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痕量金属在悬浮颗粒物上的吸附交换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自然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包括胶体粒子)对痕量金属的吸附交换作用,重点介绍了悬浮颗粒物的组成成分及各组成成分对痕量金属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水体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高岭土配置不同颗粒物浓度的模拟水样进行混凝试验,研究悬浮颗粒物浓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研究表明,水体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变化对混凝出水水质有较大影响,且投药浓度较低时影响更大;整体上,出水水质随进水悬浮物颗粒浓度变大而变差,但存在混凝处理最差点. 针对含高岭土水样,无机药剂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有机药剂,无机药剂作用机理以压缩双电层为主,有机药剂以吸附架桥为主.  相似文献   

3.
以高岭土配置不同颗粒物浓度的模拟水样进行混凝试验,研究悬浮颗粒物浓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水体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变化对混凝出水水质有较大影响,且投药浓度较低时影响更大;整体上,出水水质随进水悬浮物颗粒浓度变大而变差,但存在混凝处理最差点.针对含高岭土水样,无机药剂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有机药剂,无机药剂作用机理以压缩双电层为主,有机药剂以吸附架桥为主.  相似文献   

4.
松花江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松花江10个采样点江水中8种多环芳烃(PAHs)的监测质量浓度为基础数据,采用推广风险系数法和健康评价四步法对PAHs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和平水期,蒽对水生生物的风险最大;风险商表征说明:枯水期PAHs对水生生物存在风险;平水期8种PAHs对水体生态系统的风险影响较低,需要进一步跟踪分析.人体健康评价结果表明:PAHs对人体健康存在风险,但风险值在10-6~10-7,属于可接受范围.PAHs的承纳水平分析表明:松花江水体对于PAHs污染物具有一定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5.
水温分层对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垂向输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三峡水库蓄水后香溪河库湾水温分布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表明,香溪河库湾属于季节性水温分层型水体,在分层期会伴有温跃层的出现,在此基础上讨论水温分层对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垂向输运的影响。通过推求沉速与水温分布的相关关系,发现水流在紊动条件极其微弱的情况下,水温分层可同时引起悬浮颗粒物的沉降速率呈现梯度分布状态,因此,易造成悬浮颗粒物在温变层的富集,最终将导致物质浓度在垂向上出现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6.
针对三峡水库蓄水后香溪河库湾水温分布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表明,香溪河库湾属于季节性水温分层型水体,在分层期会伴有温跃层的出现,在此基础上讨论水温分层对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垂向输运的影响。通过推求沉速与水温分布的相关关系,发现水流在紊动条件极其微弱的情况下,水温分层可同时引起悬浮颗粒物的沉降速率呈现梯度分布状态,因此,易造成悬浮颗粒物在温变层的富集,最终将导致物质浓度在垂向上出现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7.
pH对五氯酚在水体悬浮颗粒物上吸附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pH值(1.0-12.5)的变化对五氯酚(PCP)在水体悬浮颗粒物(SPM)上吸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水中可解离的弱酸性有机化合物PCP在SPM上的吸附行为符合Freundich等温线;PCP在SPM上的吸附常数受pH影响很大;另外还利用一数学模型描述了pH在1.0-8.9范围内,PCP在SPM上的吸附。  相似文献   

8.
藻类在除草剂生物毒性安全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残留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危害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除草剂的使用量占农药的50%左右,其经过雨水冲刷、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渗透等过程进入水体,危害水生生态系统中藻类的生长.作为初级生产者,藻类相比于其他水生生物,对污染物更加敏感,加之其个体小、繁殖快,在短时间内可获得除草剂对藻类种群水平的毒性效应,因此常作为水质检测和水生毒性评估的模式生物.综述了除草剂对藻类生长、生理生化、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等水平的研究进展,揭示除草剂对藻类毒性效应的分子机理,为除草剂安全创制和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且对组学技术在除草剂毒理机制研究上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在实验室构建小型的水生生态系统,采用水培方法,研究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质的净化效应。发现狐尾藻能有效降低污染水体的浊度,稳定水质,对水体有富氧的效果,同时对调节水体的pH值也有一定作用,能使水体的pH值处于7-8的偏碱的水平,有利于微生物的硝化及反硝化作用的进行。狐尾藻对水中氮、磷营养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氨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纳米二氧化钛在水中的环境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纳米TiO2颗粒的聚集以及对水体粘度和沉降性能的影响等方面研究纳米TiO2颗粒物在水中的环境行为,实验发现纳米颗粒物TiO2进入水体会发生快速团聚,而且颗粒物质量浓度越大,团聚越快.纳米颗粒物还会改变水体流动特性和沉降性能,这种改变受原水水温、pH值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颗粒对低温、pH值中性的原水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高新区的设立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但也引起了环境问题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的损害,文章以苏州高新区为例初步探讨高新区经济发展对水环境及水生生态系统危害.通过对企业排污数据以及河道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重金属及氧亏是区内水环境的主要风险因子;(2)通信设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是区内生态风险的最大风险源;(3)Pb是区内水生态系统最主要的损害性元素,其次是重金属Cu和氧亏;(4)使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表明:金墅港水体生态风险最大,其次为浒光运河和京杭大运河.  相似文献   

