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恩达  孙晓红  延永 《精细化工》2014,(10):1183-1187
以8-甲酰基-7-羟基香豆素-3-甲酸乙酯与2-氨基苯酚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亚氨基香豆素类衍生物,其在与铜离子络合后制成了香豆素-铜离子配合物硫醇荧光探针。该探针在体积分数50%的乙醇水溶液中对含有巯基的氨基酸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探针的检测机理。在探针识别过程中荧光强度明显增加,在365 nm紫外光激发下荧光颜色由绿色变为蓝色,可以实现可视化检测。  相似文献   

2.
香豆素是常用的荧光生色团,在发展新型高效的荧光探针中有重要应用。3-氨基香豆素是一种α,β-脱氢氨基酸内酯,为其发展成为有多种生物活性与其他功能分子提供了独特的结构基础。迄今为止,以3-氨基香豆素为原料发展了一系列荧光探针分子,快速检测金属离子和生物分子。综述了以3-氨基香豆素为原料发展的一系列新的荧光探针,这些探针主要用于选择性地高效探测Hg2+、Ag+、Cu2+、Cu+、Pd2+、Zn2+和Cr2+等多种金属离子、硫离子、半胱氨酸和β-巯基乙醇等生物硫醇、H2O2和活性蛋白质。  相似文献   

3.
连续识别型荧光探针能在同一测试条件下连续识别两种离子,使得离子的检测更具专一性,是在普通同类型探针检测功能方面的拓展.设计合成了以7-二乙氨基香豆素为母体、咪唑-2-甲醛为识别基团的一种高选择性的席夫碱型荧光探针CI,用于连续识别Cu2+和焦磷酸根离子(PPi).探针CI对Cu2+表现出了明显的"开-关"荧光淬灭响应,...  相似文献   

4.
铜离子在生理、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探索可靠、有效的方法检测机体内的铜离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制备了一种简单且有效的铜离子荧光探针,即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噻唑(BM)。光谱测试表明探针BM对铜离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且不受其他离子的干扰。在最佳试验条件下,探针BM的荧光强度与铜离子的浓度在0~10μM内呈线性关系,其检测限为7.4×10-8M。最后,我们将探针BM成功用于活细胞中铜离子荧光成像,表其具有生物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荧光探针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检测手段,已广泛地应用于铜离子检测中,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铜离子荧光探针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新型香豆素类亚硫酸氢根离子探针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梦姣  郭媛  杨栋  倪小波  安静 《精细化工》2011,28(3):308-312
分别以间苯二酚和4-氯间苯二酚为原料,合成了两种香豆素类亚硫酸氢根离子探针——4-甲基-8-甲酰基-7-羟基香豆素和4-甲基-8-甲酰基-7-羟基-6-氯香豆素,并用IR、1HNMR、MS等方法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亚硫酸氢根离子探针的检测机理、选择性、方法的分析特性及其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应用,建立了一种在水溶液中检测亚硫酸氢根离子的荧光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安国策 《广州化工》2020,48(14):1-3
氰离子有很大毒性,在自然环境及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开发灵敏、快速的氰离子荧光检测技术对环境及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香豆素染料具有优良的光学物理性质,近年来越来越多科学家设计合成带有香豆素基团的荧光探针分子,用以检测环境及动物组织中的痕量氰离子。基于氰离子自身独特的化学物理性质,本文从氢键、加成反应、取代反应三个方面对近几年的香豆素类氰离子荧光探针进行了分类总结,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香豆素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因其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凝结、抗抑郁、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及荧光特性,一直以来是药物开发和荧光探针设计的研究热点。重点介绍了7-氨基-4甲基-香豆素类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以3-甲酰基-7-二乙胺基香豆素和2-氨基烟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席夫碱结构的香豆素类荧光探针,该合成方法简单,收率较高,产物易提纯。研究结果表明,当往探针中加入Cu2+时,探针的荧光强度急剧升高,而加入其他金属离子时,探针的荧光强度变化较小,Cu2+浓度在0~5.0×10-4mol/L范围内,探针的荧光强度随着Cu2+溶度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10.
荧光探针是一类能够检测环境和生物体中金属离子或化学物质的分子,在医学诊疗和环境监测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量子力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及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方法,对两种基于香豆素衍生物的荧光探针分子(ZC-F4和ZC-F7)进行研究。该类荧光探针分子以三联吡啶为识别基团,以香豆素衍生物为发光基团,可用于对Zn~(2+)离子的检测。通过优化探针分子的空间结构,分析电子云能级排布和吸收光谱等性质,我们从微观角度进一步揭示了分子几何结构与探针识别特性的关系,阐明了基于香豆素衍生物的锌离子荧光探针的作用机理。并通过比较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实验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实验工作者设计新型探针提供了有效理解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香豆素类荧光分子探针具有高灵敏性、选择性、分辨时间短等突出优点,因而在环境科学、医学、生物学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本文综述了香豆素类荧光探针在阴阳离子和中性分子识别检测中的分子设计、作用环境和应用效果,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化学试剂》2021,43(3):370-375
以罗丹明类似物和丹磺酰氯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开-关"型罗丹明衍生物荧光探针(CuP1),产率较高、产物提纯方法简单,通过核磁氢谱、碳谱和高分辨质谱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确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探针对铜离子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均表现出专一的选择性和高效的灵敏度,并能够实现裸眼识别;探针对铜离子的识别在浓度为1~7μmol/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1.72μmol/L,结果满足中国饮用水标准中铜离子含量限量值要求。细胞成像实验结果表明,探针可以应用于生物体系中检测外源性铜离子。探针识别铜离子是不可逆的,其识别机理得到高分辨质谱数据的确证。  相似文献   

