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DS法煤气脱硫工艺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厂现有4座焦炉,煤气发生量为5.0~5.5万m^3/h。曾采用ADA法脱硫脱氰工艺.因效果小理想,于1999年改用PDS法。煤气脱硫装置设在粗苯工段的煤气终冷洗萘塔后,进入脱硫塔底部的煤气温度为30~40℃,与塔顶喷洒的贫液逆流接触。脱硫塔底的富液经液封进入反应槽,用循环泵  相似文献   

2.
PDS脱硫技术在高硫煤气净化中的应用和工业生产实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海明 《化肥工业》2002,29(3):21-23
通过对PDS法高硫煤气脱硫溶液再生系统的改进和完善,并加强对工艺操作指标的控制,使脱硫效率一直稳定在80%-85%。且脱硫碱耗显著下降,副盐回收不受影响。在新厂焦炉煤气的空塔一级脱硫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PDS脱硫催化剂在我厂改良ADA法脱硫装置上定期使用,起到了清塔的作用,降低了脱硫装置的检修费用。本法适用于任何脱硫装置的高硫煤气的一级脱硫。  相似文献   

3.
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焦耐厂生产的焦炉煤气主要供发电厂和冷轧板厂热处理用,其净化程度要求高.因此脱硫脱氰是煤气净化工艺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厂脱硫工段设在鼓风机后、煤气脱氨前.采用以氨为碱源、ZL催化的湿式氧化法脱硫工艺,将剩余氨水蒸氨所得浓氨水配入脱硫液中.该工段设有两台脱硫塔和两座再生塔,脱硫系统设计为两个脱硫塔串联脱硫,两个再生塔并联再生.经过一年多的单塔运行实践,脱硫塔后煤气含硫化氢维持在较低状态.脱出的硫磺用压滤机压滤成饼后外售,脱硫液回兑配煤,基本上解决了处理成本高、效果差、二次污染等缺陷.我厂煤气脱硫工艺见图1.  相似文献   

4.
《气体净化》2007,7(4):23-2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焦炉煤气脱硫工艺流程的技术方案,该方案是焦炉产生的煤气输给初冷器将煤气降温,然后输给电捕焦油器除尘,再输给脱硫工段脱硫,脱硫煤气进入鼓风机加压,然后输给硫铵工段和后续各工段。脱硫工段中处理煤气的是脱硫工段中的吸收塔,该吸收塔加入由脱硫液输入泵输来的脱硫液,再加入氨水,对煤气进行脱硫,脱硫后的脱硫液由脱硫液排出泵输给再生塔。再生塔对脱硫液排出泵送来的含硫脱硫液与送人的压缩空气进行氧化再生,再生后的脱硫液再经脱硫液输入泵送给吸收塔。压缩空气经氧化后变成再生尾气,由再生塔排出并混入鼓风机煤气输出管道输给硫铵工段。再生塔中产生的硫泡沫液输给缓冲槽,并经缓冲泵输给离心机离心脱硫。  相似文献   

