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发展和推进,云计算、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以及虚拟化等技术在电力行业的成熟应用,现有电网已无法满足业务的需求。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作为新兴网络架构实现了控制功能和数据转发功能的解耦,是未来电力通信网络架构的选择之一。文中通过对SDN网络原理的论述,详细讨论了基于SDN的电力通信网络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架性能、安全性、时延、可扩展性、链路可靠性、容错性和兼容性,最后展望了软件定义网络相关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
软件定义网络 (SDN)是一种能够对控制与转发进行分离的技术,将 SDN 应用于数据中心,可实现资源的自动、灵活配置,满足数据中心网络的应用需求.文章介绍了 SDN 技术和 SDN 体系构架,探讨了基于 SDN 技术的数据中心基础网络构建,重点研究了控制器与转发设备,最后分析了基于SDN 技术的数据中心网络功能。  相似文献   

3.
构建坚强智能电网是我国的战略性选择,同时迅速发展的通信技术有利于提高现有电力通信网能力,从而更好的满足坚强智能电网需求。从智能电网需求出发,以电力通信网为切入点,结合软件定义网络技术(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的优势和特点,提出引入SDN技术提升电力通信网性能。并结合应用场景分析,说明SDN技术能够提升电力通信网性能,使其更好满足智能电网的需求;展现SDN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国庆前夕,中国移动河南公司GSM网络12期扩容工程正式启动,扩容工程将新增交换容量1935万户,使中国移动河南公司网络容量达到4935万户,移动数据业务传输速率将提升3倍,有效满足社会各界的通信需求。  相似文献   

5.
《供用电》2016,(11)
主动配电网的发展对其通信网络的传输带宽、可靠性、接入灵活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主动配电网通信业务需求,探究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技术的特点,创新性地引入软件定义网络的思想,提出了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主动配电通信网络体系架构,充分利用SDN技术灵活、高效、可编程的优势,对基于SDN的主动配电网通信网络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以满足未来主动配电网业务的通信需求。  相似文献   

6.
<正>科华恒盛近期发布公告,公司拟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天地祥云75.00%股权,总计人民币63,750.00万元。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天地祥云100%股权。天地祥云主要向客户提供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业务、IDC增值服务,并向客户提供数据中心机房或机房模块、广域网络、SDN网络、网络优化及加速、公有及私有云、企业大数据、IT服务的方案定制、实施和运营服务。天  相似文献   

7.
实时性与灵活性的平衡,是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在电力通信网中应用的关键点之一。通过对传统架构下传输网与数据网的时延进行测算,分析得出SDN架构下2种流表下发模式对控制时延的影响,在仿真和测试环境中,基于电力通信业务端到端时延的容忍度,提出基于SDN的跳数控制策略和混合模式流表下发策略,经分析得出:SDN引入的额外控制时延,可以通过对跳数进行控制,从而满足时延容忍度;混合模式流表下发策略可以在满足时延容忍度的前提下,动态平衡实时性与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云计算和大数据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特别是IT行业的热门话题,云计算已经成为目前诸多IT企业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推动国内云计算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促进IT技术创新和信息安全发展,由北京电子学会支持和指导,北京电子学会计算机委员会主办,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文化与数字传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及((UPS应用》杂志承办,  相似文献   

9.
孔鹏  赵国明  胡莹 《电器评介》2014,(8):148-148
云计算是当前IT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各行各业都试图在与逐渐成熟的“云计算”模式相结合的道路中寻求契机。但是在教育领域中,云计算的应用却寥寥无几。我市也借云计算时代的到来,给高校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由传统的网络教学转向了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云计算的概念我们经常都会听到,大至各大厂商的云计算服务器,小至我们用到的云杀毒、云笔记,甚至还有国内厂商推广的"云电视",各种概念不一而足。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云计算把IT基础资源、应用平台、软件应用作为服务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与传统的IT投资和运维模式相比,云计算模式能够实现电力企业内部集约化和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1.
服务器虚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云计算对IT行业来说是一个伟大的变革,作为云计算基石之一的虚拟化,将成为传统数据中心向云数据中心转型的第一步。服务器虚拟化目前是最广为人知的虚拟化之一。在早些时候,服务器是一个个单独的小岛,自己计算已经部署好的应用程序,最后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换,这使得无法有效的集中利用资源。服务器虚拟化可以在单台物理服务器上运行多个虚拟镜像,共享单  相似文献   

