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英国二战后的社会和思想背景出发,对史密森夫妇的粗野主义建筑思想与1950年代的大众文化和波普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艺术组织"独立小组"是史密森夫妇的粗野主义建筑中的核心"如其所是"观念的来源。"如其所是"观念的形成是史密森夫妇推动现代建筑从乌托邦理念向现实主义转变的重要步骤,并对1960年代后的建筑思想产生了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2.
英国建筑师史密森夫妇(Alison and Peter Smithson),对熟谙欧洲现代建筑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本世纪五十年代,作为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十次小组(Team X,CLAM)的主要成员,史密森夫妇在现代建筑运动中曾是二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为现代建筑的发展和提高作出了贡献。史密森夫妇同时期设计的汉斯坦顿高级中学(Hunstanton Secondary Modern School.England,1949—1954),曾引导了新一代建筑师走向了一种新的风格——粗野主义(Brutalism)。在随后的二十多年中,他们通过自己的建筑作品,尤其是通过他们的著作、文  相似文献   

3.
姜松  虞刚 《建筑师》2023,(5):74-80
斯洛文尼亚的历史发展和地理位置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在复杂而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斯洛文尼亚建筑师爱德华·拉夫尼卡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兼收并蓄,通过独特的“折中主义”策略使其作品在当时的环境中达到一种奇特的平衡。本文追溯了拉夫尼卡建筑实践的现实环境以及创作根源,结合对其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的分析,探究了他如何通过“挪用”与“混合”的“折中主义”策略转化了原始参考“材料”,并体现在建筑实践中,进而最终发展出一条具有明显本土特征的现代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4.
温热现代主义是对二战后20 世纪40 年代至70 年代中期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建筑实践特征的概括。其以亚热 带气候和文化特征为基础,对现代主义建筑进行地域化改良,发展出具有昆士兰特征的现代建筑,具有重要的理论 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介绍了温热现代主义的特征与建筑实践,并进一步从昆士兰现代建筑教育、昆士兰建筑的亚 热带反思等方面来追溯温热现代主义思想来源。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温热现代主义置入国际现代主义地域性反思 的语境中,指出其地域化现代建筑的生成路径和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贡献,并讨论其对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赖德霖 《建筑师》2018,(2):41-45
目前中国建筑通史著作体例多为以时代分期为经,以分类为纬的"分期+分类综合体"。作者认为,虽然它有助于呈现不同类型建筑的历史演变,但主要缺点是将建筑物从历史上不同层级的营建体系的整体中剥离,抹杀了这些建筑所体现的主体意识。作者主张在现有的通史叙述中增加对营建活动主体的区分,在中国帝国、皇权、地方行政、宗教社会、民间社会等不同层级别以及汉族与边疆民族等不同文化的原境中审视建筑。深入探讨主体赞助人对于营建活动的影响,有助于将有关类型、技术和艺术的专业讨论与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和文化史更紧密地结合。  相似文献   

6.
位于伦敦圣詹姆斯大街上的经济学人大厦是史密森夫妇职业生涯巅峰时期的作品。这座被认为是新粗野主义的代表作包含了史密森夫妇对场所、城市、材料等的思考,对我们解读史密森夫妇的创作理念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那么.这些创作理念是怎么产生的呢?又是谁,是什么事件使得他们如此创作建筑呢?本文将从经济学人大厦出发,探讨影响史密森夫妇创作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7.
朱渊  王建国 《建筑师》2011,(2):25-36
基于"中介"特质的"十次小组"研究,就如史密森夫妇的"布鲁贝克"图示表述的多维层叠的层级一般从其时代角色、学术化网络.以及城市与建筑的理论实践展现了一种时代认知策略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晨 《时代建筑》2014,(5):120-122
<正>在《历史现在时:建筑之现代主义的创生》(Histories of the Immediate Present:Inventing Architectural Modernism,以下简称《历史现在时》)这本书里,现代主义有四个版本。四个讲故事的高手分别讲述了一个关于现代主义运动的故事,从头到尾读下来,脑海中依次闪现出中国版"罗生门"电影《英雄》里的红、黄、蓝、白四种颜色。讲故事的人成了另个故事里的角色,讲述这个新故事的人把它叫做"历史"。"历史"二字,看上去简堕,其实有着多重精微复杂的含义。广义上的历史,指一切过去的事实,在  相似文献   

9.
褚冬竹 《建筑师》2018,(1):81-89
荷兰作为建筑设计及创意产业强国,已形成了长期的世界性影响。这一切与荷兰的自然地理与社会历史有着密切的关联。在21世纪之初荷兰建筑被誉为"超级荷兰"之后,荷兰建筑与建筑师在近20年时间里不断调整变化,以更为广泛的介入性延展至社会与自然中的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10.
"基础设计"是赫伯特·克莱默(Herbert Kramel)教授于1984~1996年间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建筑系发展的一套结构有序、高度综合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法,并通过与东南大学之间的"南京交流"(1986-2011)计划显著地影响了中国的若干所建筑院校。本文结合克莱默的生平及其所处时代的各种思潮推演其教育思想与建筑观的形成,并展现其在特定环境下对教学的体系化建构。  相似文献   

11.
都灵建筑师卡洛·莫里诺(1905—1973)的作品在对现代性的探索中另辟蹊径,却很少被建筑史提及。 有观点称其游离于意大利二战后现实之外,但也有观点认为其疏离是对二战后功能主义反思的结果a。撇开 评价,其设计中对自我价值观的艺术性表达值得借鉴。在描写圣雷莫公寓的文章中,他阐明了逃避现代主义的 意图。本文以勒·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为对照,探寻莫里诺在设计中对现代主义的接纳与逃避,揭示其接纳现 代主义先进技术和逃避其所承载的社会责任的目的,阐明莫里诺如何通过逃避功能主义的限制,将其精英主 义的价值观表现在设计中并将现代主义精细化。  相似文献   

