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城市更新的经济学视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更新”是20世纪中期在欧美许多城市中普遍进行的一场旧城改造运动,意在解决城市住宅匮乏的问题和振兴城市。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土地经济价值的不断变化以及价值逐步实现的过程。本文依据城市土地开发的基本经济理论,从土地的空间经济特征和时间经济特征两方面探讨了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的运作情况及其发挥的作用,最后基于我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精髓。公共利益是市民的总体需求,是以人为本的重要方面。只有在公共利益视野下,诉求才能达到理性,城市更新才能实现结构与功能的提升,也才能与理性诉求相互契合,相互促进,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因此,从公共利益与城市更新、理性诉求的关系入手,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具体分析我国城市更新过程中诉求理性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出积极有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法国城市更新的两个典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两个城市更新作品 ,它们是法国当今城市更新过程中的代表 .一个是完全拆除重建 ,另一个则是局部改造 ,改造的目标都是赋予城市街区新的空间新的含义 ,以满足城市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伴随古都西安城市现代化进程而发展的遗址公园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是平衡古城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方式,也是新时代公园城市语境下城市更新的重要动力.以西安主城区28处遗址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整理,回顾近四十年主城区遗址公园在城市空间中的演进过程,利用ArcGIS技术进行缓冲区分析、核密度分析和空间叠加分析,以此探究主城区28处遗址公园的现状空间特征.结果表明,28处遗址公园呈“单核”分布,具有服务范围广但空间分布不均衡、联系性不强等特征.从西安绿色城市更新视角下遗址公园与城市“空间-功能”的互动关系出发,通过对典型遗址公园案例的实证研究,总结归纳遗址公园的三类空间发展模式,分析其空间特征和实现的空间效益.本次研究结果可以为西安遗址公园空间发展模式研究、基于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及空间布局的城市绿色更新发展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哪里要更新、哪里先更新是城市更新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更新地即需要更新的城市空间,更新地的产生是由于同周边存在比较弱势。在明确更新地确定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更新地的范围、改造的优先性等问题,并进一步在时间维度下对更新地进行考察,随后结合中国现状对需要更新的城市空间进行分析;以期对城市更新的空间问题能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提高改造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城市更新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根据现代中毒学说,首先论述了新陈代谢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然后论述了现代城市更新的重点应该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城市基础设施更新的途径与原则。  相似文献   

7.
根据现代中毒学说,首先论述了新陈代谢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然后论述了现代城市更新的重点应该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城市基础设施更新的途径与原则.  相似文献   

8.
采用数理模型及计量模型分析城市更新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系,以上海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城市更新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城市更新总体上对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对行业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从全生命周期关注城市更新已引起政策和实践的重视,但现有研究多关注城市更新的空间建设和实现阶段,对于城市更新空间的后续维护和使用阶段却相对较少关注。通过对上海社区层面的微更新、街区层面的生活圈建设、城市层面的滨江滨河空间贯通等三个层次案例的分析发现,城市更新是否带来期待的社会效果不仅取决于物质空间建设,还取决于是否通过参与式治理形成了有序的社会空间。物质空间的建设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但有序社会空间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和探索。从城市更新到美好生活需要重视物质空间供给后引发的社会空间问题,以参与式治理推动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经济学中的无穷小分析思想.无穷小普遍存在于完全竞争的经济系统之中,构成完全竞争的微观基础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商品空间为无限维的情况下,经济无穷小不但说明了每个个别经济活动者都只是经济系统的微小成员,而且指明商品的维数要远远小于经济活动者的个数.经济无穷小所获得的这种新的意义,使得经济均衡的存在性得到了严格证明,并且使得Edgeworth猜想得到了证实和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城市化特点使得一批贫困区于1949年到1978年期间在中国城市出现.本文主要介绍了怎样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和MCE(多因素评价)对这类贫困区进行旧城更新的研究.然后以武汉市的黄家墩小区为例,展示利用此方法所得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街景更新的根本目标在于以有限的投资最大限度地提升城市市容、市貌,高效率地创造舒适、美丽、富于文化内涵的城市生活环境,其规划设计通常针对沿街建筑物外观及街道公共空间环境两个层面.国内各地市政府牵头的城市街景更新通常均从这两个层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及人力、物力资源,然而由于总体目标与战略部署间存在偏差,以及具体设计、操作过程中的某些问题,最终的整治结果往往并不令人满意.以郑州商城文化区十条街的街景更新作为契机,结合其他一些城市的相关调研资料,对国内城市街景更新中的某些问题加以探讨,望对我国城市的街景更新、整治略有借鉴及启发.  相似文献   

13.
以旧城区经济及社会与环境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旧城区保护与资源利用因素进行分析,建立旧城更新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广东省潮州市为例,分析经济、环境与产业发展等子系统的反馈回路及其相互影响,对旧城区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旅游业发展与环境改善、空心城区与产业协调发展等问题进行系统仿真,并提出可依托旧城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综合发展旧城区多种产业,并协调产业发展与环境改善,提倡"源头防治"的城市环境改善方式.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城市更新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更新改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了推进我国城市更新改造全面系统发展的对策,其中着重强调了在我国城市更新改造中全面推进协力制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推进协力制在我国城市更新改造中发展与完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传统历史街区的环境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汉口原租界区的历史街区更新为实例 ,探讨新世纪旧城保护与更新的模式 .通过保护地方性、历史性建筑环境特色 ,延续历史街区的风貌 .研究历史街区中的建筑形态、城市环境、建筑文化三者间的有机联系 ,做到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不同时期旧城更新定义的发展(即存在一个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中外旧城更新的不同成因和历史发展状况、以及当前旧城更新研究的发展动向(即呈现出涉及方面多样化、包含因素复杂化以及研究技术数字化和先进化等特点),以期为中国旧城更新在理论、方法及手段研究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历史街区集中体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最近,由于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历史街区正在逐渐丧失曾经的繁荣辉煌而走向衰败,自身的老旧建筑以及较差的物质环境逐渐使得历史街区变成城市杂乱和落后的代名词.同时,隐藏在街区中的历史文脉也在逐渐消失.因此如何复兴历史街区便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论文主...  相似文献   

18.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独特且普遍的现象,近几年以商业性地产开发为导向的城中村改造对城市住宅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针对城中村改造所引发的社会和环境问题,采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类比分析,站在"城中村"的利益视角提出以"有机更新"的方式应对城中村的改造规划设计,强调在实现城中村物质环境更新的同时,依据改造对象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9.
In most urban redevelopment projects that take place in Hong Kong, the Urban Renewal Authority(URA) will offer compensation to an owner-occupier based on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property. The basis of market value assessment is defined as a seven-year-old flat in a comparable quality building, situated in a similar locality in terms of characteristics and accessibility, and located at the middle floor with average orientation.However, little was done in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ass valuation technique in the compulsory acquisition valuation area. This paper endeavors to illustrate the prospects of using mass valuation techniques to value high-rise and strata-title dilapidated buildings by adopting a standardization statistical method to derive resumption estim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