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金相、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引起S355G8+M钢板探伤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S355G8+M钢板中心存在以Al2O3-CaO为主的大型夹杂和钢板心部存在明显的偏析带是造成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通过在氢含量、夹杂物、钢板缓冷等方面采取系列工艺控制措施,实现了探伤合格率的大幅提升,改善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钢锭成材120 mm厚Q345R钢板探伤不合格情况,以探伤不合格部位为研究对象,借助金相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及电镜能谱仪,从金相组织、夹杂物、拉伸断口等方面分析探伤不合格原因。结果表明:钢板探伤不合格主要由于钢板厚度1/2处存在尺寸较大、以Al_2O_3为主的脱氧产物夹杂物。结合现场实际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减少钢水内生夹杂物,改善钢水纯净度,以达到提高钢板探伤合格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S355K2钢板探伤不合部位取样进行观察、分析后可知,试样内部的微裂纹及贝氏体带是产生缺陷回波的主要原因。为此,采取强化精炼手段控制、对下线连铸坯实施堆垛缓冷、优化冷料厚板坯加热时间等措施,保证了成材率,使S355K2钢板的探伤合格率提高了2%。  相似文献   

4.
孙京波  史成斌  金璐 《宽厚板》2021,27(6):12-14
某钢厂按照订单生产600 MPa级调质高强钢板,要求达到NB/T 47013.3-2015标准探伤TⅠ级水平,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批量探伤不合格问题.为了找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从钢板探伤不合格部位取样并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等手段进行分析,确定钢板基体内部夹杂物导致探伤不合格,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焊后探伤不合格100 mm(厚)×2300 mm(宽)Q420qD钢板为研究对象,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探伤不合格部位进行分析,确定探伤不合格原因.结果 表明:钢板母材厚度1/2处存在严重的中心偏析、疏松及微裂纹缺陷,是造成Q420qD宽厚板焊后探伤不合格的原因.结合现场实际,通过对连铸拉速、二冷水量和轻...  相似文献   

6.
中厚板超声波探伤不合格成因调查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何宇明  朱斌  宋晓菊  陈文满  安昌遐 《钢铁》2004,39(5):20-22,37
对连铸板坯轧制中厚板后出现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钢板进行取样,通过对试样进行低倍、高倍、刨削、z向剖开、电镜检验以及对钢水进行气体分析,找出了引起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钢中的氢含量偏高,铸坯中心偏析严重和夹杂物较多。其对策是控制原材料水分,减少炼钢、精炼、连铸过程增氢,延长板坯堆冷时间,促进氢的扩散,控制铸坯中心偏析程度,减少钢中夹杂物。  相似文献   

7.
通过取样研究探伤不合格09MnNiDR低温容器钢板的宏观及微观组织,对导致探伤不合格的缺陷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对冶炼、轧制工艺及设备状况等环节进行的比对,确定连铸机辊缝偏离标准要求造成铸坯中心偏析,严重时产生中心裂纹,是钢板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采取设备精度校正和工艺改进措施,杜绝了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8.
热轧厚钢板探伤缺陷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登凯  王新 《宽厚板》1995,1(2):9-15,25
本文针对我公司生产的压力容器厚板出现探伤不合,通过探伤,电解夹杂,低倍,断口分析,Z向拉伸检验,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等试验作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是钢内存在一定量的氢气,在冷却时,氢在钢中溶解度会急剧下降,过饱和氢将在缺陷处析出和聚集,形成“自点”缺陷。  相似文献   

9.
河钢集团舞钢公司在高质量大厚度P355GH钢板研发过程中,采用连铸坯成材,创新成分设计,通过炼钢成分精准控制、电磁搅拌及凝固末端轻压下技术应用、正火工艺优化,成功开发出125 mm厚度高质量P355 GH钢板,超声波探伤检测结果符合NB/T 47013.3-2015标准I级要求,各项性能指标良好,组织均匀细小,以铁素体...  相似文献   

10.
陈从俊  刘丹 《宽厚板》2023,(6):35-37
南钢利用由新投产连铸机生产的370 mm、460 mm断面板坯,轧制60~150 mm厚度钢板,出现批量探伤不合格、改判量大的问题,对合同交付产生不利影响。从探伤不合格钢板取样并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仪器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探伤不合格钢板的内部存在偏析、疏松、夹杂和组织应力裂纹缺陷,致使探伤不合格。通过采取加强冶炼、坯料堆垛、轧制工艺优化等措施,生产钢板的探伤合格率提升到99.8%。  相似文献   

