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承钢LF炉因钢水可浇性差造成生产中断的问题,分析了水口堵塞物的化学成分、形成原因。通过采取加强转炉出钢操作、测量渣层厚度和定氧、优化精炼渣成分、控制铝钙比等措施,钢水的可浇性明显改善,钢中的夹杂物数量和形态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3.
结合重庆钢铁炼钢厂生产工艺,分析了影响热轧带肋钢筋钢、光圆钢和SPHC等钢种钢水可浇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善钢水可浇性的关键共性技术措施:热轧带肋钢筋钢采用硅锰弱脱氧控制精炼出站,钢水中的w[O]=(30~50)×10~(-6);光圆钢采用硅+锰+少量铝弱脱氧控制精炼出站,钢水中的w[O]=(30~60)×10~(-6);SPHC采用高碱度渣渣洗,钢包顶渣w(FeO+MnO)5%、w(CaO)/w(Al_2O_3)=1.5~1.7;铝镇静钢采用钢包顶渣改质+钙处理,控制w[Al]≥0.020%,w[S]≤0.015%,钙处理后w[Ca]=(22~35)×10~(-6);控制LF精炼参数,开发LF分级精炼技术;钢水过热度18~23℃;提升耐火材料品质;建立钢水可浇性异常信息反馈及应对制度等。经生产现场检验,单中间包连浇炉数和钢产量均达到了公司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4.
方圆坯铸机投产初期钢水可浇性较差,钢水变流及水口堵塞频繁,单中包连浇炉数低.结合生产实际,从理论分析并结合炼钢及精炼设备状况及工艺特点,进行生产工艺、技术攻关,提高了钢水可浇性,确保了产品质量和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6.
在UHP-EAF-LF-CCM生产线上,为降低钢中氧含量,对钢水用铝深脱氧,并中脱氧产物Al2O3进行变形处理,改善钢水可浇性。 相似文献
7.
8.
9.
10.
本文对重钢公司2003年H08A钢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叙述了2004年为优化H08A钢冶炼、浇注工艺,改善钢水可浇性所采取的各项技术措施,并对优化H08A钢冶炼、浇注工艺,改善钢水可浇性的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情况进行了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11.
12.
13.
众所周知,非金属夹杂物的化学成分、数量、大小、分布特性和形态对轧材的性能有较大影响。目前大多数钢种用铝脱氧。铝不仅是良好的脱氧剂,而且是有效的变性剂,保证获得具有规定的细晶粒更致密的组织和良好的塑性、韧性指标。然而脱氧产物是氧化铝,甚至在通常钢水纯净度相对高的条件下,会急剧恶化钢水的液态流动性,导致浇铸水口堵塞。品质的尖形夹杂物作为一些应力集中点和钢材断裂源会降低钢材塑性和强度,在低温和瞬时大负载条件下钢材脆化尤其危险。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某厂应用LD-RH-CC工艺生产SPHD低碳低硅铝镇静钢过程中,水口结瘤严重、连浇炉数较低的问题,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萤石的加入对钢中夹杂物及钢水连浇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口结瘤物的主要成分是Al2O3-CaO-MgO,其中Al2O3质量分数在70%以上.通过向RH炉真空室内加入一定量的块状萤石,可将出站精炼渣中钙铝质量分数比wCaO/wAl2O3控制在2左右,铸坯中Al2O3夹杂物含量有所减少并且粒径变小,钙铝酸盐夹杂物比例有所提高,连浇炉数可达到3炉以上. 相似文献
16.
17.
18.
38CrMoAl高铝钢由于Al含量较高([Al]=0.7%~1.1%,质量分数),在连铸过程中容易导致水口的堵塞,因此需要对钢中Al2O3夹杂物进行形态控制,保证钢水的可浇性.热力学计算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钢中高含量的Al对渣中即使少量的SiO2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不采用传统的精炼喂钙线工艺,而进行转炉出钢过程渣洗操作,能将高熔点的Al2O3转变为低熔点的球状钙铝酸盐夹杂.同时,采用CaO-Al2O3基中间包覆盖剂,以避免钢渣反应导致钢中夹杂物含量增加.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钢水洁净度较高,可浇性好,连续浇注5炉后,水口内壁基本无结瘤现象. 相似文献
19.
20.
针对高Ti合金焊丝ER70S-G可浇性差,连浇炉数少的情况,研究了Ti_2O_3、Al_2O_3及TiN夹杂生成的热力学条件,结果表明,当钢中w[Ti]/w[Al] 4. 33时,一定会生成Ti_2O_3夹杂;控制钢中w[N]0. 005 5%时,可抑制较低过热度浇铸过程中TiN的生成,从而减少絮流现象出现。通过炼钢采用全程吹氩、精炼采用大渣量及全程微正压、连铸采用氩封保护等措施,减少了钢水的二次氧化,连浇炉数由开发之初的2炉提高至6~8炉,实现了优质、低成本生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