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纤维素醚的乳接枝共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溶性聚合物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0存在下进行丙烯酸酯的乳液支共聚合,研究了引发剂加料方式,用量和HPMC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质量分数和引发与纤维素的预接触时间对接枝率有显著影响,增大HPMC质量分数导致表观接枝率和真实接枝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CR-MMA乳液接枝共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乳液接枝法合成了氯丁橡胶(CR)-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物,并用喷雾干燥法制得了粉末状干胶。研究了氯丁二烯转化率、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用量、残留氯丁二烯含量、接枝聚合温度、MMA用量等对接枝共聚物溶解性和接枝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CR—MMA乳液接枝共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乳液搪枝法合成了氯丁橡胶(CR)-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物,并用喷雾干燥法的制得了粉末状干胶。研究了氯丁二烯转化率。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用量、残留氯丁二烯含量、接枝聚合温度、MMA用量等对接枝共聚物溶生和接枝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罗勇 《合成橡胶工业》1997,20(3):190-192
对丁二烯系橡胶乳液自由基接枝共聚合制备新型热塑性弹性体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VAc/MMA半连续乳液共聚合的研究:Ⅰ种子乳液共聚合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于70℃下进行了VAc=MMA种子乳液共聚合。试验考察了组分和操作条件对体系稳定性,聚合速度及组成分布等的影响,同时,从理论上给出了加料速率与体系稳定性因子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正庚烷为溶剂,用"相反转"乳液共聚合法合成了三元乙丙橡胶和苯乙烯-丙烯腈(St-AN)的接枝共聚物(EPDM-g-SAN),并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熔融共混(共混物简称 AES)。研究了丙烯腈 AN 在共单体中的含量和 EPDM/St-AN 的质量比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冲击实验表明,AN 含量为35%~40%时,接枝率约为35%,所制备的 EPDM-g-SAN 对 SAN 树脂有显著的增韧作用,增韧后所制得的工程塑料 AES 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最高可达50.7 kJ/m~2;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 AES 存在界面相;动态热力学分析表明 EPDM-g-SAN 与 SAN 树脂之间的相界面结合紧密;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AN 在共单体中的含量为35%时,EPDM-g-SAN 在 SAN 树脂基体中有良好的分散性,相界面模糊,因而两相结合紧密,其增韧机理以空穴化为主兼有剪切屈服。  相似文献   

7.
简介了单体在聚丁二烯胶乳、丁苯胶乳上的接枝反应机理,并对影响该过程的各种因素,如引发体系、胶乳性质、单体加入方式、乳化剂、硫醇、聚合温度及搅拌等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共聚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硅氧烷,丙烯酸乙酯为原料,经乳液聚合制备了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物。实验证明,在以丙烯酸乙酯为主的体系中,加入不大于30%(质量)的硅氧烷进行乳液共聚合,不影响聚合反应的正常进行,当乳化剂液度([E])为(2.01-10.09)×10^-2mol/L,引发剂浓度([I])为(0.86-5.26)×10^-3mol/L时,本体系聚合动力学关系式为R∝[E]^0.6[I]^0.5;共聚胶乳粒子的粒径及  相似文献   

9.
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共聚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硅氧烷、丙烯酸乙酯为原料,经乳液聚合制备了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物。实验证明,在以丙烯酸乙酯为主的体系中,加入不大于30%(质量)的硅氧烷进行乳液共聚合,不影响聚合反应的正常进行;当乳化剂浓度([E])为(2.01~10.09)×10 ̄(-2)mol/L,引发剂浓度([I])为(0.86~5.26)×10 ̄(-3)mol/L时,本体系聚合动力学关系式为R∝_(x)[E] ̄(0.6)[I] ̄(0.5);共聚胶乳粒子的粒径及其分布,极大地受到聚硅氧烷助乳化作用的影响,其平均粒径为0.0484μm,明显小于聚丙烯酸酯的粒径。  相似文献   

