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福建土楼景观保护与环境整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洁  杨开 《城市建筑》2006,(12):53-55
本文详细介绍了福建土楼景观保护的主要内容,比较了历史环境整治前后的实效,并对土楼建筑和土楼村落保护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倾听"福建土楼"的呼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土楼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以其神奇的聚落环境,特有的空间形式,绝妙的防卫系统,巧夺天工的建造技术和深邃的土楼文化,令世界瞩目,然而,深入研究,全面保护,仍是亟待解决的大课题,希望能引起全社会和各学科专家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杨宝  宁倩 《华中建筑》2007,25(10):162-165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源远流长,是中国远古时期产生的生土建筑技术在福建的继承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土楼的保护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本文以永定县初溪土楼群的保护为例,探讨了传统生土民居建筑遗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土楼聚居环境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丽 《城市建筑》2005,(2):72-76
基于对福建土楼的实地考察,分析土楼居住环境的优势和劣势,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土楼居住环境逐渐衰败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让土楼居住环境延续发展的建议——建造新的符合现代功能要求的土楼,改善土楼居民的生活条件,并且兼职保护土楼建筑,土楼文化和土楼的建造者三者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福建土楼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但近年来传统土楼建筑逐渐衰败.本文分析了其根本原因,同时通过实例论证了现代建筑传承土楼文化的可行性,提出要批判性地吸收其文化内涵,从而实现对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6.
在生态系统中,越是复杂的生存环境越是会产生种类多样的生物种群,外界环境变化会刺激变异物种的产生,物种的多样性更能适应环境的变迁。在福建山区,勤劳智慧的客家人创造了土楼这一杰出民居。复杂的山区地理环境、保有中原文化的南迁客家人、以及客家人和土著之间的战斗,同时也造就了复杂多样的土楼。该文以实际调研案例为例,展现福建土楼的围合形态的多样性。通过案例的实际调查和分析得出,土楼的围合形态不仅是多样的,还是动态的,是会随着环境变迁发生变化的。该文从经济、人口、火灾、泥石流等各具体环境变迁要素出发,试图阐明影响客家土楼围合形态多样性的原因,并说明土楼围合形态多样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杨列 《福建建筑》2008,(7):16-18
本文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中选取极具代表性的华安大地土楼群,分析其聚落与自然的有机融合所形成的景观特色,并简析景观保护与环境整治规划。  相似文献   

8.
"福建土楼"已经成为《世界遗产》的正式成员。今天,土楼这一传统建筑形式仍然以其丰富的现代内涵给我们许多启示与灵感。在客家土楼遗产保护方面,既要重视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只有这样,走向未来的客家土楼才能继续保持它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9.
徐倩 《华中建筑》2007,25(6):I0005-I0005
“华安土楼申报世界遗产当仁不让”、“二宜楼的风水、环境非常典型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底蕴”、“福建土楼文化以二宜楼为代表,有着其独一无二的特色”、“华安土楼从整体到局部、从建筑到其他专业均体现了以人为本.高度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李雄飞 《华中建筑》2007,25(9):140-151
该文从"福建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中,选取土楼中最具代表性的华安县大地土楼群中的二宜楼作为典型代表,分析其建筑艺术与环境景观的特色,说明土圆楼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昉 《中外建筑》2006,(6):50-51
采用古老的夯土技术建造的福建客家土楼,在中国众多的泥居建筑中独树一帜。通过对土楼建筑的具体阐述,发掘土楼建筑的总体特征和文化内涵,这是传统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优秀的值得借鉴和发扬的建筑瑰宝。  相似文献   

12.
永定土楼,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村民居建筑。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而屹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到客属之地,不游永定土楼,简直就象是到了西藏不游布达拉宫。 永定土楼均由生土夯筑而成。它们依山偎翠,错落有致,布局合理,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永定土楼主要分为圆楼和方楼。据说,全县共有  相似文献   

13.
本总结了南方假日酒店的创作过程中,对当时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了研究,认为应当借鉴福建“土楼”建筑的传统,同时进行了创新,探索在设计中如何对传统与现代进行有机融合,体现了从形似——神似——似而不是的创作思想,设计出一座现代的“洋土楼”。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0,(4)
福建土楼是我国福建地区的一种传统聚居性民居,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本文从空间布局、修建原料、建筑色彩和建筑功能四个方面对福建土楼的建筑特征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福建土楼当前的保护措施对其未来发展传承方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土楼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以其独特的外观、科学的结构、卓越的防卫功能及丰富的人文内函,为国内外建筑界所认识并推崇。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的水定、南靖、华安、平和、诏安及相邻的广东大埔、饶平等县,是一种以夯土墙承重并围护、体量巨大的群居性楼房住宅建筑,其平面形  相似文献   

16.
方雨婷 《砖瓦》2020,(5):100-101
土楼是中国传统民居住宅的典型代表之一,建筑造型具有整体性,同时也蕴含深厚的文化积淀。通过描绘客家土楼的主要建筑特点,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在客家土楼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研究认为应该将土楼聚落作为一个整体来调查,并引入具体居民的生活史来理解乡土建筑的演变过程;通过综合分析土楼的建造过程、居住方式、代际传承以及社区组织等方面,提出土楼作为一种住宅合作社的可能性;并试图解释其在1949年以后被大量建造的现象,进而提出住宅合作社的概念对当代住宅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福建南靖客家土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观形似现代体育运动场馆,内看像大舞台,这就是中国古代建筑——土楼。 土楼建筑是客家人的创造。一千多年前,客家人的祖先从黄河流域迁到前方的偏僻山区,为预防野兽伤害、盗匪骚扰和当地人的侵袭,建造了这种聚亲而居、易于防守的城堡式的土楼。  相似文献   

19.
福建土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被誉为客家文化的象征、“神话般的山区建筑”、东方古代文明的瑰宝。它是凝固的艺术与文化,更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滋养下,福建土楼既有丰富的当地物质文明,又承载着深厚的精神文化,关于土楼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一直是相关专家和学者的研究热点。在文化振兴和乡村振新的新时代背景下,地域文化的有效传承,离不开建筑功能与文化维度的深度探讨。该文聚焦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福建土楼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从建筑形态与文化功能方面入手探析土楼的保护难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开发对策,以期能够对当地的乡村振兴及福建土楼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福建传统土楼围合形态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存在着二元矛盾的模糊行为。一方面存在着土楼围合的完形理想,另一方面,由于环境因素的微变化,围合的完形理想在现实当中常常被各种现实力量所解构。由此,也在历史上衍变出各种丰富多样的福建传统土楼围合形态。这些丰富多样的福建传统土楼围合形态,由于其记录着复杂的土楼对环境的生态适应信息,也具有较高的生态文化保护和旅游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