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W/O乳化重油黏度变化影响因素系统的实验研究基础上,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掺水重油在乳化过程中黏度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机械搅拌进行乳化的掺水重油,其黏度的变化与温度、掺水率、搅拌速率和搅拌时间等因素有关;在重油掺水机械搅拌乳化过程中影响黏度变化程度最大的因素是温度,其次是掺水率,然后是搅拌时间,影响程度最小的是搅拌速率。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掺水率的增加黏度是逐渐增加的,二对黏度的影响程度相当(温度的影响略大于掺水率的影响);随搅拌速度的增大和搅拌时间的延长,掺水乳化重油的黏度也是呈增加的趋势,二对黏度的影响程度也相当(搅拌时间的影响略大于搅拌速率的影响)。表5,参6。  相似文献   

2.
乳化重油燃烧掺水量优化控制方案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掺水乳化重油性能影响因素的实验基础上,通过对乳化重油掺水前后燃烧效果的评价和影响掺水比例的多种因素的分析,设计了一种掺水量优化控制方案,并应用于燃油隧道窑的实践,得出;可以通过计算节油率和测定NOx,CO和烟尘量及及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来评价乳化油掺水后的节能和环保效果;燃烧乳化重油必须相应减少供风量,节油效果更好,现场试验结果与实验室结果吻合良好,表明实验研究得到的结论对实际中更好的运用这一节能技术具有很的指导意义。图4,表2,参10。  相似文献   

3.
针对乳化炸药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中出现的乳化炸药基质冷却的难题,分析了乳化过程温度的变化及乳化基质冷却的影响因素,对连续搅拌式冷却器冷却、静态混合式冷却器冷却、用于胶体磨的乳化基质冷却及自动搅拌冷却4种冷却技术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水含量的改变对乳化炸药稳定性和爆炸性能的影响,发现适当增加水含量有利于提高乳化炸药的稳定性,但爆速随水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提出乳化炸药的最佳含水量应在9%~12%。  相似文献   

5.
塔河油田稠油粘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高温高压流变仪,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对塔河油田TK427井产原油进行了试验研究,测量了不同含水率、不同气油比下的原油粘度,用曲线拟合法探讨了原油及油气水多相流粘度与温度、压力不同的关系,结果表明原油及油气水多相流的粘温特性符合指数规律,原油粘度与压力呈线形关系,原油的粘度随气油比不同而变化巨大,含气原油粘度随压力变化存在极小值(泡点压力),含水原油粘度随含水量变化存在极大值(非乳化拐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正交优化设计法探讨了乳化柴油体系中,HLB值、乳化剂用量、助乳化剂用量(正丁醇)、乳化温度4种因素对乳化柴油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乳化柴油的制备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以Span80、CTAB进行复配作为乳化剂,当HLB值为8.8,乳化剂用量6.0%,助乳化剂正丁醇与乳化剂的质量比约为1.0:2.7,乳化时间30min,可以得到掺水量为14.0%的乳化柴油,该乳化柴油外观澄清透明,常温放置60d外观无变化,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旋转式粘度计测定了乳化炸药基质的表现粘度,研究了温度、乳化介质、内外相比对乳化基质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基质是非牛顿型流体,外相比大的流变性大,在低温时温度是影响流变性的主要因素,高温时基质外组成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乳化柴油的制备及其乳化剂的研究,并将柴油微乳液的成本与0#纯柴油做了比较。本实验以油酸为主剂,浓氨水为助剂,正丁醇为助溶剂。结果表明:微乳化柴油的最大掺水量、透明度以及稳定性都与油酸与浓氨水体积比、正丁醇用量、乳化温度、乳化方式及乳化时间等均有关系。  相似文献   

