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开发与利用东北杂豆资源,本文以东北特有杂豆为原料,采用气质分析方法对杂豆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杂豆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且在测定所有杂豆中均是高活性的18n∶3、18n∶2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而活性相对的18n∶1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芸豆类杂豆的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大于80%;且高活性的18n∶3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紫花芸豆的18n∶3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了48.99%,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价值。本研究为东北杂豆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杏品种果仁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山西晋中地区不同杏品种果仁中脂肪含量与脂肪酸的组成特点,采用索氏提取、气相色谱分析法分析测定了15个杏品种果仁中的总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5个杏品种果仁中共检测出脂肪酸组分10种,总脂肪含量在28.11~53.15 g/100 g,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含量的91.60%~95.15%,油酸与总脂肪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性相关且油酸的偏相关系数最大;应用聚类分析可将其划分为"高含油率-高油酸-高亚麻酸""低含油率-高亚油酸""高含油率-高油酸-低亚麻酸"杏仁品种类型;根据主成分分析对杏仁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扁杏综合评分最高。扁杏是高含油率-高油酸-高亚麻酸重要种质资源,该结果为杏栽培、育种及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5种油脂植物种子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气相色谱对宁夏荒漠地区生长的沙枣、蒺藜、苍耳、白沙蒿、老瓜头五种油脂植物种子脂肪酸含量和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沙枣、苍耳、白沙蒿、蒺藜、老瓜头五种野生油脂植物的种子脂肪酸含量分别为12、2%、21.1%、14.1%、10.1%、25.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92.9%、89.3%、89.8%、88.7%、91.4%。充分开发这五种油脂植物在食用、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价值,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4.
5种油脂植物种子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气相色谱对宁夏荒漠地区生长的沙枣、蒺藜、苍耳、白沙蒿、老瓜头五种油脂植物种子脂肪酸含量和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沙枣、苍耳、白沙蒿、蒺藜、老瓜头五种野生油脂植物的种子脂肪酸含量分别为12.2%、21.1%、14.1%、10.1%、25.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92.9%、89.3%、89.8%、88.7%、91.4%。充分开发这五种油脂植物在食用、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价值,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游惠明 《中国油脂》2021,46(6):98-101
为探明不同种源地香叶树作为油料树种的开发价值,采集了全国6省20县市的香叶树果实,对香叶树全果、果肉及籽的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采用ward法对不同种源地香叶树籽油脂肪酸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香叶树全果、果肉以及籽的平均油脂含量分别为43.31%、42.38%及46.12%;全果油脂肪酸组成以月桂酸、油酸和癸酸为主;果肉油以油酸和棕榈酸为主;而籽油则以月桂酸和癸酸为主,月桂酸含量为53.20%~70.30%,月桂酸和癸酸总含量达76.40%~90.10%;聚类分析将不同种源地香叶树分为3大类,云南省、贵州省及广西省的香叶树属低月桂酸类型,福建省、江西省及湖南省的香叶树属中高月桂酸型。香叶树可作为生产中碳链脂肪酸的新晋树种,福建省的香叶树籽油脂含量高,且籽油中月桂酸含量高,作为中碳链脂肪酸的原料地具有明显的开发优势。  相似文献   

6.
分析11省(市)18个产地不同种源预知子籽的油脂含量,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油脂脂肪酸组成,并采用欧氏距离、ward法进行聚类分析,为更好地筛选和培育优良油用预知子提供实验数据。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预知子籽的油脂含量在36.84%48.68%之间;预知子籽油中脂肪酸均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21.09%44.21%和18.43%37.07%,除湖北襄阳预知子籽(三叶木通种子)油未检出亚麻酸外,其他地区亚麻酸含量变化范围为2.55%24.63%;聚类分析将预知子分为4类。表明不同种源预知子营养价值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薏苡油脂的提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薏苡中提取油脂,经气相色谱分析,含有7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2.6 ̄92.7%,油酸和亚油酸各为63.1 ̄63.2%,28.1 ̄28.8%;液相色谱分析表明,油脂中含有VA,VD和VE。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橘核粉的组成成分,测得粗脂肪、粗蛋白、总糖、钙和铁含量分别为41.16%、23.40%、11.55%、641.5mg/100g和11.62mg/100g.测定了橘核油的理化性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橘核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共分离鉴定出了10种脂肪酸,总不饱和脂肪酸为81.02%,其中主要成分为亚油酸和油酸,其相对含量分别为52.04%和27.05%.  相似文献   

9.
针对几种市售花生食品的脂肪酸组成含量进行GC分析,结果表明其脂肪酸组成含量有所差异。花生类食品中主要脂肪酸组成为硬脂酸、油酸,其次为棕榈酸、花生酸、二十碳烯酸、山俞酸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营养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
双液相萃取植物油脂和鱼油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菊珍  云志 《中国油脂》1995,20(5):47-49
通过把双液相萃取菜籽油和棉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市售油脂脂肪酸成份的对比,说明双液相工艺不改变油脂脂肪酸成分,海鱼鱼油中含有较高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二碳六烯酸(DHA),通过简单的物理方法,即可把EPA+DHA含量富集到接近50%。  相似文献   