10.
AM-DMC反相乳液共聚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白油为连续相,Span、Tween、OP为乳化剂,进行了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反相乳液共聚合反应。考察了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引发剂种类及用量、油水比、单体质量分数等因素对所得产物分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肖贵正  陶家良 《化学世界》1989,30(3):110-112
<正> 一、前言氯丁二烯均聚物,由于分子结构规整(约含有90%1,4-链节,少量1,2-及3,4-链节),极性基-Cl间隔有规律,易于结晶。氯丁二烯与少量其他化合物共聚合,由于第二单体的引入,破坏了聚氯丁二烯分子结构的均一性,抗结晶性能应有所改善。本工作意欲在氯丁二烯乳液聚合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与少量苯乙烯共聚,探索共聚规律及测试共聚物的特性。测试结果表明,氯丁二烯-苯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详细考察了高转化率下各种因素对丁苯乳液共聚合速率的影响。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岐化松香皂和硬脂酸钾的混合物为乳化剂,正十二硫醇为链转移剂,在5升不锈钢高压釜中进行了丁苯乳液共聚合实验。随着乳化剂和引发剂浓度的增大、乳化剂中硬脂酸钾相对量的增加以及温度的升高,聚合速率均加快;加入少量电解质可以提高聚合速率;加入少量硫醇与完全不加硫醇相比,聚合速率有很大提高。另外,还发现氧对聚合有明显的阻聚作用、水油比对单体转化速率影响不大。同时理论推导了乳胶粒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在自由基聚合机理,乳胶粒中单体浓度连续下降等假设的基础上推导了高转化率下乳液聚合的数学模型,对于丁二烯、苯乙烯共聚体系,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能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14.
St-MMA无皂乳液共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70℃下进行了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无皂乳液共聚合,研究了单体初始总浓度[M]_0、引发剂浓度[K_2S_2O_8]和总离子强度I对乳胶拉平均直径d_w与粒子数N_p的影响,其关系式为: lgd_w=lg([M]_0~(0.795)[K_2S_3O_8]~(-0.193)I~(0.346))-0.213 N_p=0.762×10~(15)[K_2S_2O_8]~(0.579)[M]_0~(-1.385)I~(-1.038)发现平均聚合速率随[M]_0及I的增大而减小,随[K_2S_2O_4]的增大而增大;在成核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两种相反因素,即新柱子的生成与柱子聚并。粒子间的有限聚并平衡既可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又是导致乳胶拉子单分散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采用熔融接枝法制备PA6-g-PS共聚物,研究了原料配比(PA6:PS)、引发剂用量(DCP%)和反应温度(T)对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PA6-g-Ps的接枝效率随DCP%的增加及T的升高,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随PA6:PS的增加则一直呈下降趋势。同时,对PA6-g-Ps接枝共聚产物进行FITR、X-射线衍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甲基丙烯酸甲酯与马铃薯淀粉的接枝共聚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7.
以 AIBN或 BPO 为引发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丁腈橡胶的自由基溶液接枝共聚反应。实验发现,在单体转化率较高时存在某种程度的链式降解反应,但在共聚反应的前期并不明显。分别测定了在这两种引发剂引发下的初接枝共聚速率,发现用 AIBN时较快,同时测定了接枝共聚时的表观活化能与共聚物的组成,并用红外吸收光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用这类接枝共聚物配制的室温固化的胶粘剂,无论对金属还是非金属材料均有良好的粘接性能,是一类室温固化的高强度结构胶粘剂。  相似文献   

18.
Bd-St低温乳液共聚合动力学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丁二烯-苯乙烯乳液共聚合生产乳聚丁苯橡胶的动力学数学模型进行了较系统的评述,讨论了生产过程的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基本结构及模型的求解、验证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VAc-BA-AA三元乳液共聚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 (NH4) 2 S2 O8-Na2 SO3氧化还原体系引发醋酸乙烯 (VAc) -丙烯酸丁酯 (BA) -丙烯酸 (AA)三元乳液共聚合 ,研究了引发剂、乳化剂、聚合反应条件对聚合转化率 ,乳液粘度和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体系动力学与经典 Smith-Ewart的乳液合理论不一致。反应速率 (Rp)随着乳化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乳液的稳定性受乳化剂浓度的影响。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丙烯酸的浓度对三元共聚乳液的稳定性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偏氯乙烯乳液共聚合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高固含量偏氯乙烯(VDC)乳液共聚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详细讨论了VDC乳液聚合中乳化剂的选择方法,得出可以通过乳化试验,沉降试验及乳化过程电导测定试验来选择VDC乳液聚合的乳化剂。聚合实验表明,VDC乳液聚合适宜的乳化剂的HLB值为26-32,并且该乳化剂的乳化过程电导应无上升趋势。此外,对于胶乳中VDC含量及乳液表面张力对放置稳定性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