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研究在溶聚丁苯橡胶(SSBR)和白炭黑配方体系中,橡胶操作油(简称操作油)用量对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操作油用量的增大,胶料的门尼粘度、FLFmax减小,t5t90延长;硫化胶的邵尔A型硬度、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减小,拉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和回弹值增大,耐磨性能和抗切割性能下降,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减小,0和70 ℃时的损耗因子变化不大,玻璃化温度(Tg)降低。SSBR胶料的门尼粘度、焦烧时间和转矩以及硫化胶的邵尔A型硬度、定伸应力、拉断伸长率、回弹值和Tg均与操作油用量之间具有高度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硅烷偶联剂Si747在半钢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胎面胶配方中以硅烷偶联剂Si747等量替代硅烷偶联剂Si69,并相应调整硫化体系,胶料的门尼焦烧时间和t 10延长,t 90缩短,F LF max均降低;硫化胶的物理性能稍有降低;胶料中白炭黑的分散性和动态力学性能明显改善;胶料混炼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
研究硅烷改性液体聚丁二烯橡胶Polyvest EP ST-E 60(简称ST-E 60)在白炭黑填充胎面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ST-E 60等量替代环烷油,胶料的门尼粘度减小,门尼焦烧时间延长,FLFmax 减小,t90缩短,Payne效应减弱,白炭黑的分散性改善;硫化胶的耐磨性能提高,回弹值增大,动态生热降低;在胎面胶配方体系中白炭黑用量越大,ST-E 60对胶料性能的改善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孙举涛  孙连文  赵树高 《橡胶工业》2015,62(10):597-600
研究丁腈橡胶(NBR)改性白炭黑对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BR1846用量的增大,胶料的门尼粘度增大,ts1t90缩短;采用先混炼NBR和白炭黑再加天然橡胶的工艺,且NBR1846用量为8份时,硫化胶的物理性能较好,阿克隆磨耗量较小,压缩生热较低,抗湿滑性能较高,滚动阻力较低;NBR3305的改性效果优于NBR1846。  相似文献   

5.
王茂英  刘震  吉欣宇 《轮胎工业》2019,39(11):0678-0685
研究偶联剂Si69用量对白炭黑胶料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偶联剂Si69用量的增大,混炼胶的门尼粘度减小,Payne效应降低,t90缩短;结合胶含量先迅速增大后略有下降,填料分散性提高;毛细管挤出胀大比增大,挤出表面变差;硫化胶的定伸应力增大,补强指数先增大后减小,偶联剂Si69用量为白炭黑用量的8%时补强指数最大;回弹值逐渐增大、压缩生热逐渐减小;磨耗指数先迅速增大后趋于稳定;60 ℃损耗因子最大值先迅速下降后上升,最终趋于稳定;偶联剂Si69用量为白炭黑用量的6%~8%时,胶料的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6.
白浩  陈生  王丹灵  任福君 《轮胎工业》2020,40(5):0282-0285
研究天然橡胶(NR)中蛋白质含量对其白炭黑填充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加硅烷偶联剂Si69的胶料中,随着NR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大,胶料的门尼粘度、FL和Fmax增大;与未加硅烷偶联剂Si69的胶料相比,加入硅烷偶联剂Si69的胶料的白炭黑分散性提高,门尼粘度、FL和Fmax减小,t10和t90明显延长;硫化胶的物理性能提高,滚动阻力降低。  相似文献   

7.
高冬兰 《轮胎工业》2018,38(6):358-361
研究硅烷偶联剂Si747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添加硅烷偶联剂Si69的胶料相比,添加硅烷偶联剂Si747胶料的焦烧时间延长,硫化时间缩短,硫化胶的硬度和定伸应力减小,拉断伸长率增大,其他性能相当;随着硅烷偶联剂Si747用量的增大,硫化胶的耐磨性能总体提高;当硅烷偶联剂Si747用量为2份、硫黄用量为1.2份时,胶料的综合性能最好,成品轮胎的耐久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硅烷偶联剂Si75和NXT对白炭黑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偶联剂Si75胶料相比,偶联剂NXT胶料的门尼粘度较低,硫化时间较长,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较小,拉断伸长率较大,动态性能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9.
将偶联剂Si69和KH550、活性剂PEG4000和DPG用作白炭黑改性剂,研究其对白炭黑填充溶聚丁苯橡胶(SSB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剂种类和用量对硫化胶性能有较大影响,Si69,KH550,PEG4000和DPG的最佳用量分别为4,8,4和6份;在最佳改性剂用量下,与未改性白炭黑胶料相比,改性白炭黑胶料的加工安全性好,硫化速率快,物理性能、耐磨性能和抗湿滑性能提高;在4种改性剂中,Si69和KH550改性白炭黑在橡胶中的分散性较好,胶料具有较高的物理性能、耐磨性能、抗湿滑性能及较低的滚动阻力。  相似文献   

