换提出了沿双程垂直走时方向进行递归波场延拓的共方位角叠前偏移新方法。通过对SEG/EAGE盐丘模型合成数据偏移试验,证实了共方位角叠前偏移深度域和时间域成像方法的有效性。将该法和常用的Kirchhoff叠前偏移法同时用于实际地震资料偏移处理对比,展示出该法在成像精度与分辨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6.
P-S波转换反射波的极化方向和极性与P波的入射角有关。实际中经常会出现入射角反转引起极性反  相似文献   

7.
共炮(检)点剩余静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低信噪比、剩余静校正量较大的地震资料,提出了分别计算炮点和检波点剩余静校正量的共地面点剩余静校正方法。该法基于经过动校正后的共炮点数据集和共检波点数据集分别求取检波点剩余静校正量和炮点剩余静校正量,并分别将共炮、检点道集动校正后的叠加道作为模型道与道集内各个道进行互相关,求出各个炮、检波点的剩余静校正量。理论和实际数据的测试表明,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低信噪比、剩余静校正量较大地震资料的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8.
静校正综述     
  相似文献   

9.
静校正评述     
与济阳坳陷不同,胜利新区地表条件复杂,近地表速度静校正已成为胶莱、鲁西南以及南方山地丘陵、西部戈壁沙漠地区地震数据处理中最突出的问题;另一方面,胜利老区济阳坳陷的高精度勘探也不再允许常规处理中的静校正误差。为此,胜利物探研究院加大了资料静校正的研究力度。专题攻关小组杨淑卿等人广泛调研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向大家隆重推荐DaveMarsen的"静校正评述"[1 ̄3]。该文图件丰富、概念清晰、系统性强、重于实用,对广大从事地震勘探管理、处理、解释以及采集的人员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模拟退火静校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模拟退火静校正技术摆脱了常规静校正方法的框架,它采用非线性反演技术——模拟退火,求解地表一致性静校正问题,能较好地克服低信噪比、大静校正量引起的周期跳跃。分析了常规剩余静校正方法的欠缺,阐述了模拟退火静校正技术的方法原理和在现有计算机运行速度条件下,求取全局最优解的可能性,并通过理论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经实例分析证实,此方法在解决复杂地表结构引起的大静校正问题时,优于常规静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沙特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陆上起伏地形的数据成像中应用了层析静校正和闭合相位剩余静校正。层析静校正后的叠加剖面质量显著提高;闭合相位剩余静校正进一步改善了剖面的成像效果。闭合相位静校正法不需要解庞大的方程组,因此比模拟退火法或基于梯度的方法更快速。  相似文献   

12.
在地表条件复杂、数据信噪比低的地区,静校正问题对高精度地震成像的影响尤为突出。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静校正综合应用技术研究,通过应用试验和效果对比分析,总结出一套逐步解决低信噪比数据静校正问题的可行方案。首先通过评价应用效果确定最佳的基准面静校正方法,如层析静校正、折射波静校正;然后发挥不同剩余静校正方法的优势,应用迭代逐步解决沟谷和侵蚀区的剩余静校正问题。在实际资料处理中,该综合静校正技术明显地提高了地震成像精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准噶尔盆地玛湖斜坡区地表地震条件和地质任务要求,提出地震数据连片处理中的静校正建模方法。该方法以全区野外静校正量为控制网格,以折射静校正量为主,进行综合静校正建模,从而解决了该区三块三维地震资料的拼接问题(无闭合差,无相位差),同时查清了该区的小幅度构造、地层不整合关系、断层位置,确保了三块三维地震资料拼接处构造的真实性。此外在三块三维工区拼接处还发现了玛005井北三叠系百口泉组3砂层组岩性地层圈闭,展示了该区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4.
15.
黄土塬地震资料具有低信噪比、静校正比较突出等问题。在应用静校正方法后记录的剩余静校正量依然较大,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分别计算炮点和检波点剩余静校正量的共地面剩余静校正方法。实际数据的测试表明,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低信噪比资料的较大剩余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地形起伏多变的情况下,炮点、检波点静校正值的获得往往存在许多人为的因素,即使采用地形低速带校正、自动剩余静校正后,某些特殊剖面段的效果仍然不好,此时可通过逐点相关静校正方法改善剖面的面貌。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于静校正量的大小没有限制,缺点是程序不直接计算静校正量。  相似文献   

17.
18.
交互分析静校正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介绍的交互分析静校正方法,是在利用折射波信息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反射波的信息,采用一种新的叠加方式--共叠加段叠加,通过交互分析、交互解释可解决由于野外静校正不准而造成的较大的剩余静校正量.  相似文献   

19.
最小野外静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在动校正前自动寻找反射界面的最可能位置作为参考面,提取并校正横向时差,用权因子法求取时差后,分离出炮点、接收点的剩余时差,对三维理论记录进行了静校正处理,使剖面质量得到改善,把二维方法扩展到三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