9.
流化床煤燃烧过程中砷析出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财胜  李方文 《煤炭学报》2005,30(1):109-112
通过流化床燃烧实验,研究了煤燃烧过程中砷的析出特性,并根据煤的浮-沉试验探讨了煤中砷的赋存形态.结果表明:砷析出率随燃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600~700 ℃时,燃烧温度对砷析出率的影响较小, 700~900 ℃是砷析出的主要温度范围且燃烧温度对砷析出率的影响显著;砷析出率随燃烧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前10 min是砷析出的主要阶段;砷在煤中主要以有机态和无机态两种形式存在,无机砷主要赋存在黏土矿物和硫铁矿中,砷析出率随煤中有机砷比例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HLB值法选择乳化剂,逐一探讨了各个乳化条件,对乳化柴油的制备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实验发现:以司班80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乳化剂,其中Span80与CTAB二者复配后的HLB值为8.8,乳化剂用量为5.0%,助乳化剂正丁醇与乳化剂的质量比约为1.0:2.1,乳化时间30min,即制得掺水量为10.0%的乳化柴油,且乳化柴油的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H发泡剂在乳化炸药中应用时对基质温度和PH值对敏化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发泡剂添加搅拌方式进行了考察,确定了乳化炸药用H发泡剂进行敏化的工艺。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实际生产经验和不含TNT工业炸药的发展趋势,将岩石膨化硝铵炸药与乳化基质机械混合后制备膨乳炸药。并用正交实验研究了乳化基质油相含量对膨乳炸药爆炸性能的影响,优化了生产工艺条件和乳化基质配方。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膨乳炸药爆炸性能和工艺条件的因素有乳化基质油相含量,乳化基质含量,混合时间以及基质温度,而乳化基质油相含量是决定膨乳炸药爆炸性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前述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从乳化剂HLB、搅拌转速、搅拌时间、温度等方面来探索乳化捕收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乳化剂加入量为2%(质量分数),搅拌转速800 r/min,搅拌时间为12 min,温度25℃下所制得的乳液稳定性最佳。在微观状态下,乳化液中油滴分散的比较均匀,但是水包着的油滴不稳定,乳液颗粒之间容易兼并,形成较大的乳滴。精煤产率相同时,乳化柴油的用量是柴油用量的66.7%。在乳化柴油和普通柴油的分选指标相似的情况下,乳化柴油的用量较少,也说明了乳化后的柴油液滴对浮选的促进作用优于小液滴对矸石的捕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垃圾在燃烧时HCl的排放及控制特性,选取了几种典型的垃圾组分在小型流化床进行实验,以分析其燃烧时Cl—HCl随温度变化的关系,以及HCl浓度对NO,SO2的影响,并且考察了加入CaO后对HCl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Cl→HCl的转化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HCl浓度的升高,NO浓度呈下降的趋势,SO2浓度的变化呈抛物线形式;从820~930℃,HCl脱除效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15.
文章提出,乳化过程中乳化基质发生爆炸的原因可能是气蚀现象造成的。乳化时,水在一定条件下汽化产生气蚀现象,高速搅拌的离心作用是造成少量水分汽化的重要条件,气泡破灭形成高频水锤作用产生爆炸热点。热点温度一旦越过临界温度,持续时间达到爆炸条件,就有可能引起乳化基质爆炸。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我国乳化炸药连续生产技术的危险程度,认为形成初始乳状液的乳化工序是影响生产系统安全性的关键工序。采用微乳状液技术设计易乳型乳化炸药,减低乳状液形成对机械作用和温度的需求,可以大幅度提高连续乳化生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作者采用Godbert-Green Wald炉研究了固体(粉状)乳化炸药粉尘的点火温度及其与三种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关系,确定了该炸药的最小着火温度。  相似文献   

18.
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煤中甲烷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和气压条件下,煤中甲烷的初始解吸速度较快,随着时间的增加,解吸速度慢慢减小,最后达到解吸平衡;煤中甲烷的最终解吸量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煤对甲烷的吸附能力降低。甲烷的解吸动力学规律能用经验公式、扩散模型、渗流模型来描述,且扩散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甲烷气体的解吸特性;经验公式中参数α、扩散模型与渗流模型中参数Qd∞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扩散模型中参数B与渗流模型中参数b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经验公式中参数β与温度变化无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
张锦  张旭 《煤矿爆破》2012,(1):18-21
本文采用铁板加热实验,对不同种类、不同含量的消焰剂以及不同加入方式在不同的温度下,对煤矿许用乳化炸药热分解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消焰剂加入到水相当中的煤矿许用炸药的发火延滞期一般随着消焰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而将消焰剂加入到乳化基质当中时,其发火延滞期产生了波动。当消焰剂的含量为6%且加入到水相当中时,含KCl的炸药比含NaCl的炸药更容易燃烧。  相似文献   

20.
次氯酸钠水溶液对煤的氧化解聚可以改善煤的透气性,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次氯酸钠水溶液对高河煤的相对氧化率来研究次氯酸钠水溶液对高河煤的氧化解聚规律。实验分析发现:氧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浓度在6%左右时氧化率较高,为适宜的反应浓度;温度在30 ℃左右时氧化率较高,为适宜的反应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