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依达拉奉在治疗突发性聋中的临床疗效.选取突发性聋患者1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表明,在相同听力曲线类型患者中,低频下降型两组痊愈率及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频下降型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频下降型观察组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听力损失程度患者中,轻度听力损失时两组痊愈率及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中度及重度听力损失时痊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依达拉奉联合常规方法治疗突发性聋,可提高治疗高频下降型、全频下降型及中、重度听力损失型突发性聋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采用ommaya囊/侧脑室外引流装置引流脑脊液,并联合侧脑室注射异烟肼的方法,探究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抽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1例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患者,进行回顾性疗效分析.对照组为常规抗结核治疗3周;治疗组ommaya囊治疗组及侧脑室外引流治疗组均为常规抗结核治疗+侧脑室脑脊液引流+侧脑室注射异烟肼3周.对比三组治疗前及后第3天,第1、3、4、8周临床表现,腰池脑脊液压力、生化、常规的变化,不良反应,第4、8周头颅MRI的变化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3天、1周、3周、4周、8周,治疗组腰池脑压180 mmH_2O及≤180mmH_2O的病例数,以及脑脊液葡萄糖及氯化物、蛋白、细胞数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第4周、第8周时治疗组头颅MRI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病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间颅内逆行感染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4、第8周脑压较前上升(P0.05).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ommaya囊/侧脑室外引流联合侧脑室注射异烟肼治疗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降低颅内压力,改善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指标,净化脑脊液,促进病灶吸收.侧脑室外引流方法造成颅内逆行感染的风险大;ommaya囊更安全,能长期使用进行治疗,可行性更强.  相似文献   

3.
分析体质指数(BMI)/腰围(WC)及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血糖、血脂、B超检查结果的关系,为防控老年肥胖相关慢性病提供参考.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随机从参加健康体检的老年人群中抽取238例,经问卷调查、体格检查、B超检查、测定空腹血糖、血脂,用PCR-RFLP方法分析80例对象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对象超重肥胖率为52.1%,中心性肥胖率为53.4%,平均BMI为25.0 kg/m~2,WC为82.2 cm,男性平均BMI、WC高于女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_(BMI)=0.025,P_(wc)=0.001).平均空腹血糖FPG为6.60 mmol/L,糖尿病(DM)检出率为15.1%,糖耐量异常检出率为21.4%;血脂异常总检出率为38.2%,其中,高胆固醇(TC)、高甘油三酯(TG)、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出率分别为13.9%、11.3%、4.2%和8.8%;B超异常检出率为35.71%;MTHFR基因677位点突变率为57.5%.超重肥胖组、中心性肥胖组FPG、TG、HDL-C水平、DM检出率、糖耐量异常检出率、高TG率、低HDL-C率、血脂异常检出率、B超异常率、MTHFR基因突变率均高于正常组.其中,DM检出率、糖耐量异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29,4.133,P=0.012,0.042).超重肥胖组男性DM检出率高于正常组(χ~2=4.137,P=0.042).女性TC和HDL-C水平、高TC率、高LDL-C率、低HDL-C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2,3.724,P0.001,P0.001;χ~2=4.226,7.488,4.649;P=0.04,0.006,0.031).体重正常组女性血脂异常检出率高于男性(χ~2=3.922,P=0.048).超重肥胖组、中心性肥胖组B超异常检出率均高于相应的正常组(χ~2=5.704,4.795,P=0.017,0.029),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8,P=0.042).超重肥胖组、中心性肥胖组MTHFR突变基因型CT、TT、(CT+TT)频率均高于正常组.MTHFR基因C677/T突变基因型对象的血糖、血脂TC、TG和LDL-C水平及高DM、TG检出率、高LDL-C检出率均高于野生CC型.