5.
蒋军军 《中氮肥》2006,(5):34-35
1概述 我公司造气车间脱硫工段主要担负着脱除原料气(焦炉煤气和半水煤气)中H2S(同时也将HCN脱除)的任务,脱硫方法为改良A.D.A法。在工艺气体的布置上,由于两种原料气中H2S含量的不同,其流程设置各不相同。焦炉煤气通过两个并联的湍流塔后还要再串联一个填料塔(1#塔)来吸收H2S,而半水煤气只通过一个填料塔(2#塔)来吸收H2S。在工艺液体的布置上,脱硫溶液系统是公用的,贫液泵将脱硫贫液加压后分别从4个脱硫塔的塔顶送到塔内自上而下进行喷淋,吸收煤气中的H2S,而从4个脱硫塔下部出来的脱硫富液分别进入氧化再生槽进行脱硫富液的再生,使富液变为贫液后再由贫液泵加压后循环使用。脱硫富液的再生方式为槽式鼓泡再生。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高温煤气脱硫剂的研制、脱硫工艺条件试验、再生工艺条件试验和长周期考核试验。结果表明,以锌、锰和铁等氧化物为主成分,辅加多种助剂的高温煤气脱硫剂,可在(350~600)℃脱除煤气中的H_2S和COS,脱硫精度高,硫容大,脱硫剂脱硫后可再生。脱硫剂经22次脱硫-再生循环操作后,仍具有高脱硫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介绍了热煤气脱硫工艺与间歇式脱硫工艺诸单元,以及脱硫-再生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岳进 《燃料与化工》2011,42(2):38-40
介绍了AS煤气脱硫工艺流程、工艺特点及关键点控制,指出还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途径.该工艺将煤气洗氨与脱硫结合在一起,以氨汽为热源使脱硫液再生,增加了脱硫贫液中游离氨的含量,具有较高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9.
代金荣 《云南化工》2010,37(4):59-61
对净化车间氨-硫化氢法(AS)煤气脱硫工艺中塔后煤气含H2S偏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采用洗氨塔碱洗段二次洗涤煤气、提高洗涤贫液中NH3/H2S质量比、控制吸收操作温度、提高洗涤贫液流量等措施,使塔后煤气含H2S的指标达到了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我厂1、2号焦炉于1987年投产,回收系统也相继投入运行,煤气除部分供冶金厂使用外,其余部分送至民用煤气气柜。1995年,三号焦炉投产后,煤气处理量增至2.8万m~3/h,脱硫装置因超负荷运行而使脱硫效率下降,净煤气中的硫化氢含量高达1g/m~3左右,居民反映强烈。为此,我们在改进脱硫工艺的同时,加强了操作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脱硫工艺的改进投产初期,脱硫系统设计有3台脱硫塔,2开1备,3号焦炉投产时,又增加了1台脱硫塔,即由原来的2塔串联改为3塔串联,由于电气设备等辅助设施不配套,系统经常…  相似文献   

11.
我公司煤气净化脱硫工艺是引进德国克虏伯公司的AS法循环脱硫工艺.投产后生产运行比较稳定,各项指标基本在控制范围内.但2007年6~9月,净煤气含H2S一直居高不下,我们对AS法脱硫工艺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热煤气一体化净化工艺中的脱硫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高温煤气脱硫除尘一体化净化工艺中沉积粉尘对高温煤气脱硫剂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沉积粉尘对脱硫剂初次硫化行为有明显的影响,且与脱硫剂的组成和结构有关.利用钢厂赤泥制备的脱硫剂,含有多种惰性杂质,且具有较大的孔径结构,易于和粗煤气中的粉尘作用,造成脱硫剂硫容的减小.硫化气氛中,H2O的存在造成脱硫剂硫容和脱硫效率的降低,但不会影响因表面沉积粉尘造成的脱硫剂硫容的减小.多次硫化-再生循环实验表明,硫化-再生循环过程有助于减小表面沉积粉尘对脱硫剂脱硫行为的影响.经历一定次数的硫化-再生循环后,粉尘对脱硫剂脱硫行为的影响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3.
1脱硫工艺运行情况邯钢焦化厂2009年新建1套真空碳酸钾煤气脱硫装置,设计处理煤气量为100000m^3/h.工艺流程及主要吸收过程如下:洗苯塔后的煤气进入脱硫塔,塔内填充聚丙烯拉鲁环填料,煤气自下而上流经各填料段与碳酸钾溶液逆流接触,再经塔顶捕雾器出塔。  相似文献   

14.
马海龙  李苎 《陶瓷》1999,(5):38-38
在我国,发生炉煤气普遍应用于化工、冶金、陶瓷、玻璃等行业,而煤气中的硫化氢对许多产品都有副作用.目前,国内主要脱硫方法有两种: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湿法脱硫投资大,耗能高,主要应用于化工系统;干法脱硫主要有活性碳脱硫,氧化铁脱硫.活性碳对H_2S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运行一定时期后,孔隙及表面大部分被疏所履盖,活性碳的吸附能力就下降.当吸附达到饱和时,活性碳就须再生,再生的方法有电加热蒸汽法和煤气加热蒸汽法,所加热的蒸汽一般很难达到400℃,活性碳还原不太好,所以耗能高,效率低;氧化铁脱硫由原来的箱式装法改为塔式装法,占地面积缩小,且脱硫剂能够再生连续使用,已应用于煤气净化系统.脱硫剂再生分为连续再生和间歇再生,连续再生为一直注入空气边脱硫边再生,方法安全可靠;间歇再生是间断注入空气,该法不好控制,操作不好就易发生着火现象,所以一般再生法选择连续再生为好.  相似文献   