12.
陈艺然 《建筑师》2011,(4):62-67
“空中街道”是史密森夫妇建筑设计生涯所关注的重要议题。建筑师对于“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思考.以及对当时欧洲被CIAM理性主义所主导的住宅建设的批判激发了这一概念的产生。”空中街道”在金巷住宅竞赛中提出.并多次出现在日后他们的建筑方案设计中.最后在罗宾花园住宅项目得以实现。脱离地面的“空中街道”缺乏保持生活活力的多样性.史密森夫妇设想的街道生活并没有出现。但他们对“空中街道”的探索.为后人提供了一个思考“城市,社区、街道与居住”的新角度。  相似文献   

13.
蔡志昶 《新建筑》2010,(6):64-67
回顾了中国近代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渐进式"的传播历程,从教学的角度辨析了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以东南大学(原国立中央大学)早期40年建筑教学为例,分析了中国"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现代主义建筑的教学特征。指出,"学院派"建筑教育与中国"渐进的现代主义"相结合是以一种改良的姿态成为特殊的现代主义背景下的"学院派",其表现是"学院派"指导下的"渐进式现代主义"的教学模式,其结果导致中国建筑界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误读。  相似文献   

14.
"基础设计"是赫伯特·克莱默(Herbert Kramel)教授于1984~1996年间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建筑系发展的一套结构有序、高度综合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法,并通过与东南大学之间的《南京交流》(1986-2011)计划显著地影响了中国的若干所建筑院校。本文由"基础设计"教案的沿革开始,逐步深入技术性层面,以实例说明设计练习的设置,体现"装配部件"操作在结构化教学中的应用,最后指出"基础设计"对于当下建筑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希  饶晓晓  吴云  洪苗 《建筑师》2018,(2):102-107
以往建筑研究领域习惯将现代主义建筑在美国的发展片面归结于两战期间移民美国的欧洲建筑大师的促进作用。针对这种现象,以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中坚力量——包豪斯为研究对象,以德国和美国对包豪斯的历史研究为基础,从社会文化对建筑发展的影响的角度,对比分析两战期间德国与美国的社会文化差异,进而分析这种差异是如何作用于包豪斯的美国化。指出包豪斯美国化的过程中,内涵从原本的促进社会革新的先锋艺术运动演变成纯粹建筑产品,甚至建筑风格范式,是美国从自身社会文化语境出发,以及包豪斯建筑大师为迎合美国社会文化需求,对包豪斯内涵进行简化和改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焦洋 《建筑师》2018,(1):90-99
19世纪欧洲建筑学著作中有关"中国建筑"的论述,以《比较法建筑史》与《印度以及东方建筑史》等为代表,较早地引起了中国建筑学者的关注,然而与上述著作中的立场、方法与结论均明显区别的是,戈特弗里德·森佩尔在其著作《风格》中立足于"建筑四要素"的分类方法,将对于"中国建筑"若干特征的分析纳入到对"穿衣服原理"的构建之中。通过对其中专门章节的解读,将力图廓清有关"中国建筑"之理论创建的主要支撑点,并对其意义及其相关问题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凯 《建筑师》2022,(4):70-78
“建造”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建筑研究和建筑评论中不可或缺的主题。本文尝试从话语史的角度做一个历史性 的回顾,追溯当代中国建筑学中“建造”观念在“言说”中出现的时刻。以当代中国建筑的经典作品、冯纪忠先生设计 的上海松江方塔园和何陋轩为例,本文通过系统分析40多年来中文文献中对这一作品谈论方式的变化,特别是“建构” 话语的引入所带来关键性的改变,讨论并揭示“建构”话语在当代中国建筑学科和观念史中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空间是建筑的主角,现代建筑的空间模式复杂而相互渗透,是之前的各个时代的建筑所不能比拟的。对此产生最重要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现代主义的"时间-空间"概念的引入。文章试着在纵向上以历史为序,横向上以社会发展的其他领域,对在历史上对现代空间理论产生影响的科学、技术、文化背景进行探讨,并在最后现代建筑的空间特征和审美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纽约五”与白色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磊 《中外建筑》2001,(2):27-28
白色派是现代建筑中有相当影响的一个建筑流派,它主要由五位建筑师为代表组成,以建筑外表多为白色或浅色调为特征。1969年的CASE会议是形成这一流派的重要原因。白色派代表了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中,继承现代主义建筑的传统并加以发展的一种探索方向。 提起白色派,我们立刻会想到那熟悉的五个名字: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迈克尔·格雷夫斯(Michel Graves),理  相似文献   

20.
姚冬  卢永毅 《建筑师》2017,(6):69-77
在以往国内对丹麦建筑师尤恩·伍重(J?rn Utzon)的作品研究中,其富有表现力的屋盖及建构(Tectonic)特征被一再讨论,并与中国传统建筑乃至《营造法式》联系起来。相比之下,伍重建筑中极具特质的地景般的平台基座却少有关注,与之相关的重要的论文"平台与高岗:一位丹麦建筑师的思考"也少有人问津。在笔者看来,这正是伍重设计思想的起点,建筑精神体验的基石,同时也是一种对待传统的独特认知,即跨文化视角,而非地域主义。本文将呈现伍重的建筑如何植根于大地的"平台与高岗"之上,唤起建成环境中"城市之冠"的升华感,以构建建筑中的精神感悟和宇宙观念。文章试图通过这样的解读,进一步揭示伍重作品中隐匿的精神线索,以促进当代建筑实践中对自然与人工、远古与现代、本土与跨文化这一系列二元关系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