12.
发电集团的云数据中心将计算、存储及网络资源松耦合。虚拟化各种IT资源,并实现动态部署及共享。是一种在提高资源可调度性、可管理性、可伸缩性及可靠性,降低成本的同时具备绿色节能的新型数据中心。文章阐述了发电集团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架构、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及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3.
8月31日,开放空间,共赢未来,中国移动OPhone平台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移动正式推出由其主导研发的智能移动终端软件平台——OPhone平台,面向软件开发者的OPhone SDK软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者社区交流平台OPhone SDN。发  相似文献   

14.
《消费电子商讯》2009,(13):28-28
8月31日,“开放空间,共赢未来,中国移动OPhone平台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移动正式推出由其主导研发的智能移动终端软件平台-OPhone平台,面向软件开发者的OPhone SDK软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者社区交流平台OPhone SDN。  相似文献   

15.
8月31日,"开放空间,共赢未来,中国移动OPhone平台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移动正式推出由其主导研发的智能移动终端软件平台--OPhone平台,面向软件开发者的OPhone SDK软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者社区交流平台OPhone SDN.  相似文献   

16.
王涛  施武作  廖翼 《电工技术》2020,(1):153-156
云计算环境下网络入侵方法具有多变性、隐蔽性、不可预期性等特点,导致网络入侵安全检测变得日益困难,传统入侵检测系统已经难以满足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基于云计算环境的网络入侵安全检测技术。将网络入侵检测任务通过云计算技术来自动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再将这些子任务分别在云计算平台的不同节点予以建模,BP神经网络为建模工具,而其权值参数则是采用杂草优化算法来进行确定;最后再有机融合不同节点的网络入侵检测结果。采用KDD CUP 99数据集对其性能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可有效缩短入侵检测的训练时间与测试时间,较好地达到了实时监测网络入侵行为的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配用电业务层出不穷,现有配用电通信网络架构不能很好地满足未来配用电业务灵活性、开放性的要求。对新兴的智能配用电业务在通信网络方面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SDN技术并结合网络虚拟化与融合网关技术的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方案,研究了网络的基本架构和涉及的关键技术,最后,对SDN技术在配用电业务中的拓展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CE人语     
《电器评介》2011,(5):5-5
移动互联网是电信行业与IT行业发展的交汇点,运营商要应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要大力扩大WLAN的覆盖,建立大量的WiFi覆盖热点。中国移动计划在三年内将全国范围内的WiFi热点数量增加至l00万个,并敦促手机制造商生产支持WiFi的手持设备,包括要增加带有WiFi功能的智能手机。——在“中国移动第九届战略发展论坛”上,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提出了包括大建WiFi、LTE网络及开放式平台在内的运营商应对移动互联网发展三大动作。  相似文献   

19.
《电源世界》2015,(2):16
<正>日前,艾默生网络能源凭借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以及旗下易睿TMSmart Row TM中小型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优异的综合性能和出色的市场表现,斩获"2014中国IT产业创新解决方案奖"。当前,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下,IT技术与各领域用户业务日益走向深度融合,由此针对数据中心的应用需求也  相似文献   

20.
能源互联网作为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首先,以建设能有效支撑未来能源互联网可靠运行的下一代电力通信网络体系为目的,针对传统电力通信网体系架构及业务承载模式进行研究,结合未来能源互联网需求特点,探究以传统电力通信网为前身的下一代能源互联网通信网络体系所具有的特点;其次,创新性地引入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思想,结合SDN灵活、高效、可编程的优势,分析基于SDN的能源互联网通信体系的可行性;最后,从网络架构、网络设计关键问题,网络性能优化3个方面,对基于SDN的下一代能源互联网通信网络体系进行全面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