15.
HPF法脱硫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涟钢焦化厂脱硫采用HPF法工艺生产硫膏,系统配套两座DN5000脱硫塔。A、B塔并联使用,脱硫富液进对应反应槽和再生塔析硫、再生。该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与110万t/a焦炭配套,对应煤气处理量为4.95万m^3/h,2005年,新焦炉投产,老焦炉拆除后。年产焦能力为145万t,煤气发生量增至6.5。6.8万m^3/h.对脱硫系统冲击很大,脱硫效率仅为50%~60%.煤气中硫化氢高达1200mg/m^3。不能满足冷轧薄板对煤气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高温煤气脱硫剂再生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复合型脱硫剂已经成为高温煤气脱硫剂的研究重点,脱硫剂不仅要求具有良好的硫化能力,还必须易于再生,以达到多次循环使用及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介绍了中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再生性能的研究概况,包括:铁和锌系列脱硫剂、钙和铈系列脱硫剂、铜和锰系列脱硫剂。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脱硫剂的种类和再生工艺与其再生后的脱硫特性密切相关,再生结果是脱硫剂能否工业化应用的关键环节之一,在考察脱硫剂硫化特性的同时,必须注重脱硫剂再生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杨瑞平 《煤化工》2015,43(1):57-60
为实现SO2的达标排放,针对山西焦化脱硫装置现状,介绍了不同系统目前采用的AS脱硫工艺、JH-H脱硫工艺、真空碳酸盐脱硫工艺及其实际净化后煤气中的H2S含量;简述了高塔再生工艺、喷射再生工艺及脱硫再生一体塔工艺的流程及特点;估算了不同再生工艺的投资、占地面积、运行费用等,确定了AS脱硫装置改造选用以碳酸钠为碱源,采用JH-H湿式氧化脱硫工艺和脱硫再生一体塔的再生流程。改造实施后,将能满足现有标准的脱硫要求,有效降低现有AS脱硫装置操作成本,减少SO2排放,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邯钢焦化厂采用真空碳酸钾脱硫,由于进入脱硫的煤气没有处理干净,导致该系统运行中出现了脱硫液被污染、再生塔真空度异常、真空泵换热器堵塞等异常情况,通过查找原因解决了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9.
工艺参数优化是降低碳捕集系统再生能耗的有效途径之一。以高炉煤气醇胺溶液吸收CO2捕集系统为研究对象,将Aspen Plus与响应曲面法(RSM)相结合,研究贫液温度、贫液负荷、再生塔压力对碳捕集系统再生能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Aspen Plus模拟数据为样本,并以样本中的再生能耗为响应值,利用响应曲面法建立数学模型,获得再生能耗最低的优化参数组合。结果表明,贫液温度、贫液负荷、再生塔压力对再生能耗均具有显著性影响,且贫液负荷和再生塔压力存在明显交互效应;贫液温度和贫液负荷及贫液负荷和再生塔压力各自间的交互作用表明,贫液负荷和再生塔压力的变化会影响再生能耗的大小;响应曲面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贫液温度30℃、贫液负荷0.24 mol/mol、再生塔压力1.80×105 Pa、再生能耗3.12 GJ/t,相比基准实验方案再生能耗下降28.4%。  相似文献   

20.
河钢宣钢焦化厂研究了开发新型非水相离子液焦炉煤气脱硫工艺。此工艺利用专有的铁基非水相离子脱硫剂,在脱硫塔内与煤气硫化氢接触反应,使硫化氢氧化成单质硫,单质硫进入脱硫液中形成脱硫富液,富液经富液泵打入再生塔中氧化,形成脱硫贫液,贫液经贫液泵打入脱硫塔脱硫,循环使用。脱下的硫经板框压滤机分离入熔硫釜熔化成硫黄液体,冷却后变成硫黄。没有废液外排,脱硫剂和催化剂为无毒无害,所产生的硫膏没有气味,为绿色处理工艺。从运行过程中看,可将硫化氢含量降低到20mg/m~3以下,该技术工艺具有投资适中,运行效果好,不产生二次污染,综合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