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社会发展与产业升级,对于职业人才的需求标准不断提高,不仅要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还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与道德品质。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下,课程思政建设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与内容。本文通过分析中职烹饪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意义,进而提出课程思政视角下烹饪专业教学改革策略,通过在教学中全面强化思政教育,为学生的就业发展奠定基础。一、中职烹饪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意义1.落实爱国教育。爱国教育是思政教育的首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我国工科类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本文介绍了当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课程思政教育的策略,分别从思政团队建设、教学大纲、教学模式、考核评价、存在问题、注意事项等方面探索了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以期为工科类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坚持以汽车使用性能为课程建设的骨架,以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作为课程建设的灵魂,制定汽车理论课程课堂思政教学目标,提出汽车理论课程课堂思政教学设计思路,充分挖掘汽车理论课程的思政元素,将隐形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知识传授有效深度融合,并提出汽车理论课程课堂思政融入方法,实现课程内容与思政深度融合,提高学生参与度,潜移默化中实施专业课程思政,达到专业课程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实现立德树人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通识教育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专业化教育提供平衡、协调的力量。“营养与健康”是一门讲述合理膳食与人体健康之间关系的实用性通识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助力全民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结合“营养与健康”课程教学,从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路径挖掘以及创新方法探索等方面进行论述。针对通识教育中课程思政认识不足等问题,深入挖掘思政元素,通过探索课程思政与通识课程“营养与健康”的创新性融合,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淑慧 《西部皮革》2023,(24):135-137
文章从思政视角出发,提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融合的建设意义,而后对高校民族服饰课程的开展展开路径分析,探讨包含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设置情况、课程实施效果在内的专业教学现状,提出“理论知识+实践创新+成果转化”的发展路径,由此提高民族服饰课程在高校思政教育影响下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粮食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不完备、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文章从阐述粮食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出发,提出了打造课程思政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思政育人师资队伍、构建思政教育实践平台和优化粮食专业课程思政资源供给等四个维度提升课程思政教育融入粮食专业(定向)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途径,从而为推动我国粮食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随着大学生年龄及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忽视了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从而影响了思政教师上课的积极性、主动性,极大地降低了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但是,思政课程的学习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达到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的双重目的.基于...  相似文献   

8.
随着食品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道德修养、人格品质、职业道德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在高校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是提升食品专业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食品包装技术作为食品加工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围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结合本门课程特点,初步探索了《食品包装技术》课程思政实践的设计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当前高校育人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立德树人成为高校工科教育必要教学目标之一。文章通过以工科专业《生态纺织品检测与认证》课程为例,通过分析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和现状,挖掘本课程思政元素,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基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对其进行课程内容思政优化和教学方法改革。  相似文献   

10.
邹媛媛  熊先青 《家具》2022,(2):102-106
随着我国“新工科”建设的全面推进,对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课程展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旨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担当。立足“新工科”背景下《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完成了必要性分析、建设内容设计及案例总结,提出了《木家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思政实现路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不仅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内动力,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等,同时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提供了改革思路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正>在新工科背景下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食品微生物学实验具有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本文深入挖掘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各个教学环节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力求实现实验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随着世界工程科技的不断创新改革,工程人才的培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的新工科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向来是一块短板,为了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效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把握好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其中无机及分析化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中蕴含大量如爱国情怀、环保意识、意志品格、科学精神等思政教育元素,有助于课程思政教学的推进。基于此,文章将结合笔者工作经验,首先对高职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展开分析,然后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策略予以探究,以期全面发挥出这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提高育人质量,进一步提升我国职业院校的课程思政教学质效。  相似文献   

13.
食品添加剂课程作为食品专业必修的课程,具有鲜明的专业性。思政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新时代主题,受到高校的重点关注,应当根据自身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在食品添加剂的课程中融合思政元素,凝练出符合食品添加剂相关的思政理念。文章探讨思政教育与食品添加剂思政教育建设的目的、意义以及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14.
艺术教育蕴含着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挖掘艺术类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将价值引领融入到专业知识传授中,发挥课程育人的隐性功能,追求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知行统一与相得益彰,可以真正实现在专业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体化育人.本文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媒体动态表现"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入挖掘与提炼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以鲜活的案例丰富专业课程的内容与形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育人成效,推进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与发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智能教育与课程思政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改革的两大热点。在新时代的高校教学中,如何将二者完美融合成为广大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分析了“智能教育+课程思政”在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融合发展的意义,立足服装设计专业培养目标,提出了“智能教育+课程思政”融合发展在教学中的育人模式构建路径,并分析了“智能教育+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为同行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林聪瑾 《西部皮革》2023,(23):64-66
文章对服装成衣工艺课程思政教学展开探讨,在分析服装成衣工艺课程特征及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主要措施,包括提高教师思想认识;修改教学大纲以凸显思政教学目标;开展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合理融入思政元素;及时反馈、多元考核等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服装成衣工艺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将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以此构建立德树人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李文丽  杨兵  赵杰 《轻工科技》2023,(1):184-186
如何将课程思政教育与“化学分析”教学有机结合是当前形势下化学分析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化学分析”思政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融合思政元素方式的探索和实践,注重课程思政融入到课程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高校师范生的培养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将课程思政引入师德教育中,开展新时代高校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探索——课程师德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做好高校专业课思政教育工作,本文从国家法律及纲领文件出发,梳理课程思政的指导原则并拓展其广义范畴,详细分析理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普遍特点与难点,针对性提出应对破解之策。文中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按照课程思政要求的内容建设操作性强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并提供样例,最后提出对课程思政效果评价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魏晨 《西部皮革》2024,(4):136-138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是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专业课程教育的重点难点。针对当下思政课程融合效果不佳、难以落实课程细节等问题,文章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选择与思政联系紧密的服装外贸课程切入,为服装专业课程的思政融合提出了树立思政多主体意识,采用模块化、阶梯化、地域化的思政教学方法,建立丰富多元的线上线下思政教学资源库、完善思政评价等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