11.
猪肉烤制过程中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业传  李洪军  吴照民  李凤 《食品科学》2011,32(24):213-219
为研究不同烤制方式和时间对猪肉脂肪酸组成、脂肪含量、营养及风味的影响,以荣昌猪背最长肌为原料,经不同时间和方式的烤制加工后,分别测定各样品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烤制方式主要影响样品的风味、营养以及肌内总脂、游离脂肪酸和甘三酯的脂肪酸组成;加工时间主要影响脂肪含量和磷脂的脂肪酸组成。因此采用烤制加工时,加工方式和加工时间的不同都会对猪肉脂肪酸组成、脂肪含量、营养及风味产生影响,加工方式对脂肪酸组成、营养和风味的影响更大,而加工时间对脂肪含量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分析比较了乌骨鸡与非药用鸡种鸡肉间的总脂质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差异,为研究乌骨鸡总脂质的营养与补益功能提供基础。以相同条件养殖的非药用鸡种崇仁麻鸡、岭南黄鸡鸡肉为对照,测定3种鸡肉中的总脂质含量。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3种鸡脂肪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发现:3种鸡肉中崇仁麻鸡的总脂质含量最高,乌骨鸡的含量最低。3种鸡的总饱和脂肪酸(SFA)和不饱和脂肪酸(UFA)差别不显著,乌骨鸡鸡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必需脂肪酸(EFA)和花生四烯酸质量分数分别为26.4%、23.38%、3.21%,显著高于其他两种鸡。乌骨鸡总脂质较非药用鸡种的总脂质有更好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选取广西油茶重点产区河池、百色和梧州的主要油茶品种普通油茶、岑溪软枝油茶及大果红花油茶的种子为原料,石油醚为溶剂提取油茶种子的油脂及测定含油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油茶籽油试样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4个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油茶种子出仁率为53.29%~68.91%;干籽含油率为47.05%~59.51%;GC-MS共鉴定出14种脂肪酸,单不饱和酸含量为72.91%~80.11%,其中河池巴马软枝油茶籽油的单不饱和酸含量最高,为80.11%,主要成分是油酸;多不饱和酸含量为5.85%~9.14%,其中梧州岑溪软枝油茶籽油的多不饱和酸含量最高,为9.14%,主要成分是亚油酸;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3.62%~17.95%,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和硬脂酸;同时,广西油茶籽油中含有少量的9,10-环氧-十八碳烷酸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5.
鲢鱼各部位磷脂组分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舟  王琦  于刚  张维农  王海滨 《食品科学》2014,35(24):105-109
应用Bligh-Dyer法、硅胶柱层析和薄层层析(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分析比较鲢鱼头部、眼部、背肌、腹肌、内脏、尾部的磷脂含量与组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鲢鱼各部位磷脂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各部位磷脂种类有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elserine,PS)及一未知组分,鲢鱼各部位的PE、PC明显高于其他磷脂组分。鱼头磷脂中饱和脂肪酸的总量最高,其次是内脏中含量,鱼眼中含量最低。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也在鱼头中最丰富,明显高于背肌、鱼眼、腹肌、鱼尾,后三者间差异性不显著(P>0.05),内脏中含量最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鱼眼中最多,与腹肌、鱼尾中的含量差异不显著,都在49%以上,但明显高于鱼头、背肌内脏中的含量。各部位间内脏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其次是鱼眼。鱼眼磷脂中C22∶6的含量最丰富,C20∶5在内脏磷脂中含量最多。  相似文献   

16.
17.
泰和乌骨鸡鸡肉总磷脂含量及其侧链脂肪酸组成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了相同条件养殖的泰和乌骨鸡和两种非药用鸡鸡肉的总磷脂含量,并以GC-MS联用技术对三种鸡肉中磷脂的疏水侧链脂肪酸组成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各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泰和乌骨鸡鸡肉中总磷脂含量显著高于非药用鸡,而两种非药用鸡间无显著差异;泰和乌骨鸡鸡肉磷脂侧链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显著高于非药用鸡。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光皮树籽抽提物的化学成分,采用无水乙醇、丙酮、正己烷、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分别抽提光皮树籽,抽出物经活性炭脱色后进行GC-MS 分析。结果发现,无水乙醇和丙酮抽出物中主要含有游离的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其中亚油酸相对含量最高,达到52% 以上,油酸相对含量最低,不超过8.2%。正己烷、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抽出物中甘三酯的脂肪酸组成主要是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其中油酸相对含量最高,达到42% 以上,其次是亚油酸,总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超过70%。抽出物中未发现三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橄榄油中的脂肪酸组分,共分离鉴定得到15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6种,以棕榈酸含量最多,占14.147%;单不饱和脂肪酸7种,以油酸含量居多,占65.389%;多不饱和脂肪骏2种,为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分别为7.326%和0.598%。另外,检测得到两种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101%。橄榄油的营养保健价值较高,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