10.
林庆奇  郭欢欢  陈延 《轮胎工业》2012,32(10):608-611
研究分散剂ZD-6在工程机械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工程机械轮胎胎面胶中加入2份左右的分散剂ZD-6,并适当减小偶联剂Si69用量,可降低胶料的门尼粘度,提高硫化胶的耐磨性能,降低生热,改善炭黑和白炭黑的分散性,对硫化胶的物理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几种锚定剂的粘度、用量、稀释剂种类等对溶剂型有机硅隔离剂基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粘度5~20mm2/s,pH值5~6,CH3/Si值08~09,稀释剂为180#汽油的聚甲基烷氧基硅氧烷是一种较好的锚定剂。  相似文献   

12.
微乳液除油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娜  王凤平 《辽宁化工》2009,38(3):157-159
针对常规除油不彻底,成本高,提出了用微乳液除油的方法,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添加助洗剂、络合剂等形成微乳液,研制了一种在常温下快速除去金属表面油污的高效微乳液除油剂。重点研究了脱脂温度以及脱脂时间对除油效果的影响,并测定了该微乳除油剂的其它性能和特点。试验结果表明,该微乳液除油剂具有节能、高效、低成本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测试C50箱梁混凝土的力学、抗裂、变形、热学性能,采用B4Cast软件仿真分析构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发展规律和开裂趋势,并研究膨胀剂、减缩剂对箱梁混凝土的防裂效果。结果表明:C50箱梁混凝土抗裂性较差,早期平板总开裂面积达310 mm2/m2,圆环开裂时间约为52 h;箱梁混凝土与外部环境最大温差为16~18 ℃,在翼板两侧和底板两侧拐角处混凝土表层拉应力达到最大,分别约为0.8 MPa、0.9 MPa。膨胀剂、减缩剂对C50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影响不大,仅单掺减缩剂会使混凝土力学性能略有降低。膨胀剂、减缩剂的掺入,可降低C50混凝土平板总开裂面积68%~95%,延后圆环开裂时间105.5~227.5 h;可使自生体积收缩变形减小63%~78%,干缩减小38%。膨胀剂与减缩剂复掺,可削减箱梁混凝土温峰达4 ℃,降低最大拉应力52%,混凝土抗裂安全系数可达3.05,开裂风险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李军  马志刚 《涂料工业》2013,43(6):63-65,79
自流平砂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程领域中,本研究研制的新型自流平砂浆是用来修复道路路面出现的坑洞。在确定新型自流平砂浆基本配比的基础上,设置不同的对比组研究了泵送剂和膨胀剂对新型自流平砂浆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脱硫粉刷石膏的配方及生产工艺,选取了九种较好的单一激发剂,并研究了它们对脱硫粉刷石膏的绝干抗压性能、透气性能及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水硫酸铝钾、硫酸铝和硅酸钠三种激发效果最好,确定其为复合激发剂的主要组分.  相似文献   

16.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空气清新剂一般只以散发香味来掩盖异味.不能净化空气.也不能杀灭空气中的细菌。一种优良的空气净化剂则不仅要具备杀灭各种有害微生物和消除有毒物质的特点,而且还应具备安全、高效、广谱、无副作用、储存和使用方便等长处。二氧化氯完全符合上述各项要求。二氧化氯的除菌性能在于它与微生物接触时能释放出新生态氧和次氯酸分子.对微生物细胞有较好的吸附性和穿透性.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硫基的酶.破坏酶系统.同时使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氧化分解.快速控制微生物蛋白质合成.达到抑制细菌的生长或杀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含氢硅油、聚醚为原料,三氟乙酸为催化剂制备了聚醚改性聚硅氧烷,考察了温度、时间、原料质量配比及催化剂加入量对反应及各指标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得出了适宜的制备条件:反应温度为105℃,反应时间为10h,含氢硅油和聚醚的质量比为1∶20,催化剂用量为0.2%。  相似文献   

18.
简介了石膏防水剂的需求由来和背景,综述了石膏防水剂的种类、应用现状和理论研究的焦点,分析了各种防水剂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目前重点研究的防水剂对石膏硬化体微观结构的影响,最后指明了石膏防水剂的改进方向,并对其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低温锌系磷化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磷化膜形成的原理,添加一种新型磷化促进剂,可获得耐蚀性好、性能稳定的磷化液。  相似文献   

20.
在工业炉窑耐火内衬施工工序中,一般都含有“防水”工序,该工序看似微不足道,但其施工方法的合理与否,对内衬寿命和施工工期长短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