结论表明:研究对象超重肥胖率及相关的MTHFR基因突变率、高血糖、高血脂和B超检查结果异常检出率均较高,血糖、血脂和B超异常率随BMI、WC水平的升高、基因突变频率增加而趋向恶化,一些指标有性别差异,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肥胖及相关慢性病的防控,促进老年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生脉散配方颗粒及加味方剂对小鼠的抗应激作用。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红景天组(阳性对照组)、生脉散组、益气生脉散组、活血生脉散组。分别连续灌胃给药7 d后,比较各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常压耐缺氧时间、亚硝酸钠中毒存活时间、断头后张口喘气时间、低温环境生存率。结果生脉散配方颗粒及加味方剂均能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耐缺氧时间,提高小鼠低温环境下生存率。在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方面,活血生脉散组与生脉散组具有显著差异;在提高小鼠低温环境生存率方面,益气生脉散组与生脉散组具有显著差异。结论生脉散配方颗粒及加味方剂对小鼠均具有抗应激作用,生脉散配方颗粒与丹参、黄芪配伍加味后分别增强了耐缺氧、耐低温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观察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不同途径感染的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 对15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根据感染途径不同分为三组,进行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4周,在治疗24周结束和完成24周随访后,检测患者ALT和HCV-RNA定量水平,以生化应答率、病毒学应答率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以复发率作为次要观察指标.治疗结束时,输血感染组、密切接触感染组和不明原因感染组生化应答率分别为77.27%,69.44%,54.17%;病毒应答指标中SVR分别为45.45%,47.23%,25%;NR分别为5.68%,8.33%,20.83%.治疗结束随访24周后,三组复发率分别为70.97%,68.00%,46.15%.结果表明,在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中,感染途径主要影响其生化应答和持续的病毒应答,甚至也影响治疗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及术后CD40L和sCD40L的水平变化,探讨CD40L和sCD40L对AMI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选择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且6 h内行急诊PCI治疗的住院患者80例,将上述AMI组又分为AMI存活组和AMI死亡组。取同阶段冠脉造影完全正常或冠脉最大狭窄〈50%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于PCI术前0.5 h、术后即刻、12h、24 h、48 h取静脉血,检测血小板CD40L和sCD40L。结果显示:AMI组CD40L和sCD40L水平在PCI术前及术后即刻、12 h、24 h、48 h均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CD40L和sCD40L水平在术后即刻较术前有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2 h、24 h、48 h逐渐回落,48 h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CD40L和sCD40L在术后各时间点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MI存活组PCI手术各时间点CD40L、sCD40L水平均低于AMI死亡组(P〈0.05)。AMI死亡组术后24 h内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果证明AMI患者PCI术后CD40L和sCD40L水平增高,CD40L和sCD40L是AMI患者PCI后早期免疫炎症反应及预后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旨在研究花椒麻素对肥胖症模型SD大鼠体内脂质代谢功能的影响.将48只SD雄性大鼠按体质量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花椒麻素低/中/高剂量组[4、8、12?mg/(kg·d)]、非诺贝特阳性对照组[40?mg/(kg·d)],经过灌胃6周,记录大鼠的初质量、末质量及采食量,计算实验动物饲料效率.解剖后分别测定SD大鼠血...  相似文献   

8.
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异常内分泌水平对其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率和最终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4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的261个治疗周期.