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芬娟  杨群  陆大年 《粘接》2009,30(12):48-51
以1,4-反丁烯二酸和一缩二乙二醇(DEG)为原料,采用缩聚法合成端羟基不饱和聚酯,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羟值、酸值、黏度等对所得聚合物进行表征,确认了其分子结构.对其降解性进行研究,并且与1,4-丁二酸与一缩二乙二醇合成的饱和脂肪族聚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族聚酯和饱和脂肪族聚酯的生物降解性差别不大,也就是双键的引入对其生物降解性没有大的影响;但是不饱和脂肪族聚酯膜经过高温处理后,双键会打开发生交联,而交联后的不饱和脂肪族聚酯的生物降解性变差,而且交联度越高,生物降解性越差。  相似文献   

2.
PBS及其共聚酯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综述了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基脂肪族共聚酯,PBS基芳香族共聚酯的结构和生物降解性能,并分别总结了它们的结构和生物降解性能之间的关系.PBS基脂肪族共聚酯分为线型PBS基脂肪族共聚酯和枝状PBS基脂肪族共聚酯,分别对它们进行了介绍.得出了PBS及其共聚酯的结构、分子量、聚酯形态、熔点、结晶度等与共聚酯的生物降解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生物降解性脂肪族聚酯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脂肪族聚酯改性制备生物降解性聚酯的研究进展.在聚酯中引入刚性链段(即将脂肪族聚酯与芳香族、液晶基元共聚合)可改善聚酯的加工性能;在聚酯中引入亲水基大分子(即将脂肪族聚酯淀粉共混或与聚乙二醇共聚合)可改善聚酯的亲水性能.今后脂肪族聚酯改性研究的重点将解决功能化基团的引入、合成路线的简化、成本的降低及改性的效果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低熔点聚酯的合成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在PET链中引入芳香族间位酸和脂肪族二元醇(柔性链节)合成了共聚酯,并对其转变温度、结晶度以及热失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芳香族间苯二甲酸和脂肪族二元醇的引入破坏了PET完善的结晶结构,从而导致共聚酯的熔点降低。而且熔点下降程度与改性组分添加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1,4-丁二醇、己二酸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为原料,采用稀土催化剂,合成了不同组成的聚己二酸丁二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共聚酯。采用堆肥法,以堆肥过程中试样的失重率、单位面积失重和相对分子质量变化作为指标,考察了芳香组分摩尔分数为40%~60%共聚酯的生物降解性,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测试了降解前后共聚酯组成和序列结构的变化,简述了生物降解行为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通过在脂肪族聚酯中引入摩尔分数为40%~60%的芳香组分,所制共聚酯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又具有生物降解性;且随着所含芳香组分的增多,共聚酯的生物降解性变差,降解后试样的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组分增加且芳香链段的长度增加。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脂肪-芳香族共聚酯(CPEs)的合成及其生物降解机理,综述了影响CPEs生物降解的三大因素,分别为化学结构、形态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并阐述了脂肪-芳香族共聚酯(CPEs)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脂肪族聚酯的合成及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熔融和溶液结合法合成了脂肪族聚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丁二酸丁二醇酯-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S-co-BA))和丁二酸丁二醇酯-癸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S-co-BSe)),并对其进行了生物降解实验。采用GPC测定了脂肪族聚酯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并采用熔点仪测定了聚酯的熔点。得到脂肪族聚酯分子量、熔点以及分子结构对称性和降解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开发可完全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脂肪族聚酯是公认的一类最有发展前景的可完全生物降解聚酯,由于可在自然环境中被降解成CO2和H2O而受到青睐。降解塑料在微生物作用下的降解行为受到外部环境和聚酯自身特性的影响。外部环境包括菌种、温度、湿度等;聚酯特性包括分子结构、分子量、熔点、结晶度等。从生物降解微生物、生物降解实验方法及生物降解机理三方面对PBS类降解塑料的降解行为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22,(Z2):63-66
采用端羟基不饱和脂肪族聚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1,4-丁二醇为原料制备了含有CC双键的聚氨酯,研究了该聚氨酯制备的层压织物的剥离强度,并与以饱和脂肪族聚酯制备的聚氨酯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含有CC双键的聚氨酯作为粘合剂使用时,织物剥离强度可达到27.1 N,而以端羟基饱和脂肪族聚酯制备的聚氨酯不能将多层织物粘结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聚酯材料的物理性能与可生物降解性为其聚集态结构所决定,而聚合物链的化学组成、序列和拓扑结构又是决定聚合物聚集态结构的最关键因素。为此,本文从基于聚合过程调控的聚酯链结构定制出发,总结了嵌段、长支链、梳状、星型、超支化与树枝状结构聚酯的定制方法;评述了链结构与聚酯热与力学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探讨了链结构对聚酯降解性能的影响规律,前人的研究表明共聚物嵌段长短影响着结晶聚集态结构,长支链的存在有助于聚酯结晶温度与结晶度的提高;链的结晶能力、链长及亲疏水性决定了聚酯的降解性能。文中还对高性能可生物降解聚酯材料的开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