13.
根据荧光探针设计原理和香豆素及喹啉类化合物的特性,以7-二乙基氨基香豆素-3-醛和4-(4-甲基喹啉-1-烯-1-基)丁烷-1-磺酸盐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香豆素-喹啉类荧光探针XDS-1,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了XDS-1的结构,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测试了其光谱特性。结果表明合成的XDS-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波长长,荧光发射波长长,Stokes位移大。  相似文献   

14.
荧光探针因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使用便捷、成本低廉、样品不需要预处理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如今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荧光传感分析方法。对荧光探针的识别机理、各种荧光探针分子在离子检测方面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介绍了卟啉类、罗丹明类、萘酰亚胺类、喹啉类、香豆素类和荧光纳米材料类等不同类型的荧光探针在重金属离子检测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阐述了重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方向和前景,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将蒽甲醛和二氨基马来腈缩合得到了荧光探针分子EnCN。当探针溶液中加入ClO~-后,溶液在435 nm处荧光强度迅速增加,溶液颜色也由黄色迅速褪至无色;而加入其他常见离子后,溶液荧光无明显的变化。这说明探针对ClO~-的识别选择性较高,且识别几乎不受其他离子的干扰。探针EnCN溶液在435 nm处荧光强度与ClO~-的体积呈现较好的线性回归关系,其检出限达到10-5mol/L,可用于荧光定性分析和定量检测水体环境中的次氯酸离子。  相似文献   

16.
为了检测浓度超标的重金属离子,探讨了一种新的荧光探针传感器检测法。利用柠檬酸钠作为还原剂合成铜纳米晶,然后加入半胱氨酸作为刻蚀剂和保护剂,与铜纳米晶配体交换反应合成荧光铜纳米簇,以铜纳米簇作为荧光探针建立了一种检测水样中重金属钴离子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钴离子存在时,破坏铜纳米簇,导致荧光迅速降低。在较宽的钴离子浓度范围(1~100μmol/L)内,铜纳米簇荧光淬灭程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R=0.970 0),其检出限较低(0.567 1μmol/L)。铜纳米簇传感器特异性选择钴离子,不受其他金属离子干扰,检测的选择性较好。基于此,完成对钴离子的超灵敏免标记检测,且EDTA可作为钴离子的螯合剂,实现了铜纳米簇传感器的循环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罗丹明母体结构的闭环(无荧光)与开环(强荧光)的相互转化的机理,设计并合成了2个用于检测铜离子的新型Schiff-base缩合的罗丹明荧光探针RH-2和RH-3。在生理环境下(20 mmol/L PBS缓冲溶液,p H值7.4),当加入Mg2+,Ca2+,Ag+,Cd2+,Co2+,Fe2+,Fe3+,Mn2+,Ni2+,Pb2+,Zn2+,Cr3+,Hg2+和Al3+等金属离子后,探针荧光强度迅速增强,而只有加入铜离子后荧光增强比较小,证明探针对铜离子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这种高选择性的荧光探针对于研究生理活动、环境中Cu(II)离子的存在和含量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吕荫妮  李宏达 《化学试剂》2020,42(5):563-567
设计合成了基于双8-羟基喹啉半花菁染料铜离子复合物识别硫离子的荧光探针,并通过质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探针对硫化物的传感性能,结果表明,荧光探针对硫离子具有非常高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不受其他分析物的干扰,荧光滴定光谱中随着不同浓度硫离子的加入,谱图呈现均匀的变化,探针溶液的荧光强度变化与S~(2-)(0~5μmol/L)的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 4),其检测限低至0.12μmol/L,反应动力学显示探针识别硫离子仅需要30 s,其准一级动力学常数k为(1.13±0.12)s~(-1),可以实现快速检测的目的,差谱图像呈现明显的颜色变化,可以实现可视化半定量分析环境样品中硫离子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曹笃盟  苑春  邱平 《河北化工》2015,(1):91-93,155
目前由于大多数Cu2+荧光探针存在灵敏性低、选择性差、响应时间长、在水溶液中量子产率低以及高细胞毒性等缺点,使Cu2+荧光探针的生物应用受到很大限制。通过把4-氨基安替比啉枝接到香豆素骨架上,合成了一个新型的Cu2+荧光探针L;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该探针L和Cu2+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了其他金属离子对探针L的干扰,研究结果表明,该探针对Cu2+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  相似文献   

20.
罗丹明是以氧杂蒽为母体的碱性呫吨染料,因其优良的光学性能如吸收系数大、光稳定性好和荧光量子产率高等,常常被选作荧光母体用于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和制备。主要对罗丹明类荧光探针在铜离子、汞离子、铁离子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对其结构特征、作用机理、检测水平和应用范围等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此类荧光探针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