比较PCOS组和非PCOS组在年龄、不孕年限、BMI、FSH、LH、E2、P、AMH、T、AFC、促性腺激素用量、促性腺激素使用时间和HCG日E2水平的差异,分析两组患者2PN率、D3天优质胚胎率、D5/D6天囊胚形成率、活检囊胚整倍体率、活检囊胚非整倍体率和每周期活检囊胚个数等指标,以及整倍体囊胚解冻移植以后的临床妊娠结局.PCOS组的年龄、不孕年限、BMI、FSH、E2、P、T、促性腺激素用量和促性腺激素使用时间与非PCOS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H、AMH、HCG日E2水平和AFC显著高于非PCOS组(P<0.01).PCOS患者的2PN率、D3天优质胚胎率、D5/D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东莨菪内酯对高脂饲料(HFD)- 诱导的肥胖小鼠脂肪积蓄的抑制作用,将4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模型组(HF)、东莨菪内酯高剂量组(20 mg/kg,HFH)、东莨菪内酯低剂量组(10 mg/kg, HFL)和阳性对照组(30 mg/kg水飞蓟素, HFS).CON组用10 kcal%的饲料喂养,其他组均用45 kcal%的HFD喂养,共喂养13周.从喂养第10周开始,对各组小鼠给予(灌胃)相应剂量的药物.灌药喂养后,经血液指标检测显示东莨菪内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了小鼠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两相厌氧工艺好氧预挂膜快速启动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克服两相厌氧反应器启动时间长的缺点,采用填料好氧预挂膜(10 h)的方法来加快两相厌氧反应器的启动速度,小试试验结果表明:以高浓度难降解中药废水为底物、好氧污泥为种泥,13 d就完成快速启动.这个启动速度比接种普通污泥快4~6倍(8~12周),与接种成熟厌氧颗粒污泥持平(一般2~3周,个别的一周之内快速启动).启动后产酸相(CSTR)出水VFA含量逐步提高,pH在4.35~4.71;产甲烷相(UAS-BAF)出水VFA在启动10 d后下降至500 mg/L以下,pH在7.21~7.85;UASBAF出水比填料区前出水的各项挥发酸指标都低,这证明填料的好氧预挂膜效果良好,从而加快了反应器的启动速度.研究还提出了“好氧活性污泥培养———污泥沉淀浓缩———喷淋预挂膜”的填料好氧预挂膜技术方案,该方法有助于两相厌氧工艺在中国废水处理领域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贯叶连翘提取物(Hypericum perforatum extract,HPE)对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46),模型组i.p盐酸多柔比星建立DCM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8周后DCM模型组存活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HPE组,n=13)和DCM模型组(n=17).治疗组i.g100mg/kg,每天2次,连续30d,对照组及DCM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MPA心功能分析仪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DCM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恶化;治疗组大鼠死亡率显著下降,左心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均明显高于DCM组(p<0.05),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明显低于DCM组(p<0.05).提示HPE能对抗DCM大鼠心衰,提高生存率,改善大鼠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2.
锰酸锂(LiMn2O4)因其低毒、廉价和安全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之一,近年来被广泛研究.采用新型动态水热法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分散均匀的LiMn2O4纳米材料,并运用XRD,SEM,TEM,EIS和充放电测试等多种方法表征其晶相、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水热溶液中LiOH的浓度对产品性能有很大影响.当LiOH浓度为0.4mol/L时制得的LiMn2O4材料颗粒分散性较好,颗粒表面比较光滑均匀(40~100nm之间),且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1C倍率循环时,LiMn2O4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8.4mAh/g,循环5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90.5%.  相似文献   

13.
为了达到延缓或阻止持续被动康复训练对移植肌腱-骨隧道界面愈合的负性影响,将杂合生物材料(ICPCB)应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腱-骨界面.将三组实验兔,对照组(n=7),ICPC治疗组(n=7)及ICPCB治疗组(n=7),均行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术后进行8周持续被动康复训练.结束后行影像学,组织学及生物力学测试.显微CT结果显示,治疗组腱-骨界面新生骨矿化量及微结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ICPCB组矿化组织量(TMC),相对骨体积(BV/TV)、骨小梁数量(Tb.N)及骨小梁分离度(Tb.Sp)却明显优于ICPC组(P0.05).组织学结果发现ICPCB组界面间新生骨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及ICPC组,但残余材料量却明显少于ICPC组.同时两组治疗组界面最大牵拉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CPC或ICPCB均能够阻止ACL术后激进康复训练过程中的负性作用,进一步促进腱-骨界面的愈合.但杂合生物材料ICPCB促进愈合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ICPC.  相似文献   

14.