11.
对探伤不合格的40mm厚钢板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连铸板坯的柱状枝晶过于发达,直至怀心,导致非金属夹杂物在连铸板的中心集中分布,并形成了缩孔,轧钢时,这些夹杂物被展宽和拉长,并进一步向板厚中心集中,与没有轧合的缩孔一起形成探伤缺陷,而造成了这批厚钢板探伤不合格。  相似文献   

12.
Q345R厚钢板探伤不合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正伟  关小军  孙浩 《山东冶金》2011,33(2):43-44,48
对Q345R厚板探伤不合部位取样进行金相、扫描电镜分析,钢板组织存在贝氏体、马氏体、中心微裂纹和MnS夹杂;Z向拉伸断口表明,试样中心部位脆性解理面积大;试样正火后探伤缺陷宽度明显减小。分析认为,铸坯偏析和钢板冷却速度过快是导致钢板异常组织造成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减轻铸坯偏析和钢板轧后堆垛缓冷是提高Q345R厚板探伤合格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中厚规格AH32船板钢探伤不合格的铸坯和探伤不合格的缺陷钢板进行各种检验分析,探讨了产生探伤不合格缺陷的原因.指出引起AH32船板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铸坯中存在较严重的局部中心疏松、偏析遗传至成品钢板上,表现为未焊合的疏松孔洞或在热应力和组织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偏析裂纹.提出了加强精炼控制、应用轻压下技术和优化电磁搅拌参数、优化坯料设计、延长加热时间、采用提高道次压下量、轧后缓冷等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试验T91钢(/%:0.10C,0.30Si,0.45Mn,0.012P,0.005S,8.90Cr,0.95Mo,0.08Nb,0.22V)的生产流程为60t UHP EAF-AOD-LF-VD-240 mm×240 mm坯连铸-加热-连轧。对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T91钢Φ90 mm材低倍检验结果表明,钢材存在中心裂纹和孔洞;通过金相分析得出,缺陷出现三种特征:(1)过烧型孔洞和裂纹;(2)连铸坯带来的轴心晶间裂纹;(3)铸坯的缩孔。通过连铸Ⅰ、Ⅱ和Ⅲ区二冷水量分别由原28、31和17 L/min优化成15、18和10 L/min,并通过控制连铸坯加热温度,使连铸坯中心的等轴晶比率由原14%提高至25%以上,铸坯的中心裂纹级别由2.0降至0.5以下,T91钢材的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率由5%降至0.2%以下  相似文献   

15.
热轧特厚钢板探伤不合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厚度70 mm以上探伤钢板缺陷进行分类、取样,通过金相检验及扫描电镜等手段对缺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探伤不合的主要原因是缩孔和疏松、三角区裂纹及应力裂纹.  相似文献   

16.
17.
夏保卫  赵向政  张杰 《宽厚板》2007,13(5):30-34
本文介绍了锭一材钢板超声波探伤缺陷类型,通过低倍检查和能谱分析,确认缺陷部位的夹杂物种类,指出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邯钢Q345RT中厚板生产中出现的钢板探伤不合格缺陷,并且在钢板缺陷处取样,断口有时存在层状现象.采用化学分析、气体含量检验、铸坯低倍检验、金相组织分析和扫描电镜、断口形貌分析等方法,分析钢板探伤不合格的原因.结果表明:铸坯中心偏析严重,因偏析产生的少量马氏体、贝氏体组织导致轧后应力集中,在冷却速度较快的条件下钢板产生微裂纹,以条状MnS和CaO-A12O3为基体的硫化物夹杂和硅酸盐类夹杂物较高,铸坯中氢含量偏高引起氢致裂纹,均可导致钢板探伤不合格.通过控制炼钢工艺过程,减少了铸坯中的夹杂物和氢含量,该中厚板探伤合格率由92%提高到98.2%.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生产的钢板出现较多探伤不合格的问题,采用高倍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对探伤不合格的中厚板进行取样分析。发现探伤不合格的原因有:钢板的内部存在较严重的偏析,偏析带形成异常组织导致内部产生微裂纹;钢板夹杂物含量高,特别是硫化物夹杂严重影响钢板探伤质量;钢板存在较严重的疏松,在轧制过程中未完全焊合;钢板晶粒特别粗大,影响探伤检验结果;钢板虽然内部质量满足标准要求,但是由于表面氧化铁皮较厚,也会影响钢板探伤质量。通过优化精炼、连铸及轧制工艺后,钢板探伤三级合格率达到95.7%,探伤正品率达到了99.6%。  相似文献   

20.
周佩 《中国冶金》2006,16(2):22-25
某炼钢厂生产的15MnNbR钢按正常工艺轧制、正火、检验生产。钢板的力学性能、表面质量全部合格,但在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时却出现了大量的不合格钢板。采用金相、电子探针分析了探伤不合格的原因,提出了工艺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