12.
水体油污染是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探讨了各种膨胀石墨对柴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膨胀石墨对柴油具有较大吸附量,膨胀容积越大吸附量越大.采取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都可有效清除水面漂浮柴油,动态吸附可大大降低水中乳化柴油浓度.  相似文献   

13.
世界酸雨控制技术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酸雨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危害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健康.从技术和政策层面概述了世界酸雨控制措施与策略,指出了中国酸雨“十五”控制目标及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空调扫风情况下,会引起室内微小颗粒物的二次悬浮,影响室内空气质量以及人类身体健康。在室内空调扫风情况下,通过CFD模拟研究地面颗粒物的具体运动轨迹,探究产生二次悬浮的原因,使用Fluent软件对室内地面颗粒物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室内空调扫风情况下颗粒物的二次悬浮主要是由于在扫风的情况下,空气中产生了速度场和大量的涡,这些速度场以及涡的出现会引起微小颗粒物的二次悬浮,颗粒物会在各方面综合作用下跟随流场运动并产生逸散行为。  相似文献   

15.
苯酚在松花江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松花江3个不同采样点沉积物对水体中苯酚的吸附行为,初步探讨了沉积物的有机质含量、颗粒粒径及水体pH对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在松花江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可以同时用Freundlich型和Langmuir型吸附等温式来描述,说明其吸附行为比较复杂.吸附量随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的升高而增大,随沉积物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减小,随水体pH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水稻土和赤红壤不同有机组分颗粒物(DOC去除、NaOH提取、375℃灼烧和600℃灼烧)对诺氟沙星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DOC去除颗粒物的总有机碳含量(TOC)最高,其他颗粒物的TOC从原始土壤到600℃灼烧后颗粒物逐渐减小。所有土壤不同有机组分颗粒物对诺氟沙星的吸附均表现为非线性吸附,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数据的拟合效果很好,并且其吸附非线性程度均比原始土壤高。其中,375℃灼烧后颗粒物具有最强的吸附非线性特征,吸附非线性参数n值分别为0.517(水稻土)和0.592(赤红壤)。水稻土不同有机组分颗粒物对诺氟沙星的吸附能力均高于赤红壤。与原始土壤相比,DOC去除和NaOH提取颗粒物的Koc值(ce=0.1mg.L-1)减小,说明其吸附能力降低。相反,375℃灼烧后颗粒物对诺氟沙星Koc值最大,说明其吸附能力最强,而600℃灼烧后的颗粒物的吸附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技术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主要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紧缺。全国大部分湖泊、河流都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甚至出现了许多黑臭水体,严重影响城市生态景观,也对人民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人们日益重视景观水体的污染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技术按照治理手段划分又可分为化学处理、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方法等。化学方法处理污染水体主要是添加化学药剂和吸附剂改变水体中氧化还原电位、pH、吸附沉淀水体中悬浮物质和有机质。物理修复措施包括人工曝气、截污、调水冲污、河道疏浚等措施。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包括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微生物制剂技术、人工浮岛技术、人工湿地处理、生物栅修复等。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方便管理、修复效果好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河岸带功能及其保护修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岸带位于水生-陆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相比于水体和毗邻高地,它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结构。河岸带具有径流过滤、稳定土壤、水温调节、提供动植物生长繁衍场所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了人类行为对河岸带的影响,提出了保护河岸带和恢复河岸带生态功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不同截留分子量超滤膜污染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膜过滤过程中有机污染物质的热重分析、截留液中悬浮颗粒的光学在线监测和膜孔以及膜面污染的扫描电镜分析,探讨了10K、50K、100K三种不同截留分子量超滤膜的污染过程.研究结果指出,截留分子量越小,膜表面污染物质重量越大.超滤膜截留液中颗粒物浓度在初始时刻增加显著,但随着截留分子量的增加,超滤膜截留液颗粒物浓度变化趋势逐渐减缓,说明在初始时刻的过滤过程中主要是形成滤饼层,滤饼层可进一步吸附截留水中污染物质,防止污染物质进入膜孔内部.但是对于截留分子量较大的超滤膜,由于膜孔相对较大,污染物质则相对容易进入膜孔内部,从而迅速造成膜孔内部污染,膜面污染物质则较少.  相似文献   

20.
采用Dustmate粉尘监测仪对马鞍山市远离交通影响的校园和市内交通道路旁空气悬浮颗粒物的污染特征进行了研究。城市道路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道路旁空气悬浮颗粒物质量浓度在白天出现了一个峰值,可能是由于道路清扫所引起的。对清扫时机动车道旁和人行道上的颗粒物浓度进行的监测显示:道路人工清扫时引起的PM10及PM2.5质量浓度均高于国标或美国标准的许多倍,道路清扫对城市道路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影响不可轻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