通过皮下注射花生粗蛋白的致敏方式,建立Balb/c小鼠花生过敏模型,探讨食物过敏的发病机制.将16只Balb/c小鼠(雌性)分为PBS对照组和模型组,利用伊红苏木精(ha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用透射电镜观察小鼠肠道炎症和肠绒毛病理变化,发现花生过敏模型组较PBS对照组可见小肠黏膜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组肠微绒毛严重损伤;通过伊文思蓝尾静脉注射,模型组中小鼠足部出现明显蓝色,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模型组腹腔灌洗液细胞相对PBS对照组炎症细胞数目显著增加,主要以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为主,且肥大细胞活化状态明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发现,血清中IgE、IL-4、IL-5、IL-6和组胺的水平及腹腔上清液组胺的水平,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gG2a和IFN-γ的水平模型显著低于PBS对照组(P<0.01).花生模型组较对照组出现一系列的过敏病理变化,为开发治疗花生过敏药物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探讨Ezrin表达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肝细胞癌(HCC)的应用价值,实验方法如下:36例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所得的HCC组织作肝穿癌组;45例手术切除的HCC组织作手术癌组,同时取12个癌旁肝组织作癌旁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标本的Ezrin蛋白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做统计学分析。得出结果:肝穿癌组Ezrin阳性表达率为80.6%,手术癌组为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9);手术癌组与肝穿癌组的Ezrin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值分别为0.003和0.024);手术癌组Ezrin的表达与肿块大小、有无癌栓、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均〈0.05);肝穿癌组Ezfin的表达与肿块大小、有无门脉癌栓密切相关(P均〈0.05),且随着TMN分期增加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155)。结论:HCC组织中Ezrin基因的表达对HCC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超声引导下HCC穿刺活检组织中Ezrin基因的表达与HCC手术切除标本中Ezrin基因表达意义相近。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在肿瘤基因治疗中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转染细胞效率低的问题,高效、低毒的转染试剂为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采用正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n-Dodecyl-β-D-Maltoside,DDM)、DC-Chol、SDS联合腺病毒e GFP-Ad转染肝癌细胞Hep G2、食管癌细胞EC109及人正常肝细胞L-02与食管正常细胞Het-1A,48 h后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并计阳性细胞率,评价联合转染试剂处理提高e GFP-Ad转染肿瘤细胞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DDM(3μg/m L)、DC-Chol(1 000μg/m L)、SDS(0.5μg/m L)联合e GFP-Ad转染肿瘤细胞Hep G2和EC109的效率分别可达85%和78%、80%和76%、45%和41%,与单独e GFP-Ad相比,转染效率分别提高16倍和14.6倍、15倍和14.2倍、8倍和7.2倍;且与正常细胞相比,DDM能显著提高对肿瘤细胞的转染效率,二者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作为非脂质体类试剂,DDM能显著提高腺病毒对肿瘤细胞的转染效率,为进一步提高腺病毒介导的肿瘤基因治疗提供有效方法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新生儿眼底筛查异常的分布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探讨影响新生儿眼病接受筛查和治疗的更多社会因素,为儿童眼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于2019年3月—2021年7月,收集云南省8 700名新生儿眼底筛查的相关数据,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新生儿眼底筛查异常状况及其影响因素.8 700名新生儿眼底筛查异常率为12.26%(1 067/8 7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文化程度、参加的医疗保险、产后是否使用机械辅助呼吸、产后持续吸氧时间、是否发生新生儿感染、是否患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孕周的新生儿眼底筛查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学历为初中(OR=1.715,95%CI=1.248-2.357)、高中(专科、技校)(OR=2.265,95%CI=1.785-2.872)和大专(本科及以上)(OR=2.165,95%CI=1.775-2.640),出生体重≥4 000 (OR=1.401,95%CI=1.026-1.912),顺产(OR=5.344,95...  相似文献   

18.
坡面植被覆盖度对泥沙输移的影响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恢复是黄土高原产沙大幅减小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探究坡面植被覆盖度对泥沙输移的作用,采用理论分析和野外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植被覆盖度与坡面输沙率之间的关系。基于Einstein泥沙运动理论,从泥沙运动的角度对坡面泥沙颗粒的运动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坡面相对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式Φ^''/Φ=(√(π/2Vc)-1) η/λ(η=D_v?D)。通过野外径流冲刷试验对公式予以验证,试验设置了6个流量级(流量范围在0.14-1.40L·s-1之间),8个植被覆盖度(0-100%),共48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计算值较实测值整体偏大,大流量条件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较好,小流量条件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有一定偏差。综合理论与试验分析可知,植被对输沙能力的影响与植被覆盖度、植被株径和泥沙粒径有关;在相同的坡面地形及植被覆盖度条件下,株径较小的植被比株径较大的植被更有利于减沙;在泥沙粒径较粗的地区,坡面植被的减沙效果更为明显,同一种植被只需达到一个较小的覆盖度,便可以开始发挥有效的减沙效益;在植被覆盖度较低时,发挥有效减沙效果的覆盖度阈值是由坡面泥沙粒径和植被株径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